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2006)

Les amants du FloreUP:2021-04-30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评分:7.5 导演:伊兰·迪朗·科昂 编剧:Chantal Derudder / Stanislas Graziani
主演:安娜·穆格拉利斯 / 洛兰特·道驰 / 卡罗利娜·西奥尔 / Kal Weber / 克蕾曼丝·波西 / 朱利安·鲍姆加特纳 / 莎拉·斯特恩 / 迪迪埃·桑德尔 / 珍妮芙·德克 / Vladislav Galard / 罗贝尔·普拉尼奥尔 / Nada Strancar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04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06-04-16
IMDb:tt0778611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简介

故事发生在1929年,波伏娃(安娜·莫格拉莉丝 Anna Mouglalis 饰)遇见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男人萨特(洛兰特·道驰 Lorànt Deutsch 饰),相同的理念令两人走到了一起。然而,生性风流的萨特却并不愿意为了波伏娃而放弃他“自由”的生活,即便已经同波伏娃确定了关系,但他依然公开和诸多伴侣来往,他和波伏娃早已达成共识——这些伴侣的存在并不会破坏他们之间的爱情,正相反,没有了束缚,他们反而因此获得了真正的爱情。
  尽管波伏娃也有着自己的情人,但她却无法走出身为女人的桎梏,独占欲和嫉妒令她只能在黑夜里独自哭泣,她和萨特之间的“契约婚姻”在给她带来灵感和荣誉的同时,亦变成了她一辈子都绕不出的迷宫。

简评

也许电影是想拍萨特和波伏娃之间的情感纠缠,但是对于两人学术上的造诣和精神层面的交流一笔带过所以显得那些“灵魂伴侣”般的词藻过于浮夸且没有支柱。而本片中的萨特实属惹人厌了,电影把他们的关系展现的过于简单且肤浅,能看出不少偏见。波伏娃用一生去实验,实践开放关系,而“嫉妒”作为人的本性,更为女人的本能也折磨了她一辈子。有时我会怀疑波伏娃是否为了“独立女性”或“前卫”的头衔一次次压抑自己的内心,亦或者她与萨特的灵魂交融足以支撑她度过这苦乐并存的五十年,当然单单这两种猜想都有些片面了。但波伏娃的思想,行动,以及付诸行动的勇气,都足以证明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私有制导致了如今的爱情、婚姻,要么打破私有制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爱情(甚至爱情本身也值得怀疑,究竟是否存在爱情,爱情是否本身就只是私有制下禁锢人们的幻想、枷锁?另一方面,真正的平等自由或许也不存在,但是起码这两者不是禁锢我们的枷锁,而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利器),要么好好就适应时代以占有作为爱情婚姻的保障。处于两者之间是最受折磨和难受的。他们的故事很具有传奇性,非常浪漫、打破常规和世俗,电影是可以更好看的,最明显的问题是衔接不够自然。

以前看过的某些国内审美言论真的挺害人,当年火焰杯刚出的时候,我在不少HP相关评论下面看到吐槽芙蓉丑的不符合原著Veela形象,直到又过好几年偶然看到一张剧照,我还为此补了电影,当然电影不是很符合我的喜好,不过这正是我第一次看到clemence出演喜欢女人的形象,她演的还是波伏娃的情人之一(剧情一言难尽,也就是曾经能被美貌迷晕的我才会去看)

不太好。或许是在某种程度上,萨特和波伏娃的感情故事在这种“花神咖啡馆”式的法兰西现代氛围映衬下,太为人所知,而成为一种流俗式的谈资,所以全片把重心放在感情分歧上,显得有些太过小格局,太过单一了。波伏娃和萨特的形象都立得不是很饱满,都有点像照着封面画像和历史标签去打造的人物。萨和波这两人的故事,说实话不能按传记片这样老实地拍。

是否沉溺于爱情能作为衡量一位杰出女性的标准吗?没有人会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于男性。囿于真正表象的东西,而忽略了“失败的实验”带给我们的启发才是真正的失败。波伏娃期盼婚姻也好,不期盼也罢,能用萨特作为衡量的标准吗?一位女性最终还是收到社会对婚姻和爱情的限制,真正应该跳脱开的是这些触不到存在本质的表象和框架。除开这些,我们能看到一位伟大的灵魂在为自己的灵魂与时代正名,另外一位灵魂也做了同样的事。

原以为电影会聚焦于波伏瓦在花神咖啡馆写作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和她的哲学思想融合,呈现一些更微观的东西。但实际上它更像一部个人传记,倒是和我正在读的《成为波伏瓦》照应了,加深印象。也正因为在读《成为波伏瓦》,对于电影情节即波伏瓦的人生经历我都已有了解,再看电影时更像看纪录片,感觉它的节奏平缓,没有缓急,略微有点看不太下去?

