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2008)

ElegyUP:2021-12-20

挽歌

评分:7.6 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 编剧:尼古拉斯·迈耶 / 菲利普·罗斯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 / 本·金斯利 / 丹尼斯·霍珀 /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 彼得·萨斯加德 / 黛布拉·哈里 / 查理·罗斯 / 安东尼奥·库普 / 米歇尔·哈里逊 / 桑娅·本妮特 / 艾米莉·霍尔姆斯 / 谢拉赫·霍斯达尔 / 玛茜·T·豪斯 / 亚历桑德罗·朱利安尼 / Tiffany Lyndall-Knight / 劳拉·门内尔 / Kris Pope / 朱利安·瑞钦斯 / 塔尼亚·索尔尼尔 / 迈克尔·泰根 / Alan Wyn Hughes / 瑞安·麦克唐纳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12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禁欲 / Elegy: Dying Animal
上映:2008-02-10
IMDb:tt0974554

挽歌简介

年过六旬的David(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是本地颇有声望的文化评论员,在电视节目上的谈笑风生让他魅力无穷。同时身为大学教授的他在课堂作业评分前从不与女学生乱搞以免被控性骚扰。David对感情自命不羁,现今生活的密友是20年前的女学生。不过自从他遇见24岁的Consuela(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饰)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他热爱她的青春与肉体所象征的意义,她就像画里完美的身体一样。但是他不敢相信他能永远拥有她,他认为总有更年轻更优秀的男子把她带走。于是Consuela每次邀请他见她的亲人和朋友时David总是拒绝,拒绝进入她的生活。当Consuela表示十分希望他出席她的毕业礼,David答应了,但最后一刻的却步让Consuela伤心欲绝。她一走两年。两年内David面对了密友的伤心、老友的离世,当Consuela再度出现在他生命里时,却带来一个更出乎意料的消息。
  改编自菲利普・罗斯(美)的小说《垂死的肉身》。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伊莎贝尔·科赛特

简评

别人说这是一部爱情片,可是在我看来这是在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与疾病。逐渐老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情,只是或许生病的人是某一个器官一夜老去。嫉妒占有和控制是爱情吗?在本片里没有感受到。当一个文艺男青年老了以后,遇到了生机勃勃的少女,他的不安全感直到女主割掉乳房才得到妥当安放,可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当一方无法承接一个完整的另一方,只有癌症的砝码让两个人重新达到平衡

所以是给谁的挽歌呢?大概是给这部片子里未出现的青春不再的女性的吧。很喜欢电影的节奏。年龄差距的冲击下留给我很多可以思考的话题。男主对女主的爱一直是缺乏灵魂的,所以我并不认为从始至终男主爱过一刻女主,所以即使女主痊愈,故事的结局也不会是他俩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男主只是为了性而已。就像女主说的:占有欲并不代表爱,也无法对一段感情起到积极作用。你有没有想过有我的未来。

75分。其实整个剧本的完成度很高,剧情也很流畅,拍摄表演都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其中的意淫部分,特别是最后用女主患癌症来达到两性平等,只能说,作者真的把女主当工具人使,且恶毒。这部片里,男主、男主儿子、男主好友、男主炮友的人物塑造都是具有空间延展性的,能窥见他们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但女主始终面容模糊。佩内洛普的片段式表演还是精准的,但不知是作者写成这样她去演还是怎样,这个人物被演的很符号化,完全就是男主的工具人,令人不满。而她在《午夜巴塞罗那》里的人物塑造,虽然出场不多,但明显鲜明多了。PS:这部剧里冷峻的部分我很喜欢。

一个安全型依恋拯救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故事,拍得很文艺结尾却很流俗。把责任推给他人是最典型的受害者思维,男主角能够对自己的处世理念侃侃而谈,却没有哪怕一瞬,去认真了解过枕边人的内心,因为他在害怕暴露,所以宁愿从不开始。温柔的女体不是用来献祭的羔羊,当你凝视画作时画作也在凝视你。爱无能岂可寄托于被拯救,得救之道从来只有自我救赎。

这个电影一开始,先交代大卫的身份:在电视访谈节目里侃侃而谈的学者,谈的话题也很有暗示性,清教传统的压迫与60年代的反叛。然后,镜头掠过暮色中的曼哈顿,进入大卫的房间,很宽敞,很有品味的布置,餐桌、钢琴、沙发,中产阶级的大房子。窗外有雨,看得见大卫的背影,略微有些落寞。旁白说到老年问题,说到还不老的心——大卫,花甲之年了。下一组镜头是哥伦比亚大学,他在黑板上大字写下罗兰•巴特,穿白衬衣的24岁的美丽的康斯薇拉进来,坐在了第一排……看看DVD机器的显示时间,3分58秒,任谁都知道了,这个电影是关于“忘年师生恋”的。

