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边几点(2001)

你那邊幾點UP:2021-08-19

《你那边几点》(英语:What Time Is It There?)是蔡明亮执导的第五部电影,同时也是2001年坎城影展的正式竞赛片。

你那边几点

评分:7.9 导演:蔡明亮 编剧:蔡明亮 / 杨璧莹
主演:李康生 / 陈湘琪 / 陆弈静 / 苗天 / 叶童 / 让-皮埃尔·利奥德 / Chao-jung Chen / Guei Tsai / Arthur Nauzyciel / David Ganansia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16 分钟地区:法国 / 中国台湾
语言:英语 / 法语 / 汉语普通话 / 台语
影片别名:你那边几点? / What Time Is It There? / 7 to 400 Blows
上映:2001-09-26
IMDb:tt0269746

剧情

父亲过世之后,小康莫名的害怕黑夜,半夜尿急甚至不敢起来厕所。陈湘琪去巴黎之前,向在天桥兜售手表生意的小康买了只手表,一个人飞去花都巴黎,但因语言障碍,让她在餐厅、地铁,都出现了生活上的问题。一日,小康心血来潮,把家里的时钟调成巴黎的时间,没想到小康母亲却误以为是康父显灵了,疯狂地将家里布置成一片黑暗,等待康父回来,而在巴黎的陈湘琪,也承受不住人在异地的孤寂......

演员

  • 李康生 - 小康
  • 陈湘琪 - 湘琪
  • 陆弈静 - 小康母亲
  • 苗天 - 小康父亲
  • 叶童 - 巴黎的香港女子
  • 陈昭荣 - 巴黎地铁的男子
  • 蔡闺 - 妓女
  • Arthur Nauzyciel - 电话亭里的男子
  • David Ganansia - 餐厅里的男子
  • 让-皮埃尔·里奥 - 巴黎慕园的男子
  • 李幼鹦鹉鹌鹑 - 录影带摊位的客人

奖项

奖项奖项受奖者阶段/结果
2001年坎城影展金棕榈奖《你那边几点》台湾、法国提名
最佳技术大奖杜笃之获奖
第38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你那边几点》汯呄霖电影有限公司提名
最佳导演蔡明亮提名
最佳女配角陆弈静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蔡明亮、杨碧莹提名
最佳音效杜笃之、汤湘竹提名
评审团特别奖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奖
芝加哥影展最佳导演蔡明亮获奖
最佳摄影获奖
评审团大奖《你那边几点》台湾、法国获奖

简评

很奇怪,还记得在中学艺术课本上看到这部片的截图,是母亲盯着鱼缸那一幕,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看的是同一本教材?小康看着安托万,利奥德在巴黎看着什么呢?我看着小康,李康生在台湾看着什么呢?真是太喜欢蔡明亮阐述出来的这种孤独,它不是我讨厌的那种浪漫主义的、自我建构的、硬邦邦的严肃的孤独,而是不断变换的、对话的、生活的、柔软而幽默的,在影片里自成了一个永恒延伸的世界,让人看着很温暖很安心,能够在片子里的世界,和某部分的现实里,和人们共享这些孤独。

成年人版的《四百击》,即使跨国,蔡明亮做的没有没有变,但是方法变了。台北和巴黎相差七个小时,但是你无论怎么把从物理意义上时差调整回来,去世父亲的父亲不会回来;老公不会回来;一见钟情的恋人不会回来;为了抵抗孤独,这个世界上有情色片、小姐、各种被赋予了意义的物品,它们被用来堵住漏风的窗户,消除天花传来的噪音。只有孤独,无时无的孤独,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多少不眠夜,我好像听到了心碎的声音。你那边几点,这是一个得不到回答的问题。

你那边几点啊,我拨了台北和巴黎的时间,想象着我去你那里,看看你在干嘛,心里有没有我。我曾经远眺时间,喜欢过一个早已走远的人,依稀记得他当时在济南,我就翻开电话簿找到济南的区号,还去火车站看列车站点,幻想着我存在于那里的一切,后来当然是虚无。结尾处长椅上的黯然伤神,漂泊的行李箱被勾起,又让我想起你那边,几点啊,你在干嘛。

我不想去管导演要表达什么高大尚的思想,反正他就喜欢夸张的手法去讲孤独和空虚。我反正觉得故事很无趣很闷很慢,两倍速加跳帧看,男主这就是有病呗,做的事那么莫名其妙,人家买表的女的跟他也没什么,而且男主的妈也有病,男主还叫他妈不要发神经,实际上两个人半斤八两,孤独的人就一定要这样吗。最后老头子把箱子从水里捞出来也没看懂。马上再去看看后续《天桥不见了》和《天边一朵云》。男主家怎么把战船招财鱼和金鱼养一起,一个冷水鱼一个热带鱼,而且它们不会打架吗?另外我想问什么手表这样砸都不坏?