大一时看的了。彼时我也是被萨特波伏娃式“爱情”欺骗的众多文青之一,也像众多女文青一样误把波伏娃奉为追求独立自由的爱情与生活的女权教母。电影还是拍含蓄了,后来才知道彼时这群看似战后启蒙先驱的法国左派们丧心病狂到请愿把性同意年龄降到14以下,才知道波伏娃像个老伥驴一样不停给萨特供奉女学生,合谋用冠以性自由解放的话术欺骗涉世未深的女孩们……尊重和理解战后左派们在见证了世事的残酷混乱后产生颠覆传统的想法,也被他们一部分潇洒恣意的哲学观吸引过,但是打心底里就没认同和喜欢过这两人唯物粗陋、在西方最多算二三流却在你中被奉若神明的哲学和性别研究观念,更再也不会信他们之间有所谓深刻的爱情。破碎吧,我20岁奉若神明的现代男女爱情典范!倒是因为他们,我知道了花神咖啡馆这个地方,并在六年后到此点了一杯牛奶咖啡。

看《第二性》看得糊里糊涂,被推荐看了这部《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结果电影也看得云里雾里。大概与我而言这类电影只能感受,不能描述。只能以扩展视野的情绪去包容,不能理解或说出什么看法。有些人说《第二性》是女性圣经,大概就像政治交锋,宗教冲突,星座分析,微博评论,什么平台什么话题都有很多人支持或反对。只是同一个观点立场的人多了,尤其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威望的名人多了,不支持这一观点就显得卑微了,不理解这一观点就像是自己的愚笨了。愚笨而卑微的我看完此电影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波伏娃母亲说的那句:不管你怎么看,我是真的爱你父亲的,你父亲也是真的爱我的,用他自己的方式。

哲学总归是离经叛道的,存在主义的樊笼也困住了正常的情爱。本以为看完会觉得有的人的爱情是伟大,看完还是觉得众人的爱情都是苦涩的一样的,波伏娃的思想已是我辈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萨特的佣人,还是想在婚姻之外保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平庸,会出轨会吃醋会爱人会在意,会比他更在意,比他更艰难的成名。和你合葬在一处,手上戴的是别人给我的戒指,是报复还是心有所属。(这些屁话自然是只看影片的感想)

波伏娃拒绝和萨特发生性关系的决定太清醒了,不知道是电影的原因还是真实情况就是这样,本来是带着期待的心情来看一下著名的契约爱情是怎么样的,电影里的情节有点失望。萨特不是我想的萨特,存在主义者想重新创造爱情,但仍难摆脱爱情的本质是自私和占有。性对爱情来说有什么意义,至少抛开性能减少嫉妒和占有欲。

不知道为什么,德国完全没有这部电影的片源,亚马逊也只能买到法语原版的DVD。不得不在油管上看了一个法语版加西班牙语字幕的版本(我太难了)。因为知道波伏娃和萨特的历史,所以觉得电影还是挺符合事实的。看到最后还是哭了,萨特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而波伏娃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得不做出牺牲,至于这个牺牲对她的伤害有多大,估计要去读她的书才能体会。从电影的角度,拍得很符合我的口味和审美,包括导演对波伏娃以及她情感的诠释,很独特也很有味道。电影音乐也十分动人!希望有机会能再看一次中文或英文字幕的版本。

不太喜欢这个萨特,我看不出什么吸引力,喜欢波伏娃和她妈妈还有里面几个小女孩的片段。如果刚大学的时候看或许会尝试这种开放式关系,现在却越来越对各种两性框架持保留态度并退却性地对进入某种关系保持距离——然而这样似乎又恰恰落入了“开放式”。有时觉得萨特和波伏娃这段关系因其二人的身份成为某种象征,回到自己的感情,还是关注自己,以自我感受为先吧。不在乎他人评价,关注自身主体性的爱似乎才是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强调的。(配乐好听,但是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