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1916)
《党同伐异》(英语: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 the Ages,1920年中国上海上映时片名译为《专制毒》)是一部1916年由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的美国默片,被视为默片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最后一分钟营救”(平行蒙太奇)的叙述手段即出自该片。
党同伐异简介
本片又译作《党同伐异》,是D.W.格里菲思最具创作野心的作品。由于受到《国家的诞生》惊人卖座的影响,格里菲思遂再接再励拍摄一部场面更大,内容更有深度的影片。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动用了二百万美元的制作费,拍摄成片长220分的巨片(原版长480分)。可惜本片在1916年9月于纽约公映时,并没有受到预期的欢迎。本片所以卖座失败,原因很多,最主要是格里菲思在本片所采用的故事结构太复杂,导演手法已超越当时观众的接受能力。加上主题过于严肃,其中提倡的宽容和反对暴力的论调跟当时美国的高昂参战情绪引起冲突,因此未能受到普遍欢迎。不过,人们却不能否认这是一部电影艺术上的不朽杰作。《忍无可忍》由四段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组成:巴比伦的没落、耶稣基督的受难、法国的圣巴托罗米宗教大屠杀,以及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劳资冲突。格氏描述他自己的构想:“四个大循环故事好象四条河流,最初是分散而平静地流动着,最后却汇合成一条强大汹涌的急流"。本片一开始,是一个母亲推摇篮的镜头,插入惠特曼的诗句:“如今如同昨日,世间的人情变化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优乐悲欢。"这字幕之后,展开第一个作为全片基调的现代篇故事。随着剧情的进展,导演经常切入另外三段故事,成为四段平行发展。最后,画面仍回到母亲和摇篮,呈现出“人类从不容异已到宽容的进化"的主题。作为故事核心的现代篇“母与法",内容描述四个失业的男女工人从小镇来到都市中找工作,有人误入歧途,有人渴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正派的男主角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被捕后判处死刑。行刑之日,真凶良心发现,在最危险的一刻将男主角救了出来。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一般社会状况:农村不安定,都市阴暗而复杂、劳工生活困苦、法律问题重重等。格里菲思在本片中进一步表演他在“平行剪接"方面的杰出才能。他利用四段故事中的类似情景作比较剪接,使分散的情节显得统一有力,并因类似镜头的多次重复而使剧情产生出热情奔放的情绪高潮。譬如有一段镜头是这样剪接的:一、耶稣基督被士兵押着前进;二、巴比伦的村女向情侣奔告国王的危急;三、现代的少女拚命为救她的爱人而奔走;四、在巴黎大屠杀中,新教徒企图在群众骚乱的街道上援救未婚妻。格氏利用移动摄影、镜头、划过镜头等技巧连接四段平行发展的情节,节奏紧凑流畅。格氏甚至在个别的故事片段中使用短短的倒叙技巧(FLAXHBACK)来交代情节,显见他的“电影文法"的确比同时代的导演高出很多。除此之外,格氏在本片中亦首创“大特写"和“大远景"的镜头,以加强观众的心理感觉(如:特写女人紧握的手,表现她在听到丈夫判死刑的消息时的焦急;以大远景拍摄资本家独坐办公室中,暗示他庞大的支配权力)。他又利用影片染色的方法来加强各种特殊效果(如夜景用染青色的影片、点灯的房内用染黄色的影片、巴比伦城火烧时用染红色的影片)。这种影片染色方法虽非格氏首创,但却没有人像他这样在一部电影片中大胆的全面采用。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部内容复杂的大制作竟然由始至终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本,而只是靠格里菲斯的临场即兴创作而成。此外,本片也没有任何布景的设计图,但格氏却能够命人搭盖出宏伟得哧人的巴比伦布景。在拍摄巴比伦攻耶路撒冷的场面时,更在一天之内同时动用一万五千名临时演员和二百五十辆战车。他这种大手笔使得当时意大利出品的历史巨片也瞠乎其后,由此也可以看出格氏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如何自信。或许正如格氏自己的格言所说:“艺术经常都是革命性的、爆炸性的,以及轰轰烈烈的"。看《忍无可忍》一片幕前幕后的表现,可知格里菲思的确是一个身体力行的艺术家。
