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青春(1995)

La HaineUP:2021-06-10

《恨》(法语:La Haine)是法国导演马修·卡索维兹执导的黑白电影,描述了三位社会边缘青年在郊区一连串暴力事件所衍生的故事。本片获选为第48届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并获得最佳导演奖。

怒火青春

评分:8.2 导演:马修·卡索维茨 编剧:马修·卡索维茨
主演:文森特·卡索 / 哈勃·孔黛 / 萨伊德·塔格马奥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8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仇恨 / 恨 / The Hate
上映:1995-05-31
IMDb:tt0113247

剧情

在巴黎郊区的国民住宅中,多是移民与黑帮聚集之处,时常与警方发生冲突;警方在冲突中逮捕了一位阿拉伯裔青年Abdel,经过残暴刑求后Abdel重伤命危住院,此事全国震惊,引发社区暴动。当地青年文森(犹太裔)、萨伊德(阿拉伯裔)与雨贝(非裔黑人)是好朋友,三人个性迥异,平时互相斗嘴;在一次与警方冲突之中,文森捡到了警方掉落的枪支,并立誓若命危的Abdel死亡,他就要枪杀警察来报仇。

奖项

奖项奖项受奖者阶段/结果
第48届坎城影展金棕榈奖《恨》马修·卡索维兹提名
最佳导演马修·卡索维兹获奖
第21届凯萨奖最佳影片《恨》获奖
最佳男主角文森·卡索提名
最佳新男演员文森·卡索提名
最佳新男演员晓拔·告迪提名
最佳新男演员萨伊德·塔格马奥提名
最佳导演马修·卡索维兹提名
最佳剧本马修·卡索维兹提名
最佳摄影Pierre Aïm提名
最佳音效Dominique Dalmasso、Vincent Tulli提名
最佳剪接马修·卡索维兹、Scott Stevenson获奖
最佳制作人Christophe Rossignon获奖
第1届卢米埃奖最佳影片《恨》获奖
最佳导演马修·卡索维兹获奖
第8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恨》提名
年度青年欧洲电影《恨》获奖

简评

太强了。若将《燃烧》看作相对沉默而压抑的愤怒,那么本片则是爆裂版的《燃烧》,在满屏的消音词中看得见三个年轻人如炸药版迸发的怒火,“一个人从五十楼落下,降落到每一层时,其状态都是目前没问题,目前没问题,直到……”。冷笑话般的比喻映射的是边缘少年在坠入深渊前的自嘲、孤独与无助,满嘴消音词的三个少年实际上并没干过任何出格的坏事,只是用这种方式建立虚妄的强大之感,他们试图融入某一个共同体,但未曾得到黑白两道任意一方的接纳。警察、朋友乃至亲人对他们都抱有明显的鄙夷,没人记得黑人少年回家默默把燃气费放到了冰箱上。影片摄影、剪辑、表演都带有极强烈的个人色彩,凌厉凶狠,黑白刺目。这是1995年法国人拍出来的作品,看完就会明白法国人为啥不待见吕克·贝松……

终于有部法国片告诉我们:车被炸了,车主会骂娘。偷车会失手。吹牛会穿帮。打个响指埃菲尔铁塔的灯会熄灭。厕所里的老头说的就是该干嘛干嘛。开场斯坦尼康的运动风格,小黑对着镜头打招呼的时候,过来个接头的朋友,pov主观转客观的影像风格,还有文森特卡索本人的演出,让我想到了《暗流》。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但不是同一个dp。Thierry不在这部戏里。无处安放的精力,躁动的荷尔蒙,下落时的随遇而安,这就是完犊子的青春。

卡索维茨的私人记忆,青春犯罪题材的惊人杰作。三个在堕落的社会边缘游荡的小混混一同相处最后一天的记录,究竟是一个怎样畸形的体制,才能把这样一个青年彻底葬送?过剩的精力与多余的热心,这是一代法国青年的成长的怒火。手持摄影与快剪风格,精准把握住那种难以捕捉的躁动、独立与期望不设限的自由,堪称青春团建版的《出租车司机》了。建置充分发挥自由,随心所欲又恰到好处,在完整的现实中提取完整的荒诞,青年眼中的世界都是话唠与疯子。法国人的艺术嗅觉天然的敏锐啊,比起 猜火车 实在太高

竟然是这样的故事,片头“谨以此片献给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死去的亲人和朋友”,触目惊心。拍得好赞!!!打碟那段的阳光简直神来一笔,“迷失的奶牛”好浪漫!一路都觉得拍摄神赞,但是内容很故事很弱,似乎是一个说教的故事,又似乎什么也没讲成。没想到最后一个场景力挽狂澜,哪怕没有警察一段也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故事了。文兹目击枪杀一段拍得很库布里克,音乐开始时我以为会有更加高潮的拍摄,结果转场了,略失望,海报上半部分也非常《发条橙》了。看得过程中一直在想库布里克说的那句话“ZF如何不用强权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太喜欢那个矮子大叔讲的那个寓言故事啦,如同先知一样给三个街头青年的命运下了断言。还有首尾呼应的那个os自白,跳楼的人的自白:每落一层,默念“目前为止,还不错”。还有最后一个故事,沙伊讲的醉汉把修女当蝙蝠侠的故事。这些故事,这些寓言和电影剧情互相作用,讲了一个更大的故事。这个大故事,就发生在城市里,移民群体中,暴力事件里,躁动的,精力充沛逆反的街头青年中。

