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之歌(1959)
评分:9.1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编剧: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瓦伦丁·埃佐霍夫
主演: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 然娜·普罗霍连科 / 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 艾尔莎·拉兹金 / 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 / 耶维热尼·泰特林 / 瓦伦蒂娜·马克瓦 / 玛丽娜·克雷尼尔娃 / 弗拉基米尔·伯克洛夫斯基 / 格奥尔吉·尤玛托夫 / 根纳季·尤赫金 / 瓦伦蒂娜·特莱吉纳 / 列夫·鲍里索夫 / 列昂尼德·丘巴罗夫 / 弗拉基米尔·卡什普尔 / 谢苗·斯瓦申科 / 尼娜·缅希科娃 / 瓦连京·布雷列耶夫 / 叶甫根尼·耶夫斯基格涅耶夫 / 尤里·杜
类型:剧情 / 爱情 / 战争
片长:88分钟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
影片别名:士兵叙事曲 / Ballad of a Soldier
上映:1959-12-01(苏联)
IMDb:tt0052600
士兵之歌简介
二战期间,19岁的通讯兵阿廖沙(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Vladimir Ivashov饰)在卫国战争中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受到嘉奖。但阿廖沙请求将军不必为他授奖,只希望给他几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亲(安东尼娜·马克西莫娃 Antonina Maksimova饰)。于是阿廖沙踏上了为期只有六天的归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无邪的少女舒拉(让娜·普罗霍莲柯 Zhanna Prokhorenko饰),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他们乘坐的火车被炸,他救死扶伤耽搁了不少时间。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时,只来得及和母亲在田边说几句话就要返回前线。可这一去,阿廖沙就再没有回来。
由著名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执导的苏联现实主义电影杰作《士兵之歌》,荣获1962年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入围1960年第1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得1962年第1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瓦伦丁·埃佐霍夫 第1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士兵之歌剧照
-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Grigoriy Chukhray导演
- 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Vladimir Ivashov饰 士兵阿廖沙·斯克沃尔佐夫 Pvt. Alyosha Skvortsov
- 然娜·普罗霍连科 Zhanna Prokhorenko饰 舒拉 Shura
- 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 Antonina Maksimova饰 母亲 The mother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Nikolai Kryuchkov饰 将军 The general
- 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Evgeniy Urbanskiy饰 瓦西亚 Vasya
简评
和《雁南飞》对照着看就很有意思,《雁》镜头和剪切操纵感强,尝试在传统道德审视下开拓更贴近战争中的女性处境的视角,整体而言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反传统的意味;而这一部则走镜头和剪切操纵感都较弱,画面更“写实”、叙事连贯度更高的抒情路线,题材也相对主旋律,讲述角色在亲情友情和家国责任这些价值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不过故事虽然传统但电影语言实在太有效,对阿廖沙这一角色的塑造诚可谓自然质朴,没有任何意识形态话语的雕琢,在劳动人民平凡的情感中见人性的光辉。最后奔跑穿越麦田母子相见一幕的情真意切,告别时母亲拭泪的白色头巾,辽阔的平原里在通往地平线尽头的道路上逐渐远去的阿廖沙的身影,隽永动人
