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大亨(1994)

The Hudsucker ProxyUP:2021-02-21

影子大亨

评分:7.5 导演:伊桑·科恩 / 乔尔·科恩 编剧:伊桑·科恩 / 乔尔·科恩 / 山姆·雷米
主演:蒂姆·罗宾斯 / 詹妮弗·杰森·李 / 保罗·纽曼 / 约翰·马奥尼 / 查尔斯·德恩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奇幻
片长:111 分钟地区:英国 / 德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金钱帝国 / 赫德萨克的代理人
上映:1994-03-11
IMDb:tt0110074

影子大亨简介

诺维尔(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从大学毕业后便来到纽约街头找工作,缺乏经验的他只能在一家金融公司里担任一名收发室小职员。不久后总裁自杀身亡,公司的实权落入了老奸巨猾的董事会成员马斯伯(保罗·纽曼 Paul Newman 饰)手中,这本来没有诺维尔什么事,不料马斯伯为了达到他低价收购公司的目的,竟将看似愚蠢的诺维尔任命为他的傀儡总裁。而诺维尔此刻正在一门心思地研发他的新发明——呼啦圈,马斯伯想借此发明使公司的股票跌入冰点,不料呼啦圈推出后竟大肆流行,公司的股票直线上升。恼羞成怒的马斯伯开始在暗中大动手脚,将公司的局势搅得一落千丈,诺维尔也变成了众矢之的,甚至有可能被关进精神病院。绝望的他再次回到公司大楼的顶层,准备纵身一跃一了百了,然而就在此时,原已故去的前任总裁竟然出现了……

第4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乔尔·科恩

简评

非常经典,值得二刷!前面的求职找工作处处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情景、工作场所异常忙碌根本干不完的压迫感、新人被职场老鸟欺负瞒骗的情景,小时候看觉得好笑 毕业后发现说的就是自己 笑中带泪。另外,影片第1小时16分钟女记者的声音说着说着突然变得哽咽,虽然说的是英语,但是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太棒了。老戏骨不分国界。

非常风趣幽默,同时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反派费尽心机殊不知本来自己就是继承人,人群在雪夜像无头苍蝇一样狂奔却不知自己只是资本的工具。巴恩斯看似愚笨,却熟读文学热爱发明,初心未泯;女记者看似心机刻薄,却不忘初心没有辱了普利策奖给予她的使命。科恩费心制造了许多环环相扣的巧合,让人看的愉悦又唏嘘,但缺点是剧情太容易被猜到了,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该片从第一组镜头开始,就营造出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影片的氛围,闪着银灰色的金属质感,几乎所有镜头都是那样精致,全然不同于科恩兄弟的早期作品。不过,在这样一个都市童话背后,却没有了科恩兄弟作品一贯粗糙、冷酷的黑色幽默和近于荒谬的写实感。也许科恩兄弟希望开创作品的新范例,但这个尝试显然是不太成功的,毕竟关于巨额资产和公司生死的题材,并不是这对兄弟的长处。不过尽管如此,该片仍旧具有很强的可看性。

女主的演技太soso,讲话时手上动作太多,好似只为了完成一系列走位动作和记住一大串连珠带炮的台词。能看出大都会的影子,但剧情本身比较套路,角色也比较样板化。利用圆形符号打破垂直的建筑几何感以及单一线的独裁管理是唯一的亮点之处。未来即现在,而未来也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时间的概念也在片中不断出现,只是以天使解围的happy ending结局实在喜欢不起来……

故事不够,天使来凑,圆不下去了就进入玄学,主要是前期剧情一点没有暗示这是奇幻题材,就很生硬。不过影片一些镜头居然很有默片时期的古典技法,倒是有趣。感觉楼上董事会、巨大办公室、martini,楼下的工业钟表齿轮、蒸汽机、密密麻麻的员工(工人),有点致敬《大都会》的意思吧。

