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号(2009)

再生號UP:2021-03-12

《再生号》(英语:Written By)是一出2009年的香港电影,由韦家辉和欧健儿创作,韦家辉监制及执导,刘青云、林熙蕾、阎清领衔主演。电影于2009年6月在纽约亚洲电影节首映,同年7月在香港上映。

再生号

评分:6.6 导演:韦家辉 编剧:韦家辉 / 欧健儿
主演:刘青云 / 林熙蕾 / 阎清 / 谷祖琳 / 曾雅琪 / 黄文慧
类型:剧情 / 奇幻
片长:85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Written By
上映:2009-07-10(中国香港)
IMDb:tt1451620

剧情

一个幸福四口家庭因为一次车祸而失去了一家之主(由刘青云饰演),留下少妻(由林熙蕾饰演)、12岁大的女儿、和5岁大的儿子。女儿因为这次车祸而双目失明,长大后(由阎清饰演)决定创作小说以平复母亲的丧夫之痛。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命运得到了改写,车祸夺去了一家四口里的妻子、儿子、和女儿,却没有杀死父亲,只是令他失明。故事中的父亲因为想念家人,也开始以写小说疗伤。在他的小说里,妻子、儿子、和女儿的鬼魂回到他的身边,一家团聚。然而天意弄人,在现实生活里,妻子和儿子在女儿开始创作小说后不久就因为意外而离开人世,剩下失明的女儿独自伤心。女儿最后把她的小说完成,让她们一家四口的鬼魂在小说里重聚和道别。在创作小说结局的过程中,女儿明白到自己虽然失去了至亲,但仍要积极面对人生,好好活下去。

奖项

获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

演员

  • 刘青云……饰 汤有亮(Tony)
  • 林熙蕾……饰 程希文(Mandy)(粤语配音:郭蔼明)
  • 阎清……饰 汤乐儿(Melody)(粤语配音:罗敏庄)
  • 钟英杰……饰 汤乐童(Oscar)
  • 谷祖琳……饰 孟婆
  • 曾雅琦……饰 汤乐儿(童年)
  • 仲民……饰 汤乐童(童年)
  • 杨淑敏……饰 Maria
  • 黄文慧……饰 神婆

制作人员

  • 出品人-向华强、李雄伟
  • 监制、导演-韦家辉
  • 编剧-韦家辉、欧健儿
  • 行政监制-陈明英、李雄伟
  • 摄影指导-黄永恒
  • 剪接-Tina Baz
  • 原创音乐-Xavier Jamaux
  • 音乐设计-李敏

简评

韋家輝當初不應該自己拍《再生號》(交給杜sir會不會好點?),一個敘事結構如此複雜,需要腦袋在短時間內極速運轉的多層次劇本就算交給名導操刀都不一定能夠駕馭到(人哋路蘭《潛行凶間》最多都係得五層夢境,韋生竟然可以寫到七層⋯⋯),而文本往影像的轉化恰恰又是韋生的弱項,過分倚重畫外音表達人物情感、解釋劇情(「編劇電影」的特徵之一)因而淡化了鏡頭語言的表現力度(死後世界那一段粗糙的CGI看著更像低幼童話)。不過話說回來,除了杜韋(銀河映像)以外,目前還想不出香港仲有邊位導演兼編劇有能力拍出似樣的「心智遊戲電影」(puzzle movie)。

这是一部相当有意思的故事,个人非常喜欢。影片用了一个无限套娃的方式,表现出女主在失去家人之后的救赎,从最开始的失去父亲,到之后的兄弟与母亲之死,这些打击与痛苦,几乎把这个女孩压垮,于是她将情感注入了自己的小说之中,让父亲成为了原本独活之人,而父亲也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出自己的小说……直到各个世界互相打破,到小孟婆送人过桥,给出了一个爽结局,也展现出影片的主题,那是带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只是这思念很容易化作执念,反过来伤害了自己,而女主最后也理解了为何孟婆会说,死亡不是惩罚,而是再生,我们需要的是不再绝望,而是应该看破这些,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理解生命的重量,带着逝去之人的力量,继续坚强努力的活下去,去发光发热,而这也是本片最柔软的地方。

故事的确鬼斧神工。但坦白讲,韦生独立导演的作品除了字头都欠点火候。这次太短,这款题材至少应拍到两小时,情感铺垫不足,情节发展有点生硬,推动力较弱,衔接不自然,演员演出也不够出色。幸好Xavier的配乐弥补了不少渲染力。应该多借鉴好莱坞此类型片经验。总之,韦生可以做得更好的。人会有反响的问题就是人是如何死掉的?还有如何感应灵魂有来到你身边?所以说人的思想真的很奇怪,都不知道为何会想到奇特的事物,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方面。其实我是很爱我去世的外婆的,只是我不敢面对现实,不想记负面的事情而已,就算困在心里,都还是不要藏在心里,不止有多难受,还会再发生下去,只是不知道几时发生而已。所以说世界真的是有很奇怪的思想呢!谁也不想发生意外事故?但是有些人还是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所以说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可怕呢!

