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逝(1999)

باد ما را خواهد بردUP:2021-11-10

随风而逝

评分:8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纳格·阿萨迪 / 贝赫扎德·杜兰 / 罗沙·卡拉姆埃尔米
类型:剧情
片长:118 分钟地区:伊朗 / 法国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风再起时(港) / 风带着我来(台) / 风儿将带着我们飘 / 风会带着我们走 / Bad ma ra khahad bord / The Wind Will Carry Us
上映:1999-10-01
IMDb:tt0209463

随风而逝简介

伊朗库尔德斯坦省的一个小村子里来了一群工程师。村民们对这群突然来到的外来人议论纷纷,好奇他们来此地的目的。虽然感到陌生,但是村民对客人还是表现出友好的欢迎。其中一个工程师,对村里的一切都饶有兴趣。他每天跟随着村里的小孩到处查看,注意到有个生病的老太太,于是不停地打听老太太的病情。因为需要用无线电话和总部联络,而村里的信号不好,所以工程师每次都要跑到山上的墓地去接听。在山上,他发现有个村民总是在独自挖着坑,觉得好奇的他经常上前与这个村民聊天。突然有一天,如风般顺畅的日子发生了变化。山上村民挖的坑塌陷了,活埋了村民,医生前去奋力抢救村民,顺道发现那个老太太也在病危中。面对生命的逝去,工程师惆怅万分。
  本片荣获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竞赛单元费比西奖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简评

人物都与神秘性相随,往往是用人声取代了相貌,在大量的俯拍镜头下景别往往很大让人联想到神的视角,仿佛在静谧的空间里一切都在上升,人也与环境融为一体,我们看到的是人与村庄的互动而不是一个个割裂的个体。时间在流逝,风不会停息,工程师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来到这里,最后却化为一根随河水漂流的人骨。看阿巴斯的电影就像是在看一种生命,它是劳作的农民,是挤奶的女工,是在考试的男孩,是风吹麦浪,但它也会随风而逝,不轻也不重,但终究是逝去了。

一个期望小村庄降临死亡以满足自己拍摄欲望的摄影师,哪怕招待过他的村民被活埋,他第一时间也是想找到自己的同事,为即将到来的葬礼暗自雀跃。但在好客的村民那里得到的空前礼遇,被猎奇的祭奠仪式吸引来的他,终于还是幡然醒悟到自己的罪恶,最终只选择拍下了仪式结束后,闲聊的妇人们。封闭的小村庄鳞次栉比,如树干般互相联结,你脚下的土地可能就是别人的屋顶,村民们也是淳朴互助,虽然封闭,但是善良。倒是汽车引人反感,倒是电话在村庄失效,工程师低头寻找猎奇仪式的“宝”,却对人性朴实的善这一珍宝熟视无睹。阿巴斯在一个村庄反思影像对人居高临下的介入,反思影像的真实与加剧人性的冷漠这一副作用,无愧于“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腿骨、乌龟、屎壳郎,还有诗。村庄穿梭的移动摄影中,主角是村庄,而从来不是工程师。

两场阿巴斯后初步总结一下个人的理解,导演拍摄故事片,但首尾和情节经过模糊化的处理,尤其是通过“藏”关键情节/环境来营造一种视角的局限,这种隐藏并非为了剧情的冲突或波澜起伏,而是一种为达到导演个人美学追求的特殊处理,使得全片在几乎无配乐无炫技(指运镜)的白描中达到恬淡但富有深度的意境。本片亦是如此,大自然的色彩,在墓地上打电话讨论死亡的外来人,抱怨两性关系的大妈,在黑暗中沉默的少女,牛的交配-十个孩子的母亲-乡村的生命繁衍的隐喻等使平淡如水的叙事中自然地增加了大量的要素,刻画出了深度。最重要的是,地理上高高在上的城里人和位置较低的朴素善良的乡下人的种种对比揭示出走向现代化的伊朗复杂的城乡关系,乡村对于伊朗而言是孤立、“落后”但又神秘、诗性的,是孕育生命的母体也是一切神话的起源。尊重生命,成长。

随风而逝(风会带着我们走),我更喜欢后者的翻译。把生命、现实、生活当作玻璃,最好让它们保持原样,即顺性而为、自然而然、最原始的面貌。衰老、劳作、工作却在一点点磨损我们本来的面貌、原始的善意,让我们焦躁、忧虑、不得已。作为小镇的过客,男主角收获了一段短暂友谊、与小镇淳朴居民的交往和暂时的旅行式的安闲,现实被短暂搁浅,美好和幸福当恒久保留——通过诗歌、记忆、相机,而最终,我们提上行囊,回归庸然生活的正常轨迹。

开篇一行人驾车驶入村庄的广角构图将村庄与草地形成色差上强烈的对比,注定他们将是以探险家的身份涉足这块未知之地。工程师的好奇心被这块错综复杂的地形与部族社会的关联强烈勾起(接二连三的上山与交谈),逐渐与这一片天地引发灵魂的共鸣(与其他甚至未出现在景框内的同事之间产生区分),也让工程师对万物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喜怒无常的轻视、挑弄的对待乌龟与屎壳郎的举止)获得净化(为落井的工人奔走求助、向孩子诚恳的道歉、与医生豁然开朗的谈话),这时此行的目的,百岁老人的逝去也变得无关紧要。末尾的工程师以截然不同的态度拍摄村庄的女人,在临行之际向河流投掷了那根掩人耳目的大腿骨,端庄的小提琴声与自然的美景合二为一,同时带动出阿巴斯所传递的存在主义哲理:生命自有其珍贵的价值,不得儿戏,不得玷污,不得戏谑

