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

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UP:2021-09-20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泰语: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英语: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于2010年5月在坎城影展首映,由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拍摄的泰国电影,获得第63届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评分:7.2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编剧: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萨那帕卡·塞塞玛 / 金吉拉·潘帕斯 / 萨卡达·卡温巴迪 / Natthakarn Aphaiwonk / 吉拉萨科·库尔宏 / Kanokporn Tongaram / 菲蒙克·查塔旺
类型:剧情
片长:114分钟地区:泰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西班牙
语言:泰语
影片别名: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港/台) / 记忆前世的人 / 能召回前世的汶密叔叔 / 回忆前世的布米叔叔 / 记忆前世的怪叔叔 / Loong Boonmee raleuk chat / 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
上映:2010-05-21(法国)
IMDb:tt1588895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简介

布米叔叔(Thanapat Saisaymar 饰)得了急性肾衰竭,因此回到乡里,边静养边等待死神来临。在乡下,他每天安静的吃饭、纳凉、看家人劳作,一个清凉的夏夜,布米叔叔、侄子和妻妹在院子里吃饭闲聊,布米叔叔去世很久的妻子竟然出现了,和他们诉说近况和多年思念,稍后,布 米叔叔失踪很久的儿子也出现了,变成了一只红眼黑毛猩猩,却没有人受到惊吓。阴阳相隔的几个人平静地拉着家常,平静的果园,平静的微风,蜜蜂每日平静的劳作,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那么自然,每个风景都早在那里了,每个故事都像一个梦……
  本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 第24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简评

在阿彼察邦的电影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时刻:泰国农村里蝉鸣的夜晚,飞蛾绕着烛火纷飞;阳光下围拢而坐休憩的农民;夜晚墨绿色的森林;黑暗下星光闪闪亦如银河般浩瀚的岩洞。就像阿巴斯镜头下的伊朗高原,锡兰镜下的伊斯坦布尔乡村,阿彼察邦将自己最熟悉的自然肌理嵌入镜头,以影像的自然诠释了自然的印象;在现如今追求叙事快感的电影语境下,阿彼察邦打破了格里菲斯强加给电影的叙事性,休止性介入——公主与鲶鱼,漫无目的在森林中穿行,灵魂的具象化,梦呓似的影像,在他镜头下的人物总是平静祥和的;定格镜头讲述未来的铁血集权,一如『堤』;厚重窒息的音墙;结尾处灵魂出窍式的奇幻观感;“我的前世如同一头猛兽,妖魔鬼怪纷纷涌现,面对丛林山丘与峡谷”

一开始的开题设定让我想起了哥伦比亚电影“大地与阴影”,后来的整体摄影感与环境音,又让我想起了“青木瓜之味”。标题是”能召回前世的布密叔叔“,那么整个影片,即可以视为第三视角,小董眼中的“布米叔叔”,那么后来最后镜头落到了小董身上,也就不奇怪了。导演对于政治层面的略些不满,连同后面的一些隐喻,犹如东南亚潮湿炎热环境中床上的薄纱,在夏虫叽叽中看得清、摸不着。至于“野人”(鬼猴),其实也是一种类似于“路边野餐”中的“很想看清你的模样却依稀看不清楚”,在泰国文化与导演本身的表达中,亡者与当下的人界限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包括主角,也认为,逝者并不是真正的离开,而是换一种方式重逢。只不过对我而言,我更希望一种故故事引导的内驱力,因此我并不算真正的喜欢。

一以贯之的泛灵论联想到前阵子一个实验性极强的展览,在野外为动物放实验电影并记录。阿彼察邦追求极致的自然风格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东南亚风情,嵌入的宗教(轮回、救赎、图腾)和超自然(亡灵、野人)又给最极致的自然风格带来极强的文本张力。波米生死的因果论和最后追求完全「去人类化」(不男不女、不生不死)的结局是否隐喻当权?野人的意向实在不知道如何读解,至于人鱼交换的场面,大概鱼是文化图腾,献祭仍然以去除人类特质为前提。多处烟雾的出现猜测与传说有关,子宫洞穴一段的视觉母题太棒,人眼和月亮作为瞳孔居中的画面互文。

