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1990)

کلوزآپUP:2021-08-03

剧照演员表影评
特写

评分:8.7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Hossain Sabzian /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 Abolfazl Ahankhah / Mehrdad Ahankhah / Monoochehr Ahankhah / Mahrokh Ahankhah / Nayer Mohseni Zonoozi / Ahmad Reza Moayed Mohseni / Hossain Farazmand / Hooshang Shamaei / Mohammad Ali Barrati / Davood Goodarzi / Haj Ali Reza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8分钟地区:伊朗
语言:波斯语 / 阿塞拜疆语
影片别名:نمای نزدیک / Close-Up / Nema-ye Nazdik
上映:1990-02-01(伊朗曙光旬电影节)
IMDb:tt0100234

特写简介

德黑兰,记者法拉兹曼德前去报道年轻人霍塞·萨布齐恩因诈骗被捕的事件。原来,失业的油漆工萨布齐恩是一个影迷,他自称是著名导演穆赫辛·马克马尔巴夫,取得阔绰的阿汉卡赫一家信任,向他们借钱拍片。事发后,萨布齐恩被抓。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就此案展开了纪录片似的跟踪调查,他采访了警察,阿汉卡赫全家,以及萨布齐恩本人。
  审讯过程中,萨布齐恩为骗取了阿汉卡赫一家的感情而后悔,但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如果有钱,他真地会拍摄自己的电影。而且,假扮导演马克马尔巴夫赋予了他自信。最后,原告阿汉卡赫家撤销了起诉,而萨布齐恩也见到了真正的马克马尔巴夫,后者骑小摩托带这个年轻人重访阿汉卡赫。

简评

。第一部阿巴斯,就看得目瞪口呆。电影还可以这么拍?从形式,到情节,再到立意都极具创新性和高质量的作品。虚虚实实难辨真伪,不参考背景介绍很难分得清电影与纪录的界限。被告分不清自己是普通人还是导演,同样如坠五里雾中的还有观众……大量“非电影”的因子被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糟糕的角度与构图,“演员”不修边幅的走位和闯入镜头的路人,嘈杂的环境音——摄影机的运转声、刺耳的摔门声、收音设备的电流音乃至收音中断的静寂。我们已经不习惯这些不精细的处理,更多人将走进电影院看上亿美元的大场面大制作和一个没营养的故事,或为了电脑合成拼接出来的“一镜到底”而赞叹不已,却忘了电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生中出现的每个人影响或大或小,但当下交集时都有鲜活的生命,所以特写镜头从开始怼到结尾。导演是最理解社会苦痛的人?也许真的。所以不同的人们都能在一个作品得到特别的感受;一个看到新闻报道后的导演愿意去拍摄一个冒充导演的欺诈犯的故事。穷人的愿望很少被注意,穷人只有简单的物质需求?他就有更大的愿望去拍摄或者作为主角演出一部电影,但他没有钱,不过在这里他对于电影的喜好最初是来源于没有钱,所以在电影中找到了安慰,进而爱上了电影艺术,这似乎是个悖论。不过也证明艺术超脱金钱。他也有虚荣和装腔作势的时候,得到满足感后开始制定他的导演规则指挥别人,侃侃而谈一些并不擅长的专业知识,但不否认也有真情流露。在法庭上最后的论述还是蛮感人的。结尾真导演专门骑摩托车载他买花去看被骗的那家人,真是最故意且最美好的设定。

阿巴斯研习07. 尽管基础是真人真事(且几乎就在事情发生当时追拍而成),但大量的搬演以及导演的作用让片子看起来更偏向剧情片。依然充满阿巴斯式“电影的诡计”,尽管“没有什么是真的,然而都暗示着真实”。尤其关注:1)审判戏,实际上大部分也并非纪实拍摄。由于3台摄影机只剩1个机位能用,男主人公的镜头实际是在审判结束后又补拍9小时,谈话内容当然也与真实审判中不尽相同。后期剪辑则使得法官看上去一直在场。 2)尾声的经典“相逢”是事先安排。特别的是这段的声音处理,其实是阿巴斯有意使之断续模糊,并不像片中所示是现场拍摄事故导致(又一次模糊真实与虚构)。原因在于,对话双方并不在同一维度,其中一个并不知自己被拍,反倒“太真实”,且由此产生的对话可能打破结尾应有的平衡、走偏方向。于是阿巴斯故意破坏音轨,反倒打开了想象空间

