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华沙(2014)
《浴血华沙》,又译《华沙44》(波兰语:Miasto 44、英语:Warsaw 44)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波兰战争片,由扬·科马萨(英语:Jan Komasa)执导,以1944年二战期间华沙起义为背景。电影于华沙起义70周年之际在波兰国家体育场首映。
评分:7.6
导演:扬·科马萨
编剧:扬·科马萨
主演:乔瑟夫·帕夫洛夫斯基 / 索菲亚·威奇拉克斯 / 安娜·普洛克尼亚克 / 安东尼·克里科夫斯基 / 莫里西·波皮尔 / 菲利普·古拉克斯 / 迈克·米柯拉哈克萨克 / 卡洛琳娜·斯坦尼 / 娅希米娜·波拉克 / 托马斯·舒查特 / 迈克尔·茹拉夫斯基 / 米哈尔·迈耶尔 / Grzegorz Daukszewicz / 彼得·比登 / 扬·科瓦莱夫斯基 / 马克思·雷迈特
类型: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30分钟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影片别名:华沙一九四四 / Warsaw '44 / City 44
上映:2014-09-19(波兰)
IMDb:tt3765326
剧情
1944年夏天,德军的气势已逐渐下滑,同时苏联红军从东方向华沙方向推进。波兰方面希望在红军攻入之前赶走德军,使国家免受苏俄支配,出于这个原因,由华沙市民组成的波兰家乡军(起义军)发动了对德国占领军的反抗。
波兰青年史蒂芬(约瑟夫·帕沃夫斯基(英语:Józef Pawłowski) 饰)原先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在伙伴的见证下宣誓加入起义军,却遭到母亲强烈反对,因为她已失去丈夫,不希望再失去儿子。
起义期间,史蒂芬与一名护士阿拉(苏菲亚·威拉奇 饰)相恋,但之后也对一个名叫卡玛(安娜·普罗奇尼亚克(英语:Anna Próchniak) 饰)的女性起义军产生感情。
尽管起义军在开头取得了优势,但毕竟他们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最终还是难以与德国军队抗衡。随着起义被镇压,伤亡惨重,大部分城市被摧毁,爱情和友谊的故事揭开了序幕。
获得奖项
- 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提名:未来景象奖 - 第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聚焦波兰
简评
已经在波兰华沙生活工作了2年,对本片得理解和情感会更深刻吧?片中得战争情节已经足够血腥,但我笃定真实的战争血腥程度比这个还要可怕100倍。我生活的这座美丽的城市,再78年前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中的爱情,青涩、向往,但又实在短暂,一切都在感觉被『摆了一道』的起义中戛然而止。波兰这个民族总是悲情的,尴尬的地理位置似乎注定了这样的结局。第一次看波兰电影这么投入,为了情感,为了真实,为了青春的爱情,五星留念。PS:看影评都说波兰妹子好看,我想说,路边的比这个好看的比比皆是。这真的是种族天赋。
拍摄手法很不错,原本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却在镜头巧妙的运用下把战争最残酷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男主的人物性格算是一大槽点,全场懵逼的状态给整部片子减分不少,丝毫没有看到战争对其产生的影响和改变,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上战场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再到目睹家人被杀,这一切既没让他的内心变得强大也没让其懦弱,反而是越来越迷茫。可惜了这么好的场景。
电影院看完一部烂片,想找一部治愈一下,结果,就这......战争都这么儿戏吗?把德军刚骗走,你两作为地下志愿军,距离你两不到5米的德军,你俩不通风报信,反而亲到一起了,不合时宜的浪漫音乐,颇有年代感的爱心画面,就.......多处不合时宜的音乐真理解不了,妈妈弟弟被打死放的啥音乐哟,这么高的评分哪来的?被烂片污染的一天,心塞
9分,看的是未删减版。华丽的镜头,现代的配乐,二战的画面,还是很统一的,导演是80后,演员都是90后拍出这样的片子很厉害了。波兰其实军力是不弱的,国民也勇敢,但是波兰政府搞政治比较糊涂,宿敌多,做事绝,对苏联也狠,被别国灭国两次,也是个狠角色,但是以后还是俄罗斯和德国的邻居,这世仇肯定是解不开的,杀戮的仇恨已经刻进基因里了,假以时日必成还会有灭国灭种的战争,逃不掉的。女主都是波兰人,好看。
