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故事(1982)

光陰的故事UP:2021-03-26

《光阴的故事》是1983年的台湾电影,属于集锦式电影,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及张毅所拍摄的四段电影(《小龙头》、《指望》、《跳蛙》、《报上名来》)组合而成,四段故事是发生在1950年至1980年之间,不同时代不同角色的四段故事。《光阴的故事》是由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制作。而此电影是台湾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后来在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中获选为影史百大华语电影。

光阴的故事

评分:7.7 导演:杨德昌 / 柯一正 / 陶德辰 / 张毅 编剧:杨德昌 / 柯一正 / 陶德辰 / 张毅
主演:张艾嘉 / 石安妮 / 李立群 / 张盈真 / 李国修 / 欧阳莎菲 / 蔡灿得 / 孙亚东
类型:剧情
片长:106分钟(台湾)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In Our Time
上映:1982-08-28
IMDb:tt0085626

光阴的故事简介

该片被誉为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四位导演拍摄的四段故事(《小龙头》、《指望》、《跳蛙》、《报上名来》)构成了童年(小学)、少年(中学)、青年(大学)、成年(社会)四个人生时期(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梦幻世界的快乐和现实世界的烦恼,只是随着年岁增长,两者比例会有 变。童年因某个好伙伴的离去而忧伤的小朋友(《小龙人》),成人结婚后的烦恼,可能会是因钥匙丢在房里只能穿着短裤在外面晃动(《报上名来》)。而青春期时被帅气强壮的大学生房客吸引了目光的女孩(《指望》),进了大学未尝不会变成另一种模样(《跳蛙》)。——人生充满多种可能,阶段的人生也没有好坏之分,只过就好。

第19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女配角(提名)石安妮

简评

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和我一样的年纪。四个短片合在一起,童年、少年、青年、成年,构成了时间和社会对人的改变。看了修复版,有那种台湾新浪潮电影胶片的颗粒感和柔和陈旧色彩的美感。最喜欢的是陶德辰的《小龙头》和柯一正的《跳蛙》,尤其是后者,所有的镜头都带有一种抑放的气质,鲜活的李国修和美丽的颜凤娇,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代表的心性情,教室里满课桌的录音机,和外国人比赛游泳的场面,短促、凝滞、生动。在四个片子里我们能找到很多影子和标志,但它们都是切切实实来源于台湾本土的人性和情感,把时代自然地融于其中。很多人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两岸三地的文艺复兴,那是在宽松的氛围里,一边接受着传统和外来的碰撞,另一边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由青年们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领的金钱和通俗艺术的发展高潮。好作品,就是观察和思考

名字太好,基本上盖过了电影的实际内容,不知道是哪个天才起的名字。也许是台湾新浪潮的开端,今天开来,除了历史价值,则是让我惊叹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的亲切感:晶体管收音机,一张纸与一支蜡笔度过的夜晚,在厕所看报纸度过的早晨,二八自行车,字正腔圆的国语发音,只知道拱猪的大学社团,还有少女张艾嘉的长腿。这不是电影,这是时间胶囊。

据说是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颇有划时代意义。童年,少年,青年,新中年,四个简单的故事。杨德昌的《指望》最好,朦胧的情欲,成长的触动,对白寥寥,古典音乐如情愫流动,淡淡伤感而不生硬,所以杨是天才影人没错了。第一个故事《小龙头》虽然还可以,浓重的配音腔实在是有点出戏。张艾嘉与李立群的最后一个故事都市感浓,但有点草率,还没展开就匆匆收尾了。

最喜欢小龙头和指望这两部。这四部,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人生皆有种种不如意。小龙头里的配乐太好,带给我一种沉浸无言的悲伤感,而指望也是一种少女渐渐长大的无奈与释然。跳蛙和报上名来我觉得一般,有趣味,但没有前两部好。光阴的故事,你我的故事,小时候我想学会骑车,骑去很多没去过的地方玩,可等我学会了骑车,反倒不知骑去哪了。

不愧是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整体已经展现出来了独特的风格特点,无论是叙事还是镜头,四段故事由四位导演分别拍摄,从孩童时期到中年时期,包含了人一生的前半段,每个导演拍摄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合在一起又神奇的有着一种协调统一,没有很跳跃,这也许是台湾新电影的特点魅力之一吧。杨德昌导演的一段虽然是少年时期的故事,但却讲述着一种成熟沉稳的质感;张毅导演的一段中年时期着眼于生活中细小的琐事,呈现诙谐幽默的同时又表现出中年人的烦恼,个人还挺喜欢的一段;孩童时期的那段呈现出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是有共情的;青年时期那段倒没带给我个人很大的感触,但却展现了青年人的显著特点:有时就是为了争一口气

