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吞噬灵魂(1974)

Angst essen Seele aufUP:2021-09-30

恐惧吞噬灵魂

评分:8.5 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编剧: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主演:布里吉特·米拉 / 埃尔·赫迪·本·萨利姆 / 芭芭拉·瓦伦汀 / 伊尔姆·赫尔曼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Germany: 93 分钟 / USA: 94 分钟地区:西德
语言:德语 / 阿拉伯语
影片别名:恐惧蚀人生 / 恐惧吞噬心灵 / Ali: Fear Eats the Soul
上映:1974-03-05(慕尼黑首映)
IMDb:tt0071141

恐惧吞噬灵魂简介

艾米(布里奇特·米拉 Brigitte Mira 饰)是一名60岁的清洁女工,辛苦工作的她拿着微薄的工资,生活很是清贫。机缘巧合之下,她结识了40岁的阿里(El Hedi ben Salem 饰),他们一起跳了一支舞后阿里提出送艾米回家。夜深了,阿里错过了末班车,只得在艾米家留宿。两个孤独寂寞的人相见恨晚,秉烛夜谈,当艾米为此感到深深的疑虑时,阿里只是淡淡的安慰了她。果不其然,艾米留宿男人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邻居同事的指指戳戳教她如坐针毡,无奈的她只得编撰了一个谎言,她说阿里是她的未婚夫。这门婚事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大家尽己所能的排挤、诋毁这对夫妻,这使得他们决定外出旅行避避风头。回来后两人的境遇有所好转,并不是街坊邻居接纳了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有了新的排挤对象。没有了外界的压力,艾米和阿里的感情却又因为内部的矛盾而产生了裂痕。
  影片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冷漠、刻薄的社会,探讨了这个社会之中存在的各种歧视以及人性之中孤独又灰暗的一面。

第2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第27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竞赛单元奖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第27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简评

首部法斯宾德,平静的绝望,遥远的冷酷凝视,和恋人并不忠诚但温暖如故的怀抱。“法斯宾德电影里的角色们经常不择手段地通过性来互相利用。但本片有种令人吃惊的温柔。法斯宾德本人就是个遭到排斥的个体。他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用电影院当保姆,在同性恋还不被接受的时候他是其中的一员,他个子矮小也没有魅力。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看出《恐惧吞噬灵魂》是他自己和高大英俊的萨勒姆的爱情故事。当艾米不假思索地反映出社会对外国人的偏见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自我批判的意味。有些时候,法斯宾德刻意用矫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某个观点。他经常用交替的长镜头把艾米和阿里跟社会上其他人分开:首先他们离得很远,然后那些看着他们的人也很远。他让两人挤在双人镜头里促狭的房间中,在摄影机前利用摩洛哥人天生的拘谨。”

7 老妇住处底楼的外门像牢笼的外形。大量的遮掩镜头是为了突显主题,虽然我经常不明白什么是主题。哦,其实是从缝里看,主要是人,想把人看扁,这些应该都是主观镜头,应和想说的故事。摄影师对竖线的概念极其强烈,即使构图感觉有异,仍会坚持,这也是我遇到过的情况。酒馆女人的眼袋还肥,从欲过度?眼圈总涂抹一圈黑,感觉脏脏的。阿里对着镜子抽自己,可怎么抽脸也不见红,可能因为他比较黑。恐惧降一级大约是害怕,因为害怕会本能地自我保护,对外拒绝,升一级是恐惧,导致各种行为过度或出格,可以说这些本不是我想做的,只是,所以,若有灵魂便是被恐惧吞噬了,是理由吗?希望是个好点的理由。

首末两场酒吧戏真好,中间有点过于吃表演。尤其放在严重割裂的当下看,会倍感珍贵,它并非白左式标尺性对于种族问题的规范示好,而是承认客观差异及个人心理的变态因素(母爱/家园缺失与恋子、孤老状态的刺激),外部环境的接受过程(被经济状况和社群环境催化接受)。最后她坐在他的床头,是爱情推动又是母性释放的补偿,既是对爱人的期盼还是自我种族意识的安抚,她落泪了,为一件事却不仅仅为一件事。上承表现主义对于底层、阶级的观察,又是对于希特勒种族隔离的反视以及后希时代伪善而保守(甚至遗毒)的反叛,前半段逐渐被街坊、家人、同伴、朋友、路人歧视,被迫窥视的氛围显然影响了小武