新生代法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讲述了三个失落的郊区年轻人一天24小时的经历和命运,揭示了法国社会面临的失业,安全和外籍移民等重大问题。看到讨论里说奶牛在犹太教里指祭品,文斯在片中是犹太人,可能暗示他会成为环境下的牺牲品。厕所里老头说的那个故事也许是在告诉他们,该发生的事情迟早都要发生,也许只是换一种方式。看到这里我其实已经猜到了结局,可是到文斯放弃朝光头党开枪那幕,我还以为可能和《有话好好说》结尾一样,直到电影最后一分钟,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关于下坠的社会的故事,在它堕落的过程中,它不停的安慰自己,“目前为止,还没事。”其实下落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着陆。

全片剪辑节奏流畅得让你觉察不到剪辑点。密集的台词啰嗦但充满真实细节,在一句句台词的堆叠中把人物之间的关系丝丝缕缕地拉扯出来,编织出来,在你还没意识到之时已深深沉浸进他们的世界,成为了他们的一员,然后在结尾毫无防备地受到重重一击。男主从冲动复仇到真正用枪抵着警察时却流着泪下不了手这一幕,仅凭流着泪的眼部超大特写,就完成了内心转变的演绎,隔着屏幕我们与他双目对视,他什么也没说,但我感受到了他对于暴力的彻悟、对于个体的共情、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恐惧...演技炸了。另外,音乐好听很有感染力~ 关于厕所老人说的提裤子赶火车的故事,Q说,是想提醒他们,生存和尊严必须选择一个,否则就会赶不上这列火车,冻毙于风雪中。不过更可怕的是,他们可能还意识不到该跑起来了,他们已经在坠落。#2023上海法国大师展

法国人的革命青春。直面现实中种族与阶级议题的压力,无处安放的焦躁,漂浮在天空中的迷茫,蓝田日暖玉生烟似的希望,然后加速坠落到温柔的大地上,坠落到这个“属于我们的世界”上。法国的青春片与英美式“迷惘的一代”所不同的在于,它的肌质远为丰满:厕所里的老头突然讲起一段遥远的死亡的故事,这种旁支中的旁支,赋予这些小年轻混乱不堪的生活一种超验的诗性,超越了戏剧化的冲突,以一种蒸馏的方式回归生活的青春本身,回归到真实的痛苦、残酷与怒火之中

看过的最让人不安的暴力题材的影片之一。其实我觉得直翻成“仇恨”更好,怒火青春给人一种青春犯罪B级片的感觉。仇恨滋生暴力,暴力加剧了仇恨;这个悲剧性的闭环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逃避不了的现实,黑白影像和片中一些象征意义的物体镜头—世界与你同在的巨幅海报,黑夜中的埃菲尔铁塔等等,更加剧了这个主题的悲凉感。虽然看到中间就能猜到最后一定是个悲剧结尾,那最后那声枪响还是让人惊讶和难过。 其他让我有印象的桥段包括:男主对着镜子模仿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里的台词 ,在史努比公寓里的俄罗斯轮盘游戏让我想起了猎鹿人。紧张压抑的剧情一直贯穿整个影片,我需要看点别的缓缓了。

警察滥用暴力。像拥抱的拳击。车里的boombap,向窗子里开枪,瞪大的眼睛。赶不上最后一班列车。像躁狂一般的少年。破坏,偷窃,还有什么?在警车上跳舞。上帝就在你心中。你听说过那个从摩天楼掉下来的人的故事吗?在他下落的时候,他不停地对自己说,“目前为止还不错…目前为止还不错…”重要的不是你是怎么坠落的,关键的的是落地。看我切断埃菲尔铁塔的电。世界与你同在。阿卜杜勒之死。无处不在的暴力和歧视。1999的法国。

75/。愤青的疯狂一日,堕落鲁莽,暴戾乖张的青年们在对待事物时完全无法做到理智,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但是就像那个雕像一样,一只手遮住了一边的脸,以为自己看的很清楚,实际上依旧模糊。影片中最喜欢的就是三个人在天台上的那个我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镜头,我认为是“反希区柯克变焦”?但是那个镜头确实是很帅很炫,还有一个航拍镜头。题材不太吸引人,但是拍的这个故事足够精彩。包括厕所讲故事的老头,偷车时旁边指导的醉汉,前五分钟以新闻纪录片开头的手法,文兹在地下室跳舞与一群人跳breaking的段落,在史努比的公寓里玩俄罗斯转盘,两人在警局被警察折磨,三人在排队上搭讪女孩,正当我以为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坏蛋最后准备变好的时候,结尾来的猝不及防又有所预言。文兹被枪毙,休伯特却举起了枪

「墜落的過程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著地。」一聲槍響,瞳孔擴張,預示三個巴黎無業青年的宿命。在壓縮的19小時內,街頭騷亂分秒升溫,好友被員警打至重傷,青年誤打誤撞弄來手槍,嚷著報復。受員警折磨、被流氓挑釁,按下怒憤放下手槍,卻卸不下積重難解的矛盾。以輕快節奏掩蓋風雨欲來的凝重,黑白純粹卻壓抑不住暴力的張狂。虛實交雜,奇幻閃現,青春怒火奮力頑抗絕望,青春荷爾蒙與時代共存亡。

获得奖项

  • 第48届戛纳电影节
    第48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导演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21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César —— Best Producer (Meilleur producteur) / 最佳影片 / 最佳剪辑
    提名:César —— Most Promising Actor (Meilleur jeune espoir masculin) / César —— Best Screenplay, Original or Adaptation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ou adaptation) / César —— Best Cinematography (Meilleure photographie)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音效
  • 第8届欧洲电影奖
    第8届欧洲电影奖
    获奖:European Film Award —— Young European Film of the Year
怒火青春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