《士兵之歌》不是《将军之歌》。电影从一个再小不过的人物入手,既不讲他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也不讲他牺牲时的视死如归。它只是似乎很平淡地讲了一个士兵休假回家的故事。保尔柯察金是可爱可敬的,可是阿廖沙也是一样。多么好的小伙子!他单纯、年轻、善良、乐于助人,他在回家的路上爱上了一个同样美丽的姑娘,他和自己母亲之间的情感是这样浓烈简单,当然,他也拥有强健的体魄、帅气的脸庞,他告别母亲,投入战场,他和所有人一样相信他不久即将归来,替母亲修好漏水的屋顶,找到他衷爱的姑娘,我们真是越来越爱这个19岁的年轻人了……可是,他死了。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他越是美好,我们就越是痛心,的确如此。
很多人说这是公路电影,那也比被誉为公路电影鼻祖的《逍遥骑士》还要早一些。故事本身很简单,就是一个士兵因立功回家探亲一路上的际遇。但是由于是二战特殊时期,整个故事处处串联出一种非常“珍惜”又“匆匆”的紧张感。瘸腿军官与妻子的珍惜,牛肉罐头的珍惜,几块肥皂的珍惜,特别是阿廖沙和舒拉那段短暂的相遇,本来我想说是crush的,但俄式拍摄手法太厉害了,当阳光撒在两个青春俊美的人脸上洋溢出那种圣洁纯真的情绪时,我想虽然时间确实短,但是我相信这是爱情。直到阿廖沙见到妈妈那几分钟,整部电影那种匆忙感达到最顶端,两人都没说上什么话,就分开了,而这一分开就是再也没见了,虽然结局在此刻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复杂感慨的情绪通过毛子这牛逼的影像技术得到升华。
很喜欢。可以说是一个还乡的行旅故事,也可以说是战争中的个人史诗,当然我更喜欢前者,影片既然要这样拍,就不是为了追求宏大与雄壮,更不用说,阿廖沙那么笨拙地要请示将军,自己不要奖赏,但希望可以回家修屋顶。一路上要帮不熟悉的战友带话,与一位退伍的受伤老兵同行,偶遇了一位很烈的女孩儿,见到了初熟的邻居姑娘,历经坎坷最终见到了母亲,在“一定会回来”的承诺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悲剧故事,父亲没能回来,儿子也没能回来。急匆匆的行程里充满意外,也充满了未能说出口的话语,是的,“祖国很辽阔”,他既没能和喜欢的姑娘说爱,也没能和妈妈多说几句,只是在“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你在战场上见到伊万了吗”的疑问中结束了。
阿廖沙回家的时间很紧张,88分钟的时长也让叙事的时间很紧张,所以有些段落叙述得比较省略,比如阿廖沙在火车上冒火救人。比较动人的是阿廖沙和舒拉在旅途中升温的感情和阿廖沙见到母亲后又得立马踏上归途。阿廖沙和舒拉的情感拍得克制而纯真,在火车上四目对视,脸部打上轮廓光,有无言的浪漫感,以两人相拥转场至下火车的离别拥抱,浪漫的同时没有丢弃回家的紧迫,抒情只在离别后。阿廖沙与母亲相见用上了最后一秒钟营救式的平行蒙太奇,强化了相见之不易。还有阿廖沙旅途上的种种见闻,都是对于战争的侧写,以描绘个体在战争中的境遇反思战争。相比于之前看的《雁南飞》和《我是古巴》,本片的炫技感没那么强,但光影运用依然唯美。
就算暂且悬置一切政治层面的意识形态预设,单看“苏联现实主义”或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类型本身,亦很难不从中发觉其内容与形式、题材与手法之间矛盾重重的悖论性关系。一方面,所谓“现实主义”的主题情节却是通过高度“人为化”的视听语言方才得以表述,杂耍般的镜头调度与情绪化的背景音乐几乎消解了故事本身潜在的自然氛围与自在状态。另一方面,所谓战场后方的“个体视角”叙事无意被设置了一个”神话”式的前提: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阿廖沙首先必须是为一个作出集体贡献的“集体英雄”。从某个无意识的反讽层面来看,阿廖沙只身炸毁两辆坦克这一行为的奇迹性(或曰“不可能性”),恰如从苏维埃社会真正开启个体视角的不可能性。
一个苏联士兵的归乡之旅。诗意的叙事节奏让影片流畅且欢快,虽然男主一路困难重重,总有好心人伸出援手,但是难免导致故事有些平淡。影片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没有像主流电影那样正面描写战士形象,而是另辟蹊径,从侧面对苏联士兵进行歌颂。首先是一改苏联主旋律电影中冲锋陷阵的革命英雄形象,转而去描写男主在回乡路上经历的人和事,通过他对家乡母亲的思念、对爱情的追求、对残疾军官的照顾、对战友承诺的遵守、对遇难同胞的拯救、对敌军的打击,来赞美男主的忠诚勇敢和纯真善良。然后是回避了烈士英勇就义的情节,而是通过“母亲送别男主,男主承诺凯旋”与“母亲等待男主回来,男主却葬身他乡”首尾呼应,侧面去歌颂男主以身殉国的伟大,同时也侧面批判了战争的残酷。士兵之歌,是一首苏联士兵的颂歌,也是一首为国牺牲的烈士的挽歌。