暴政、冲突、流血、非法移民的背景下,阿彼察邦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可以忘掉这些背景的事件。布米叔叔去世的妻子和化为红眼猴灵的儿子突然降临晚餐桌边,和活人唠起家常,姐姐阿珍说,你们把剩下的饭菜吃了吧。布米将死,自觉是报应,向亡妻阿惠问死后该如何找她,天堂吗?阿惠说,天堂没有传说中好,那里一无所有。-那我死了怎么办?沉默。中间插入一段公主入水与鲶鱼的交欢。人和鬼走进丛林,走进子宫般的洞穴,天亮,布米静静去世。最后,现世的灵堂祭奠后,和尚脱衣淋浴,和阿珍走进世俗。一个神秘潮湿日常与传说人与鬼并存的让人信服的世界。

完全是出于对轮回的好奇而看此片,我想知道别人口中的前世是如何来的。只是看完了结尾也不知道是如何。波米并不能召回前世,他只是记忆残存。曾经是牛,曾经在一个山洞里出生,而现在被病痛折磨等待死亡。中国人说敬鬼神而远之,而波米一家一点也不害怕,还很平静地接受与亡者聊家常。有人解说波米年轻时杀的共产党是边缘人,被丑化为异兽,而自己的儿子走入丛林与真正的异兽结合变成红眼鬼猴,因果报应在此显现。那个公主与鲶鱼的梦恰似结尾阿姨和侄子的灵魂出窍之约,也许那也是侄子残存的记忆,他们的前世片段。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想去理解这种文化背景的电影是比较难的。导演的大胆想象与组合才是让人称奇的。相信结尾的灵魂出窍让很多人惊讶,肉体在房间里,而出走的两个又是谁?同时存在两个自己吗?

阿彼察邦的电影都有类似的影子。导演的母亲土地——泰国有着独特的信仰、文化环境和景观,提供了神秘主义的土壤。但其实是借神秘主义的形式来呈现导演对于人类一些根本命题的思考。从子宫中出生,回到子宫(洞穴)中死亡,是一场活人的轮回之旅,然而死人的鬼魂并无轮回,而是跟随着活人停留世间。过去是记忆和历史的总和,从过去穿越到未来的人被摄下影像,影像消失则被遣返回过去(相片是摄下过去的凝固记录)。影像消失,记录过去的工具消失,我们的记忆和历史如何安放呢?终将成为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子宫里的人(未出生的人和死去的人)。通过神秘主义,鬼怪与人类相通、自然森林于人类空间相通、传说故事与现实相通、死亡与活着相通、过去与未来相通。

电影有关前世今生未来人鬼动物,当布米的亡妻突然显灵、失踪多年的儿子与鬼猴交媾也化作鬼猴,活人竟也不吃惊,影片就这样自然的平静的继续~人鬼动物自然的沟通,仿佛这就是最寻常的事情~这部影片必然涉及了泰国佛教关于人鬼动物的理念,或者说人和鬼的存在,但我不懂,片中布米将死之时亡妻的鬼魂带他前往一个洞穴,告诉他这是子宫,洞穴里一洼浅水纳着数尾小鱼——也是在这里影片突然插进另一个情节,一位公主与一尾鲶鱼交媾……我觉得,或许就是想说人鬼动物都只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吧,都是互通的,或许就是那众生平等,六道轮回吧,挺有意思的带着宗教、神鬼、魔幻色彩的一部独立电影。

本片是阿彼察邦最雅俗共賞之作,雖然沒有清楚顯示誰(角色,動物)是誰的前世,但主角病重不久人世,亡妻以及失蹤兒子閑話家常等主線劇情不難跟進。儘管涉及到人鬼輪迴轉世等超自然元素,但編導使用的卻是最傳統的鏡子疊印(影)等的光學特技,不難看出阿彼察邦是向消逝已久的電影傳統致敬。儘管本片得到金棕櫚大獎有泰國政治形勢動盪的加成,但阿彼察邦捕捉大自然的這份神秘魅力勢必打動了當屆主席蒂姆波頓,因而才能一舉擊敗北野武的《極惡非道》,林常樹的《下女》以及李滄東的《詩》等,拿下金棕櫚大獎。