科恩兄弟太狠了,太喜欢了。对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嘲弄:工业化让人变成可有可无的随时被辞退的螺丝钉,做着白痴工作却害怕出错;华尔街精英把所有人当傻子的前提是他们能够操纵市场。普利策奖的梗也是一个大大的玩笑。稍稍不足的是女主的形象和演技略显单薄。,尤其是在视听语言和表演上。周星驰才是“影子大亨。”

仍然能拍出happy ending的科恩兄弟,诉诸宗教的左派电影。充斥着老白男的董事会与办公大厅,那一个个秃顶排列起来,很有视觉冲击力。用《生活多美好》的叙事模式去传递与其几乎完全相反的价值观,从此角度来讲,本片很像《黑色党徒》。另一方面,将本片和同时代的《阿甘正传》相比也很有趣(低能而幸运的主人公,大量的笑料,对于商业成功案例的戏仿)。本片几乎可以说是《阿甘正传》的反向重演,两者的开端和结局都一样,只不过前者为Y轴正,而后者为Y轴负。女追男对男追女,跑步因身后有追捕者对跑步而身后有追随者。《阿甘》削弱了原著的讽刺意味,而本片则给类《生活多美好》电影添上satire的底调。《阿甘》选择把电影做成编年史,而本片则倾向于让时间停住,关注着1959资本主义和艾森豪威尔的恐怖。

美丽的童话故事!全片的音乐和表演充满默片时代的夸张和滑稽,镜头还是一贯的又美又有张力。女主角有点点没表现出那种伶牙俐齿的强势美人风范,快速念台词时感觉不大有气势。男主就是男版傻白甜。但是好喜欢开头总裁跳楼和他变成胖天使的段落哦!是想让小朋友小时候就看的电影!啵啵啵。

喜欢影片里表现的漫画式1958年纽约城市与室内空间。冬天,灰色,沉重,20世纪上半叶井喷的艺术中一切包含秩序的部分,尾随新古典主义的幽灵,在大钟背后,以大空间装下一座资本主义像,白色的舞会则是奶油花边。50年代保守席卷,噪音与蒸汽雾气,竖棱玻璃门与打卡机,气动管道传输,信件如雪片倾倒,办公台似乎可以无限复制,灯光只是灯光,除了夸张扭曲与歇斯底里的人声,一切被纯粹物质的机械形式填充(最经典的大概是玻璃罩里的纸条机(?),于被屏幕包围的当代人看来有一丝性感)。呼啦圈与飞盘是唯一的异色,一切形式的轰鸣与躁动中,静静等待新革命的到来(成功预言了科罗那时代的飞盘大流行x)。片尾的音乐忽然阴森几秒。

你科恩还是你科恩。作为两座高峰间的一部放松小品,本片也绝非无脑的闹剧,而是充满科恩怪趣味的奇葩:偶然性,反理性,人性的黑色,反转之外的反转,以及暗黑童话般的奇幻色彩,对金钱与商业大亨极尽揶揄之能事,使这个莫名其妙的文本深深地烙上了科恩的痕迹。不过既然以打闹为主,影片的讽刺意味与艺术价值意料之中地打了折扣,不过想必他们二位压根意不在此:就像日后《严肃的人》里第二个拉比,悠悠地给你讲个荒诞的故事,然后呢?没有然后啦!

科恩兄弟的作品里,可能这是我看过觉得最无趣的影片了。故事的核心是一切冥冥之中早有注定,阴谋诡计注定会失败,真诚善良富有热情才是正道。可惜故事内容太过于荒诞,基于现实的部分不牢固,商业娱乐片属性太过。周星驰《食神》是对本片最好的致敬,以及周星驰开始自导自演的几部影片在其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7分吧。感觉《西虹市首富》在大情节点上对此片借鉴颇多。然后,我觉得这个片整体风格呈现包括演员表演都过于drama了,反而失了回味。最喜欢的一个点是呼啦圈量产前,过各道流程的那段蒙太奇,尤其是创意团队想产品名字的呈现,真的很搞,其他的段落在影片出品将近30年后,给我的感受并不强烈。

获得奖项

  • 第46届戛纳电影节
    第46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第47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