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2020)

How to with John Wilson Season 1UP:2021-05-08

演员表影评剧照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评分:9.5 导演:约翰·威尔森 编剧:约翰·威尔森 / Michael Koman / Alice Gregory
主演:约翰·威尔森 / Cynthia Larson / Ron Low / 凯尔·麦克拉克伦 / Gabrielle Merken / Niko Nelson / Yanjaa Wintersoul
类型:喜剧 / 纪录片
片长:3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20-10-23(美国)
IMDb:tt1080153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简介

一个焦虑的纽约客,在处理个人问题的同时,试图提出日常生活的建议。

第73届美国编剧工会奖电视奖 喜剧综艺类单元节目(提名) 第71届美国剪辑工会奖无剧本电视最佳剪辑(提名)

简评

满满的不知所云与碎碎念,画面与旁白却又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任意流动的文字在约翰威尔逊的排列之下透露着自己的鬼斧神工气息,当你沉下心来试图跟着花半个小时学习如何开启一段随意的对话,学习纽约的鹰脚架结构,学习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学习如何AA与保护家具,学习如何给爱自己的房东老奶奶做一份意大利烩饭,却发现实际上什么都没学到,我们只是身在其中再度体验了一遍约翰威尔逊所见到的一切,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奥妙所在:与陀翁所言如出一辙,永远不要执迷于琢磨生活,而要将自己浸入到生活之中。

突然明白这丧气的荒诞喜剧来自毫无情绪起伏的采访,脑袋里瞬间出现JW磕磕盼盼的念白与停顿良久后顿挫的OK。并没有像普通采访一样为了流畅删去思考与略显尴尬的沉默,有些funny,荒诞只是因为太过贴近于生活,我们却再难在类似有停顿有沉默的类似片段中看到生活,一口气说出连贯的人生哲理,仿佛这才是TV中的现实。同时震惊于导演究竟是如何拍到这么多离奇的现实片段,一口气塞进28mins的片段里,实在是目不暇接。(最后看的家具覆膜,我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旁白的声音有一种落寞感,节奏又是恰到好处的,尤其是和画面迷之适配。天知道他拍了多少素材才能选出这些片段剪成一集一集主题明确又不失幽默与思考的影片。家具覆膜指南那一集让我想到了家里长辈最爱干的就是又铺桌布又盖胶质膜又放杯垫。从影片第一集繁忙嘈杂又自由的纽约到最后一集陷入疫情,约翰威尔逊用他仿佛脑干缺根筋的表述方式(毫无贬义,就是看到标题的时候觉得这也需要教?后面发现我错得离谱)深入日常生活的细节,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每一集我都希望能有点纽约普通人生活流之外的别的,但是没有。老公寓、蟑螂、老鼠、垃圾、油腻灶台、地面污渍是写实,面对镜头不知所措、自言自语、笑着打圆场的人也是,低角度的偷拍,晃动的、斜角度的镜头更加深了写实感,但我只能体验到John Wilson对混乱现实的四处散落的感慨。声画的贴合像在抖包袱,也像是平淡散文叙事努力突破自我却不得志,只得在小环境中精益求精的体现。

角度奇特,一本正经地胡说,但是确能让人很有代入感。拍摄者发现并且记录生活中细节的能力让人佩服,从记了几年的手帐也能看出来。JW说,如果不把这些素材剪出来,害怕时间久了,真的就是浪费了的时间一样,没有价值了。(大概意思是这样)其实谁不是呢,写日记,拍摄记录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此吗?虽然现在的社交平台已经有点变质了。在思考要怎么样拍出来这样一个视频,可能就是 混乱 与 巧合吧。

当一个人焦虑的不再是早晚的柴米油盐,应该很幸福吧。不焦虑城市高楼中的996,而是脚手架背后一座城市本来的样子,是一个家具套背后的原理,是个人记忆在生活中的迷失,是在集体中的个人也许隐隐闪烁的私欲,是一碗很难吃的烩饭而已。焦虑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对生活的观察也是。透过镜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性格,有点拧巴不自洽的人才会把一些微妙的尴尬保留下来。但即使旁白中是再冷眼旁观的态度,镜头中跟城市和人类的互动还是暴露了这个都市人对生活难以磨灭的热爱之心。

