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贝特之宴(1987)

Babettes gæstebudUP:2021-08-01

《巴贝特之宴》(丹麦语:Babettes gæstebud),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丹麦剧情电影,首映是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该电影由盖布里尔·亚斯里执导,基于凯伦·白烈森原著故事改编。巴贝特之宴是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丹麦电影。

巴贝特之宴

评分:8.4 导演:加布里埃尔·阿克谢 编剧:卡琳·布里克森 / 加布里埃尔·阿克谢
主演:斯特凡·奥德朗 / 博迪尔·谢尔 / 比吉特·菲德斯皮尔 / 亚尔·库勒 / 让-菲利普·拉丰 / 毕比·安德松 / 格茜塔·诺比 / 阿丝塔·埃斯佩尔·哈根·安德森 / 托马斯·安东尼 / 格特·巴斯蒂安 / 维戈·本特松 / 薇比珂·哈斯特伦 / Therese Højgaard Christensen / 波尔·克恩 / 凯·克里斯蒂安森
类型:剧情 / 爱情 / 音乐
片长:102分钟地区:丹麦
语言:丹麦语 / 瑞典语 / 法语
影片别名:Babette's Feast / 芭比的盛宴 / 芭贝特的盛宴
上映:1987-08-28(丹麦)
IMDb:tt0092603

巴贝特之宴简介

19世纪70年代,与世隔绝的丹麦北部的小村庄。一对督信路德教的姐妹花玛蒂娜(比尔吉特·费德施皮尔 Birgitte Federspiel 饰)和菲丽帕(博迪尔·吉尔 Bodil Kjer 饰)平日里深居简出,在做牧师的父亲的引导下,不惜牺牲爱情,全身心地献身于宗教事业。好心的姐妹二人收留了一个由巴黎避乱而来的女子巴贝特(斯蒂芬妮·奥德安 Stéphane Audran 饰)。身世神秘的巴贝特原来是法国餐厅的名厨。巴贝特幸运地获得了法国巨额彩金一万法郎,为了回报这对好心的姐妹,巴贝特决定在两姐妹父亲的忌辰时亲自掌厨,为村民奉上一桌正宗丰盛的法国大餐。
  本片根据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纳森的小说改编而成,荣获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大奖,并获得1987年第40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以及1989年第4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第40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加布里埃尔·阿克谢

简评

电影《巴贝特之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这部电影通过描绘两个清教徒姐妹的生活,反映了一种极端的宗教信仰和对世俗生活的排斥。这种生活方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纯净和神圣,但实际上可能是一种对人性和情感的束缚。影片中的姐妹们为了保持宗教信仰的纯洁,放弃了个人的幸福和爱情,这是一种对人性的牺牲,也是一种精神的自我压迫。然而,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人性之美和艺术的力量。巴贝特的大餐不仅让清教徒们在物质层面得到了满足,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了精神和心灵的和解。通过共享一顿丰盛的饭菜,清教徒们开始相互理解和接纳,最终达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个过程揭示了艺术和文化活动在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由奥斯卡热门IP选手卡琳布里克森的短篇小说改编,光看前面你根本觉得这个故事就很有北欧极简风色彩的宗教故事,但后半程故事一转,一次偶得的饕餮法餐打着艺术的名号让全村人从此感受到爱上帝也并非需要清心寡欲,美食能让生活展现完全不一样的幸福,还能促进全村和谐,也让全村人重新审视生活,更加珍惜上帝赋予的美好食物。这部电影当年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还拿了很多宗教奖,我感觉很像是法国洛可可战胜了北欧极简,告诉人们,需要正视自己的欲望,享受生活,上帝一样会爱我们如初,反正我觉得这部电影很mean,但是西方肯定觉得是说到了G点的电影。

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内容触及了我所感兴趣的食欲与爱欲。说到食欲一下子就想到了村上先生在世界冷酷里的胖女郎,“身体胖墩墩的全是肉,仿佛夜里落了一层无声的厚雪”,勾起了我对食欲的混沌与思考。这部电影拍的美、克制、又有感染力。村民以及两姐妹对‘une vraie française dinner ‘真诚的误解与无知令人发笑,这种笑意不见得源自“幽默感”,反而源自“真实”。进餐过程中气氛渐渐被温暖的光亮与爱意笼罩,人们的脸微微涨红、眼角弯弯的;一直到后来牧师之女再度歌唱,我眼里泛起了泪花。巴贝特备置晚宴的过程,画面拍摄的像古典油画的景物,带着一丝丝血腥,又肃穆庄严,十分有趣。

原本定了去线下观影会看,结果因为出差错过了。先扒拉了小说阅读了一下,原著很短,只是一个小短篇。极端的克制和极端的贪婪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对欲望极度放纵。对应的12个信徒也是很有意思,都属于明喻了。能把那么短的故事扩充成一百分钟的电影,大部分镜头都是靠细腻的感情描写来支撑,反倒是对美食和烹饪没有太长的赘述。信徒们吃了盛宴之后展现的样子,看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怎么跟普通人嗑药了一样,结果电影并没有太过于展现这个部分,有些遗憾。食欲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日常最容易被满足的一种欲望,这些心有信仰的人大抵也是可以通过信念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吧。

开头的钢琴好诡异,还以为恐怖片呢。。。在别的地方看到了内容介绍,“法国”二字吸引了我,点进来发现是音乐片更想看了!不知道关于宗教,但正好最近很感兴趣…… 分了两天看,因为第一天打开的时候已经很困了,我想我不能以这样的状态看最精彩的部分,于是去睡了。关于这顿饭http://..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就很详细,打不开搜Blinis Demidoff巴贝特之宴,vogue的就对了。。。我想,如果我是巴贝特,可能会买纺织机和羊之类的,因为大家看起来好冷好冷

第一次看还是读研的时候,现在跟那时有什么不一样的观后感?在再看之前,我已经基本忘记剧情,唯独记得一道道奉上的法式大餐,一个个享受的食客模样,除此以外什么内容都不记得了。如果真的有“上帝”,那巴贝特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历尽千帆,仍不改本色,可以吃寡淡面包汤,也可以做饕餮盛宴,她打开了19世纪一群海边定居的清教徒的感官之夜。美... 可以打破边界,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味道,美好的歌声...真正的美让你难以说谎, “禁欲”本身就是个很可笑的词,生而为人又要否定自己的本性,无欲不是禁出来的...

