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死(1975)

Love and DeathUP:2021-02-12

《爱与死》(英语:Love and Death)是伍迪·艾伦1975年执导的喜剧片,伍迪·艾伦在其中饰演了男主角鲍里斯(Boris),黛安·基顿则饰演女主索妮娅(Sonja)。这两位生活在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人以拙劣又严肃的方式反复激辩哲学话题,影片以此戏谑地讽刺了俄国文学。伍迪·艾伦也认为这是他至今拍出最搞笑的作品。

爱与死

评分:8.4 导演:伍迪·艾伦 编剧:伍迪·艾伦
主演:伍迪·艾伦 / 黛安·基顿 / 费奥多尔·阿特金
类型:喜剧 / 战争
片长:85 分钟地区:美国 / 法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1975-06-10
IMDb:tt0073312

情节

故事发生于拿破仑(詹姆斯·托根饰)称帝、法国入侵奥地利的拿破仑战争期间。鲍里斯·格鲁申克(Boris Grushenko,伍迪·艾伦饰)是一个懦弱的和平主义学究,却因战时需要被强征入伍。此时他一心爱着表姐索尼娅(Sonja,戴安·基顿饰),而后者即将嫁给一个鱼贩子,深感绝望的他随后由于一系列的偶然成为了战争英雄。回到家乡后,他立刻向索尼娅求婚,索尼娅虽不爱他,但明白他恐怕即将在一场约定的决斗中丧命,于是答应愿与他结婚。然而鲍里斯出人意料了活了下来,索尼娅也只得兑现诺言,婚后的两人一贫如洗却时常激辩哲学。其后,拿破仑的军队打到了他们附近,鲍里斯计划逃跑,而他的妻子则一心想着当年生孩子的计划,决定尝试刺杀拿破仑,以此击退法国。经过一番似是而非的哲学思辨后,鲍里斯勉强同意执行刺杀行动。两人的刺杀以失败告终,索尼娅逃过了围捕,而鲍里斯则被处以死刑,死前一个幻象告诉他他将得到上帝宽恕。

演员

  • 伍迪·艾伦饰鲍里斯·格鲁申克(Boris Grushenko)
  • 黛安·基顿饰索尼娅(Sonja)
  • 詹姆斯·托根饰拿破仑
  • 哈罗德·古尔德(英语:Harold Gould)饰伊万诺维奇(Anton lvanovich Lebedokov)
  • 奥尔加·乔治斯-皮科(英语:Olga Georges-Picot)饰伯爵夫人亚历克斯亚历山德罗芙娜(Countess Alexandrovna)
  • 兹威·斯库勒(英语:Zvee Scooler)饰父亲
  • 杰西卡·哈珀(英语:Jessica Harper)饰娜塔莎(Natasha)
  • 费奥多·阿特金(英语:Féodor Atkine)饰米克海尔·格鲁申克(Mikhail Grushenko)
  • 伊夫·巴萨克(英语:Yves Barsacq)饰雷姆斯基(Rimsky)
  • 布莱恩·科伯恩(英语:Brian Coburn (actor))饰迪米特里(Dimitri)
  • 托尼·杰(英语:Tony Jay)饰弗拉基米尔·马克西莫维奇(Vladimir Maximovitch)
  • 霍华德·弗农(英语:Howard Vernon)饰军官列夫科(Gen. Leveque)
  • 奥布里·莫里斯(英语:Aubrey Morris)饰四号士兵(Soldier 4)
  • 阿尔弗雷德·拉特尔(英语:Alfred Lutter)饰年轻时的鲍里斯

制作

伍迪·艾伦并没在美国制作这部《爱与死》,而是选择了法国和匈牙利,在那里他必须抵抗恶劣天气,处理因此受损的负片,小心食物中毒和身体受伤,同时还要与不说英语的同事交流,这些人之间还可能语言不通。这些都让导演发誓再也不在美国之外的地方拍片,然而21年后,伍迪·艾伦打破了这一协定,在1996年拍出了《人人都说我爱你(英语:Everyone Says I Love You)》,片中不少场面并不在美国本土完成。

