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2015)

1944UP:2021-01-12

演员表影评剧照
一九四四

评分:8.2 导演:埃尔莫·纽加农 编剧:里奥·古拿斯
主演:卡斯帕·威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 麦肯·施密特 / 格特·劳塞 / 亨德里克·图姆佩勒 / 卡尔·安德烈亚斯·卡梅特 / 亨里克·卡尔梅特 / 帕努·欧加 / 普瑞特·斯川伯格 / 普瑞特·派厄斯 / 马特·派厄斯 / 克瑞斯托·维丁 / 贾克·普林特斯 / 马格努斯·马里乌森 / 迈特·马姆斯登 / 托努·欧加 / 瑟珀·西曼 / 安妮·里曼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00分钟地区:爱沙尼亚 / 芬兰
语言:爱沙尼亚语 / 俄语 / 德语
影片别名:1944铁甲连(台) / 我们的1944 / 1944: Forced to Fight
上映:2015-02-08(柏林电影节)
IMDb:tt3213684

一九四四简介

1944年……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7月,苏军攻占了纳尔瓦,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到了9月,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红军中的叶沙尼亚(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士兵也亲眼见证了,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黑、白三色旗,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
  占领塔林,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11月,在萨雷马岛泥泞、茂密的森林中,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
  这,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

一九四四剧照

一九四四一九四四一九四四

简评

有点无聊。。。东欧历史太复杂了,一个电影讲不清楚。关于普遍主义的实行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苏波战争,苏芬问题,波罗的海三国,是普遍主义的错误施行还是gczy为名的国族化的沙文主义?太复杂了没十几本书下不来。不过把苏联统治当成民族压迫肯定是纯纯nt没跑了,苏联统治好不好和苏联统治是不是民族压迫是两码事,比如1941短暂占领爱沙尼亚施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显然是斯大林主义普遍性的错误,而非俄罗斯民族对爱沙尼亚人的民族压迫。

同胞自相残杀那场战斗,看得我泪流满面,为什么打仗?为俄国人?为德国人?主角死了,换了杀死他的人当主角,对立的一方。在别的影片中从没见过,在这儿无比地恰当,战争中另一边的人也是煎熬折磨和无奈。我感觉我们生活在屎中,一直在吃屎。我想带我的兄弟们回家,却不知道去哪儿。战争中夹在中间地带的小国国民的无奈,被德国人流放、征兵、驱赶回德国,被苏联人流放、征兵、赶着去杀自己的同胞。屎一样的战争,屎一样的世界。极好的、角度极刁钻、又给人很不一样的想法和体验的反战片,很好。

,甚至显得散漫慵懒的战场空间,与1944这一时间坐标是相符的,烈度也从前向后程增加,不过一些细节显然又是失真的。主题为小国不能民族自决的同室操戈的悲剧,千疮百孔的故土。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反苏逻辑,不论世仇立场,至少整体显得荒诞无奈。克制流淌的配乐使用不错。可惜在于如果双胞胎足够典型到一边一个,会使得相杀更具艺术性。不过教堂中尤里和被他驱逐家人的党卫军遗孀拥抱的场景以及三个德军出来的新苏军也足够有象征意义,叙事视点的转换足够巧妙。

第一次以仆从国视角看二战,小国的无奈心酸映入眼帘。他们战斗的意义是什么?最终还是沦为大国斗争的牺牲品。爱沙尼亚,最终仍避免不了被苏联吞并的厄运。他们既无红色信仰也无法西斯信仰,可对那些士兵,这些毫无意义的选择竟然是死生契阔的决定。本片一反常态地揭露了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无情奴役以及对当地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大国沙文主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咸鱼翻身的苏维埃(以及未翻身前)毫无人性,视生命如草芥,冷酷刻板,野蛮的特点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值得一看!

去年机缘巧合的去了一趟拉脱维亚的里加,跟两个俄罗斯妹子十年重聚。由此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文化历史有了一点点connection。开始我们一直在用英文跟当地人交流,那叫一个费劲儿,后来俩妹子干脆说俄语,从此以后竟然就交流毫无障碍了。但是,俄语并不是官方语言,政府的去俄化相当明显,基本看不到俄语标识。当地还有很多展示苏联时期遭受迫害的博物馆,应该是当民族之耻保存的。但有意思的是,尽管官方有强烈的去俄意愿,俄罗斯民间资本,比如无所不包的Yandex还是大量渗透本地市场,其taxi业务物美价廉完胜uber。说回这个电影,很喜欢它两段式的结构,戏剧性的情节在那个荒诞的时代却并不显得突兀,看完让人很唏嘘。想起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也是无辜百姓必须选边儿站,自己人打自己人。

