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表扬我(2005)

Gimme KudosUP:2021-08-10

求求你,表扬我

评分:7 导演:黄建新 编剧:黄建新 / 一凡
主演:王志文 / 范伟 / 陈好 / 苗圃 / 廖凡
类型:喜剧
片长:99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Gimme Kudos
上映:2005-06-17(中国大陆)
IMDb:tt0487942

求求你,表扬我简介

民工杨红旗(范伟 饰)几次三番跑到报社要求登报表扬自己,因为自己在一起强奸未遂案中救了一个姑娘,可是当事人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 饰)对这件事却坚决否认,并且声称自己从未见过杨红旗。记者古国歌(王志文 饰)在调查中得知杨红旗要求登报表扬是为了完成父亲在临终前的愿望,然而 直到其父去世依然没有看到儿子被登报表扬,古国歌受到很大的触动。在警察女友米一(苗圃 饰)的帮助下,古国歌很快就找到了事件的真相。真相自然使杨红旗得偿了登报受表扬的心愿,可是却深深的伤害了想维护自己清誉的女大学生欧阳花,与此同时,古国歌也陷入了不知对错的矛盾之中……
  本片在2005年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评委会大奖以及最佳剧本奖。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黄建新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评委会特别奖 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

简评

【讲述-表面故事】杨在一个雨夜救了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找到报社要求登报表扬。记者调查事件的时候发现杨为了求表扬目的是完成垂死的父亲的遗愿,女大学生不承认的原因是想隐藏事件,警察不承认接受过报警是因为不愿意承认治安问题,报社老总不顾青红皂白允许报道是因为想掩盖过去自己做过的事情。【讲述-背后故事】民工在雨夜嫖娼经过了案发现场,女大学生卖淫在案发现场被强暴,民工除了想再明面上得到表扬,在暗地里也通过强暴女大学生获得利益,民工父亲通过假死达到目的,报社老总通过权利达到目的。女大学生想通过色诱记者和杨来解决这件事情。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棋子——“吏官”记者,只有这个正在在做事的人陷入了“痛苦挣扎”。。。【感受】想要了解藏在人谎言背后的“真相”,不是靠听她说了什么,而是通过他的目的判断她没说什么

现在来看,剧情类的电影很难拿到高分,因为一旦在开头没有抓住观众的话,整个电影就不会有继续吸引人的魅力了。电影一开头,王志文作为旁白缓缓地叙事,那种腔调很像是八九十年代常见的样子,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大家或许有些接受不了,人们更喜欢直给的那种观感,这就是为什么短视频说电影有这么大的受众规模的原因了。范伟莫名其妙的想让电视台给他表扬,但是被救女孩儿又坚定认为对方是给自己泼脏水,这样的矛盾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深夜女孩子受到了侵犯,当然有可能中止的犯罪行为,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而选择隐藏掉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出于常人的考虑,这是非常合理合情的,但面对供述人所讲述的内容又是确实发生的,这样的两难究竟该如何取舍,放在任何人面前,或许都是一道不好回答的题目,个人立场不同,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解法。

红旗国歌 假死的笑 人民大会堂 派出所的说辞 从黑炮错位到这部黄建新依然是他讽刺隐喻的风格,只不过这部太过隐晦又是大牌云集,它想表达的东西让人更不敢确认,一度让我怀疑重点落在古国歌对于自己记者追寻真相这个身份的认同,处于两种同样无关对错的人性态度之间分辨不出对错,毕竟想到寻找汤兰兰,以为还是个靠反转剧情推进最后展现人性复杂的电影,可最后的北京再相遇又把观众搞糊涂,原来还是符号的隐喻

故事不错,只是叙述太平淡了....黄导的作品风格都差不多,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塞入所有的社会问题,反而多且不精、主题混乱,本片中性侵后的社会舆论、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原则、为人子的孝道展现...而做为引线的孝道是最立不住脚的.....父亲知道儿子做了好事,不是已经欣慰了,非要上报表扬才认可?还真是虚荣了.....又重新去讨论区看了下,不简单!也许再刷....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求求你表扬我》这部电影里可不是一块黄手帕,它是一条裹在女人身子上的黄毛巾。不过,从刑侦的角度来看,这篇可疑的新闻报道极有可能是个自欺欺人的假象。诚然,谢飞导演在《萧萧》前面加上「湘女」是因为仁慈,而黄建新在《请你表扬》前面加上「求求」多半不是悲悯,而是感同身受。毕竟,这是冯小刚和刘震云共同监制的作品,就像《甲方乙方》一样,这可怜的两个字提前告知「红二代」不要对「冰清玉洁」抑或「守身如玉」抱有任何期待和幻想,因为不对等的权力结构以及繁复的权力关系网早已列在了标题的首位。时代变迁的本质是道德尺度的变化。但令「红二代」感到悲催和无助的是,无论道德变宽抑或变窄,这把衡量自我价值的准绳都掌握在他人手上。瞧那满墙的奖状,这可真应了本山老师那句著名的话: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全是形式。

