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在镜中(1961)

Såsom i en spegelUP:2021-05-20

犹在镜中

评分:8.4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哈里特·安德森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拉尔斯·帕斯高
类型:剧情
片长:89分钟地区:瑞典
语言:瑞典语
影片别名:穿过黑暗的玻璃(台) / 在黑暗中穿过镜子 / 对镜猜谜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上映:1961-10-16(瑞典)
IMDb:tt0055499

犹在镜中简介

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凯伦(Harriet Andersson 饰)经过入院治疗,被作家父亲大卫(Gunnar Björnstrand 饰)安排到一小岛上调养。凯伦男友马丁(Max von Sydow 饰)是一名医生,两人的感情此时处于低谷,马丁相信凯伦有痊愈的可能。青春期中的弟弟米纳斯颇有才华,但看上去有些焦躁。四人在封闭的岛上休整,但各自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滋长。凯伦发现父亲在冷漠的观察自己病情变化后情绪短暂失控。次日上午马丁与大卫乘小舟离去,被留下的凯伦开始沉溺于冥想,并对米纳斯显示出侵略性,在两人回岛之前凯伦昏倒在破旧的木船内,她向弟弟宣称,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本片是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于196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英格玛·伯格曼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英格玛·伯格曼

简评

笔记(.16):短篇小说电影;只有四个人物;在内容的简洁性上很有教育意义。用巴赫一首不长的大提琴曲完成整部电影的配乐,类似布列松。海和人都很漂亮——都演得很好。又一则艺术家之子的悲伤舞蹈;但同样可能伯格曼想说他的女友都是精神病,还是会遗传的那种。几幅画框式构图和被贴近的脸孔,它们的美感中有一丝可贵的温度。最初我以为整个故事会变成父亲所写的小说,而他校订、我们听到的个别词句会后来上升为实在;但在中间下雨之前的某个地方,我意识到这不可能。然后高潮开始,然后过去。元小说—电影在那时不流行(本来也没有意思),因此我们等待一个好结尾;可惜,没有完全等到。注意,《牺牲》(借用伯格曼剧组拍摄)中也有个人急切地给身边的女人注射了一回镇静剂。B+/A-

作家与病人,父亲与儿女,夫妻,姐弟——几对关系形成某种微妙的冲突,每一个人都在挣脱自我的身份宿命。伯格曼执意于探讨真实与谎言、现实与梦境的关系,人的痛苦和无力都蕴含在这二重关系里。正如那场艺术的黑暗表演,人永远自私,人类的勇敢无畏不过是装卸在外的盔甲,人的肉身本质其实是懦弱是无能,所以人无法接受谎言,也无力接受真实。但又能怎么办呢,在这茫茫宇宙里,人永远被圆圈所束缚,挣脱、逃离、困顿、痛苦,一切似乎因而变得无意义,为了保护自己,人又不得不一次次地为自己画下圈套。这他妈操蛋的宿命。“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如果不寄希望于上帝和神明,寻求那么一点悲悯的爱意,又该怎么办呢?

《犹在镜中》堪称简约叙事典范。首先,如上所述,故事显然压缩了出场人数,镜头始终聚焦于四个主要角色,从未出现其他人的身影。小家庭的四个成员,反倒像孤岛上唯有的四个人类。其次,与三一律相似,伯格曼尝试了“室内戏”,故事的发生地点只以房子为核心,成小范围辐射,次场景是家附近的码头、海滩、腐朽的船舱、海面。画面中出现的“最远”地方是马丁和大卫出海时的海中。在卡琳离开乡下到城中住院时,镜头及时掐断,并未切换到城市场景。