风格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创作史上,《爱与死》夹在了《傻瓜大闹科学城》和《安妮·霍尔》之间,它在很多方面象征着伍迪·艾伦在两种风格之间的转型。此外在整部片中,伍迪·艾伦多次向喜剧演员马克思兄弟、鲍勃·霍普和卓别林致敬。

影片的场景和对话都戏仿了俄罗斯小说,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例如前者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白痴》,以及后者的《战争与和平》。其中包括在鲍里斯和其父亲的一场对话,其间每句台词都暗指或直接说出了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爱与死》反复使用了苏联作曲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这也增添了影片的俄国特色。特别是民歌《三套车》(Troika)和《基日中尉》(Lieutenant Kijé),不仅在开场和结尾字幕复现,影片中段需要欢快主题的场景也采用了这些曲调。战争场面则伴随了爱森斯坦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英语:Alexander Nevsky (film))》中也曾使用过的康塔塔,作者同样是普罗科菲耶夫。鲍里斯登上刑场的一幕则采用了普罗科菲耶夫的《三橘之恋》(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

影片里一些幽默戏谑容易理解,但也有不少笑话需要观众对古典文学和当代欧洲电影的了解。例如黛安·基顿出现的最后一幕便显然是向英格玛·伯格曼的《假面》(1966)致敬,而一串石狮子的镜头则是戏仿了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俄国抗击拿破仑军的一串场景同样是模仿了《战舰波将金号》著名的「敖德萨台阶」一幕。此外,在高潮场景中也有对伯格曼《第七封印》的模仿。

评价

影片在北美收入了月两千万美元,成为1975年最卖座电影中的第18名。在烂番茄网上,18名批评家,包括该站3位「顶级批评家」,都一直认为该片不错,打出了平均8.1的高分。

2008年9月,在英国《帝国杂志》一项投票中,《爱与死》被评为影视最佳500的第301位。2003年10月,在英国《卫报》的投票中,该片也被读者选为伍迪·艾伦十部最佳中的第七。

而当年,在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英语:25th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该片赢得了「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Silver Bear for an outstanding artistic contribution)。

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给该片打了三星半,并做出了如下评价:

黛安·基顿小姐在《爱与死》中表现甚佳,或许是因为她树立并创造了角色的真实性格,不像她在其他不少伍迪·艾伦的作品中,只是作个陪衬……在很多细微的瞬间中,两位主角的表情必须完全正确,他们几乎都做到了。若仅有台词,难免少些幽默,但该片却将不少镜头对准人物面部表情。也就因此,这是部值得看的好片子,它的制作中包含了如此多的精致、爱和疯狂。

简评

这部电影大概最能体现伍迪“哲学不过是场智力游戏”的态度,爱与死在这里不是生命体验和情感震颤,而是一个文字游戏从发端主题,到通过话语去解构的过程,由此展开的一系列荒诞都是中产阶级们无比热衷的消遣。从黛安基顿和小伍迪嘴里蹦出的一长串术语堆砌和人名冲击印证了高级知识脱离实际的无奈,它既在精神层面加深了人性的缺失,又不能沉到物质基础去指导生活,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样子可爱死了,小老头的金句不要钱似的往出跳,来不及咂摸只觉得够劲。我最喜欢惠灵顿牛排和拿破仑蛋糕的笑话,在伍迪的认证中他要比拿破仑高一点。看这部片子的人啊,绝对都有做门萨娼妓的潜质。