男主大卫在课上讲了这样一段话:“是否因为我们阅读了之后,《战争与和平》就变成不同的一本书呢?是的,当然,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带给书本什么东西?我们融入了我们自己。还有,十年后你重新读过,书还是会再次不一样,因为你也不同了。”是的好的艺术品可以让人有不同的解读,这段话对《挽歌》来讲亦然。

看完好难受,感觉泪水被封印了。当镜头从电视访谈开始交待大卫老去的中产阶级身份,再到他在教室里写下罗兰·巴特,24岁的康斯薇拉走进这个枯燥的世界。此后,我们跟随迟暮但并非成熟的大卫看到男人那些自掘坟墓的视角,哪怕诗人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性催生下的理解里她肯定没有那么多空间给一个大30岁的男人。此时,康斯薇拉的视角是受限的,我们只看得到世俗的,我们走过的无爱的荒芜。直到思念成河,多年后一个雨天,她再次走来,乳腺癌与诗人的死,情人的远去给了老去的时光以成熟,给了一个唱挽歌的机会。最后的挽歌,又一次出现他们年轻的影像,她还是长发的时候。挽歌不是献给佩内洛普火辣的身材,而是给观众们自己,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相信康斯薇拉,从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参加爱情的晚会。

表演相当的细腻入微。他们的第一个吻是在沙发,从看画转移到手指的相交,眼神的交错,落点是试探性的。第二个吻在走廊,更多了一层探索的意味,好感逐渐缱绻绵延的发酵。第三个吻在喷泉边,在想象了一系列她爱上别人的画面后,第三个吻带了一些侵略性和占有欲,而内心更深层次的情绪其实还是担心失去的无措感。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经历了爱人离开、好友逝去,又遇到同床共枕20年的情人后,他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其实我们活这么久,一直都在用少年气做事。”可贵的是他在一次次的自我探寻中,终于选择了向现实坦诚一切。这份坦诚的力量让人感动。

任何走入我心灵的人,无论因为什么我失去了她的消息,她也会永远在那里,没人是她,她是她。如同David‘George,挽歌用来形容George更合适。其实,我最直白的感受是,从生到死就是失去的过程,因为衰老令人失去安全感。无论David如何告诉自己已经适应失去了consuela和George ,一旦去真的面对这个事实只有怅然。

或许导演想对衰老、婚姻制度还有亲密关系进行探索,但和师生恋出轨一起讲看起来就完全是“老男人勾引女学生 出轨并且以年龄为托辞不负任何责任”的恶心情节。拜托,五十多的人了还跟毛头小子一样局促脆弱青涩胆怯,男人至死是少年是吧?女主乳腺癌了结果他自己哭得梨花带雨的还要女主安慰他,这他妈到底想表达什么?前半段恶心死后半段气死。师生恋真的不行 是有原因的 何况导演这安排的这些莫名其妙的狗屁设定

本-金斯利演绎大卫这个极富成熟魅力的老男人游刃有余,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他自己。在迷人之外,他内心自卑且自私,并致力于女人角力。佩内洛普和传统洛丽塔的形象相去甚远,她的肉感比起洛丽塔的单薄更能吸引男人的注意。她在影片中毫不羞涩地展露美好的胸和纤长的腿,嘴边的细毛和小皱纹更显性感和独特。她患病回来后的表演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从完全符号化的形象变成了需要爱情的、与病魔抗争的有主动意识和行为的女人。

多大的男人都喜欢女大学生,但是看电影总会期待一点新东西吧?这个片子远不如《末路爱神》,《爱神》里男主是真实感受到死亡的,本片通过女主来讲死亡,但是克鲁兹的演技真的是一言难尽。。总体来说本·金斯利的表演毫无深度,他对克鲁兹的爱除了欲望的支配以外看不到任何其它解释,这个角色让马尔科维奇演可能好一点,马尔科维奇那种不是性冷淡就是gay的特质会让他的形象不那么猥琐;克鲁兹的角色也是,她的戏份太少,无法演活一个在同龄人得不到真爱的形象

获得奖项

  •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