4段小故事最喜欢的是《小龙头》,《跳蛙》也不错,虽然跳蛙的结局强行比赛胜利让人不适。《报上名来》相当的大众戏剧性,全片优点在生活争吵的细节非常的真实合理,缺点在过于戏剧性巧合以及突然无脑的合家欢。《指望》我非常能理解片中女孩懵懂的感情,但是并不会很打动我,我觉得想表达的内容很浅,很单一,以及我个人并不喜欢那种"恋爱脑"。总体4部是蕴含了时代变化,年龄变化的表达。拍摄和情节都是非常适合学生去学习的。再内心再隐晦的意图也能通过镜头画面呈现,让观众理解,能稳基本功。而不像王家卫那种比较难模仿到本质。

(.0)1这样四部时间跨度较大的短片组成一条贯穿人幼年到青年的较长的叙事线。这样一种拼盘电影形式会更有深度和感染力,也让每个年龄段段观众也能从中获得不同的见解。2比较喜欢的片段是第二段和第四段,我惊讶于第二段中男性导演所呈现出来的女性视角,并且也能从中得到强烈的共鸣,好像不管在哪个年代,女孩子们总会经历过这样一段尴尬的青春成长时期。其内核之清晰、深刻,实属不易。第四段中将前几段所聚焦的两位角色设计了更深的捆绑和联系,在叙事上也使用了产生误解、最后解开误解的方式,作为整部影片的结局来说,也算圆满。3整体影片的气质和风格富有台湾电影的辨识度,影像平淡、富有生活气息。剧情和影像对照没有较强烈的起伏,但也能在看似平静的叙事湖面寻找到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拨动着内心关于成长、关于曾经的共有记忆。

被拆成四个单元的话,按喜爱程度排还是1234。小龙头的好主要体现在对童年的理解上,可能他拍的不是小孩子,而是和普通的上进的大人不同的那种人,这种熟悉的压迫感也存在于政治关系中,所以片中自然地对现实有一点指涉但不多。234不同程度上地利用了女人,把她们视为一种变量或者推力,不是说这样做不好,而是不够新鲜了。但1很难得地让小女孩帮小男孩完成了那件大事,主动地、没有任何理由地,仿佛她完全理解他,就令人深深感动。搜了一下,陶德辰好像之后没有其他作品了,有点遗憾。

第一个故事不喜欢,于是看完了杨德昌的第二段就结束了。十分喜欢《指望》,步入青春期之前每一次望向年长一些的女性都是一次向成人世界的窥探。我记得小学在公交车上死盯着一个女生的穿搭看了30分钟想要暗暗记下来如何变得更好看,那身到现在都记得。在南京-浦口的轮渡上偶遇一个穿米色风衣的美丽女孩,她笑容好看到迷晕了我下船前送给了我一只氢气球。某年六一儿童节爸爸骑着摩托车带我去姐姐学校门口接她,学校红色大门缓慢开启,她在台上表演节目,那天阴风很大空气里荡漾着《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忧郁。这一切都被《指望》里姐姐深夜从男孩摩托车上下来的一个镜头完整表达。

杨德昌的《指望》中女孩和男孩学骑车,一个在朦胧身姿的好奇比较中有情思的产生和小心探索,一个跌跌撞撞中期盼着成长去赶走一些自卑。还未出去看过外面世界和人,因此学会骑车后好像就有一个比起走路来的更快更自由的成长方式,然而没有时间的洗礼始终迷茫无解,可是这种杂糅的心绪就是童年青春的美丽。四个短片各有特点,从小孩的被大人忽视去寻找伙伴,到第一次青春萌芽的女孩朦胧多变的情思,到青年的热志满涨,最后是初入社会的男女情侣稍显冲撞的狼狈;风格感觉的各不同使得整片也较有兴趣。

虽然四段故事构成了四段人生阶段,但是前两段和后两段简直就像是发生了断崖。更有意思的是发生于乡土背景的故事反而更有“台湾新电影”的意味,更可见现代电影的影子。而尽管当时的台湾现代化和城市化起来,后两段发生于城市的故事仍然落于传统电影的窠臼,《跳蛙》尚有“以心理牵动情节”的努力,但结局还是愿意喜剧收尾,喜胜过悲,悲似乎没有太多存在的必要。《报上名来》就简直是小品了。杨德昌初露头角,《指望》还没有完全摆脱乡土电影的温柔敦厚风格,《一一》可与此短片形成呼应,一个是尚未入世的年轻一代怀着不安迷惑对现实世界的纯真期待,另一个却是历经千帆归来者放下疾世愤俗的心返璞归真再回首。

2012修复版,画质感人。四个短片应该对应的分别是50,60,。《小龙头》里移民的背景。杨德昌那段有明确时间标定(1966披头士武道馆演唱会),古典音乐确实用得漂亮,声音剪辑有想法(比如少女决定去敲门之前的那段),也能看出些日后[牯岭街]的视觉动机。但,杨德昌那段居然还不是里面最好的——柯一正那段《跳蛙》真是起点太高了,剧作、人物、表演都可圈可点,可惜后面主要当演员去了。之前看《白鸽计划》还记得张艾嘉对参演这个短片集念念不忘,不过《报上名来》水平也只能说一般。

获得奖项

  • 第1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1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女配角 / 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