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越狱(1956)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UP:2021-12-08

死囚越狱

评分:8.5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编剧: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弗朗索瓦·莱特瑞尔 / 查尔斯·勒克莱恩 / 莫里斯·贝尔布洛克 / 罗兰·英纳德
类型:剧情 / 惊悚 / 战争
片长:101分钟 / 90分钟(葡萄牙)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 德语
影片别名:最后逃生 / 抵抗 / 逃亡者 / A Man Escaped /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上映:1956-11-11(法国)
IMDb:tt0049902

死囚越狱简介

本片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讲述被判死刑的男主人公弗朗西斯(弗朗索瓦·莱特瑞尔 François Leterrier饰)在临刑前的几个小时内,如何成功越狱地扣人心弦的故事。为逃脱纳粹监狱,弗朗西斯策划了一场天衣无缝的逃亡计划。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不仅做足越狱准备,还在仅有的洗漱空挡,多次跟隔壁囚室的狱友联络,试图找到共同实施计划的同盟。可还没来得及他准备好一切时,就被判立刻执行死刑。最终他毅然带着年轻的囚犯男孩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极简的叙事结构,单一密闭的监狱空间,分秒必争的紧迫时间,罗伯特·布列松因本片荣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1957)最佳导演奖。

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罗伯特·布列松 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简评

全片没有远景镜头,在拍摄主人公的动作和努力时,使用的都是近景镜头或者特写,在细节上还原和营造“真实”,与主人公贯穿全片的内心独白相辅,放大这种真实。因此,这种真实是主人公的勇气、坚持和恐惧、犹豫的真实。在最后的实施越狱中,每每进入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时,就会有尖锐的鸟叫声出现,像战场上的冲锋号一样,激发他前进;还有轰隆隆的火车声,一方面预示着激烈、惊险,一方面是天时地利为他打掩护———这两样声音极其重要,贯穿在全片中多次出现,鸟叫声象征着自由,它响起时就预示着主人公的勇气和希望在萌生,火车的轰隆声营造惊险、压迫的氛围。这部电影的确很纪实,天时地利人和、前车之鉴、自身信念,都具备才能成功,没有大范围的镜头调度,都是切换机位的近景,但最后越狱真应该来个一镜到底

前段时间看的《扒手》,就体会到布列松对镜头的运用简直神了。今天看《死囚越狱》真的经验到我了,旁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比表情和动作更直接。从最开始准备,到最后实施越狱的紧张。代入感很强,你不敢喘气,和主人公一起越过一道道围墙,最后落地的那一下,真的恨不得自己兴奋的跳起来!ps:还有一个细节,自从男主开始搞门之后,每次开门关门他都会拿手去付一下门!

看过好多部关于越狱的电影,只有这部《死囚越狱》如此不同,不论是《洞》《肖申克的救赎》或者《逃出亚卡拉》都有难如登天的空间设定,主角都是深思熟虑的、能够单打独斗的英雄形象,本片的死囚更多是通过眼神的戏份讲述越狱的故事,当然他能遇到一个室友并且和他一起冒险这是最幸运的事情,要是这小子给他出卖了,好像也不意外是吧?毕竟大家都看过好多一波三折的故事。

至今看过最为优雅的电影,就像它的法语片名轻巧而决绝地使用了过去式,布列松的越狱故事一早就和悬疑割席了,也像他拍扒手时,片名只用一个利落的单词,好像那是个再寻常不过的职业。可不要小瞧这无谓的命名术,少有作者可以做到既不辜负也不远远抛下他们给作品取下的名字,这是一种高度的自觉、天才们独有的早熟。不是囚室中的人在苦心策划出逃,而是一次注定的出逃策划好自己的囚禁,最高超魔术师的逃脱表演是怎样的?他用同等长的时间逃脱和锁住自己,因为决定他如何逃逸的恰是他锁住自己的方式。但这部影片同时又是沉思的,像布列松所有其他作品一样,他的天才在于同时找到神圣沉重和轻盈的两面,以至于苦行和救赎都在其中找到其必然性。再看所谓的极简主义,那实则是多么高傲而虔诚的passibilité,是主人公给自己扣上手铐时的那声轻响。

我居然在兴致勃勃地学习如何在古早监狱越狱。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缤纷的色彩,拿着炭笔,一挥而就。布列松又拍了好看的手,男主也多下垂眼,有种忧郁气质,好爱;细节拍了很多,绳子钩子制作教学一条龙服务(bushi)拿勺子抠木门时跟着紧张,生怕下一秒门口站着人()逃跑时更紧张,没想到只有一个NPC,直接侧面描写就解决了,拍都没拍,挂了半天都没人发现,只能说主角跟小朋友比较强(?)

