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1950)

This Life of MineUP:2021-08-17

我这一辈子

评分:8.8 导演:石挥 编剧:老舍 / 杨柳青
主演:石挥 / 魏鹤龄 / 崔超明 / 沈扬 / 李纬 / 程之 / 梁明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12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日语
影片别名:My This Lifetime / This Life of Mine
上映:1950
IMDb:tt0043139

我这一辈子简介

清朝末年,才二十出头的“我”(石挥 饰)就失业了,多亏邻居巡警赵大爷的帮助,我也当上了一名巡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臭脚巡”。从这绰号您就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干。况且那些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清政府、军阀、洋人、爱国青年、国民党……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个老北京城搅得沸沸扬扬。我曾在秦大人府上当差,官老爷的奢侈腐败算是看了个尽。五四运动时还结识了学生领袖申远,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崛起而不懈努力。我呢,一个社会底层的小老百姓,只求守着老婆孩子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但处在这个倒霉时代下,老百姓哪有什么安生日子可言啊?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

简评

我这一辈子,经历过龙旗之下虚有其表的清王朝,经历过五色旗之下冠冕堂皇的民主共和,也经历过太阳旗下惨绝人寰的腥风血雨。我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我也想拥有一腔热血的理想信念,但我只是个普通人啊,我唯一的期待就是盼望远去的儿子能在下一个旗帜变换的天空之下回来。只是我,怕是等不到了。石挥自导自演,奇才,内时候的电影的北京话真舒服,说的也都是人话……

一些部分舞台感和话剧腔较为明显,深刻有力的剧本得益于原著小说的优良基因,石挥的表演是最大亮点,老北京话太有味儿了,听着演员说台词就像在读小说。开篇翻书页出演职员表的设计甚是惊艳。总体上其实还是部与当时主流方向相符合的作品,旧社会就是纯粹的黑与恶,人物都相对脸谱化,但或许脸谱化正是那时候人的常态,谁知道呢。一些台词段落之所以显得犀利,是因为我们在经历了诸多运动事件和艰难曲折之后站在当下的年代去回看此片,才有了更多特殊的意味。但以当时角度去观全片,前面的铺陈都是为了更好地反衬最后的光明,然也不得不说这或许就是当时大部分人(包括艺术创作者)的真实想法和愿景,毕竟那时候建国刚一年,大家都是满怀着希望呢。然而电影上映七年之后,石挥被划为右派,含冤逝世,又过了九年,文革开始,老舍自沉太平湖……一声叹息。

拍摄于石挥最高产的那三年,也是他不知疲倦地把对新中国的爱付出实践的辰光。石挥把故事地点设在南城校场口-达智桥胡同一代,正巧是我父亲成长的地界。旧北平是这样苦,但北平人胜在老实、本分,不招谁也不惹谁,却总被欺负。如今北平人站了起来,换了名字,一些从前在南城吃苦水井的小市民竟反过来欺压鄙夷起外省劳工了。越是痛恨旧社会,就越对新社会满怀憧憬,可到了七十年后,谁他妈还拎得清当下是旧还是新呢。石挥终究难逃一死,和舒庆春一样,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卑贱的人。影片的视听语言乏善可陈,倒是在军人弹压学生那段借用了爱森斯坦的理性蒙太奇,也算是石挥最后十年突破自身极限的一种尝试吧。(虽然他本人对苏联那套是辩证看的)

多次利用蒙太奇进行两个段落的对比,将富人的奢靡和穷人的窘迫对比,讽刺意味强烈。内心独白画外音有配合与推进叙事的作用,叙事不拖沓。还有一些隐喻,如巡警聚集在警局躲避辫子兵时,将铁窗作为前景,暗示他们表面是巡警其实是囚徒、又如秦家门口的“灯”又亮了起来、还比如那只象征日本人的“魔爪”的手伸向中国地图。“我”的妻子去世时孩子在房间外哭泣,看不到孩子的母亲,只能听到呼喊声和哭声,颇有“留白”的意味。一些画面也运用内部元素表现了讽刺的意味,如胡局长接电话时镜头缓缓后拉,礼义廉耻四个大字出现在画面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审讯段落的场面的光线风格突出,明暗对比强烈,营造出审讯室阴森诡异的氛围。“我”以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作为画外音叙述,讲的不仅仅是我的一辈子,而是大多数受欺压和剥削的中国人的一辈子,发人深省。

1石挥演的真好。2主人公的独白串联剧情发展。除了简单的缓拉,摄影机运动以固定为主。3将意识形态的东西纳入叙事系统,虽然穷人苦、百姓团结的根本内容还是存在,影片显得好看许多。4台词自然 家长里短仍然是这个时代所关注的。给姑娘介绍婚事、儿子要当巡警的段落,可怜天下父母心。5中国近代史的集中展现,虽不史诗,但更真实。学生和政府的历史。6海福深夜离开打游击,悲凉的音乐后面是宏伟的国歌,音乐的作用终于凸显。

