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生(2009)

音樂人生UP:2021-09-03

《音乐人生》(英语:KJ: Music and Life)是2009年一套香港纪录片,由张经纬导演,纪录香港音乐天才黄家正的成长历程。电影于2009年4月3日在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其后于7月16日起在百老汇电影中心、PALACE IFC及AMC又一城作特别放映。由于电影获得极佳口碑,电影不断加场至九十五场,而每场均逾九成入座率。电影于2009年第46届金马奖中获提名并夺得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及最佳纪录片,其后于2009年12月10日在香港,及于2010年1月1日在台湾台北信义威秀影城上映,并于2010年1月夺得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最佳电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及新晋导演并夺得新晋导演。

剧照演员表影评
音乐人生

评分:8.9 导演:张经纬 编剧:张经纬
主演:黄家正
类型:纪录片
片长:90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英语 / 粤语
影片别名:KJ: Music and Life
上映:2009-04-03
IMDb:tt1562343

内容

香港音乐天才黄家正的成长传记。黄家正就读拔萃男书院,十一岁已远赴捷克与专业乐团合作。影片跨越六年时光,描述恩师罗乃新对他的启迪,刻划同学及兄妹间的矛盾,还有父子从关爱到咬牙切齿之情,发现天才的终极目标,原来是做一个「人」。

音乐

以下为《音乐人生》中的音乐名单:

贝多芬 C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作品编号 15

博胡斯拉夫·马尔蒂努管絃乐团 黄家正 卫承发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op. 15

Bohuslav Martinu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ai Shing Fat

布列顿 简单弦乐交响乐,作品编号 4

尼尔森 弦乐小组曲,作品编号 1

拔萃男书院高级弦乐团

Benjamin Britten Simple Symphony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4

Carl Nielsen Little Suite for Strings op. 1

Diocesan Boys' School Senior Strings Orchestra

舒曼 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作品编号 44

汪皓东 吴宝均 周业玮 叶启康 黄泰城

Schumann 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 44

Jacky Wong, Brian Ng, Marco Chow, Ip Kai Hong, Wong Tai Sing

曼德尔颂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编号 64

廖堡锋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Liu Po Fung Andrew

海顿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黄家立 黄家正

Joseph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C major

Wong Ka Lap, Ka Jeng Wong

贝多芬 第三号A大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编号 69

黄家瑶 关晓睛

Ludwig van Beethoven No. 3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Wong Ka Yiu, Julie Kwan

布拉姆斯 F小调钢琴五重奏,作品编号 34

张庭玮 戚耀庭 彭施皿 莫君淳 黄家正

Johannes Brahms Piano Quintet in F minor, op. 34

Tom Cheung, Chik Yiu Ting, Samuel Pang, Marcus Mok, Ka Jeng Wong

萧邦 E大调练习曲,作品编号 10 第3首萧邦 A小调练习曲,作品编号 25 第11首

贝多芬 第八号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编号 13 悲怆

黄家正

Chopin Etude in E major, op. 10 No. 3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Pathetique""

Ka Jeng Wong

安娜贝尔·李

兵车行

拔萃男书院及拔萃女书院高级混声合唱团

Annabelle Lee

The Chariots Rattle On

Diocesan Boys' School and Diocesan Girls' School Senior Mixed Choir

布洛赫 美名大师之尼根

黄家正 张平

Earnest Bloch ""Nigun"" from Baal Shem Suite

Wong Ka Jeng and Cheung Ping"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编号18

拔萃男书院管弦乐团 黄家正 吴怀世

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Diocesan Boys' School Orchestra with Ka Jeng Wong and Wilson Ng

奖项及提名

奖项类别名字结果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音乐人生》提名
最佳剪接张经纬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张经纬、五条秀美提名
新晋导演张经纬获奖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音乐人生》获奖
第5届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年度新晋导演张经玮获奖
第46届金马奖最佳剪接张经纬获奖
最佳音响效果张经纬获奖
最佳纪录片《音乐人生》获奖
第54届亚太影展最佳纪录片《音乐人生》获奖

简评

看到第二集还觉得他会不会太自负了,真的有做到Ms罗说的谦虚吗,但又看到十一岁的对话,对音乐人生的思考,早慧的小孩碰上不完美的家庭,用自己的音乐治愈自己可能是偏执的原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好,知道自己是对的,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也确实和谦虚做人无关了。

“我们的饭桌只聊2件事,音乐和足球,爸爸他只想赢。” 而他自己,成了另外那一面——重要的是音乐啊,锦旗是用来擦屁股的。“父母离婚教给我的,是一辈子最多的。医生、音乐家也会背叛,会推卸责任,我爸爸他缺乏人性。” 于是17岁的他说“最重要的是做人。” 某种程度我在想,是儿时密集的不知其意义的比赛、是那么想赢只想赢的父亲、是家庭在眼前分裂的压和迫,造成了他早早的清晰。他挣扎着想坚定了,要做人、音乐就是音乐。只是多少人不呢,无力挣扎未必挣扎或者想不明白。

