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往事(2003)

Memory of the YouthUP:2021-01-12

少年往事

评分:7.8 导演:陈建忠 编剧:陈建忠 / 厉立
主演:翟天临 / 马晓倩 / 俞闻天 / 张斯会 / 孙祺 / 管西庆 / 马修伊·恰希安 / 吕经晨 / 吕纬辰 / 杨梦超
类型:剧情
片长:88 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Memory of the Youth
上映:2003-09-25(中国大陆)
IMDb:tt6380322

少年往事简介

1928年的青岛,方忆琳(马晓倩 饰)和尧永诺(翟天临 饰)结识于一把教堂外遗失的小提琴,两人由此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方为反抗母亲逼迫她订婚而离家出走后,尧义不容辞地将她偷偷安置在海边的废弃小船中。尧悉心照顾生病一人的方,方也帮尧一起追寻要成为音乐家的梦想。然而少年们的宴席也终有散场的一天。在方决定坐船去欧洲寻父之后,尧和朋友们决定卖掉心爱的老爷车来帮方筹集船票的钱。当方真的买好船票准备远行之时,送行的尧也终于在岸边为她奏起了那首写给她的小提琴曲……

简评

好像是快毕业的时候看的一部电影,那是刚好面临毕业以后去哪个城市生活的选择,青岛也在选择范围内。今天忽然想起来了这部电影,大情节忘得差不多了,但有很多印象很深的小细节:拉琴的老教授、躲在帐篷里的流浪、还有一块修车… 然后搜背景是青岛的电影,果然找到了,有时间会再看一遍

银河映像成立这么多年来唯一一部小清新青春片,导演是《文雀》的编剧之一,配乐是90年代末2000年代初银河御用配乐之一的黄嘉倩。至于剧本,只能说一般,但是男女主之间的那种懵懂感刻画得还算不错,而且女主这个角色的性格实在太招人喜欢。此外,设定上有些像吉卜力的《侧耳倾听》。小演员们的表演和台词(带青岛口音倒是个处理的不错的细节)都有些尬,甚至尬的让人觉得反倒很多都是真实反应了233...这部片另一个吸引人的点可能就是把青岛拍得真的很美,有机会得再去一次。

“我是你们老师的司机”。这部电影好纯好美,原来我的故乡曾经有拍摄过这样美的电影。看完了想立刻回小港,小时候的家一推开窗就是海,拆迁之后再也没回去过了。岁月匆匆走过。故乡,总是让人觉得伸展不开手脚,因此从未有过乡愁。甚至在多个城市流连之后慢慢黯淡了对青岛的感情。曾经说它比不上西北,也比不上江南,后来发现还是离不开这里的海和教堂。我离开它,背向它很多次,但我就像冬天的海鸥,总知道要回来。这部电影唤起的更多是我的私人记忆。最后的送别,大家都在哭,我也心头涌上一股感动。人就是应该多多展现这样原生的感情。想回头就回头,想追就追,而你呢,想等就等,想走就走。多潇洒自由呢。

少年,往事。电影的名字和海报都是很美的。我看电影的时候喜欢截图保存好看的镜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从头截到了尾。以前我以为,纯真的电影是牛奶糖的味道,但这部电影的纯真更像是橘子糖的味道,纯真中又充满了跳脱的灵动和想象的自由。方忆琳的笑容,尧永诺的道别曲,小小少年们的情谊与梦想,和奔跑中略过的青草地交织在一起,成为遥远的回忆,成为少年的――往事。

翻阅本人被炸的微博号,发现17年6月6日看过,评价为:“刚看完。演技可以说是挺拙劣的了,还有一些我个人看来比较幼稚的情节,和各种特别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离家出走我就去欧洲”而且还真去了。一开始没觉得有多么好看,越看到后面就真的越喜欢。最后送行的那段真的泪崩了,现在哭的脑袋疼,眼睛也张不开。真的好看,还有我再也不在半夜看催泪电影了。”啊?(离家出走我也要去欧洲啊!!)