。①将死的男主死前在乡下的一系列日常经历和神鬼奇遇,表现了他对逝者/失踪者的思念、现世的余愿与纵欢、对来世的展望。②通过催眠般的氛围使情绪直达观众灵魂(可惜虽技法同质于《热带疾病》但直达程度差距不小),渲染技法和段落如:虫鸣声和舒适的各种自然音/环境音;精准的配乐和音乐;让人沉醉的(昏暗的)热带雨林/泰国乡下置景;(克制)缓慢的剪辑/表演/叙事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开头水牛和红眼猿人的对视(通过“去人化”降低观众理智,从而让情绪直达观众灵魂);鬼魂的男主之妻和红眼猿人状的男主之子与男主他们夜晚餐桌前的聚会;男主梦境中公主与鲶鱼的水上交欢(美而不色的摄影、水泡的变化、不断掉落的珠宝);男主死时看着他的猿人群。③那段由定格画面组成的男主展望来世的回光返照同质于《堤》。

学会不用现实逻辑的方式去看电影,几乎如同习得一门新语言。布米叔叔破洞的肾脏在现实的坚硬壁垒上也敲出一个洞,过去与未来的鬼魅亡灵便从那里漏进来。阿彼察邦其实在声音上也做了许多相当细致的处理,比如波松的声音永远在近景处,形成一种旁白效果,同时也与现实场景分化,形成灵魂在脑中念起独白的效果,而从电影开始第一刻,抢在画面之前就存在着的雨林虫鸣也从声音上辅助了这个浮空岛屿的形成。最佳的一场戏还是亡妻和失孤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导演刻意用日常对话调节了气氛,并通过机位设计给亡灵出场预留好了位置,随后自然的害怕反应但几乎过快的接受速度,表现了本片的核心气质,一切都是热带幻觉一切又都是真实的,这也体现在现代城市场景的保留上,可以说最后一场戏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我们刚刚陪伴了布米叔叔的死亡,空调和电视,灵魂出窍。

191227:,没看懂,但有几种观影体验还挺独特的。又在鹿地看一遍还是没太懂,甚至几度瞌睡了几秒。在和伙伴讨论中略见端倪。几段之间的联系很重要,儿子老婆回来,公主鲶鱼,入洞死去,葬礼。我猜鲶鱼公主象征阿珍和董,起初最后他俩灵魂出窍我没懂,后来觉得是神游。但他俩是爱情关系这理解会不会口味有点重是误解?另外他俩的事会不会占比太多?所以我开始总把鲶鱼和叔叔联系起来。叔叔应该是听到妻子说的“亡灵不记得地方而是记得人”后,走向了死亡,不过洞窟和梦中未来猿猴的意象,我还是不太懂,他的转世是猿猴。最后家常戏很漫,包括洗澡也用了那么长的镜头。猿猴儿子的意象是回归自然吧?结尾音乐的错位感挺秒。总之惭愧我不能直观体会到美,而是硬去解析,那些慢而悠长的镜头有时觉得乏味,回头想来还是有些妙

最后的灵魂出窍比静态影像还要让我触动,现实社会与原始自然的碰撞,诸多怪诞与神鬼并非刻意捏造出的符号,而是绝对自然幻化的形象,可怕鬼猴、死而复生、人魂交配等等超自然的故事下隐藏着的是命运的轮盘悄然转动,无法阻止的时间之轮滚滚向前除了接受别无他法,心底里绝望的记忆也幻化成了可怕的可敬的可见之物,他们回来找到还活着的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死去之后的地方也没什么有趣的;无人能召回前世,布米活在了悔恨里,还有人在容颜里迷失,还有人被汹涌的社会浪潮无情杀死,还有的爱人就在对面而无法伸出双手拥抱,在这样一个多雨阴湿的东南亚雨林里,我们永远在寻找布米叔叔找到的那个温暖的子宫,找到安放自己的地方,坦然接受一切:人间本身就不完美,无法解释的交给宗教和神秘主义

获得奖项

  •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第6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19届悉尼电影节
    第19届悉尼电影节
    提名:Sydney Film Prize —— Best Film
  • 第62届戛纳电影节
    第6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主竞赛单元
  •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第26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Best Foreign Film
  • 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
    获奖:最佳影片
  • 第24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第24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