纪录片本身还好。从杨总那里听说了他后来的一些故事,得到的感触,不仅限于他的纪录片。还有一些一个人作为孤立个体在社会成长的过程中的改变。有点像是一种实验和磨具的生产线的感觉。就是你原本是一个有棱角的天成艺术品,但世俗不商,无奈你最后还是被磨得四不像。当然这不适用于主角,他没这么惨。就是引发我自己一点点思考而已。还让我认识到,其实人别觉得自己多美。过当下的自己,真实比什么都重要。

天才才是世界上的正常人!纯粹、有目标、有信仰的人真的太难得了,很多人小时候会这样,慢慢也随着人生变化迷失了.......想到李志说的最恐惧的是死亡,最怕的是没有为这个世界做出改变。黄家正说终极目标做一个有人性的人,他说目睹父母离婚我学得最多......父亲没责任没有人性。固执、不满自己、想赢、想得比别人多,这也是他。

纪录片节奏让人有些烦躁,有天分才华,异立于人群,可是自己的想法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却不想打开自己。他的人生激情全部在音乐上。不过有些想法很赞同,为了比赛的音乐无法与为了音乐的音乐相提并论,做个人,做个有人性的人。

他才11岁,他才17岁。他是个天才,他是个脾气古怪、和世界难以相处的少年。音乐不是他的人生,至少音乐以及所有附加的光环与“被迫”给不了他救赎。到底多孤独的内心,才能让一个11岁的小孩说出“一起死亡就不会不公平了”这种话呢。

七年前和七年后的节点式拍摄,感觉也是很可行的。 比赛和音乐本身就是充满悖论的,社会要求包围着艺术本身,矛盾。/ 想起F的那句话,不是我要选择的,是没有别的东西可做了。/ 幸福又可悲,进入社会与深居简出,两个极端中拉扯,真像F ,但是更光鲜的那种,或许在根源上还更幸运一点,还是痛苦|介入方式略难受,追问为什么离婚那段,残忍,本可以闭嘴。/“我只想做一个人”——多么困难,有成功后多少被异化了,“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对一些人来说是最简单的日常事务,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多么高的要求。

-人生分为三份,三分之一是生命、三分之一是音乐,还有三分之一是钱。-那你认为你现在处在人生的哪一份?-三分之三,同时存在着。 | 黄家正的理想是做一个人,无关于大小写,只是一个真正的人。好像是所有艺术家的写照——悲悯、感怀生命,但其实是每个普通的、有人性的人的共识。在触及到人生真相后,我却没他什么勇敢,去面对、去改变。

“把音乐当成你的一部分”,这话恐怕是“我想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早慧的虚无主义者如果不在音乐里寻找到美和意义,要么自我毁灭要么毁灭世界,彷徨无他解。无论是在片中他语速飞快超级自我地讲生死宗教,还是14年后在文章里多次强调他不在乎他完成了自己的承诺,都让我感受到他的脆弱。年少的人说厉害话有时是太想逃离自己无能为力的局面。导演太想成功,以至于镜头只猎奇无怜悯。不听恳求放入片段有违拍摄伦理,但的确那一段让这片子成立。塑造他的人为他所痛恨,他痛恨的又和他如此相似,在爸爸说要和他多聊天那瞬间,装作不在乎却一瞬痛哭。回想起我小时学琴的经历,比赛真是可怖,老师教导我的是在音乐中感受爱,比赛却把我们推入成人世界的等级制度。我永远记得附中大榜上贴着香港青年钢琴赛的样子。KJ最终没有去做指挥家而做独奏,也是注脚。

纯个人感受。导演想说的话太多了,所以不觉得是纪录片,有太多讽刺天才少年和他的家庭的成分了。且从头到尾没有很好的展现完整的音乐。我会希望更客观的看到主人公的得与失,而不是不断地被引入一个个烘托出来的矛盾撞击之中。总而言之我觉得他还是幸运的,没有辜负天才才会有的快乐与痛苦,期待能听到他的好作品。

1 如果说钢琴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了黄家正的高超的弹奏技巧,那么11岁亲眼目睹世界苦难存在后的对世界和human being的思考则构成了其一定抽象高度的理念,并以此指挥音乐演奏这个工具去做音乐和人生本身的表达,而不是成为被名利等外物所裹挟的演奏机器。2 或许因为导演是音乐人出身,有些地方剪辑的节奏感很棒。

“谱里没有中弱、中强,只有天堂和地狱”,“谱只是纸,我是人,比谱更有意思”,“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最后一次一定是为自己演奏,如果仍去想比较,你就不是人,你是木头,没反应,没感情”……能在18岁前讲出这些话的人,不应拘于古典乐演奏者的身份,可以再向前,去独奏,去创作,去叩开更加厚重的门。(中环价值的反向着陆。)

获得奖项

  •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效
  •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获奖:最佳电影
    提名:最佳导演
  • 第29届香港金像奖
    第29届香港金像奖
    获奖:最佳新导演
    提名:Best Editing / 最佳影片 / 最佳影片1 / 最佳剪辑 / 最佳音响效果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