这部影片所展现出的某些战争惨况和场景实在超出我的心理预期,我个人认为,波 兰是个比较矛盾和悲催的国家,好像任何一次世界性的战争都把它携裹在内,从未余下,因为地理位置处于交通要道,在欧洲不管任何国家的战争都是首先把它踩在脚下,轮番蹂躏,对它这种国家来说,在苏德夹缝里的日子太难过了。本片主要讲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统治下的波兰, 一群年轻人渴望为了国家自由、民族独立而血洒疆场,在满腔热情的憧憬下,义无反顾投入战争,把民族自由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人身上,以为战争是一场游戏,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凭着一腔热血发动起义,最后蜕变成冷酷的战士。德军像碾死蚂蚁一样肆无忌惮的屠杀波 兰人和起义军,城市的一切都是混乱的,残破的、惨烈的,普通市民像在地狱里煎熬,唯一能够带给我安慰的是清纯的索菲亚在片中展现的不离
华沙在下血雨。尸块下雨这段挺震撼;浴血华沙很好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血腥,不忍吐槽某主旋律,看的哪有热血,纯当功夫片看了,过于浓烈的爱国主义...扯远了,最后男女主再度在河中沙岛相会呼应开头,一有说其实他们都死了,我也不知道,比较魔幻的表现手法了吧,再从战火华沙变到现在的华沙,感慨和平来之不易。家乡军一群平民去反抗...顺便吐槽一下波兰流亡政府,为了政治目的让那么多华沙人白送命,真感到不值得,政客高高在上,人民流血
看着波兰年轻人起义初始阶段的业余和儿戏,就知道起义必将失败。但我觉得这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不是专业军人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但我看这部片子是在第40分钟崩掉了,两人不在一开始躲避的墙角拥吻,也不跑过通道后拥吻,而是在通道正中心的枪林弹雨中拥吻,这这这实在让我瓦特了,或许导演想把艺术气息或者美好的东西添加在枪林弹雨中,显得在那种时代或者环境中美好更加珍贵,但我实在接受不了这种安排。,删掉了!
华沙不管如何都很悲剧的国家,有战前的浪漫主义,人的愚昧看不到残酷,年轻人前仆后继。肉弹吓人,现代华沙结尾深思,尸堆,无人坦克炸蛋,人质。爱情在这里微如尘沙,快进拍摄很棒。小孩代表杀望最触人心弦,人间炼狱,一个逃命,一个成魔。最好的爱迫不得已给到普通的人。壮烈,真实又能真实下去的电影。真正的浴血华沙,表达极强。好片,珍惜当下
#摄影师推荐看电影#84 浴血华沙Miasto 44 (2014) 。纳粹战争片我看过的满分片,要啥有啥,细腻情感,宏大真实的场面,人性之恶,爱情的伟大都有了,关键是视听语言极其到位,节奏换着花样的全程高潮,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波兰这么小一个国家拍的战争片比好莱坞电影水平都高,怎么做到的,影片色调很有捷克摄影师寇德卡的那种感觉,都是北欧那种味道。两个长镜头印象很深,一个是女主睡觉梦醒到天明(时间变化),一个是战争前后城市母亲河的夜到夜(时空都变),很了不起。电影镜头的呼应、链接和故事走向、以及电影整个全程观赏体验来看特别牛逼,男主两次告别,两次邀舞,两次河中和女主相会,还有纳粹和波兰的袖章的多次特写,把镜头运用的炉火纯青,音乐也很精准层次丰富,特别爽的一个好电影
生动再现了战争的恐怖!!美丽勇敢的女一和德军的遥控爆破装甲车歌莉娅(应该是第一次在二战电影里出现)都令人难忘,大爆炸后天降血肉使人震惊。个人觉得当时德军占领下的波兰人还是有自己的生活的,当时德国已经是疲于奔命了,普通波兰人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起义!!反正第三帝国即将覆灭,打仗的事就让盟军和苏军去干不好吗?!看完全片又搜索了一下,确信女一号是被残暴的德军杀害了,不禁有些失落。这么美好的姑娘,真的太可惜了!!如果听爸爸的话……
导演用略带魔幻主义的手法来拍摄,不过不管什么手法,都掩盖不了战争的血腥残忍。1944年,华沙起义军被2万多德军包围,近在咫尺的苏联军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只派3千人援助,城中抵抗的只有5千散兵游勇以及满怀浪漫主义情怀的学生,悲剧的命运可想而知。看完不禁要感慨,小国永远是大国的筹码和牺牲品。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和一个强大的国家的人们是多么幸福。
看头一个小时的时候,很尬,以为是爱情玛丽苏,后来巨炮出的时候,漫天…开始,我错了,这是一部还原细节的电影,为什么起义军都是少年,又为什么节节败退,为什么苏联和纳粹在波兰人民眼中都是邪恶轴心…都暗戳戳交代了…最后德军血洗华沙,摧毁了所有的建筑,几乎是屠城…后续:悲剧的是起义军首领被苏联杀害,感人的是华沙1:1重建了旧城区~我要去看看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