77/100 我个人觉得Through a Glass Darkly是指你审视心中的镜子,却只能看到一片黑暗,没有真正的自己,你怎么知道此刻的义正严辞是不是只是规训的结果呢?但倘若不选择相信爱的存在,那人生便真的没有希望了,即使我们都知道爱很不牢靠。如果前几部都是符号运用的大师级典范,那这部可能会有点太显了,更加彻底的舞台剧化和歇斯底里的情节,虽然也吸引人但总归没有之前那么震撼。当然伯格曼也是一个一直知道自己要怎么拍的人,即使是在这样一部作品里依然没有选择上帝视角,也许换成某些后生导演,要么会把主角设为批判对象,要么会突出三个男人的罪,伯格曼就从来没有这种倾向,他依然在真诚地探索,但我觉得这部的方式就有点过火了。

悲观与压抑,让在看完的16个小时后想些点什么但不知道从哪儿写起,在伯格曼的作品面前我本就匮乏的语言显得更加苍白。黑白的影像,荒凉的岛屿,平静的海岸线,伯格曼总能将简单的故事设定来表现复杂到极致的哲学命题,这部则充满文学性和舞台剧化。病态的卡琳游走在现实与虚化之间寻找上帝的声音,一旁是冷漠旁观观察的父亲和觊觎欲望的弟弟。当蜘蛛出现,信仰和现实该如何抉择,上帝是蜘蛛是爱,还是虚化,当灵感枯竭,创作和情感又该如何处理。卡琳和大卫是一种极端,又或是伯格曼想要与我们探讨的命题,同时也是我们的困惑。

摄影真好。伯格曼质疑上帝但不质疑爱,但「爱即上帝」的说法又令人怀疑他是否真地认同。这话出自电影里冷漠的父亲,一个不会爱的人告诉儿子「爱即上帝」,这该是对自己的救赎,但也可能是伯格曼对这荒诞场景的讽刺。伯格曼的爱是人性的救命蹈草,甚至也是上帝存在的救命蹈草——爱如此神圣以至于可以比肩上帝,而上帝是一只蜘蛛。他将片名从《墙纸》改为《犹在镜中》——格林多前书13章12节「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伯格曼认同第一句,也拍摄这一句,但对最后一句伯格曼必定怀疑:就算上帝存在,他也同样是在透过镜子观看我们,上帝并不真地知道我们,正如我们无法知道他人。如果「爱即上帝」的说法能让更多人学会爱,那「爱」爱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伯格曼的電影,和安哲羅普洛斯的作品一樣,這麼多年來咱是一直喜歡不起來。正如之前看過的《秋日奏鳴曲》和《野草莓》一般,我總覺得導演是用齊克果式的理性追求北歐冬夜裡匱乏的愛,錯誤的路徑換來了畸形的人生,根本不是這麼玩兒的。我想,如果上帝就是愛的話,那麼祂會像陽光一樣照耀,而不是以直升機 / 蜘蛛的方式在幻想中呈現吧。本片片名出自咱很喜歡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當完美降臨之時,殘缺的就會走開。我小的時候,說話,思考,發問,都像一個小孩子。而當我長大,我便放棄小孩的作為。如今,我們是在鏡中幽微地看到彼此,但總會有當面相見的一日。雖然現在我只曉得一些,但總會有了然一切的時刻,正如我會被全然瞭解。」信、望、愛中強調愛,這當然不錯。可我總感覺基督教裡有一些讓人放棄柔軟走向枯槁的成分,引人歧路亡羊。

“信仰”三部曲首篇。初看晦涩,实则清晰。卡琳被现实与信仰的双重世界撕扯,然而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能在此岸给予她任何摆脱痛苦的力量。父亲无情到发指,破碎的生命充满“空虚”;丈夫对病情无能为力,只是反复用妻子确定自己的爱的能力,“我爱你,这就足够了”;弟弟怀着对女性的扭曲情感,一边迷恋一边蔑视,更因为父亲的冷漠与嫉妒而自我否定。在终于可以见证上帝的时刻,一只蜘蛛的出现冲破了一整个信仰的坚定,现实再次打破了心灵。窥探父亲、放弃爱人、与亲生兄弟乱伦,这样对现实的背叛怎么会来自上帝?这样破坏性的力量只是指向爱的无能。最终父亲恐惧一切超越而用圆圈囚禁自己,也只能用爱来掩饰精神的贫瘠。布景构图光影效果令人心惊破碎,海水废船破屋,舞台效果弱化,镜头在独白与对话时的推拉。封闭起各自的内心,我将疑虑拍成神作给你