影片作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杰作,不仅在国内得到好评,同时在电影国际舞台上也收获颇丰,可以说这部虽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影片,却得到了西方与整个世界电影人的认可与称赞。战争,乡愁,爱情,友情,母亲,牺牲,一个男孩的史诗,“火车”为片中不断出现的意想与象征化,国家、社会、个人,战争与和平都层次都融入在影片之中。影片开盘是苏联常见的最熟练精通的战争片拍摄方式,战争下这些士兵们不分阶级,在一个车厢中畅快聊天,亲切让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下的氛围,战争之下的他们,既有欢乐也有悲伤。片中大量运动长镜头,类似《雁南飞》,通过长镜头表现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公路片的叙事模式,一个士兵的回家之路,社会下的人们,谱写出的人性赞歌。虽然阿辽沙是他的名字,但他却只是千万人中的一个,人们都会记住他的另一个名字——“士兵”
片子的开头是坦克追逐着阿廖沙的戏。妈妈说,为什么他没有死呢。看到最后阿廖沙跳上车回去的时候我想起来,他应该是死在那儿了,不过他最后想起要回去见一面妈妈。这样想着,舒拉的背后藏起的其实是卓娅的影子,而同村母亲声声问起的伊万似乎对上了某个不知名战士的遗体。没有位置交代的场景,永远透亮的大地天空,楼道里男孩吹下的彩虹泡泡,很多事情都联系起来了。不过,这样想实在太伤感了,而且不符合影片的调性,所以我不再去想这个。它是一部很动人的影片,但却不是一部好的影片,原因在它试图纯粹的同时,又是始终受着脑子里的东西钳制的。它应当只是阿廖沙的故事,而不是某个“俄罗斯人”的故事,尽管他必须首先是一个俄罗斯人
20210919 CGV颐堤港 唉,居然现在才看这部……影视最佳爱情之一诚不我欺,年轻的男女演员通过一种接近巅峰的表演,展现了某种复杂的气象——不光是卫国战争的人的气象,也是解冻之后重新试图去拥抱人性的气象。在这个故事中,回家/奥德赛被不停地打断,延宕,最后只有10分钟和母亲的重逢,然而阿廖沙在路上见到的一切,却也是另一个层面的回家——从战争到故土,从战火纷飞的前线到广袤的日常生活腹地的返归,正是通过他的旅行,我们看到了战争中的俄国和俄国人。由此展开的战争的反思,包括但不限于妻子的背叛、随处可见的官僚主义、以及筋疲力尽的妇女和儿童。不过要说电影最妙的地方,则是很多没头没尾的处理——阿廖沙最后怎么样了?舒拉是否去找他了?没有答案,而这恰是战争和乱世的逻辑,毫无预兆的别离正是人生的常态。
在表现战争题材的电影里削弱了战场上的表现与对功勋的在意,反而加强了对爱情、亲情的刻画,其实这不失为是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高明之处。想要表现反战的电影主题思想,有时也不必将十九岁少年在战场上化身沾染血腥的杀人狂魔的“娇花撒旦”的矛盾感、撕裂感镜头直白呈现于观众眼前。“也许会成为出类拔萃”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地、或是“用花园般绚烂色彩美化祖国的园丁”地,19岁的阿廖沙对军队任务负责、对朋友忠诚、对母亲深爱、对爱情真挚,却因为万恶的法西斯战争,最终难逃在疆场战死的命运,他对祖国、母亲的不舍与眷恋,他对舒拉的遗憾与期待,都随着他的死亡永远埋葬在远离祖国的异乡与不知名的村庄里了。
在电锯人里看见了《士兵之歌》,特地找出来看了,一位击毁两辆坦克的传奇士兵放弃了勋章换来两天回家时间,虽然遇见了不同岗位不同地位的人,但他们的生活早已嵌入到战争的进程中。影片既有善良纯真的士兵,尽职尽责的军官,后方真切期盼亲人的军属,也有玩忽职守的哨兵,背叛丈夫的妻子,意图抛弃妻子的丈夫,当然更多的角色是展现了宏大战争下渺小个体的生存,导演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批判与说教,更多是把每位角色当做真正的人,英雄也有凡人之欲,偷奸耍滑的也有自己的心思,背叛感情的亦有自己的苦衷。整部影片就是献给无数牺牲青年的悲伤挽歌。这就是所有关于我们的朋友阿廖沙的故事,他也许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一个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建设者,或是用花园般绚烂色彩美化祖国的园丁,但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一个俄罗斯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