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歌(1987)

PrzypadekUP:2021-02-27

机遇之歌

评分:8.6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主演:博古斯瓦夫·林达 / 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 / 比涅尤·扎塔西奇斯 / 伯格斯拉娃·帕韦莱茨 / 马尔泽娜·泰巴拉 / 亚切克·博尔科夫斯基 / 亚切克·萨斯-乌赫里诺夫斯基 / 亚当·费仁希 / 莫妮卡·戈兹克 / 齐格蒙特·哈布纳 / 伊雷娜·比尔斯卡
类型:剧情
片长:114分钟 / 123分钟(未删节版)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影片别名:盲打误撞 / Blind Chance
上映:1987-01-10(波兰)
IMDb:tt0084549

机遇之歌简介

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医学院青年实习生威特克(Boguslaw Linda 饰)急于搭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动。威特克奋力追赶,命运由此分出三条支流。
  第一种命运,他赶上了火车,并在车上认识一名老党员。二人相识相知,老人竟鼓励和引荐威特克入党,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第二种命运,他因站内警察阻挡错过了火车,因此被投入监狱,狱中他结识一个反党分子,日后更积极参与地下反抗运动;第三种命运,他错过了火车,却巧遇曾经的女同学,两人相恋、结婚,过着似乎美满幸福的生活……
  本片荣获1987年波兰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oguslaw Linda)和银狮奖。

简评

这部电影比任何教授或历史书都更好地格式化了生活在共产主义之下/共产主义中的伦理问题。Witek首先是共产主义者,然后是宗教反共主义者,最后他是非政治主义者。那些没有住在波兰或中欧和东欧的人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多重道德障碍以及这一切的存在本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尽管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选择加入、抵制或退出。电影中里的三段故事,举凡各式各样的选择,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难以衡量的相对性,尽管我们总是希望在做所有决定时会通往一个决定性的、正确的结果,但这种相对性,我想就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叙事手法了吧。

一部两生花、三部蓝白红、十部十诫,真的有时因不喜欢一部电影而意难平。《机遇之歌》在构思与叙事结构上的开创性毋庸置疑,但当早已熟知此事并终于坐在影院中后,银幕亮起,这已不过是一个概念,观感与评价均无法将其掺杂于内,必须回归文本与视听自身。文本上,其实三个故事的各自“机遇”并没什么逻辑可言,谈到选择与宿命就更是有些不对劲;视听上,尽管克氏一贯对配乐的高品味并未缺席,摄影用色却远达不到后面作品的水准,更不必说大多数段落中的手持镜头的表现效果并不算好。一两年后,我对本片的记忆大概就只余下重复出现的那一段悲伤的追赶火车了。

个体的命运是由偶然的机会所主导的必然的悲剧,处于转折期的作品,基耶斯洛夫斯基将诉求从外部现实移置到内部思索,与政治的结合加强了被控制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带有强烈的悲观色彩(后期创作则更富有神迹般的希望)。“人常常以死亡的不确定性取代死亡的确定性,为人生设定了种种可能,却浑然忘记死亡的确定性可终止一切的可能。”剖开生活的表层,有一个隐藏的真相,那就是在看不见的深层世界中,所有个人的生命都是相互关联的,生命的本质便是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控制之下艰难地讨生活。死亡是生命的即是内在联系,同时也是生命的自然状态。三段时空的分岔在飞奔的火车(驶向未知)处,但不论机遇如何降临,三段的经历也会交叉,他终将会去向巴黎,会直面恐惧和死亡。三次性爱很特别!

。①医学院实习生男主追赶火车时命运分出了三条if线:第一条是坐上火车阴差阳错加入了波共,第二条是没坐上火车并加入了反抗政府的地下组织,第三条是没坐上火车并远离政治安心当医生。但不管哪条线,男主的梦想都最终破灭。②《罗拉快跑》式叙事结构(或者应该反过来说)。③运用较克制的表演模式和冷色光来克制而深邃地表达情绪(原理同质于《十诫》)。④对很多剧情的理解都有着非影像知识(当时波兰的政治形势等)的门槛。⑤主题表达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色彩,但飞机炸毁的结尾过于偶然/意外,与主题表达不合拍。

开头那些盯着镜头打破第四面墙的手法太刻意,看了5分钟都入不了戏,但也感受到了时间从主角身上流逝。在思考人生世界观的同时加入当时东欧政治探讨,个人抉择在宿命面前很渺小。电影中戏剧性表现不是很强,比如男主在火车上遇到的被抓的瘾君子,随后又在闹事医院相遇,这本该是个很强烈的冲突,但本片将其弱化了。本片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就是剪的比较碎,理解有些困难,枯燥,但从中间开始,人物形象和故事细节都丰富了起来,我也开始能够共情于人物,发现这居然是部少有的温暖浪漫政治片,就是结局好像有点突兀,不过眼睁睁地看着飞机起飞然后在空中爆炸还是很震撼的

