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2015)
《人类》(英语:Human)是法国环保人士亚恩·阿蒂斯-贝特朗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本片由针对60个国家的2000多位不同的人物的采访构成。是第一部在联合国会堂放映的电影。
评分:8.9
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190分钟(剧场版) / 131分钟(TV版)地区:法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 阿拉伯语 / 西班牙语 / 葡萄牙语 / 意大利语 / 汉语普通话 / 俄语 / 希腊语 / 希伯来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5-09-12(法国)
IMDb:tt3327994
人类简介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足以撼动心灵的故事。法国知名的摄影师Yann Arthus-Bertrand就用了3年的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位不同肤色、种族、性别的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由乌克兰的自由战士、马里的农民,到美国的死囚,各人的故事集结成一部纪录片《HUMAN》。
纪录片中,受访者只站在纯黑色的背景中细诉自己的故事,没有花巧的剪接,甚至不多赘述受访者的身份。每个人自身的经历,足以为观众带来震撼。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酷儿狮奖(提名)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第2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纪录片(提名)
获得奖项
-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酷儿狮奖
-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Yann Arthus-Bertrand导演
- 阿曼德·阿玛尔 Armand Amar音乐
简评
最后导演总结的几句话很经典:要么你不要奢求过高,不要让自己有过重的负担,因为你的内心是幸福的,否则你会一事无成。我并不主张贫穷,我主张节制。但是我们发展了一个消费的社会,这个社会不断的寻求成长,当它不再成长,这就是悲剧。我们创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需求。你不得不一直买东西,然后又丢弃。这就是我们挥霍的人生,我们买些东西的时候,或者你买的时候,我们支付的不是钱,我们支付的是生活中,不得不去赚钱的时间。区别就是,我们买不来生命,生命只会流逝。糟糕的是,浪费你的生命,逝去你的自由。
生存是一件这么艰难的事!谈论的话题都太沉重了,人类在自然面前微不足道,还饱受政治,宗教,战争的迫害和威胁,求生存变成了梦想。爱和家庭的温暖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如此卑微又给人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再一次为自己生在强大安全的国家而庆幸,为自己生在富庶的地区而感恩。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试着过过只有刚需的生活,但我知道这个念头大概会持续两天,然后就忘了。人类的悲欢也许并不能完全相通。影片后面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场景一换,又来到残酷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分化如此严重!what makes us human?
什么是“Human”呢?我觉得这个纪录片不论是拍摄还是讲诉的设置都充满了一种悲悯,这种悲悯让人看到了苦难、爱、贫穷、性别、战争与和平、幸福……生命、死亡,还有如同蝼蚁一般在这大地上延续着的人类。英语里的这个词似乎跟中文的表达不太一样。在记录者的讲述里,我好像意识到了这个事实,这个词更属于广泛意义的人,这种人是从人群中来的,在底层生存的,是最渺小如沙、普遍的存在,而那些“精英阶层”、“上流社会”、“资本家”与这个词仿佛无关。
快乐、战争、派别、爱、家庭、性别、性取向、民生、流离、工作、贫富、时间、死亡、目的……诸多主题纷繁复现,以上帝般的视角观看一个个人类集体和个体,看那小小的人类执着于生存、娱乐、亦或是证明自己的挑战,听他们对着自己这个无形的陌生人讲述故事、表露情感,不知何所的一副面孔、一段话语、一个场景都极具美感,我们人类恐怕就是这么渺小而伟大地在自然里雕琢生命、挥洒人生。不得不承认单一的镜头使两个小时似乎变得有些漫长,但这段时间不折不扣地将是我生命中一段宝贵的艺术体验。
从上帝视角,展现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观与融入其中的单个或成群的人类,形成鲜明的对比。期间穿插着各肤色各民族各国家的个体访谈,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遭遇和生活环境,给出了关于武器与和平、种族战争与平民安危、夫妻之爱与患难之情、两性关于女性的冲突、难民与当地政府、血汗工厂与基层工人、以拾荒为生的贫民与困惑的富人、消费与克制、死亡与存在的意义等的看法,更加多元的展现了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和人类想要征服世界导致的战争、压榨、贫富差距等各种致命的问题。若人类自知,学会克制,幸福应该来得更早一些。