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以章回体的结构讲述了以石挥饰演的巡警为视点历经沧桑变迁的艰难岁月。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再到日本投降,这部作品激发了人民爱国主义的情怀同时也非常写实的关注到特殊时期贫富分化、阶级矛盾与个人命运的碰撞。“30卖孩子50买香水”“穷人走破鞋富人随意选”“汉奸与革命信仰者”这几处令人印象深刻,开头上摇再摇下来的镜头展现时空的呼应,石挥真是有才!

“我这一辈子”到最后也没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就家破人亡,为什么我坚守自己的道德、努力为“公家”办事,兢兢业业,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不明白。老舍的故事本来就写得真挚体贴,石挥的视听技法又很明确地去讽刺、去对比,人物演绎也极细致。那年他35,但是把一个人的20岁—60岁每个阶段的状态都拿捏得很到位。怪不得是众多大佬的偶像,他这一辈子,也让人叹惋。

五十年的现代史,是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北京的时代缩影。中国式的悲剧,大概就是逆来顺受的小人物为出身所迫、为时代所限、为权力所威逼之下,失去反抗能力,甚至不敢反抗的过程。今天看还是有那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尤其是场景的衔接,构图中呈现的隐喻)如果要在当代十七年的电影中要选出一部,那一定是石挥的《我这一辈子》。

#剧作#老舍原著里深厚的现实主义内涵,在影片改编中既保持了原作的精神风貌,又加以扩展和充实。故事的时间跨度从原作止于1921年延伸到1948年。00:46,以翻书的形式出片头。04:32,落点在饿。04:52,摇到路灯再摇到人,一个上下就过了四十年。06:51,“这年头差事不是给本事预备着的。”08:05,语气节奏有点慢,是我的错觉吗?22:38,两张地图就辛亥革命了?29:12,皮影用得高明。43:48,这音乐讽刺的。44:57,50与30剪在一起了。46:34,卖孩子递娃娃这一笔让人心碎。48:02,悲接连而来才有力量。59:34,相亲的家长相了起来。01:05:12,老舍对大时代的处理。01:25:26,对严刑拷打,光影虚写。

"我"这个悲剧角色亦喜亦悲,心酸苦涩,真的佩服石挥的演技,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总会和影片产生一种亲近之感。赵丹和石挥都是中国最优秀的电影演员,表现力强,人物形象感强,观影过程中,虽有录音不清和电音滋滋声,却毫不影响我的观影体验。影片改编自老舍的同名著作,老舍作品的特征都很明显,大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悲哀,穷其一生,夹杂着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情感。石挥和老舍多像啊,共同的生活经历,相同的艺术气质。1957年石挥含冤自沉黄浦江,1966年老舍无奈自溺太平湖,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这一辈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这一辈子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史诗跨度,有《马路天使》的隐喻和讽刺,影片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政治更迭中度过一生的人,让人感觉有意思的是,这个人并不是像《渔光曲》那样讲述了一个本就贫穷的人的悲苦,而是讲了一个有点权利和地位的“巡警”的故事,而就是这样有些地位的人,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把刀,也不过是不断更迭的政权的奴才。让人动容的是片尾巡警终于忍不住的大声宣泄,他是一个小人物,所以一辈子都在隐忍,而最后他也负荷不住这种压迫和剥削,辛辣地讽刺了旧社会吃人的事实。“兴,百姓苦,忘,百姓苦”被导演隐晦而自然地融入其中,我认为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另外,影片极具生活气息,北京话儿、父子之间的互动都具有趣味性,展现了一个北京城市井图,倒是抓住了老舍先生原著的精髓,也缓解了本片深沉压抑的主题。

一个人的一辈子,也是一代人的一辈子,更是几千年来的人的一辈子。感觉姜文的《鬼子来了》里面对中国老百姓的刻画,参考了这部片子:善良、老实、胆小又有些愚蠢。镜头语言非常简洁,既做到了点到为止,又能力透纸背。那个时代的转场手法,像极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妻子病亡时候一道门帘就掀过去一家人的悲痛,讽刺的是,“我”悲痛之余还要去街上抓共产党。片子仅仅以“我”的视角展现北京城四十多年的动荡,但也足够让观众对腐败的社会咬牙切齿。学生们的一腔热血让人触动,那个时候真有一批人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带领着很多个“我”寻找救国之路,可是导演兼主演石挥最后的遭遇,在戏外又是一种讽刺。

获得奖项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经典修复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北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