2022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导演诠释两个边缘人感情的方式,十足的温柔、深情和悲伤。“恐惧吞噬灵魂”很好地概括了内容主题,对于两个试图交融的灵魂而言,外界阻力/歧视远不如自我否定/歧视的毁灭性强。她跨越年龄、种族、阶级来同他相爱,为他承受社会关系全线裂解的恶果,如此爱他的她,却还是会无意识贬低他的家乡食物,把他当成体力勤杂工来使唤、或者当成年轻的性感尤物来炫耀……她爱他,可以为他承受无数风雨,但却不能正视他的人格主体性,她理应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她没有避免这样去做,爱人的灵魂因而被世俗吞噬。导演对于爱情中无法对谈的痛苦不公把握得如此细致入微,但他并不批判,一切都温润地继续下去,她宽容他的出轨,与他跳最后一支舞,最终还守候在他的病床前……爱情如此复杂,人们应该找到理解这些细微差异的人共度余生。

本来以为只讲歧视和偏见,后半段发现没这么简单,反而是触碰到了人性更加矛盾的一面,当两个人顶着外界社会甚至至亲的偏见和舆论以及歧视压力而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觉他们双方无比恩爱,都深爱着双方,但是当所有的施加在两个人身上的偏见歧视都突然消失了的时候,两人又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由于种族或者生活各方面的分歧与冲突,双方之间本就存在的问题因为没有了外界压力的克制而都涌了出来,双方之前在重压下的恩爱关系反而自行产生了破裂…也是看的第一部法斯宾德的电影,因为只看他的生平的话,其实以为他风格会比较疯癫,毕竟又吸毒又酗酒,还是个工作狂,疯狂拍电影,认为只有在排电影的时候他才是在真正活着,最后还猝死了,但是只看只一部的话,不论是剧情还是摄影布景之类的,都挺克制和平稳的,这还是让我比较意外的

适合舞台剧搬演,且搬演时可以将后半段的部分情节多次重复。部分镜头推进是豁然开朗的。部分半身特写给的干净利落,气度昂然;但是也有些过于狭隘与拥挤的,应该采用更广阔的。从情节上讲,开头艾米与阿里第一晚谈心时,艾米的讲述,是倾向于文学性的文本,因此不适合在电影开篇以及该氛围下出现。阿里带阿拉伯朋友,和艾米跳舞时,如同古世预言,电影似乎来自一个永恒的神话,这点是穿透荧幕本身的。但是镜头之后直接给到二人结婚处出来,稍显过快,应该用物来更连贯的处理。阿里的演技和气场有些奇怪。艾米和阿里讨论离开的时候,采用弧线的镜头运动本身不适合;但确实借此能有特别的一种抛离的意味。后半段,物件上的象征,比如可乐、跳舞,对于主题仅仅如同以太,观影者借其去理解,但是体验之后,会觉得这些象征多余,使得电影有碎片中观景的小迷离

被门框框住的边缘人物。最有意思的是旅行回来的转变。如果前半部分剧情是有些cliche的表现对外来人和老年女性的排挤,后半部分不仅展现出人的虚伪和仇恨,还有Ali和Emmi本身的弱点。Emmi太急于向外人证明自己,没有考虑到Ali的感受(让他秀肌肉、指令他搬东西、不做他想吃的东西),甚至有些自私地需要他。而Ali没有Emmi有主见,不确定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对别人异样的目光感到恐惧又无可奈何,对Emmi的转变也感到恐惧和担忧。最后Emmi和Ali复合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与彼此的弱点。而Emmi最后的哭泣就像是知道自己的陪伴不足以消除Ali的恐惧。是的,这部片子有许多温情,但是法式的残酷也并没有消失。喜欢镜头和人物调度,特别是用焦点将人物联系或分离,用推进推远来表示人物彼此的投入或是自我的沉思。

推拉镜头莫名高级。印象深刻的演员眼睛,与静止肢体。有很多时刻感觉只剩一棵稻草的重量就会朝90%电影会做的政治向说教的方向发展了,但法斯宾德保护住了简单纯粹。 (深入浅出) 片中爱情真的动人。(“阿里胃病发作,住进医院,此时两人的感情已回到起点,艾米看着熟睡的他,呜咽起来。艾米的哭是出于什么样的感受呢?可能法斯宾德只是为了呼应片头字幕所提示的影片主题:人生是充满不幸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个结局倒没有什么强烈的不幸意味,更谈不上悲剧效果,我更愿意这样解释: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淡了,可能最终什么都没有改观,然而生活还是得继续。哦,对了!或许这恰好就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吧?”)