战争进入尾声,所有的“正义”与“罪恶”都已毫无意义,胜负已分,剩下的只是一场追逐游戏和杀戮游戏。曾经有句话风行一时——弱国无外交,除了被轮流欺负外,也轮流为交战两国输出兵员,然而各为其主,相互厮杀,场面甚为惨烈。本片以爱沙尼亚被迫参与苏德两国的战争,以苏德两军不同的视觉来阐述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推动故事的发展,政治的正确性也让故事变成一场又一场的悲剧,引人深思。套用故事中女主角的一句话“无辜的人内疚自责,而有罪的人心安理得”——一场所谓“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老是用爱沙尼亚的服务器翻墙,才关注到这个国家。一了解还挺发达,福利好,但税收高。地理位置的原因,战争年代夹在大国间两边受气。本片讲的就是二战时苏联和德国的奋战,苏联和德国先后入侵了爱沙尼亚,并强行征兵。所以对战双方其实都是爱沙尼亚人。影片前一半讲德军里的爱沙尼亚士兵,后一半讲苏军里的爱沙尼亚士兵。中间双方近战时,两方的主角相遇,苏方打死了德方,打死的瞬间他们认出来自己的同胞,镜头视角也顺势从德军转到了苏军。这个转换设计的很震撼。整体不煽情,不刻意,很客观。

看完这部片子,感慨中国统一文字的伟大,只有统一的文字才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否则就是永无宁日的战乱分裂。民族概念完全是族群的想象,说不同方言的地区,完全可以提升到宗族高度,要求地区独立。本片开始是爱沙尼亚的党卫军抗击反攻的苏联红军,百姓的逃离,后半部是爱沙尼亚的红军进军爱沙尼亚,本片当然是反战和反苏,讽刺红军政委,感叹战争残酷,百姓流离失所,没有好的战争,和平最宝贵。拉回到现实,欧洲就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字,因各地方言构成民族语音,人为的分裂成各个民族国家,无论是南斯拉夫还是苏联国弱不断分裂,西方叙事用意识形态制造假想敌,背离命运共同体,挑起民族分裂,引入战争。

看的第一部爱沙尼亚电影,应该是会被写入爱沙尼亚电影史的影片。此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双视角,前半部德党卫军视角,战争场面多,恐惧多是外在的,后半部转向苏联集权主义下的心理恐惧,很是精妙。但部分情节设计得太透,音乐过满,流于煽情。看过很多表现战争荒诞的电影,士兵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大多是历史洪流裹挟下的身不由己,即使厌恶纳粹、憎恨“克里姆林”。爱沙尼亚人已经开始反思本国的历史,非常值得鼓励。我不敢想象战后不同军方的后人如何相处相爱,就像片中已点出的一对情侣。

我们通常站在大国的角度去反思战争,但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其实遭受了更多我们不为所知的苦难。在这部讲述二战(1941-)1944年爱沙尼亚二战历史的影片中,很难分清楚谁是侵略者谁是捍卫者。电影中段,很有趣地采用了爱沙尼亚籍红军军官在战壕近距离枪杀爱沙尼亚籍党卫队军官,顺便顶替他成为新主角,并借助这种手法讲述了两种军队中对待爱沙尼亚人不同的态度。法西斯的残酷更多体现在战场上,而苏联军队的残酷体现在政治审查上,不管是是普通的农民还是久经沙场的军官或者新参军的士兵。电影最后苏联上校被枪杀后,我竟然生出一丝庆幸,然后又是深深的悲哀,因为这一幕折射出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曾经痛苦的回忆。

看惯了大国史诗视角,终于有一部影片从小国第三方角度来讲述他们那段被历史被遗忘的故事。苏德之间的战争却需要以爱沙尼亚人的自相残杀作为代价。最可悲的是两方的斗争更多的不是因为信仰,加入德军的一方其实反感希特勒,加入苏军的一方也并非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只是或者被形式所迫、或者因家人被对方杀戮的仇恨、或者误以为加入某方就能取得民族独立,这才导致了片中的局面。男孩杀害了女孩的哥哥,一方是苏联红军一方隶属德军,他们的爱情在我看来更像是这个民族在自我救赎的缩影。感谢这部给我提供了全新研究视角的影片,有些故事我们不想忘记。

这是部好作品,扒拉人类的灵魂,颠覆了二战胜利者是正义的而失败者是邪恶的绝对观点。让大家看到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家,“正义”的战争对他们其实并不正义。让观众从另一个去认识看待“正义”之师。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歌颂伟大的同时忽略了自然人在历史漩涡中犹如赌博一般选择站队的无奈,而在这部电影中,无论哪一队都没有好的下场。想想我们的乌苏里江东北边,我们西北的大片土地,总计约150万平方公里,打着阶级兄弟的旗号却从未有过归还的心。

一九四四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