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2004)
The Merchant of VeniceUP:2022-01-28
威尼斯商人简介
年轻人巴萨尼奥(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饰)一心要向富商千金鲍西娅小姐(琳恩·柯林斯 Lynn Collins饰)求婚,为了这个愿望,他必须付出三千达克特,无奈中他只好向热心肠的商人安东尼奥(杰里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饰)借钱。碰巧的是,安东尼奥因为生意周转的问题,只能问犹太人夏洛克(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饰)借来这笔钱。
安东尼奥对犹太人历来抱有强烈的厌恶感,而夏洛克则提出了让人吃惊的要求:安东尼奥必须如期如数的归还这笔钱,否则,他将会切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
巴萨尼奥终于如愿以偿的娶回了鲍西娅,安东尼奥却因为生意失败,在夏洛克的讨债中陷入困境。夏洛克还要趁这个机会,一雪安东尼奥对犹太人侮辱之耻。安东尼奥那一磅肉,看来非割不可了,聪明的鲍西娅却用绝妙一招,化险为夷。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萨米·谢尔顿
获得奖项
- 第50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欧洲电影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服装
简评
爱情部分过于小言,我也受不了这种没心没肺的寻欢作乐。最喜欢夏洛克在法庭上亮出他的短剑:我可以割掉你的一磅肉吗?绝望,而又决绝的,我可以割掉你的一磅肉吗?经典文本的影视改编虽然常常会努力做出观念上的进步改变以贴合现世的观众口味,但这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庸俗化过程,并且为了凑齐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那些冗长的镜头也稀释了原文本台词的美妙……好无聊啊,真的好无聊。“庸俗和拙劣才是最致命的。”
看电影我只觉得夏洛克好可怜。身为犹太人备受歧视。女儿和基督教徒私奔了,钱财被没收,信仰被强迫改变。什么都没有了。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却皆大欢喜,这可太讽刺了。夏洛克是反派吗?是所谓的唯利是图,害人不成反害己的高利贷者吗?他也不过是为了生活。因为犹太的身份和放贷的职业就被基督徒吐口水,像动物一样被对待。如此,为什么还要强求他对基督徒怜悯? 电影通过服装、配乐、建筑展现那个特定时代的威尼斯。将原著的三个主要情节:鲍西亚选亲; 杰西卡与罗兰佐恋爱和私奔;“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都拍出来了。莎翁写的台词真的好,字幕翻译也很好。哎呀,我高中的时候翻莎翁全集怎么没发现写得那么好呢?需要重读……另:好想看莎剧现场。终于理解阿帕为什么那么喜爱莎士比亚了。
妈呀,威尼斯商人好可怜,女儿跟别人跑了,他在雨夜里低沉地哭泣可是他最关心的还是钱。在法庭上质问基督教徒怎么不释放奴隶,真是一拳打烂所谓文明的新衣。可惜寡不敌众。法庭早已串通一气,portia以权力关系假扮博士,先用基督教教义劝苦难深重的jew宽恕,又用对异邦人不公的法律给shylock一个“公道”,他丧失尊严、信仰。越看越不是滋味,好残忍的喜剧。一个接一个的誓言被打破,基督徒的契约精神就是bullshit
观看原著其实也能感受到shakespeare对Jew的共情,很强烈的。喜剧比悲剧更悲,最后所有人都藏着那份心事回到正常的生活,谁又能真正好过。不能想象过去的人如何在剧场上发笑并把它定义为戏剧,内团体的自我合理化是如此可怕么?法庭上PORTIA其实已经给出了解答,mercy,被淹没的东西,是唯一的答案。BASSANIO患得患失,最后却得到所有(?),真令人难过。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真正的故事并不长。通篇在感受莎士比亚的媲美文言文的台词之外,还能感受刻意且华丽的的古典欧洲风情。《威尼斯商人》是莎早期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既有喜剧的欢乐色彩和气氛,又有悲剧的深刻思想和内容,是悲喜剧的统一体。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不管是导演在矫正历来对这部莎剧的老套理解方面努力,还是 Al Pacino 近乎完美的演出,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莎士比亚笔下真实的《威尼斯商人》,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西方的民主、平等,乃至文明背后的野蛮和残忍。(当然我们传统教育将人物脸谱化、类型化的模式也是害人不浅!有多少学生在没有读过这部戏剧之前就已经确立了夏洛克贪得无厌、爱财如命、残忍狡猾的形象?又有多少老师在教授我们这些的时候是真正读过原著的?)
老帕和铁叔两大影帝难能可贵的合作,但注意力全部比前者吸走。未看过剧本不知道莎翁原本立场如何,但这里的夏立克被老帕演绎得分外感人,他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全部真实可见,尤其是借钱前的一席话,看得人潸然泪下。鲍西娅的选角乍看好像丢勒某幅未完成的肖像画,随着剧情的推进她的角色也变得微妙起来了,最后的所谓大团圆结局显得意味深长。
以往只有威尼斯商人贪财刻薄的印象。然而。其实犹太人夏洛克不过是因为因为犹太人受到压迫强烈要求遵守合同法。最初不够喜欢年轻人巴萨尼奥。为了求婚向他人借钱。也不够喜欢这样子的婚恋观。最为佩服的是女主人的智慧。无论是处理法庭案件还是男人的不诚信。最后感叹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法理和情理。都是重要的。
烂的非常好,准确表现了当代人观看WS的方法和感受。电影与戏剧的语言(戈夫曼,WB)、AB关系的改写(两种观看方式,一种将AB的关系视为既定,在此基础上解读故事,另一种将AB之间的互动视为彼此间、以及与观众间的表演,后一种很依赖剧场)、当代的女性主义表达(IC讨论戒指)、Shylock的形象与动机(当代人看shylock似乎很习惯于将身份认同看做第一位)都值得细看。WS实在太迷人,严重怀疑现代人评判自己是否进步就是看自己离WS差多远.......看完觉得乔治三世就是个废物
喊着契约精神的商人为仗义的朋友定下了杀人的契约,所以沙翁的故事是惩恶扬善的,本来没什么争议,但阿尔帕西诺演的商人充满人文情怀和演讲魅力而看不出狠毒奸猾,杰瑞米演的好人gay气有余却正气不足,导致人物刻画有些颠倒模糊,最后还强制别人改信仰,显得正义的一方很过分,如果观众是评审团,审判应该会不一样。结局女主先开玩笑说绿了老公才说出真相,这块节奏处理得惊喜全无满屏尴尬。为摄影加分
伟大的莎翁,剧情和台词就是高级。在欧洲所有伟大的作品中,为爱情牺牲金钱甚至是生命都是值得歌颂的。可是,站在如今的历史角度来看,犹太人被侮辱被欺负(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 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艾尔帕西诺这一大段犹太人独白的台词简直是太棒了)难道就应该忍气吞声吗?还有,巴西亚被求婚后那段表白(我整个人和仆人都是你的,你是我的君王),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过时了啊。
很难评价,首先就是话剧表演在电影媒介上的不适感,尽管话剧带来了几处帕西诺的高光自白。比这更糟糕的就是剧作的悲喜感和三观和现代观念的格格不入。种族歧视、假以自由之名的窃取(夏洛克女儿)、爱慕虚荣却毫无能力(巴萨尼奥)、囿于时代的双标(安东尼奥)、对女性的物化(基督教徒男)、以小聪明对公平的僭越和作为权贵的阶级压迫(鲍西娅)。时代的短见,但这样的翻拍除了彰显演技,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