/ 幕后画面外的人走到台前沟通,导演变成演员。拍摄现场事故,录音设备坏了。事先张扬,告诉你这个法庭里只有两个镜头。减去关键情节,留下非影像内容。特写不必要的物,空罐子滚下斜坡。重演真实事件,每人重新作为自己。实际上这是相反的过程,真实事件里先形成角色与观众,这部电影只是对真实的特写,既是对于空罐子,也是对于萨布齐恩灵魂里的痛苦。这本来是很戏剧化的事,他所诈骗到的钱不多,只够一两次打车,“扮演”这件事本身更多地成为了“扮演”的目的。在社会环境层面上,个体被结构化,性驱力被压抑,“只诈骗了这么少的钱”这件事就显得匪夷所思。萨布齐恩认为自己就是玛克玛尔巴夫镜头里“骑单车的人”,这种共鸣导致的扮演行为表面上出自一种超越官能感受的精神愉悦,更进一步是生存本身的必要途径,逃离现实是他不得不做的事。

虚实相映的结构和迷影情节倒是其次的(当然有些手法确实特别高明,比如那个罐子,还有最后两人骑摩托车时的音频处理),法庭纪实录像上主人公说的那段话太有力了,“…经文上说‘讲真主的名字,安慰你的心’,但我没有觉得宽慰,只有沮丧。我强烈的欲望向世界呼喊着,我灵魂的痛苦,我经历的所有的折磨,但没有人愿意听。然后一个好人走来,他的电影里饰演了我所有的痛苦,我一遍又一遍看。他们显示了邪恶的面孔,这是他人生的发挥,有钱人看不到穷人的愿望,认为穷人只有简单的物质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得不看电影以慰藉扭曲的灵魂。我看了他,才使我的内心宁静”。我太爱生活流电影和导演了,捕捉到生活里这些朴素而隽永的时刻是我认为电影导演最了不起的成就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又把事件本身的真实参与者一对一的安排进了电影。这让观众产生错觉,是演员去演自己,还是自己去演自己。表演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可是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就是他们自己,这种“绝对了解”对角色的诠释有别于常规电影。结尾手法玩儿的妙,利用演员走位不准确,加入声音接收不好的干扰与断续性,让观众真的以为那一刻是正在发生的“记录”,而不是在拍电影。完全混淆了常规电影里,人们对“真假”的认知。也让人思考,导演法庭的记录片段是当时就记录的,还是后来模拟翻拍的。是因为有了这个场景的记录得来了这部片子,还是为了电影的叙述,拍了法庭的记录。男主在法庭上的阐述说明他喜欢的电影、喜欢的导演给了他做梦的权利,却没有在现实的物质中给予匹配。所以稳定的经济,不断创造多的就业岗位能人少犯错,最起码能少做梦

看的阿巴斯第一部片子,这种半纪录半虚构的形式,和演员们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随着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流动,而且观众能透过真实的细节有意或无意地感知到这个社会多层面貌,角色的情绪,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一些角色作为人所经历的过去,这种创作里特写是我看过做的最好的一部。我喜欢影片主角出场之前的部分,演员的台词,说话的语气和习惯都散发着角色们的鲜活气息,结尾的几分钟真的很好,在好似旁听者地跟随主角经历了这一个多小时,若能有一些感同,都很难不为最后这几分钟动容,他们说了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感同就好了。至于影片核心戏,解构空间就太大了,哪天有空重看的话,说不定会写出来。