可能是字幕的翻译问题,明明是汉字但就是看得不是很明白,我的理解是:一群专刊记者去山村记录葬礼,跟村里孩子说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我们是来寻宝的,他们在村子里呆了几个星期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在准备走的时候有老人去世了,于是拍到了朝圣,虽然目的是记录人类的死亡,但在什么也没发生的几个星期里,就是在上演着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虽然玩笑是寻宝,但其实真正寻到的宝是村民的淳朴善良……男主俯视地上的屎壳郎推粪,踢翻小乌龟,不就像上帝俯视渺小的人类偶尔制造一些意外吗……《随风而逝》风就是飘忽不定的命运吧,人类友善的互助可以一定程度的延缓逝去的速度与痛苦。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阿巴斯对他所迷恋的“诗”进行了最直接且最充分的呈现——在声音、在影像、在台词、在片名......既是古老的波斯诗歌,又是永恒的生存诗意,后者以形式的身份构筑了阿巴斯电影的灵魂气质,前者则作为时空要素强化了诗意框架内的内容部分。黄土遍布的伊朗高原、之字形的蜿蜒山路、随风而动的树林和麦田——它们从视觉上展开一幅有关“诗”的图画——但这些自然主义的风光远不是阿巴斯之诗的核心,“纯粹观看”是接近真谛的姿态,但并非真谛本身。“诗”在阿巴斯那里的奥秘在于:永远保持模棱两可性。视觉语言应当是模糊的,声音增强了观众的两可性,观众无从知晓人物的纵向线索,正如偏远村庄的村民无从知晓或理解工程师一行人的出没。在漫不经心的恍然之中,生与死的主题被悄然托出,日常之操劳正对应着本片在结构上的重复。

风吹麦浪摇曳着,骑行在麦浪的小路上,翻过山坡,探讨着人生话题,沉醉在画卷里,就如工程师刚来时说的“这是个美丽的村庄”。为接无关紧要的电话,一次次开车上山,与对面女人一次次关于牛奶和孩子的对话,铺口喝咖啡女人与男人的争吵,不是要在考试就是去学校的路上,蓝窗户下一直在别人口中的老人,墓地一直在挖洞却从未露过脸的人,一直未出镜过的同事,在黑暗地下室挤牛奶的少女.......生活大概就是如此的无聊,随风而逝

老夫妻俩关于“第三份工作”谁更累的讨论太有趣了,外来“工程师”打破了村子的宁静。阿巴斯影片参与叙事的人只是一部分,山脉,奔跑的汽车,高高低低的房屋,长长的麦浪,没信号的手机,滚落的苹果,追球的孩子,黑暗中念起的诗歌,被期待死去的老太太,没漏面却突然死去的挖坑人。当死亡变成一种期待,焦躁的等待还有什么意义,生命又是什么?意外死亡带来的满足是否能填补空虚的高潮!不知名的大腿骨随河漂流,小羊在岸边吃着青草,生与死在一镜之中随风而逝!

一个村庄的文明自有其自身的存在尺度,生老病死亦然。驻留于此的异乡人作为一面四处走动的镜子,意欲映照记录复现的目的本身,很难在此地之外有真正的落脚之地,这就好比通往山顶的那条之字形山路,越野车再急也还是下意识地依着自然走出的那条路行驶: 直达是现代心理的一种速度真实,阿巴斯总会用影像告诉我们还有一层更为真实的存在生长在大地上。另,异乡人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有点像圣经里的对话模式:不省去说话人与不在场的第三者之间的对话细节,以近乎愚笨的牙牙学语,重现古早的话语交流场域,而异乡人每次都要进行的问题重述,似乎也正是现代语言过剩的症结所在。

#阿巴斯回顾展#就如同固定长镜头风景的留白一样,故事本身也有很多诗意的留白。医者充当启发者,告诉了主角生命的本质,从戏谑的来到村庄,到带着对生命的敬重离开,主角在村里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洗礼。迟迟等不来的老人去世,离开的时候又突然等到,生命无常,何须强求。片中利用大量的时长,展现男主在村中的无所事事,重复的接打电话,让观众与其同感,体会无所事事像死了一样难受。但在其中又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那无聊生活中的一点快乐是如此的印象深刻。可能把一切看淡,人生总会随风而逝。

本片故意冲淡叙事,弱化电影的戏剧成分,不去交代主角的目的,导致很多人看不懂主角到乡村做什么。男主的真实身份是一名记者,来这里是为了拍摄一位百岁老人的葬礼。起初他也像同事一样为老人不死而着急,把一只乌龟翻身,向小男孩发脾气。但随着那个挖洞的男人被活埋,在车旁看到那个为生存努力的屎壳郎,他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向男孩道歉:不应该说机器像人会死,而是人像机器会失灵,没有生命的机器不应该成为主语。碧绿的草原、金色的麦田像是一幅油画,传达出大自然的美丽,也代表着生命的美好。死亡是比衰老更可怕的疾病,它代表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美好的大自然。相比于那个没有人能回来证明的女神一样美丽的世界,葡萄汁更加美味。结尾男主把象征着死亡的骨头丢进河里,让它随风而逝,岸上绵羊在吃草,蓬勃的生机在死亡的基础上不断蔓延。

获得奖项

  • 第3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第3届塔林黑夜电影节
    获奖:Estonian Film Critics Award
  • 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竞赛单元费比西奖 / FIPRESCI Prize —— Competition / 评审团特别大奖 / 电影未来奖-最佳电影1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随风而逝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