本片是蔡明亮風格化的一次極致表現,體現在形式化傾向的強烈以及簡約。每一個鏡頭都是機位固定的長鏡頭,構圖之嚴格,燈光和美術的精準可謂有目共睹,對白減到最少,連人物都比過往作品更抽象。蔡明亮更是首次離開台北,而去法國巴黎取外景,除了向特呂弗的《四百擊》致敬外,還有意以台北,巴黎二元對立的結構探討生人與亡魂,人世與陰間的關係。蔡明亮在形式化上無疑更加得心應手,但以主題之大(時間,死亡,孤獨,緣分),到底還是一部概念化的電影,像法國陳湘琪偶遇葉童一段便流於堆砌。可見蔡明亮的創作是越來背離觀眾,沉溺自我了。

蔡明亮這次對情慾、時間的復刻是靠近王家衛鏡頭下男女的都市糾纏的,但後半部分近乎滿溢的性愛表達又回歸到蔡明亮一以貫之的性之飢渴-水的隱喻系統。角色在鏡頭的絕對時間內無端的出現,想起了《奇異博士》那寶石的重復性時間迷局,蔡明亮並非營造時間的氛圍感,而是力圖還原時間本來面目(直到後來的《日子》),手錶作為錨定點,後又高概念抽離《四百擊》,一並轉變為小康對湘琪單相思的似定情信物一般的關係紐帶。所以,《你那邊幾點》更像是蔡明亮的新世紀戀歌。

看到一半喘不过气了,就在女主在电话亭碰到一个出离愤怒的暴躁男人然后独自搭乘巴黎地铁的时候,喘不过气了,觉得他们急需一个吻///////然后果然剧情就转向了身体接触///////片尾大爷闪现,大概暗示死去的人就好比在不同时间的人///////爱情万岁是交织在一个空间,而这一部,是很多不同的空间,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城市孤独//// 而且片头的孤独大爷就已经表明了导演的观点就是,就算处于同一空间那也是一样的隔阂////就是因为本质上是相似的所以我感觉不想再看蔡明亮了/////小康拨动百货大楼的时钟,这一幕非常的酷///虽然我很渺小很寂寞我距离你很远虽然蛋糕早已经坏掉了但是我可以拨动百货大楼的时钟我可以想你

关于时间。不能杀生于是喂鱼的蟑螂,调快所有目及范围内的时钟,厕所拿钟摆遮下体姿态挑逗的同志(或许是变态?),呼唤父亲魂归、用父亲枕头聊以自慰的母亲,拿手表大力敲击天桥钢管扶手的小康,异国他乡神游不知所措的湘琪。每个人在时间里都被压扁捣烂,神散魄碎。最后一幕,是否因为湘琪带着小康的表,于是康父出现在了巴黎河畔,捞起来她的行李。时间是巧合是迷信是……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像我很想知道无论在哪都找不到的丢失的那6分钟里究竟是什么内容。

压抑、孤独又在心底埋藏着卑微的期望……一直都觉得,蔡明亮的电影,能十分真实地还原生活。尤其是低俗不入流的、甚至让人产生生理心理厌恶的行为,它们也许离你并不遥远。无论是天边的一朵云里孤寂的男女,还是郊游里杵在路边举着广告牌,在雨中像动物一般撕咬鸡腿,然后机械吞咽的男主角。他的电影镜头实则是生活的摄像头,把那些搬不上台面的东西,不带一丝美化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①三条线并行:台北的男主对有一面之缘但已去巴黎的女主的暧昧想念(甚至试图过巴黎时间);男主母亲对她逝去丈夫的思念(甚至总觉得他的灵魂回来了);女主在巴黎无聊孤独并不快乐的各种生活。②疏离氛围的营造:极少的对话/台词;零配乐;全程皆是固定或运镜缓慢的长镜头;环境音/杂音;大量通过强化音响反衬人声的稀少;大量疏离的构图/摄影。③作为主情绪电影不该用群像并行叙事(问题同质于《河流》);女主那条线有些情节较缺乏趣味(也许是因为生活细节的捕捉不够深入有力,也许是因为影像表达较冗余,等等)。

我一直重复蔡明亮的现代性,不在于他的拍摄方式,而在于意向的选用和表达上。钟表和电话这些科学角度能够将人与人精准连接和确定下来的事物,在蔡明亮那里反而成为了降灵仪式的必需品。对于概念的迷恋借尸还魂在戏里戏外产生固执的幻觉和癔症,而这种谵妄的私人状态正是对追求普遍肯定与精确的实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反戈一击。蔡明亮真是华语电影中的异色天才。

#第一部蔡明亮#很少有电影会故意让观众觉察时间,这一部是这样,时间的概念充满全片,拍摄大量带有钟与表的场景甚至有些概念先行,固定长镜头让影片中时间与现实等长,观众与人物一同经历并感受时间。不管影片是关于爱情还是献给父亲,本质上是表现日渐全球化时代当下人的情绪的,情节的设置充满欲望和记忆的外在投射。结尾将三段不同空间情欲戏平行剪辑,台湾逝去的父亲走向巴黎逆时转动摩天轮的超现实场景都在弥合空间的距离,不同空间与时间下,欲望和记忆彼此连接,传递的情绪是相通的。(致敬四百击)

获得奖项

  • 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评审团影片特别奖
    提名:最佳剧情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原著剧本 / 最佳音效
  • 第54届戛纳电影节
    第54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53届戛纳电影节
    第53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