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的呈现,也是底层普通人的苦难的避风港。用电影自反的形式表达对导演的人文关怀的价值肯定,而侯赛因身上又呈现出普通人对于导演的一些误解想象,即肯定导演与人民站在一起,关心人民的疾苦,同时又认为导演身份比常人要高一等,有一呼百应的地位,也不必担心温饱。影片的内容与形式都在尝试把真实与虚构混合起来,形成一种嵌套,侯赛因在这个真实事件中以演员身份扮演导演,电影中他既是演员,又假装导演,同时出演真实的自己;电影的故事本身是真实故事改编,庭审的戏以纪录片画风呈现以呈现真实感,而又用电影化的方式还原故事的来龙去脉,既有真实又有虚构。出租车司机在枯叶堆里捡起几只花,和长时间拍摄沿着斜坡往下滚的罐子,是本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唯美和自然写实的段落。

阿巴斯总是会选取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一种近乎纯记录“流水账式”的叙述下逐渐拨开人物内心。可以确定的是,影片是围绕着结尾萨布齐恩最终见到马克马尔巴夫这一场景构建的,萨在法庭中进行的宗教性忏悔与反思、记者庸俗而势利的报道等情节所汇聚的情感都是为了在最后一刻爆发(更是电影中唯一一次出现背景音乐的时刻)——既是一种对电影的祛魅,又表明着电影的本性便是对边缘群体的永恒关怀。从整体看,更是一次挑战“现实—记录—虚构”关系的实验。略有遗憾的是,庭审部分追求报道质感的同时丧失了摄影机的灵活性,拯救萨心灵的似乎被展现为艺术家而非艺术本身(因此存在一种资产阶级或知识阶层自上而下地对边缘群体的俯视)。

感觉很温情的电影好喜欢最后支离破碎的画面一环套一环的精巧结构,法庭审判和事情本身相互交隔,一边叙述一边发生。法庭审判时的特写与假冒者脸上一眼框中永远的黑色印象深刻,他像是半边永远生活在黑色里。一些关于电影、导演、演员的自反性叙述,拍“拍电影”的电影,而这个电影甚至是一篇新闻特写,那段描述导演艺术家可以无法无天也被人尊重的例子好好笑但作为一个爱电影的底层人又能怎么获得尊重呢?只能依靠扮演,而他最想做的只是“表演自己”。尽可能坦诚的、充斥着理解的审判,有一种理想主义感?又或者是对于电影艺术的共同尊重和是法官的漫不经心而造就hhhh但最开始出租车上的对话让一切都奠定了一点点讽刺色彩,关于媒体本身“宣传苦难”以获得热度的无可避免的讽刺

拍的很有意思,看了个影评说是萨布维奇用语言自导自演了这部片子,他知道自己会被捕,知道有人会来拍摄,知道最后真正的导演也会出现,他一直在自导自演,是这部片子的主创,这观点太牛了。看的第一部阿巴斯,就如此精彩,故事叙述方式也令人回味。先讲诈骗犯在别人家里记者去抓现场,再开始记录法庭,又往回讲诈骗被捕,最后原告原谅被告,诈骗犯出狱。时间上不连续,来回叙事,但看得很有意思,要是从头到位平铺,估计会失去很多趣味。法庭上这个在社会上无能的人对自己表演成为一个名导成功之后满意的笑,可笑之余还有心酸。“这是这个社会的问题。”本以为他要长篇大论,但也是简单的适可而止。突然想到本片最牛逼的是真实事件的人本色出演,加上阿巴斯和另外一位名导出演,太魔幻了,真的是电影的魅力。总体是个低成本佳作!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小细节:1)导演突然以画外音出现,后来甚至直接出镜,一定是受了费里尼的影响,这种方式让影片带着一种似乎真实又似乎虚构的荒诞幽默感 2)导演跟犯人解释什么叫特写后,紧接着的一段犯人和女主人公交车上偶遇的片段全部用正反打特写呈现,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犯人用刚刚掌握的特写手法在重现那段记忆 3)最后正牌导演和诈骗犯骑摩托车那段因为小蜜蜂年头太久声音时断时续,突然电影配乐出现了,这是电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配乐,似乎在说电影里的配乐都是遮羞布。PS,中间有一段犯人在受骗者家里大段高浓度的价值观输出,导演似乎在重现一种情境:讲话者知道自己说的是假的,听众也知道讲话者说的是假的,讲话者也似乎意识到听众已经知道了讲话者说的是假的。哼哼,这个情境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