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凶记(1956)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UP:2021-06-27

《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是亚弗列德·希区考克在1956年所执导的电影。由詹姆斯·史都华、桃乐丝·黛主演。

擒凶记

评分:7.6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 / 多丽丝·黛 / 布伦达·德·班泽 / 伯纳德·迈尔斯 / 拉尔夫·杜鲁门 / 丹尼尔·盖林 / 阿兰·莫布雷 / 希拉里·布鲁克 / 克里斯托弗·奥尔森 / 雷吉·纳尔德 / 理查德·沃迪斯 / 诺埃尔·威尔曼 / 伊夫·布雷维尔 / 卡罗琳·琼斯 / 伯纳德·赫尔曼 / 帕特里克·艾亨 / 弗兰克·艾伯森 / 弗兰克·贝克 / 奥利弗·克罗斯 / Mogens Wieth / Alix Talton / Frank Atkinson / 沃尔特·培根 / Betty Bascomb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120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阿拉伯语 / 法语
影片别名:知道太多事情的人 / 知情太多的人
上映:1956-06-01(美国)
IMDb:tt0049470

情节概述

《擒凶记》带有希区考克影片的典型之一。一对医师及歌唱家夫妇,带着儿子去摩洛哥,仅是出于单纯的旅游目的,主角夫妇却意外卷入国际谍报组织活动,得知英国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似影射温斯顿·邱吉尔)即将被某国策划暗杀。阴谋暗杀的特务为堵主角夫妇之口,将他们的儿子绑架。主角夫妇因此面临儿子存亡未卜,政治危机重大,不敢惊动警方,必须自救及救人的困境……

希区考克的客串

亚弗列德·希区考克在电影中短暂的客串,出现在摩洛哥市场中,在情报人员被谋杀的前一刻,他正背对着镜头在看特技表演。(0:25)

得奖

《擒凶记》是上映该年份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至今仍是希区考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此片得到1956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原创歌曲奖。电影主题曲《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是英语歌曲中,流传后世的经典。

这部影片是重拍希区考克在1934年的同名电影,也是他惟一一部重制自己的作品。希区考克认为1956年版本比1934年版本还要更好,他认为1934年版本是「有天份的业余者」的作品,1956年版本才是真正「专业」的作品。事实上,若再论及男女主角的名望及得奖纪录,这部重拍的《擒凶记》,其知名度与评价都高于原作。

简评

片单里最后一部! 动物标本厂里的很多镜头布景设计很巧妙。ps:前面利用路人脚步声的节奏变化来引导观众情绪可真是希区柯克的惯用手法了。chapel的误会也是比较有趣。剧场杀人和交响乐的配合完成度还是较高的,就是有些冗长。女主和孩子唱的歌曲前后照应,并且很聪明的使用照应来推动情节。(这里声音的传达如果用长镜头表现的话效果或许会更好)片子里出现大量的红色和绿色,色彩使用有些偏通俗。感觉还是有些冗长,节奏较慢,反而整体带着喜剧的风格。

片子很平庸,但希区柯克的选角再次让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男女主关系而非绑架案上,我觉得这个家庭有很多难言之隐:聪明、强势且观察力敏锐,推理能力强到可怕的妻子,她对外界的反应和“钝”到不一般而又暴躁的美国理想型丈夫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极其有意思的是那段他们对家庭的开销与病人疾病(痛苦)联系起来的其乐融融的对话,这是真正的希区柯克的恶趣味,一点都不政治正确。两人乐滋滋地谈论如何享受着XXX先生的阑尾,穿着XXX太太的扁桃体,我瞬间穿越到汉尼拔233333333

第一次听到这个插曲还是小时候看的后会无期,但一直都不知道que sera sera原来是擒凶记插曲,第一次出现交代了人物设定和后面剧情重要情节,第二次出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希区柯克拍得非常商业化结构的一部片,应该说是这部片为后世的商业谍战、犯罪片铺下第二块重要的砖,贡献了让世人参考的许多设定,比如音乐会暗杀重要人物(教父3、信条)。这一部里面主角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电影剧情和导演的工具人,有了更多发挥情绪作用的空间,这在希胖其他电影里是看不见的,所以整部电影的时长也拉长到两个小时,虽然节奏偏慢但是也很紧凑,后世的商业片的缺点就是剧情太流水线太依赖演员去发挥情绪来推动剧情,但实际上情绪需要和剧情相辅相成才能塑造一部好电影,单单靠情绪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看更好的文艺片而选择拍成商业片,好莱坞的弊端。

原来千里救子的特工夫妻戏码还是希区柯克发明的呢,显得后世的谍战片更加毫无创新演变了,尤其是剧院利用音乐杀人的戏码,真是复制了一出又一出,碟中谍,教父3都是此片的晚辈,我喜欢这部的原因还在于女主演绎了一个聪明伶俐且真情实感的母亲,剧院徘徊那里犹豫不决泪流满面要不要救人那里的演绎真是动人心弦!那一嗓子都能听出演技来!又悲愤又凌厉,到后来大使馆那里动情演绎自己原作时的悲伤感和听到儿子呼应后的坚定感是女主贡献的动人的闪光点!此外男主依旧显示了和后窗一样聪明睿智沉着理智的形象!