【】老爷子早期的片子。好玩!真的很好玩!比起之后的作品丰厚的感觉,早期的片子很轻盈【虽然话题并不轻,可以说是人生的命题了,但也做到了金句频出】观影体验也很神奇,一边被几乎每过一分钟就要出现的笑点逗笑【到后半段鲍里斯对着镜头在那说“三段论”的时候真的笑得肚子疼】,一边被突然冒出来的哲学思辨对话要时不时暂停一下。还是那句话,虽然老爷子后面的片子台词能更好的融合想要讨论的哲学思辨、文学内涵,通篇变得自然。但这部的轻盈,以及一些元素的探索,让今后的电影变成了伍迪艾伦独一无二的风格,依旧使得它变得不可多得。毕竟有些天马行空的点子还得老爷子,轻盈难道不是最好的翅膀吗?

这部电影很能概括伍迪艾伦1970s早期的作品特点:把解构玩到了极致,将人们讳于谈论或宏大的事物以最诙谐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与剧情配合形成黑色幽默。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能get到这种幽默,这类电影确实很小众,能欣赏的人肯定不多,例如这部俄国人的讽刺,我相信如果我读过更多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流的作品后能有不一样的理解。Diane Keaton那时候可真美啊,一想到她和这个絮絮叨叨的老头子有过一段情史,我就有些忍俊不禁。

很好笑,很多地方又很无厘头,特别是废话哲学。Boris和Sonja都想要爱,因此Sonja匆匆结婚又反悔,之后和Boris结婚后冒死刺杀拿破仑,而Boris也一直爱着Sonja,这是爱。而Boris经历了战场死的考验、决斗的死亡危险,得到了爱,最终却也为爱而死。爱和死总是并存的,想爱经常遇到死,而死或许会带来爱,就像爱与不爱人都痛苦,因此伍迪艾伦的建议是看开点,尽情地爱,尽情地享受,就算死也不要太悲观,不要管搞你的上帝,典型的伍迪艾伦混日子哲学。最后和死神共舞那段伯格曼看了会不会想打人呢……爱森斯坦的雄狮,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假面造型,还有什么不能玩?

除了安妮霍尔之外最爱的一部了……什么是喜剧,喜剧就是悲剧加时间。没有什么是这老头不敢戏谑的,荒诞精怪的情节铺排,一个又一个长句,把哲思藏在打趣与无厘头中,独树一帜的风格令人倾倒。他和黛安真的是soulmate吧,对她的偏爱也很明显——总是以女神的形象出现在荧幕中。他们俩的对戏看得真叫人舒服啊。太爱了太爱了。

老头儿话真够多的,从先验哲学到主客之辩再到道德争论,喋喋不休;观点之密集,笑料之纷繁,讽刺之广泛令人应接不暇;前半部分一上来堆的太猛反有点刻意而为之的感觉,但有了这些堆砌(主要是习惯了)后衔接后半段之荒谬顿感妙趣横生,神清气爽;万物皆可恶趣味,最后又扣回到“爱与死”,略空泛但还是让人很舒心的;台词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出演老头电影的演员辛苦了…)餐馆、宫廷两场贯口儿着实精彩,串讲陀氏,balablablabla…献媚缪斯黛安·基顿,死神狂舞致敬伯格曼。()

风格杂糅,把死神、上帝、拿破仑、苏格拉底、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艾略特、叔本华、爱森斯坦、伯格曼、卓别林、基顿、虚无主义、理性逻辑玩了个遍。爱是遭罪,不爱也遭罪;那么死是遭罪,不死也遭罪: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中间摇摆。而在煎熬的等待当中,人能臆想出一切来,包括上帝。伍迪用他自身无法拆解的逻辑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实际也是一种存有主观的理性。而且伍迪总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这表现在他不需要露点镜头就能把做爱拍得很有魅力。