- 大卫·格里菲斯 D.W. Griffith导演
- 丽莲·吉许 Lillian Gish饰 The Woman Who Rocks the Cradle / Eternal Mother
- 梅·马什 Mae Marsh饰 The Dear One
- 罗伯特·哈伦 Robert Harron饰 The Boy
- F.A.特纳 F.A. Turner饰 The Dear One's Father
- 萨姆·德·格拉斯 Sam De Grasse饰 Arthur Jenkins
简评
1000献给格里菲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师|史无前例的史诗巨制,难以想象这几乎是天文数字的制作经费|历史上巴比伦的陷落、耶稣受难、圣·巴托罗谬之夜,以及当今的工人大罢工,千年的历史借由蒙太奇一一展现出来。有趣的是,前两个小时不紧不慢地将四个故事来回呈现,到最后半个小时四段“最后一分钟营救”用频繁的剪辑快速切换,原来诺兰在《敦刻尔克》中用的手法都是百年前格里菲斯玩剩下的|黑夜中的巴比伦之役与耶稣受刑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地狱|千年轮回,牺牲终酿为悲剧,唯有现今,爱能在摇篮中化为永恒。
黨同伐異鍛造了戰火與監牢:大祭司背叛國王引致古巴比倫陷落,新教派的崛起影響猶太教統治基督受難,法國巴黎天主教對新教徒的趕盡殺絕聖巴託羅繆大屠殺,現代的一次冤假錯案。用平行敘事與交叉剪輯講述四個時代的故事,更襯得歷史像是一個輪迴,最後四線一同迎來高潮張力拉滿,可惜除了現代的一案歷史全是悲劇。想想這是一戰時期上映的電影,從最後愛與寬容贏過「黨同伐異」、從絞刑台上被救下的男子看到了格里菲斯最後的善良。(古巴比倫的故事真是經費瘋狂燃燒⋯⋯知識儲備不夠的話前30分鐘信息量好大不過看下去還是能入戲的
。很多场面今天看来也极尽奢华。票房上却遭遇惨败,格里菲斯在本片后用毕生偿还电影的债务。本片的票房惨败一定程度也推动了制片人中心制的产生。。耶稣的故事、巴比伦的陷落、法国中世纪圣巴托罗米宗教大屠杀、现代的一对多灾多难的夫妻放在一起共同表达反对党同伐异呼唤爱与和平的主题。对于不同平行线索的蒙太奇处理也体现了导演的宗教态度,比如现代孩子被夺走转场到耶稣。,“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的开创和不同平行故事线对于共同主题的呼应都极具影史意义。尽管有些场景因为没有注意单场戏内部应该产生节拍而显得有点凌乱,但是对于1916年的开创者来说,这是无可指摘的
默片时代的表现力难以支撑起时空跨度这么庞大的多线叙事。在主题上四个故事是同构的,时空跨度本身提供了场景和衣着的区分,格里菲斯还在背景音乐上做了区分,滤镜染色也能做一些区分,并且在结尾处格里菲斯还用明显加速的剪辑制造共同的高潮,不过这些技术开创在格里菲斯设想的结构面前还是显得不太够用,不同故事线在高潮之前的表现力差异巨大,这种差异也更多是由场面本身带来的。少了声音和台词就少了太多注意力的焦点,人物不如情节具体,怪不得会发展出表现主义。格里菲斯太超前了。
看之前我以为这是部100年前的电影,奉为经典的原因就在于很早,那时我们的民国才刚刚成立。但看过之后才发觉,这部电影确实很震撼。我不专业,只说说自己看法。一个是音乐,契合剧情,而且波荡起伏,现在听来也不觉过时;一个是场面调度,攻打巴比伦城,巴比伦舞蹈,圣巴托洛缪大屠杀,耶稣受难,都十分惊艳;一个是人物面部特写,尽显细腻;还有故事。导演把四则故事放在同一部电影里,平行地讲述,然后同时达到高潮,就好像交响乐,不同的故事章节乐器,同时抵达,在一个情绪点爆发出来,让观众对不宽容有了一番全新的震撼的认识。就算放到现在要同时讲述四个故事,还要完美融洽,都非常困难。另外,我觉得片名叫党同伐异,有点狭隘了,党同伐异只是不宽容的表现之一,不能囊括所有的不宽容不容忍。显然,这部作品太超前,这部作品的思想太超前了。
【B】截止1916年为止叙事最成熟的默片;明显的景别意识,鲜明的镜头叙事倾向(近中远景切换、大小特写使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剪辑使用纯熟,“最后一分钟”的完成度已经很高;布景极其奢华,巴比伦城战役气势颇盛;用“摇篮”场景的穿插深化出宿命般的悲剧轮回,用四个时间线的政治、宗教、战争、爱情组合成主题叙事的血肉;诚然,主题间强烈的内核关联予人深思,但大差不差的矛盾处理和分割开来的粗略片段没法继续向下深入;时间所限,格里菲斯的文本又趋向于说教,四个时空的“平行”清晰可见,而“推进”不见踪影