看的第二部法斯宾得,上一个是罗拉。导演的构图、门框框线的空间疏离感,有让人看到门即使开着也忍不住想扒开拆掉框的那种障碍、疏离,不仅是主角家里的门,甚至酒吧老板娘的卧室,床那么窄靠近窗户,距卧室门却有很大的厅室的空间……仿佛也拒绝观影者似的~安静地百无聊赖的如同生活,直到压力山大的男主街角彷惶才有一分钟音乐,。剧中很多次一群演员凝视某个别人,随即而来的碎语、歧视……太现实了,还有不鄙视某人,是因为有了其他更火爆的料去嚼、人去鄙视。还好,主角艾米的温情:“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对彼此好一点,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那么自然真切。

室外的冷色调象征着社会的冷漠,家中的暖色调展现出家庭的温馨。两次缝隙中拍摄的女主的镜头以及酒吧老板家阿里的镜头暗示了他们的孤独,这是他们相爱的原因。人物位置关系暗示了心理上的距离。前一秒还相谈甚欢的母女二人,在母亲说自己和外国人相爱之后便拉开了距离。女主和阿里在餐馆用餐,周围都是黄色的椅子,更是暗示了女主因为和阿里相爱,全世界都开始远离他们。这也反映出战后德国对于外国人的排挤,民族主义仍然猖獗,法x斯主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个国家。但在旅行之后,所有的人又开始和女主恢复关系,善良可以拉近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警察和房东儿子没有因为阿里是外国人而歧视它,暗示着时代变化,至少在法律层面已经发生转变,对外国人一视同仁。最后阿里再一次邀请女主跳舞,两个人和好如初,爱可以超越种族让两颗孤独的心紧贴在一起。

比起满是肥皂泡泡的老男配少女的爱情电影,这种老年女配中年男的故事实在太稀少了,而且这个故事又是如此真实、不堪、尴尬。大众认知里的老少配是甜蜜、被保护,真实的老少配要面临的有尴尬的性、尴尬的交流、圈子不同不能硬融。其实这虽然是爱情片,但导演真正要讲的恰恰不是爱情,而是更深层的民族问题和乌合之众。民族问题不必多说,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通过楼梯上隔窗而望的构图感受到压抑逼仄的氛围,以及打碎电视前的慢摇镜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乌合之众和平庸之恶,当一个人被偏见裹挟而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后,再次轮到另一个人成为受害者时,又可以成为加害者,这是真实而又恐怖的。只能用两个字形容这部电影:真实,不论是主题还是拍摄手法。

开场酒吧那一段很不错,法斯宾德运用镜头语言成功的向观众传达出本片的重要母题--种族距离,二战之后的德国仍然存在种族偏见。夫人与阿里这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依为命,因为爱情冲破种族差异,他们在生活中坚强的反抗着。影片的构图很有意思,法斯宾德很喜欢“框中取镜/景”,将人物束缚在门框中,如此紧的取镜,以此表现人们心理上的束缚同时又有两人“团结保护彼此”之意;同时摄影机也经常通过栏杆拍摄夫人。影片的视角大多数是客观的讲述,也有那些对他们不理解的人们的主观视角。镜子,法斯宾德在另一部代表作《玛利亚·布朗恩的婚礼》中也借助“镜子”以造成空间的纵深感。低调灯光摄影的运用,阴暗的色调,显示人们之间感情的冷漠,邻居同事之间的gossip。夫人与子女之间的内反打,空间分裂,没有感情上的联系。阿里可以经常“洗澡”不是猪

获得奖项

  • 第24届德国电影奖
    第24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 第26届戛纳电影节
    第26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7届戛纳电影节
    第27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