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2004)

UP:2021-12-10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幼童

评分:9.5 导演:胡劲草 编剧:胡劲草
主演:
类型:纪录片 / 历史
片长:4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大清留美幼童记
上映:2004-05-01(中国大陆)
IMDb:

幼童简介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是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和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比邻而居,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亲切接见。十九世纪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留美幼童的命运,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幼童》五集简介
  第一集
  留美幼童的故事和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中国最早的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容闳。1854年,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到1872年中国开始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期间历经了18年的风云变幻和漫长的等待。有人说,如果没有容闳,虽说中国迟早也会派遣学生出洋,但既不可能这样早,更不可想像会有幼童出洋这样的奇想。容闳个人的传奇经历,造成了大清国历史上出现的留美幼童这样一个破天荒的事件。一个从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古老帝国为何要做出这一千古奇事?这120名幼童是谁?当年谁家的父母甘愿送年幼的孩子出洋?中国历史上首次官派留学生选拔条件如何?
  第二集
  公元1872年8月11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他们从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来到了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大陆的蒸汽
  火车
  ,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被分散居住在了40多户美国人家中。中国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他们来到了引领这场工业革命变化的最前沿。1876年,中国幼童在美国参观费城世界博览会时,在西式服装外面仍然加罩长衫,而若干年后 当他们脱去长衫,和美国孩子一起在运动场上追逐,甚至剪去辫子的时候,命运将把他们推向何方?
  第三集
  在美国新英格兰工业重镇的机器声中,在马克·吐温的小说的陪伴下,中国幼童在一天天地长大。中国学生分散在康州和麻省不同的中学学习,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让美国人惊叹不已。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超过五十名中国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二十二名进入耶鲁大学,八名进入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一人进入哈佛大学,三名进入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迅速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学习。当他们平时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便都和旧教育的规范不合,当孩他们脱去长袍厚靴,穿上运动装,当他们学会划船、溜冰、跳舞、唱歌、野营,日甚一日地爱上异国的文化习俗,他们已经身不由己踩到了危险的禁区边界……
  第四集
  1881年,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招回国。中国首次官派学生回国之后遭到社会的谴责,《申报》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回国后的留美学生参与了中国最早的电报、矿山、铁路的建设。他们历经中法海战,中日甲午海战……当年,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未有之奇事”时,满怀期望这些出洋学生在掌握西人擅长之技后,可以帮助中国渐图自强。可是,当留美幼童回国之后,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的国家却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二十世纪初年,在灾难深重的中国,留美幼童--这些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又将如何?他们是否已经成为李鸿章的陪葬,将永远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消失……
  第五集
  晚清政坛的变化,使得这批西学所造之子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化。曾经被认为西化过重失信于朝廷的这一批留美学生,在20世纪初年,纷纷成为朝廷重臣,他们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在外交领域,他们更是当仁不让地代表大清国,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1919年,这些当年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已是六十岁的时候,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群在号称在民主、科学国度长大的留学生显然已经被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的新青年们遗忘。他们满口地道的英文,保留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在一个革命了的社会,他们不但会被人看成前清遗老,还有洋奴之嫌,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是他们谢幕的时间了。
  这是一个百年的传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命运跌宕,他们是荒原中第一个探路人,是惊涛里最早的远航者,他们欢乐、哭泣、成功、失败,他们亲历激荡的百年,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

简评

这一百二十余名幼童、留美项目的促成者皆为吾辈之楷模。短短五集看完意犹未尽,幼童的奋发、清政府的腐败、有远见斗志而囿于时代局限无处施展抱负的悲愤、中美民众之间淳朴的情谊,无不让人感慨万分。看完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更有了兴趣,打算去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读史使人明智,我们生处和平年代,也应该去了解我们现今幸福的生活是先辈用一生的拼搏奋斗争取而来的。最后也致敬对这段封尘的历史探索研究与传承延续的中美学者。

非常值得做成剧集。教育之内涵,国别之风易,童任之反差,史历之偶然。一些早发的现象竟与当下实成惊人的比照。中国近代史如果只用阶级分析法去解读,简直是炙包珍于蔽履,压凤鸟于湿沼。【初镜我都想好了,就在印度洋的轮船上,茶点、海风、洋腔,一派西式氛围,突然冒出一个清纱帽,赫然是一小童半奶着拟仿,眼神却未见迷惘,不免惹人叹惋。】中期剧情之枢纽就用留学事物局新总督的“地狱楼”,论点极为深彻。只是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要做这个剧,我一人决然是做不到的。

对于晚清来说,选派幼童成效是很小的,甚至还加速了自己的灭亡,那么选派幼童是错的吗?派出去的幼童一定要遵照官员们的指令决不接触所谓有用的知识以外的东西就能使这些幼童发挥清廷想要的作用吗?与其这样去思考,不如想想,一是靠着120个孩子就想改变国运,是否过于小心翼翼,起码派个12000嘛。二是清廷送幼童去学习以维持自己的封闭统治的动机,又真的值得这些孩子以及千千万万生活在腐朽困苦中的中国人去坚持吗?