弱光源、诗意旁白、古老剧目的动作姿态,是极具戏剧感的电影形态。宴席上,将军以独白的形式说出“恩慈与真理相遇,公义和极乐互吻”,爱欲和口腹之美便升华为纯粹的精神愉悦,被纳入信徒的经验世界。这与《帕西法尔》的戏剧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侯麦需要戏剧规范的限制、戏剧感提供的间隔和差距,方可激发他电影的全部力量;而本片的戏剧感放大了信徒的虔诚,形成一种普遍的包容的姿态,可以消弭银幕内外经验、情感、信仰的差距。这是宗教与世俗情感(欲望、恐惧)的奇妙共存,也是戏剧和电影的奇妙融合,观众只需心怀感激。

。本片的剧情其实很简单,前半部分交代了两姐妹年轻时分别于军官、艺术家的情感纠葛,这份情感在姐妹俩禁欲的宗教信仰下无疾而终,后半段则讲述了巴贝特为大家准备的美味的法式大餐。最后那几十分钟的戏份,全是以法式大餐为主,看似单一的剧情,却能以众教徒在用餐前的惧怕到用餐时被美味佳肴所征服来做对比,每个人惊叹于美食时的表情都一一事无巨细的呈现出来,这种前后情感的强烈对比真正烘托出了在美食面前足以让人忘却宗教信仰的禁欲。禁欲与清淡的饮食并不是宗教信仰的最终要求,只有满足爱与欲,才能升华出感恩之情。难怪最后姐妹俩也不得不抱住巴贝特感叹她“连天使都会被征服”。

非常非常美,是呢种恬淡的朴素的但充满神性的美。巴贝特烹饪时的专注和电影整体的影调让我一直想起维米尔的画,尤其是他呢幅the milkmaid,就是人物整体的状态,巴贝特做饭的时刻,milkmaid倒牛奶的时刻,“从过渡中抽出永恒”,因而此刻即永恒。电影通过巴贝特的盛宴释放清修教徒们的味蕾和欲望,我们纵情享受的时刻还能全心全意地爱着上帝吗?但或许上帝的神性在呢一时刻就存在于巴贝特身上。电影里巴贝特说作为艺术家自己永远不会贫穷。她逃到这个小岛上,被姐妹俩收留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自己的“艺术生涯”,就从去店铺里精打细算买洋葱开始,从和海边的鱼贩讨价还价开始。“巴贝特到来后我们的钱似乎结余了很多”,真正的艺术家,何时何地都在创作自己的艺术,这是艺术的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尊严。

让人感受到浓浓温暖的电影,每一帧都流淌着幸福与美好,起点于宗教神性,落脚于朴实生活和欲望,剧情中埋藏着许多相呼应的经历时间酝酿的角色命运交织点,情绪如影片中的这群生活单调,却永怀向往与浪漫的北欧居民被开启的味蕾般,在巴贝特之宴上绽放,这不仅是味觉上的,更是一种欲望的回归。通过细腻的特写镜头,传达着丰富的情感,品尝美食过程中,角色面部洋溢着的满足感,还有旧日情人们饱含爱意的眼神……相当喜欢的一部,诗意与浪漫唤起内心的美好,却如冬日般宁静。

黄丹剧作课观摩影片。“当语言无法充分表达时,食物就是爱的象征。”耶稣的十二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时陷入了互相怀疑和攻讦,而法国女厨芭贝特却用一道法式大餐唤醒了十二个清教徒的人性与良知,让他们在宴会后达成了和解。芭贝特将烹饪视为一门艺术,她自豪地在银幕前告白:“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贫穷的”,正是提醒世人不要将灵与肉互相对立。灵魂不是肉体的囚徒,肉体也不是灵魂的牢笼,人既要满足口腹之欲,也要追求高尚的情操。电影改编自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短篇名作,全片以旁白娓娓带出故事,虽然戏剧性不强,却很耐看且兼具文学性。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本片打败路易·马勒的《再见,孩子们》获得最佳外语片大奖。

异常干净,纯洁的电影。古典的主题却缺乏欧洲电影中一贯擅长的油画效果,让我开始的时候担心过分简陋的布局和本身就淡薄的剧情会不好看,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导演高超的艺术手法让整部电影的画面完满,构图稳定均衡,画外音的叙事方式奇妙地加强了整部电影的节奏和平衡感,人物的发展和剧情走向成熟稳重,配合路德教派追求素朴生活的理想,在美术设计上不追求强烈的精致感,反而很好的烘托出端庄大方的气质,令人对北欧小渔村的荒凉有所体会,却又能够感受到居于此地的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所抱持的信心希望并不是建立在一无所知的愚昧之上,而是出于人性本善的态度,对于信念的坚定和对于美好事物本能的感知。非常好看美丽的电影。

获得奖项

  • 第1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第1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César —— Best Film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Meilleur film de l`Europe communautaire)
  • 第46届金球奖
    第46届金球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40届戛纳电影节
    第4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39届戛纳电影节
    第3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
  • 第4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4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ress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Direction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Adapted / 最佳影片 / 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