看的第一部布列松,感觉新浪潮的导演,他们的演员都不算是在表演,而是执行导演要求的动作,非常的生硬,具有强烈的形式感。通过这部电影才感受到,越狱这件事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现代生活的隐喻。和洞虽然都是越狱片,但形式和落点都不太相似。开头的跳车戏,只用了三个镜头角度来回剪辑就营造出了紧张感。最后命悬一线的惊险只是勾起观众的紧张感,但并未让危险成为现实,做到了使用素材同时反戏剧化。“分秒必争的紧迫时间”,没有感受到,感觉时间挺充裕的……

跟着影评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坚硬且高贵」,这个词不错。布列松的艺术力量,首先是简朴的风格,宁可省略也不愿意铺张;其次是人物特写的意味深长,对神情背后的东西的挖掘;再有就是动用业余演员,在他看来,演员要摆脱演技,所以他喜欢称他的业余演员为“模特儿”;还有是旁白的应用,从文学里引申出来的心理分析;另外便是那种大胆的接近于绘画的构图与剪接,按他自己所说———“剪接,死的影像过渡到生的影像,一切再次开花”。布列松不喜欢运用远景,所以无法推测这个监狱的实际构造与面积,危险都在镜头之外,所以观众是和男主一起逃跑,危险和失败可能随时到来。

很务实的片子,把越狱的完整过程,包括这其中周密繁复的准备过程,犹疑挣扎彷徨不定的心理过程,与狱友互为影响的过程,一步一步地细致呈现出来。舍弃闲笔,节奏紧凑,组织精炼。越狱的高潮部分节奏又充分放慢,好把当时的紧张气氛推向极致。作为犯人视角有限,于是充分运用声音来提供信息。情节设计一丝不苟,这里对自由的追求和奋勇抗争不是说说而已的漂亮话,而是用切实的具体而复杂的心理行动(独白)和外在行动来全景式呈现的。在狭小的不足三平方的狱室里,布列松尽可能地把人物和故事挖掘到了相当深刻与透彻的程度。

纯粹理性冷静叙事风,与抒情诗意风格完全不同,故豆友评价“坚硬”,确妥帖。豆友长评中某一条讨论布列松此作品故事推进不是“讲述”而是“展示”,此概念若合符节。布氏真似理科生写文学作品,砍掉累赘娇柔抒情的枝叶部分,让叙事完成自己的任务才是作品该表现的,这也使得作品凌厉紧张抓观众的心。好奇的是,老塔那么崇拜布列松,可塔氏的作品感觉正相反,塔氏却是想更多让观众参与进来构筑电影,布列松看起来对观众更蛮横些……

比《洞》、《肖申克的救赎》好。布列松剥离了一切画蛇添足的叙事的时间与空间元素,单单铺列的影像本身便游刃有余地呈现出一个交辉着思考与行动的故事。让影像自己说话,这是见不得的电影诗艺。布列松的电影主角好像都是一个有力的思考者,也是行动者,《死囚越狱》的方丹是,《扒手》的马歇尔也是。他们每一次抬头后的迅速低头,是沉思,也是迅烈行动的前奏,如火一般。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类人物,一如《苦炼》里的泽农。

观看布列松电影的过程需要始终保持专注力地主动接收每一个镜头并想象其所传递的信息,我看到很多探讨深层意义的观点,这类说法大多从文本内容和剧情构造出发,我认为作为一个极具理想化并且简洁平淡的越狱电影来说是没有这么多的深层意义考究的,重点依旧在于拍摄的手法以及镜头和指导演员的表演。很多人应该会对布列松的电影持冷淡的态度就跟他的电影一样,当然也有人享受观看其电影冷淡沉静的画面

表面上语气平淡的记录片,实则是惊心动魄的故事片。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原型不仅需要过人的胆量, 还得有超高的高智商,方能从固若金汤的堡垒中逃出生天。电影中的费朗西斯一直非常安静而且克制,外表象羔羊一样温顺无辜,实际上如豹子一样警觉勇敢,第一人称的旁白,如同《局外人》一样,简洁明了不啰嗦,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交给人物用眼神肢体去表演。还有很多空镜,不需要看发生了什么,只需看到结果就知道了过程,非常节省时间,比如费朗西斯进了审讯室后浑身鲜血被抬了出来。电影没有屠杀的镜头,但不时在院内响起的枪声,却时时令人感受到了纳粹的恐怖。安静的令人听得到心跳的夜晚,只有巡逻士兵骑自行车的链条声,在冰冷坚硬的石板上一圈圈滑过,弗朗西斯在屋顶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鼓不起勇气去翻越这条绳索……

获得奖项

  •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