爸爸,爸爸。舅演得真好真好呐。别说舅被折磨到不想再演戏,单是作为观众看完这戏这颗心都感到深受折磨。韦家辉还是韦家辉,不管怎样我喜欢这类命题。关于梦境与现实究竟切分了几层的问题众说纷纭,而我只在意结局,如果女主角现实中真的没有死于坠楼,这实在太令人无力太令人遗憾了。(不敢想象如果是我老豆来演这爸爸我会多崩溃)

是《盗梦空间》的层层递进,也是《镰仓物语》的人鬼温情,创作再创作的过程让人不知置身于哪个故事里,在最后甚至有了交集,是平行时空也是循序渐进,最后现实中的melody和她所创作的melody都获得了认知和觉醒,她选择了生,把小说以死结尾,创作让这一家人获得了新生,让生者无念,让逝者安息。

这是一部相当有意思的故事,个人非常喜欢。影片用了一个无限套娃的方式,表现出女主在失去家人之后的救赎,从最开始的失去父亲,到之后的兄弟与母亲之死,这些打击与痛苦,几乎把这个女孩压垮,于是她将情感注入了自己的小说之中,让父亲成为独活之人,而父亲也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出自己的小说……直到各个世界互相打破,到小孟婆送人过桥,给出了一个爽结局,也展现出影片的主题,那是带有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只是这思念化作了执念,反过来伤害了自己,而女主最后也理解了为何孟婆会说,死亡不是惩罚,而是再生,我们需要的是不再绝望,看破这些,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理解生命的重量,带着逝去之人的力量,继续坚强努力的活下去,去发光发热,而这也是本片最柔软的地方。

港片自然是死過兩次的,一次是1993年,另一次是1997年。盲者、荒原、重生等設定都是韋家輝編劇裏常見的隱喻,這裏不再贅述;代表新生的女兒企圖扭轉港片的生死,在某一重維度裏死去(1993年),在下一層維度裏被孟婆救起(1997年後尤其是2003年大陸試圖挽救港片),在下下壹層維度卻又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大陸的救援失敗,港片之死得到最後確認)——但這幾重維度都只是小說/電影構建的世界,女兒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天臺(又牽扯到天臺隱喻了哼哼哼),港片終究還是有再生的希望的。

60。前半段挺精彩,创作者的情绪丝毫不被二重(三重)结构所淡去,而是切实反映在各个世界各个人脸上,因为归根结底创作者只是一个,到穿越戏码就有些糟糕了,还好最终完成了对作品的自反,虽然鸡汤但却反对了此前所有的叙事完成了从作品的剥离。很粗劣,概念还好但诠释得很浅薄,这个本子还是适合好莱坞成熟工业制作来做,特效太生草了。

韦家辉确实在编剧方面是个奇才,这个剧本创意是非常好的,开头很唬人,特别那句有人说鬼是死的人不舍的活着的人所以没走,有的人说鬼是活着的人不舍的死了的人而想出来的,有意思,但是电影也就只到这了。剧情上很多人说故事层次很多,但是因为没有和实质的剧情发生好的联系,导致层次没有存在意义,我说就两个层次也没问题,后面的就是各自层次的内部发展,而且手法上也比较糙,没法给出明显的暗示,可惜了,

高概念的东西十个人九个人都有灵光一闪的瞬间,考验编剧能力的是对概念和主题进行情节化的能力。同样,拍摄是个人都会,考验一个导演的能力,在于能否用视听语言对故事,对情节,对人物,对空间进行处理的能力,对故事主题通过视听语言进行的托举的能力。港片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概念,然而,大部分的编剧和导演能力,让人担忧。这片儿啥都没做到~

我给本片取个别名吧,叫《失明臆想症患者自杀失败前后的颅内小剧场》。有一说一,影片拍摄、剪辑,以及背景音乐的水平很高,使亦真亦幻的意境表达十分到位,可是很多观众都在吐槽剧本的逻辑。其实本片是以女儿的主观视角去讲述的。换位思考一下,当一个人年仅22岁却家破人亡,而且自身还有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时候,思维情绪的逻辑是很难和正常人一样的。我很理解导演,但电影拍出来是给大众欣赏的,你最好拍得通俗易懂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如果想玩点高难度也得和诺兰一样,让观众不明觉厉,这样他们才愿意买账。本片看完只会让大部分人感到厌烦,花钱去电影院看电影是放松休闲的,不是和医生会诊一样耐心倾听并分析患者内心独白的。其实我看完之后最想吐槽的是:女儿和父亲的设定都是盲人,为什么还要戴手表呢?

故事背景过于单薄撑不起这么大的题材,因为一个车祸创造个小说套个2-3层世界顶天了,套太多就有点为了套而套。其次,就是大家所说的,套的多但是各层世界之间的衔接 联系 转换做得不够好。盗梦空间故事背景是世界商业机密犯罪,外加科幻框架,题材宏达足够承载它套那么多层,还有就是盗梦空间的剧情细节方面做得确实可以

获得奖项

  •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提名:最佳编剧
  •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获奖:Film of Merit / 最佳编剧
    提名:最佳电影 / 最佳导演
  • 第29届香港金像奖
    第29届香港金像奖
    提名:最佳编剧 / 最佳视觉效果
  •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