基氏的长镜头不仅用于叙事,更是能量的积攒。角色困囿于三段的循环往复,而镜头强调拖拽—奔跑—火车行驶,则是威特克生命的无端流逝。《两生花》中的木偶意象仍可以是绝妙的生命喻体,若关注基氏的借用细节所指涉的对象,同《杀人短片》又不得不将目光投射回冷战后期剧变前的波兰(进一步则是东欧群像的集体影射)。政治形态如烟缕般超然乎冷冰冰的镜头,故政治性外化于强权而内化于驱动力,逐渐累积成为如洪水猛兽般裹挟个体向前无序漫流的时代力量。

《机遇之歌》作为一部剧情片,是以“what if”叙事结构呈现的。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医药大学读书的波兰青年在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决定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的。他急匆匆地赶火车,有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我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难受和失落。最后一种机遇来临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地以为会是一个大团圆结局,但是遇到空难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可能也是前面铺垫的太多生活的安稳美好,才会在最后空难的时候让我有了很大的落差感。这部作品将人生的未知性和偶然性表达的淋漓尽致,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三段看似由机遇开始分叉的命运,都通往信念甚至生命的毁灭,而政治似乎是背后操控最大的力量,无论是参与反对中立。其实K不悲观,如果真正悲观的话就会认为无法控制的机遇摆弄着命运,而不是无法改变的痛苦与生活的环境。非常喜欢开头的蒙太奇,随着一声呐喊,我们进入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第一人称回忆,而这些碎片都在之后的影片中得到解释。这些定量事件对他的影响取决于火车之后发生的不定量事件。作为分割线的音乐和升格画面是时光机的开启。最后一个镜头如此神圣,让我想起《蓝》的车祸镜头,是纯粹的死亡,不占一丝血腥。

杭州基耶斯洛夫斯基回顾展。大银幕看基耶的体验真好。这部本来是为着“《罗拉快跑》的祖师爷”去看的,结果发现“随机因素导致不同人生”的结构只是其复杂内涵的一部分。有些电影就是会让你感慨是怎么做到能在两小时的时间里把这么多东西表现得如此完美且举重若轻的。三种人生可能性首先是波兰当时政治生活的三个侧面,无论左中右,无论是信仰执政者还是成为反对者,抑或明哲保身一心从事学术,最终都和那不断抛下接起的球,或者弹簧玩具一样身不由己,最终陷入死局。其次三种人生态度也是关于爱情、理想和信仰的探索。对白、运镜和色调都简练而又充满美感和意蕴。看完后劲十足,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主题曲以及那句,“以后希望我每晚都唱《国际歌》吗”(从电影院出来之后发现降温了,立冬之日。想起一年前的立冬,我在西安。我也有我的机遇之歌。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已经基本完成本雅明所提出的“超自然”任务,尤其是在《机遇之歌》里,导演用三段论(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被后来的蓝白红三部曲继承)、平行“位移”技术(镜像)、道德焦虑(虽然导演不承认)、形而上的场景构造精准地拍摄了人类生活中情绪、迷信、直觉、梦想的内部碎片,用最先进的复制手段还原了角色身上的光晕。这种光晕同样建立在巧妙地描述角色生平的一系列毫不相干的蒙太奇上,从车站起开始解构又复原。片中三处细节:楼梯上的弹簧(预示政治生命的“死亡”)、双眼时明时暗的圣像(暗示信仰的脆弱)、失败的苹果杂技(幸福生活的不确定性)堪称神来之笔。

有点难看懂,主要是剧情的跳跃性和对白的复杂性。三次重来的人生,机遇之歌可谓罗拉快跑忽然七日土拔鼠之恋的鼻祖。明明做的只是追火车这样一件简单如同猜火车来去方向的事,却被时代包裹着被带动着走,人生像一只烟灰缸一样被迫接受着被抖落的烟灰。上了火车,是无法自洽无法逃脱的桎梏。没上火车是误解和退无可退,也是成为最不想成为的碌碌人生。想起来基氏说在洛兹读书的时候,常和朋友比谁见到的残废指数更高。在电影中则是谁的无能为力至深,从信仰只是为好过到d只是权利的超人观,基耶斯洛夫斯基大概受陀思妥的影响很深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越看越有韵味,尤其是配上交响乐的章节就更是如此。看罢后会思考,是否需要选择站队和表态,因为结尾“完美”的那个结局,似乎就是在引导我们去逃离那个看似必然的选择。但更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是否真正曾拥有过命运选择的自由,难道我们所能够把握的,不仅仅只是命运所提供给我们的有限选择当中的一个吗?当我们无法追赶上那辆命运的列车时,我们是否会拥有一条更好的道路?伦理的有限性也许就在于此,因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而对人的要求也不能是无限的,除非存在那么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加以保证,又或者是康德理性立法的尝试。无论如何,幸福属于“无知者”。远离斗争者得福泽。

获得奖项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聚焦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