挺无聊,挺有趣。曼德拉效应。围观了裁判聚会的混乱自私。没想到纽约有3%的人是裁判。对应旁白的非特指画面极其精准有趣暗喻,然而有都是亲自拍下的纽约真实街景,respect。.6,被和谐的才是精髓!脚手架、套上罩子的家具,城市里有趣的洞察,同时散发出进一步深思。有时候昂贵的东西反而给你增加了压力。没想到最后约翰学了富人买名画,制作复刻品,把真品放进仓库。最后一集疫情开始收尾,生活进入完全不同的方式,我们似乎都无法想象疫情前的生活了。看得出约翰一直带着摄像机,somehow希望他也能像家具套那集某女说的:我们好像很亲近,但看你隔着一层相机,就像家具套,希望你偶尔可以真正享受/进入生活,而不是隔着摄像机。是有趣的城市洞察和人生感悟,精准独到。

昨天看完的,并且决定之后会二刷一下。威尔逊的思维真是太跳脱了,像是拿着相机在街上到处荡的vlogger,看到什么就拍下什么,想到什么就旁白配上什么,思绪灵感的迸发让视频显得灵动有趣,往往视频的走向会从出发点发散到很远,不过最后似乎都能再绕回那个出发点,并且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方式落回,这样的脑回路不禁就让人产生很多共鸣,只不过我的思绪往往是发散出去后就收不回来这点区别罢了。虽说大多数时间就是看着威尔逊拍的有趣的画面听着他似乎一遍过的碎碎念旁白录音,但真的很有意思,很多点都很有感触,整体十分轻松,以这种怪诞轻盈的视角看纽约城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就很期待今年出的第二季。

脚手架这集真的很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每一集都好看,看完只觉得纽约同样也不养闲人。是不是纽约人精神状态都得超前几个版本?每一集的主题都能找到一个极为刁钻的方面,还能用视频影像拼凑出一个好玩的故事,甚至这些片段还能拼命扣题。在这里,奇怪不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只怕你没活儿整。作者John Wilson也是个super weirdo,我太喜欢他的影像和文字了。这才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他真的很能提炼这座城市的精神。不行说到这我觉得我也快疯了。

用镜头记录人间百态。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无数的事发生,但我们很少去记录它们,但实际上这些看似琐碎深圳无关紧要的小事,也可以变得很有趣,很有深度。剧本身也是可圈可点,用生活中的普通素材体现主题,这镜头语言真是无敌了。还有这哥多少沾点行为艺术,第三集贴商标和第四集把沙发存起来真的神了。最后一集的串联倒也不错,虽然没前几集那么惊艳了,但风格保持的很好,算是平稳收官。

大概从16年左右开始,美剧中衍生出了一派我称之为“日常”的清流,典型代表大概有《High maintenance》、《Easy》、《Modern Love》等。这也许和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不无关系,观众更加疲于应付现实的繁杂琐事,观剧口味转而变得清淡,更享受在平凡生活中欣赏种种简单的幽默和烦恼。这类故事取材于你我身边,情节不再drama,着眼于普通人的情绪,声画之间有着淡淡的人间真情。JW小哥平凡如你我,跟随他的视角和妙语连珠般的witty wise游历纽约生活,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很想二刷积累一些口语素材,毕竟品味过奶茶可乐葡萄酒,白开水才是我最爱喝的饮料。

纽约这个和我的家乡共享一个名字的地方,虽然我从未去过,但通过Fran和John的两部纪录片,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亲切感。不再是电影里的高楼大厦和时尚新贵们的精致party,而是走在路上 踩在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和每一口空气。在Fran和John身上我都看到了对生活极度热爱的这份热情,如此细致和温柔的解剖着这个城市,观察着自己生活最细小却事每天伴随你live的small items。思考生活本身,或许真的是个伪命题,to lebe 或许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