影片中翟天临和马晓倩的浑然天成的表演,带给我极大的感触。好像周围随处可见的邻家男孩女孩,可能他们天天都从你身边经过,但你却从未想到原来这还可以拍出一部真实的电影。故事虽然是发生一九二八年的青岛,略显不食人间烟火。但人物难得的表现出大陆儿童电影中孩童角色少有的真性情和个性。

可能是电影海报色调略显阴森,所以当最开始欢快的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明显喜爱一涌而出。故事设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我来说都很新鲜,在一个看起来并不像中国的青岛,发生了懵懂真挚的少年往事。方忆琳的性格俨然活泼、古灵精怪少女,饶永诺则略带沉稳的少年意气,从友情到朦胧的爱情,他们之间的记忆应该会被欢笑弥漫吧。虽然结果be,但心中却并不感到忧伤,可能也是因为两人都走在自己梦寐以求的路上,而且一点点把彼此的回忆珍藏。惊喜的一瞥,是小乌龟那一番爱的表白,“你走后,就没人和我打架了”,那一瞬间还蛮感动的。剧中的某些情节略显不合理,比如摔坏小提琴之后女主的一系列恶作剧,真的可以让男主回心转意?方太太找女儿的能力真的是差得出奇?以及台词和演技部分有时也稍稍出戏。但把它们当做稚嫩的年少,又似乎给影片增添了青涩气息。

不知道是第几遍看这部电影,它不是那种完美的经典电影,也不是有口皆碑的高分电影,但却是我生命里“最特殊”的一部之一。第一次看还是十六年前,还在上高中的我无意中看了这部片子,那个略带伤感的结尾几乎成了我很久的“意难平”,还是少年的我又怎会懂得,其实未来的人生里会有太多的这种再难相见的分别。而也是从那时起,青岛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一个城市。后来,有机会去了青岛,把电影里出现的地方都仔细走了一遍,站在女主捡到小提琴的教堂外,那一刻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又回来了,我自己的“少年往事”也早已如烟如风。虽然我没有像女主那样可以走遍欧洲的每个角落,但我依然“在路上。”

青岛好美。女主好看是好看但是性格太讨厌了,冲着长辈大吼大叫、扔坏人家珍贵的琴还死皮赖脸往上贴。感觉电影整个基调都三观不正,把熊孩子行为当童真看着真的很难受…………偷完人家牛奶出来说声“是我偷的”就叫勇敢,一副别人追究牛奶被偷是错的的样子?还撞受害者??除了男主以外的几个小孩子演技和台词都好尴尬,男主的粤语太窒息了。被时代丢下的电影。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直记得这部电影,但忘记片名,只记得一些碎片剧情和画面,记得是青岛的背景,男主叫尧什么诺,因为女主在黑板上一直写他的名,靠这些记忆去互联网搜,终于搜到来重看。喜欢一些旧时代电影,感觉好纯真。人生的一些经历能感受的就尽情感受,因为所有经历过的都有可能再也无法找寻回来,遇见的人一旦分离,可能再也无法相见。但还是那句,曾经拥有过,感受过,也就不枉了。

我一直不停地在心里默念,时代的电影要以时代的眼光去看。不行忍不住了!!!从头到尾,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太傻X了。女主的人物形象恰恰是我学生时代最讨厌的一类人。行为横冲直撞不顾后果,还永远洋洋得意不粘锅,而被无辜牵连的受害者,比如我,连愤怒的权利都没有,因为身后总有一帮拥趸在替人慷慨劝人大度。这样的少年往事,全部都是愚蠢,一点也不美好。

上初一的外甥女推荐我看的,能理解她为什么喜欢,也回想起以前自己看这类型片子的原因。现在26看这类型片子,觉得演技、剧情、节奏都不够好,或者说内涵意义不够深刻,看了觉得“没意思”,偶尔也需要看点“没意思”的内容吧。如果不是她推荐我看,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找这部电影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