每次看完老头儿一部片,都妄想再多了解他一点。去看很多很多篇论文,看各种各样的人来分析他的自恋和自我厌恶,分析他拍摄时的心境和年代间主题的变化。但是这些片儿和paper都不够,看得再多,我也无法成为他,甚至多靠近一点点也不够,“他是超人的哲思,我只是一只小小的害虫”鲍里斯哀叹。我也是这样想的。混杂着性爱笑话、黑色幽默、艺术、喜剧、无数的致敬和絮絮叨叨,调侃着俄国文豪和伯格曼,最后终归于与死神共舞。如此荒诞而浪漫的结局,我也渴望着。

抛开电影里面的恶搞俄国文学梗,还是能看到一些可爱且有趣的地方。伍迪艾伦似乎有这样的能力,就是把很深刻的东西给通俗化。爱与死,这个绝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命题,在这个命题下年轻的伍迪艾伦传达出来很多自己的看法,关于爱与性,死亡与上帝等,很多很严肃,但是真的又可以很通俗。看完电影,第一反应就是没有看懂。还是那个话痨的伍迪,还是那个滑稽的倒霉蛋,还是那个有点懦弱,有点自嘲的矮个子。翻开他作品的年表,这个是伍迪艾伦早期的作品,但不管是剧本还是表演真的很出彩。电影中老辣的讽刺,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贵族阶级的嘲讽,对一些无意义、洒狗血价值的反叛是真的很精彩。至于是死亡感觉是什么,电影中的比喻就是像是吃了某个餐厅最难吃的鸡一样,甚至更不好。最后主角鲍里斯和死神的共舞又消解死亡这一严肃命题!好看的一部电影。

开场没几分钟,一个画面让我确定了我会喜欢这部片子:修理平整的草地上,大概二十多口传统基督式棺材竖立着,棺材打开,侍者或拿着餐具厨具或空手从棺材中走出。强烈的戏剧感、虚假感、荒诞感,仿佛一种能精致地恶搞整个世界的快感扑面而来。接着,就是很明显的《第七封印》的影子,鲍里斯在战场上看到士兵变成羊群让人想起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法,碰巧成为战争英雄后见到的公爵夫人,无论装扮还是演员的脸都像极了《安娜·卡列尼娜》里的Keira Knightley,暗杀拿破仑之前,拿破仑训练替身的桥段让人怀疑《让子弹飞》是不是做了它的强化版……还有很多没有看出来的地方。Anyway,当我不知道要看什么的时候,找一部伍迪艾伦的片子总不会错,并且他的片子,真的让我觉得,看的书越多,看的电影越多,越能get到其中所设梗的精妙。

伍迪艾伦认为此剧是他早期喜剧中最好的一部,貌似一生都是重复这个相似的话痨无情节无厘头喜剧,周星驰的电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伍迪艾伦的影响。。。香港最繁华的时候的电影,大多是西方尝试过的,国内当前火很多电影,西方和香港尝试过。。都在经济迅速发展后有一波爱国主义影片热潮。。。票房市场大陆,各种类型片都会迅速发展起来的,只是现在多个视频平台,会缩短影院发展空间,甚至压缩。。线上不香吗?干嘛去影院

早期的伍迪艾伦真是无比生猛,尤其是他自编自导还自演的影片,由内向外地显示出强烈的个人气质和微妙的后现代气息。且和周星驰类似,如此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导演自己作为演员的形象演绎,唯有伍迪艾伦自己最能作为伍迪艾伦。伍迪艾伦的角色形象有一大反讽之处,即孱弱的外形和坚挺的性能力之间的反差。换言之,尽管从外表来看,Allan并不是一个tough guy,但他将masculine之处落实到床上功夫上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伍迪艾伦式的机要。本片在文本设计上亦充满了强大的解构性,处处充斥着对经典影片、俄罗斯文学、历史、民族性、宗教、哲学等的致敬与逆反,在这一过程中,滑稽与荒诞效果总是少不了的,段落设计呈现出情景喜剧的质感。不过,Allan确实是以掉书袋为爱好,这使得本片总归是不安和缺乏长时段段潜力的

获得奖项

  •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UNICRIT Award / 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奖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