77/100 我个人觉得Through a Glass Darkly是指你审视心中的镜子,却只能看到一片黑暗,没有真正的自己,你怎么知道此刻的义正严辞是不是只是规训的结果呢?但倘若不选择相信爱的存在,那人生便真的没有希望了,即使我们都知道爱很不牢靠。如果前几部都是符号运用的大师级典范,那这部可能会有点太显了,更加彻底的舞台剧化和歇斯底里的情节,虽然也吸引人但总归没有之前那么震撼。就像我之前评价杨德昌,伯格曼也是一个一直知道自己要怎么拍的人,即使是在这样一部作品里依然没有选择上帝视角,也许换成某些后生导演,要么会把主角设为批判对象,要么会突出三个男人的罪,伯格曼就从来没有这种倾向,他依然在真诚地探索,但我觉得这部的方式就有点过火了。

①“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②既亲密又疏远的家庭关系。③沉默三部曲是伯格曼尝试卸下他的宗教信仰包袱的一种努力,其关注焦点在于强烈的痛苦:人类犹如通过黑暗的镜子观察着这个世界,却无法感知其中的意义。④伯格曼式双人特写:将两张面孔非常密切地并置在屏幕上,但人物从不看着对方。给每张脸以独立的光源,用这些光线创造出一大片阴影,就如同一束黑暗射线被画在这些面孔之间,从而分隔人物。每个人都聚焦在屏幕外的某个未知处,看着不同的方向。他们是如此靠近,又是如此孤立。这也是他电影艺术中最根本信念的视觉化表达:我们试图去接触彼此,却往往被我们内心的欲望所阻碍。⑤女主精湛的表演有力地传达出她对信仰呼唤之声的痴迷。

在此部《犹在镜中》中,彰显了伯格曼电影的初期舞台化和戏剧化的特征。结构主义和文学性台词表现略为机械,假如观众接受了“舞台的假定性”,那么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可以用实验戏剧的方式去看待伯格曼。他初步探讨了上帝不仁,人的精神救赎全靠爱和点滴微光。也许人如海中孤岛,想凭借一己之力抵御暴风雨的侵袭,终究被迫如浮叶落于海中随风飘荡,沉沦起伏。晦涩、嚎啕与挣扎是外显的病症,深入骨髓里的是失眠、抑郁与无力感。人很难说是在不断地成长,只能说在岁月中消磨了灵气。

居然能陶醉游走在伯格曼的“痛苦”之中,甚至和karin一样等待着“他”的到来,是不是说明我也有点病……我太能感受到karin种种强烈的情感与冲动了,难道我也在半梦半醒之中?整部电影像是被伯格曼带着一同发了一场病,和karin一样受困于强烈的无助与痛苦,被仇恨和困惑灼烧炙烤,渴望强烈的自毁。人的存在在伯格曼的镜头下,分分秒秒都是如此强烈,如步上楼梯,如穿过舱底,如找寻如踱步,如轻轻呼吸如虔诚注视,如倾听那天外来声,如逃离那欲来风雨。karin的痛苦不能以无爱命名,minus的痛苦不能以孤独命名,而这也是他们无法解脱的原因。爱真的能让人解脱吗?但爱真的存在吗?爱即上帝能够包容一切吗?回到生活里去,无情的人也能学会爱吗?电影已结束我却仍未知,不过我也像karin一样短暂平静下来了。

获得奖项

  •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34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1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Foreign Actress
  • 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OCIC Award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