[118min] 格里菲斯虽然在这部电影中的剪辑和拍摄方面有诸多的创新,但是在故事和剧本方面却有一些问题,平行剪辑的四个故事相互之间由于默片形式的限制只能通过字幕的方式硬切换,所以说这样的剪辑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并不成熟,而且彼此之间关联性也不大,虽然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感觉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主要在结尾那一幕,利用了比较古典天上人间的形式达成一种爱与和平布满世界的效果,还有一些宗教信仰自由和爱的自由方面算是比较超前的思想。画面分不同的颜色不知道是刻意为之还是年代久远的问题,存疑。
与《一个国家的诞》比起来,这部电影的确不是一部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作品,特别是在一百多年之前,电影刚刚诞生不久的日子里。即便是在今天来审视格里菲斯的这部作品,它依然是“超前”的,具有相当大的野心和高超的艺术性。它与《宾虚》在场面上有很多相似性,都涉及到了宗教,也都是大场面与大制作,不过《党同伐异》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与故事线,它将四个故事进行交叉讲述,其时间跨度更是堪称“人类史”。除了四个主要故事外,不断在中间穿插的犹如圣母在摇篮旁静坐的画面似乎是一根牵着故事风筝的线,始终都在提醒着观众创作者想要传递的主题:爱与和。
#史记# 为什么说格里菲斯约等于电影现代化:1,时空差距巨大的交叉叙事中各种蒙太奇炉火纯青;2,最后一分钟营救屹立至今抓住的是永恒的人性;3,无比巨大的成本投入以自己破产的代价拓展着电影布景艺术渲染“物理特效”的广袤边际,同时大规模群演的场面调度为后世立下标杆;4,以摇篮作为结构转换,在意象和形式上至今难被超越;5,场景转换质的飞跃,镜头成为单位;6,文学性强到无以复加,电影成为艺术;7,染色更为成熟,台词更为讲究,音乐同样全程契合剧情感染带动观众情绪。以上这些是一个人在一部电影里完成的…………神
蒙太奇手法令电影内在多层时空叙事成为可能,影像不再是孤立的镜头集合,而是在特定结构下,一个完整图景的聚合,首当其冲的即是展现丰富的故事。格里菲斯天才般的想象力,使得如此宏伟超越性的古今时光的描绘得以在极具创新性的镜头语言下实现,更难得是在当时全民论战的大背景下,不忘民主精神,不忘对爱与和平的捍卫,山中女子和工阶女孩儿的形象塑造饱满灵动,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古巴比伦的美丽的建筑雕像……ps~好爱无声电影里演员们的动作表情的演绎,在当下影像中很少能欣赏到如此多义活泼的表演了。
《忍无可忍》由四段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组成:巴比伦的没落、耶稣基督的受难、法国的圣巴托罗米宗教大屠杀,以及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劳资冲突。格氏描述他自己的构想:“四个大循环故事好象四条河流,最初是分散而平静地流动着,最后却汇合成一条强大汹涌的急流"。本片一开始,是一个母亲推摇篮的镜头,插入惠特曼的诗句:“如今如同昨日,世间的人情变化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优乐悲欢。"这字幕之后,展开第一个作为全片基调的现代篇故事。随着剧情的进展,导演经常切入另外三段故事,成为四段平行发展。最后,画面仍回到母亲和摇篮,呈现出“人类从不容异已到宽容的进化"的主题
虽说是讲四个党同伐异的故事,但主要是讲现代和巴比伦的两个,其他的两个篇幅很少。第一个现代的故事其实也不算党同伐异,而是贫富对立,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第二个耶稣受难的故事篇幅很少,就只有几个场景。第三个党派斗争才算契合主题党同伐异,但就表现了一场屠杀。第四个巴比伦的故事表现是巴比伦王疏忽大意,被国师与外国人串通攻陷了国家。所以电影想表达的是反对暴力,要用爱浇筑和平,党同伐异翻译的有点不准确了。不过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场景磅礴大气,电影技法独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