看这部片子会让你很恍惚,原来美丽国当年还有如此开放、正义的形象。当时正要立国一百周年的美国,与清廷关系一直融洽,跟其他殖民者嘴脸相比好很多,双方商贸往来频繁,这种融洽的关系让当时李鸿章在内的清廷上层觉得将幼童派到美国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当年留美幼童寄住在美国家庭里,幼童大多与寄住家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甚至如唐绍仪与寄住家庭结下了三代情谊,这种情谊至今看来让人感动。这与后来颁布排华案的美国,污名化黄种人的美国似乎简直没见过。

非常动人的故事。促成者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被诋毁,被歧视,被驱逐,战死,逃亡,留下,奋斗,改革……命运不同,但大多数人选择承担了责任,从幼童变成大厦将倾时的中流砥柱。去,是不可选择的。回,亦不可选择。但坚持自己的道,走出一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哪怕千难万险,哪怕前功尽弃。哪怕曾被世界遗忘。至少,他们中的很多人真的用西方学来的知识和技术武装了这个国家,把自己毕生的心力奉献给了能做的一切。他们值得尊敬。

看第一集前10分钟的时候我还在想就这,?这老套的拍摄手法,全靠旁白形成的故事,画面几乎没啥信息量,我去看篇特稿报道不好吗?然而故事悬念铺陈的很好,一不小心就一口气看完5集。这群像故事讲得太妙了,从幼童这个切片串起了整个中国近代史。人物取舍和线索交叉都很精彩。好奇这段历史为什么没有被改编成电影呢?光是从这部片子里就可以找到许多吸引人的视角可以独立成片,比如《李鸿章不只是个坏蛋》《李鸿章的秘书-伟人从小就是伟人》《中国第一外交官》《被遣返的幼童》,以及从幼童抚养家庭视角出发的《我的Chinese boy》。即便不是传记电影,光是从中国出发到美国的95天航程,就可以拍上一整部电影了,从95天到25天,从穿大褂被美国人围观到剪辫子被中国人嘲笑。今年这么红,怎么没有导演拍呢?想看历史片!

.18-太震撼了!1872-1875,4年间,清政府共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纪录片讲述了他们的留学故事和归来后的人生,也坚定了我想把娃送进藤校的决心。看着那一个个名字在屏幕上滚动,看着每一个幼童,或成为栋梁,或英年早逝,感慨于只要给予一个够好的平台,大多数人都能实现阶级跨越;看着他们被清政府和北洋政府任意差遣,又愤恨于政府之无能,将一国之重任压于孩童之肩。适合以后给小胖子当励志片看

看到甲午海战那一集觉得实在是太悲了,但是再往后一集好像又生出了一点希望。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命运大抵如是。前面一度被学生们的才华惊到,无论是书法还是英语诗,以及容闳复学的那一段,教育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以及李恩福在回忆录里钦自己同母亲告别的时候,没有亲吻,只是磕头,母亲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但是又要露出笑容,真的很好哭。看到说李鸿章要挑选形象好的,然后弹幕说是李中堂101(有被笑到

“1872年第一批挑选的三十名留美幼童在上海等待出发,此时幼童出洋计划的决策者之一曾国藩去世”去世前七天李鸿章写信给曾感慨他和左宗棠尚在,可力排众议,数年后何如;失败来自不是太左就是太右,中庸之道重要,清朝太左,不愿学习西方,太右了西方金融创新啥的都学也不行;幼童是时代特定产物,享受了清廷的支持,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唐绍仪留在上海不走确实可疑。

关于留美幼童的记忆和故事好像很少,只记得历史课本上那张黑乎乎的合照。原来满人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出去,全部是汉人。原来他们在美国的学业完成的如此出色,不论课业还是体育。原来后来历史上发生的很多大事,出现的很多大人物,都与这些留美幼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批独特的人才。long long ago这首曲子,穿插全片,看毕泪流满面

幼童们像是航行在历史海洋中摇曳的小船,漂浮不定、跌宕起伏地航行,他们无法自由左右自己的方向,突如其来地一场时代巨浪,便将他们的路阻挡。看着他们从幼童成长为时代里的中坚力量,感动落泪。公费出国留学,无法自由地左右自己的人生,在吸收了国外自由民主的先进知识,又义无反顾地返回家乡报效祖国,尽管那已经是一个摇摇欲坠无法挽回的局面。幼童们不仅是一批知识人才,更是推动那个时代变迁的力量,钦佩这批先辈们,感人。

国家从来都是人民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家族的所有物,每每看到这段时期的历史,我对于晚清的封建愚昧就迸发出更进一步的深恶痛绝。看完全片,不禁感叹当年的留美幼童真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即使他们曾被家国所质疑,但却仍保持着赤子之心,这种品质不是当代人可以比的。同时,也对他们的父母表达深深敬意,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未知的世界。最后还是愿祖国繁荣昌盛,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未来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