用荒诞离奇的黑色幽默表现颠倒、倾斜、混乱的现实,用人物特写和象征意义的的主观镜头来叙述割裂的社会。观影过程中,观众跟着王志文的视角认知一切。然后去解构混乱不堪、不顾他人、满口胡言、利己主义的各个群体。影片借助几处精妙的运动镜头、象征手法、对比拍摄、角色异样反思时代,并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放到电影中,通篇都在透露两个字——迷茫。

我觉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古国歌去探访杨胜利时,阳光透过破屋的窗户直射在杨胜利红色的棉被上的那段镜头,残破的,即将衰亡的身体,似乎正是通过这虚无但明亮光照维持着最后的生机——你可以说是讽刺,也可以是感动,二者只有一线之隔。结尾落款杨红旗的手机号跟之前谈伟通风报信时的手机号一样,如果不是穿帮,那就恰回应了古国歌的疑问——心里的还是眼前,是他心里的作用,想象力给他内心愧疚的解脱。最后,今天还需要古国歌这样的人嘛?

一如既往地塞满隐晦指向,但叙事因刻意留白或出于表达混乱而显得云山雾罩(其实结尾反而露拙),一个略显魔幻的奇情故事——然而也是社会畸态的一个样本呈现,每个人都心怀己念地参与到一个事件中,让这个最初看起来只是求表扬的事最终演化为一群人的人生发生改变,并从杨父一角折射(再次)折射出历史阴影的覆盖面何其深远;黄建新对“记者”这个职业相当属意,屡次以此为视角切点剖析社会百态、表达道德与利益间的摇摆。演员是真好啊!

结尾偌大的紫禁城以儒释道不见形只见阁楼“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顺民政权统治在一件小事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投诚之作 王志文就是黑色片之中迷失方向的侦探 有问题的点在于拿女大学生完成政治隐喻中非人民的象征和一个黑色片中心狠手辣的女性形象并借此完成故事闭环 太悲哀了 在政治之下女性只能用来牺牲和泼脏水、以及当故事的催情剂(奇情案件、裸露画面幻想和功能性的勾引情节)

开头还挺有意思的,结尾有点平庸。虽然影像风格有很重的电视剧感,可是莫名的感觉很cult,尤其是把奖状陪葬的那一幕。只希望人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宏大机器上一个可有可无的零件。PS:范伟复刻了春晚小品里的表演,王志文老的太快了,苗圃很飒,陈好很美,廖凡年轻的时候好嫩好娘…PPS:原来我的理解还是有偏差,要从更现实主义的角度看这部片子。

不管出现在记忆还是眼前,都有点故弄玄虚了。开镜定调预期为黑色喜剧,因为大头特写杨红旗在磕磕巴巴地讲段子,蹲坑和幸福的辩证关系,逗得背景虚影中报社人咯咯直笑。可正片展开却发现完全走到毫不相关的风格去。特别是受害人陈好的性格塑造较为失败:人性动机上讲,当然可以理解她的拒绝承认极力掩盖,可这并不能合理解释真相大白城楼哭诉痛斥双凶之前为啥要把她塑造得好像一个蛇蝎美女?常识和观影经验告诉我们,无辜受害者的掩盖反应不该这个样子滴,毕竟你只是清纯女大生又非表演专业很有天赋,何况精神与肉体受到过重创——当然陈好的演技也存在问题,太爱在释媚与忍悲之间作无过度性的硬切换。换言之,情节编排叙事手段与角色刻画之间产生了错位(黄建新的早期名片),而更像是单纯为了混淆观众认知和拼凑标准长片篇幅的拙劣障眼法!……两星半。

对于陈好的角色一直持有怀疑态度。第一就是为什么大半夜的一个女大学生会出现在“粉巷”?第二就是苗圃的疑问,一个大学生用的是香奈儿香水?第三为什么要去王志文家里?明知人家有对象还去人家家里洗澡,还穿了人家衣服?第四为啥三个人要骑着车狂追范伟?如果她是普通人可能会同情和理解,但如果她是既当又立,那真的大可不必这样。不管她是哪一类人,范伟有范伟的目的,她也是有她自己的目的。从出发点来看,范伟的出发点要比陈好的出发点略高一点。对结尾的处理还是蛮喜欢的,王志文看到了那个类似范伟的背影,拼命追上去后,又给了范伟个正面特写,我觉得他看到的这个人一定不是范伟,只是像范伟,这世间也有很多像范伟这样的人,平凡普通的身份,做了好事,自己说出来了别人不信,自己不说,别人没看到,当事人有的不感恩可能甚至还会恩将仇报。

获得奖项

  •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获奖:金爵奖-最佳影片 / 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 金爵奖-最佳编剧 / 探索精神奖 / 金爵奖-评委会特别奖
  • 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获奖:组委会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