苦难会教会人坚强,但苦难是没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公平还是不公平,幸还是不幸,注定很难改变,这令人难过。我们只是比较幸运,没有身处战争,没有缺水饥荒,也没有失去家园,颠沛流离。对深受苦难的人而言,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了。在这些真诚的讲述者身上,虽然他们对于自身所经受的人生一笔带过,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令人难以忘怀。对生命的感悟,对爱的思索,对死亡和贫穷的思考。对仇恨选择原谅,这是最难的,需要莫大的勇气。杀戮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造就新的遗憾和仇恨。那样,和平永远不会到来。
如果你和我一样看过这个导演之前的作品,比如《鸟瞰地球》(2004年),《家园》(2009年),《海洋星球》(2012年),那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个自然的导演。这部纪录片是以讲述不同人类故事为主体,辅以航拍的镜头画面。而这些讲述者的背后,都有一个足以撼动人心的故事,至于讲述者本身则是来自全球的60个国家,总共有2020位不同肤色、种族、性别、年龄的人,他们的身份也不尽相同,有农民、残疾者、杀人犯、小孩、军人等等。他们在片中唯一相同的是,真诚的讲述,没有花巧的剪辑,连身份也没有多的介绍,而就是他们每个人自身的故事,就已经能深深地震撼我们。
一个人的眼界始终是狭隘的,看到的也仅仅是周围。《人类》让观者俯瞰人间,观尽百态。原来同一个地球下,人类世界是分层的。少数人的幸福是因为大多数人的不幸。世界就是如此不公,离谱到,有人面临战火,选择移民,被国家抛弃,贫穷到吃不上饭,因为是同志被针对,对爱却是迟到的体验,生存于土地息息相关,杀过人做过牢,作为女性的不公,不断探讨活着的意义……我们都是人类,有肉体和灵魂。愤怒、悲伤、冷漠、快乐、仇恨……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是上帝在看万物,在看人类的面孔,会给人体存在的意义。对我而言,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一些东西可以消失,唯有同情,人性必须存在。
一部打破我认知的纪录片,既可以从电影影像、艺术方面突破,鸟瞰地球精彩的拍摄,又可以作为社会行为记录本身。受访者直面镜头的讲述,在我凝视他们的同时,也被深深的回望,巨大的痛感油然而生,看到“他者”是多么重要。什么是Human being?怎么做“人”,什么人配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导演:“现在做一个悲观主义者已经为时已晚,世界已经如此荒诞,情形如此糟糕。我们已经置身在危险关头,所以我们必须行动,必须乐观。”
抄一下短评里芦哲峰这段话:“对我而言,《2001太空漫游》《天地玄黄》和《人类》,是从宇宙到自然再到人类的天地人三部曲。《2001太空漫游》带我仰观天空、想象宇宙;《天地玄黄》令我俯视大地、直面自然;《人类》让我凝视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宇宙洪荒,天地玄黄,而人生苦短——生老病死苦,生离死别难。” 单人视角里黑色背景下局促的头部特写和高空俯拍下慢速涌动的人类群像交织,拥挤的人群像一群帝企鹅,一队负重的骆驼,一窝密密麻麻的蝼蚁,像尽了千姿百态受制于命运安排的温顺生物,但唯独不像具备着独立意志的人
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正视镜头,面对观众,讲述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人生,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悲伤、痛苦、幽怨、罪恶、无奈一系列的关于消极难堪的词汇成为他们人生的代名词。摄像机记录着他们的自述,荧幕播放着他们的影像,我们处在另一个时空看着他们真实的面容,听着他们用三言两句把伤疤揭开,赤裸裸地袒露在前。他们控诉、他们放下、他们所经历的悲痛,我们为其扼腕叹息,为其无奈。然而,我们只不过是一群草草看过他人痛苦自述的旁观者,影片结束,他们依旧,我们依旧。同为人类,何苦命运竟是如此天差地别,不为温饱发愁的人更应活出自我生命的光彩。回到影片本身,主要分为两个part,受访者的自述和空境的过渡。自述由人类的重大命题组成,战争、性别、饥荒、同性恋等等,受访者直视镜头的拍摄,给观众以亲近感、肃穆感,直击心灵。
据我所知,《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和《喜玛拉雅》被称之为『天·地·人』三部曲。如果从我看过的纪录片中选择我个人的「天·地·人」三部曲,纪录长片我会选:《旅行到宇宙边缘》、《家园》/《地球》/《天地玄黄》、《人类》/《浮生一日》,而纪录剧集则会选:《宇宙时空之旅》、《地球脉动》、《人类星球》。—— 在我有生之年,有希望看到我们的人类世界变成「没有战争杀戮、没有种族歧视、没有憎恨伤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性向……的人类和平共处、和谐生活的」大同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