新瓶装旧酒就选择把故事的引子搬到Morocco,异域风情倒是增添了一些suspenseful element。然而剧情慢慢推进就会发现本片在悬疑设置上其实比较幼稚,甚至还出现了“误入动物标本厂”的搞笑情节。电影后端进入在交响乐会的刺杀scene是全片的highlight,在镜头不断切换下Doris Day的表演把紧张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段落也充分展现Hitchcock对氛围的营造绝对是大师级的。从本片中可以看出Hollywood spy thriller其实到现在都是类似的套路,也是挺让人唏嘘。

拍摄期间,黛一直咨询斯图尔特,为什么希区柯克从来不指导,是不是导演不喜欢她的表演?搭档解释说,此导通常是你做错了才会发声。可黛仍不放心,直接去问希区,得到了相似的回复,“亲爱的黛,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自然不会招致我的评议。你的表现始终与我对影片的要求相吻合,这就是我什么也没说的原因。”……希区之所以选黛入擒凶记,因对其在风暴警告那部黑片中的表现印象深刻。制片人曾有疑虑,因为他觉得黛只是一位歌手,他原本更想用特纳、凯利或者诺瓦克去演女主角。

本片是令人失望的,故事上有太多的槽点以至于低智得像是小鬼当家那样的喜剧,音乐会上的那声钹从最开始就是最大的悬念,结果以一声尖叫化解危机,仿佛真是在现场千钧一发之际信手拈来的化解之策,完全配不上之前的努力——伴随着交响乐的行进埋伏杀人时机,多么得堂而皇之!多么让人期待!结果就是一声尖叫!大跌眼睛。从这里以后的一切情结都显得多余,甚至有点啰嗦。只有几个场景的呈现手法还勉强让人相信这是希区柯克的电影——去标本店的路上、标本店里的打斗、教堂里的对峙和爬钟楼,以及最最最最让人大失所望的剧院暗杀。

“谎言与陌生”是希区柯克电影中人物普遍遭遇的最大危机,在《群鸟》中是原本熟悉的群鸟仿佛变了性,对人类群起而攻之;在《贵妇失踪记》中是火车上贵妇失踪了,一火车的人都谎称没有见过贵妇人,熟悉的场景被指认为陌生;在《迷魂记》中是男主人公在经历了骗局后,神智恍惚,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了间离感。《擒凶记》是这一主题的延续,男女主角被投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周围的人仿佛对他们都很熟悉,而他俩对周围的人一无所知,通过逐步推进为观众造成心理上的惊悚效果,因为谁都有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突然一下被环境扔出去,对影院观看的观众来说,就是他们所置身的影厅,《擒凶记》有可能使银幕前的观众产生脱离电影院的感受,茫然不知所措。“能用电影语言表现出来的东西,坚决不让声音反宾为主”,希区柯克有时消除掉角色的声音,让镜头说话。

希区柯克最擅长的果然还是悬疑电影!!!本片的前一个小时都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摩洛哥,其实马拉喀什是一座给我留下过很深回忆的北非之城,它是我大学毕业以后去过的第一个北非城市,实话实说,过去那么多年了,我觉得这个城市变化不算特别大…后一个小时的戏主要集中在伦敦,又是一座回忆之城,说回电影,故事非常精彩,悬疑的味道很浓,这一家三口各具特点,而且男女主角都是相当机智勇敢的人,他们为了救被反派绑架的孩子真的付出了很多,我们真的可以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父母的伟大!反派一方人多势众,而且背景很强,但是好像没啥用,感觉存在感都比较低,本片后半段的歌剧院绝对算得上大场面了!真的视觉效果超凡!最后很绝望的说一句:我真的分不清詹姆斯·斯图尔特和加里·格兰特,我真的分不清…

72/音乐会刺杀的处理值得反复观赏,如何不用台词,用镜头和音乐来塑造紧张的氛围,盛大的音乐与谋杀的结合我想起了《教父》“新版从音乐会开始到女人的尖叫,场景持续了12分钟,一共使用了124个镜头,完全没有对白。女人在音乐中紧张地流泪的场景用特写、全景、近景反复展示;杀手身边多了一个懂音乐、翻乐谱的女人,当敲钹者的音符快到的时候,女人合上乐谱,杀手起身躲到包厢幕布后,掏枪准备;此时镜头开始给乐队指挥的乐谱做运动的特写,一个个音符快速地在银幕上掠过;敲钹的老头缓缓拿起硕大的钹,等待他的音符到来;同时,整个乐队的表演全景不时插入,营造盛大谋杀的氛围。最后所有镜头汇聚到钹与枪同时响起,音乐骤停,观众的紧张的心方能平静下来。”

.13. 圆方戏院,CineFan“故调新弹”节目,1934年版与1956年版背靠背放映。与34年版相比,22年后希胖导演重拍旧作,所带来的是从剧本、演员表演到摄影、美术、声效等技术层面全方位的升级。开场戏从旧版瑞士搬到北非马拉喀什、拉满异地风情;妻子“隐退的著名歌星”背景、妈妈与儿子唱歌的温馨时刻、最后产生恻隐之心的反派等一个个小细节设计都使得所有主要人物都丰满立体起来,不再是脸谱化的存在;以及我强烈怀疑《碟中谍五》维也纳歌剧院里“演唱最高潮时的暗杀”桥段,就是借鉴于本片(当然还有34年旧版),伦敦交响乐团在这版里也有一整段精彩的演出,让人难忘。时年34岁的Doris Day太美太有气质了,而且真的非常能演会演。希胖导演在一旦成熟稳定后就不得了了,所拍成片个个都是大师作品。

说希区柯克电影是大男子主义作品的友邻一定没有认真解读其中的女性角色…… 音乐会上的片段太精彩了,在女主剧情高潮点的呐喊与反派妻子对小男孩流下的眼泪都是善良在最危急自身的时刻的闪光;处于刺杀首相大背景下的故事虽有槽点,但整部片子瑕不掩瑜,特别是在对两性角色的细节处理上是加分的。(真实对男主演员颜值和松垮的肉体无感,接连三部都是他了……

获得奖项

  •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原创歌曲
  • 第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9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9届戛纳电影节
    第9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9届土星奖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DVD/蓝光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