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2010)

La solitudine dei numeri primiUP:2021-05-18

质数的孤独

评分:7 导演:萨维里奥·科斯坦佐 编剧:保罗·吉奥丹诺 / 萨维里奥·科斯坦佐
主演:阿尔芭·洛尔瓦彻 / 卢卡·马里内利 / Martina Albano / 阿里安娜 丝黛 / Tommaso Neri / 阿洛拉·鲁芬诺 /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 菲利波·蒂米 / Vittorio Lomartire
类型:剧情
片长:118分钟地区:意大利 / 德国 / 法国
语言:意大利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素数的孤独 / The Solitude of Prime Numbers
上映:2010-09-10(意大利)
IMDb:tt1441373

质数的孤独简介

幼年时的一场滑雪事故,令爱丽丝(阿尔芭·洛尔瓦彻 Alba Rohrwacher 饰)摔伤了腿,并且这伤痛将永久的伴随和改变她的一生。天才少年马蒂亚(卢卡·马里内力 Luca Marinelli 饰)在他友善纯洁的外表下掩藏了一个十分黑暗的秘密。他那智力发育不全的孪生妹妹带给他的并非怜惜或是责任感,正相反,他希望永永远远的丢开这个恼人的累赘,一天,他真的这么做了。
  幼年的创伤带给孩子的有时是超越预期的打击,爱丽丝和马蒂亚这两个普通又特殊的人,他们带着创伤长大,成熟。他们就像数列里的质数,冰冷、孤独、坚硬,渴望着同类的出现和靠近,却又无法自持的要去彼此伤害。他们相遇,相爱,相互折磨然后分离去寻找各自的伴侣,但命运又注定他们无法分开。在这个秋天,这两个质数一般的男女,他们能否相互拯救,又或者,等待着他们的,是共赴隐藏在黑暗中的寂灭。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萨维里奥·科斯坦佐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帕西内蒂奖 最佳女演员阿尔芭·洛尔瓦彻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萨维里奥·科斯坦佐

简评

在阅读原著之前我似乎无权评判什么,电影常常是在具像化的同时也简化了故事的扩张性,而保留了延展性。但这个故事还是可以清晰明了地告诉我,陪伴的本质仍是孤独。我一再期待的世俗与假象,由男男女女教诲式地割去,如此安静地自我拉扯,如残酷的祭牲仪式。相邻的质数,如11与13,即使在质数群体中相邻,中间也永远有一个偶数使它们无法彼此靠近。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真正摆脱孤独的人,仿佛永远被囚于质数列之中的囚犯。

相似的人常常会互相吸引,但就像11、13这两个相近的质数,又永远无法真正靠近,挨了隐秘创痛的质数,七零八碎,只有沉默在两人眼神之间流动。最后马蒂亚坐在小时候扔下智力障碍的妹妹的长椅上,任得了厌食症的爱丽丝慢慢靠近,彼此泪流、拥抱,树叶罅隙间的光影转变为荧幕下的细碎响动,两个古怪的人仿佛得到了片刻的救赎,仿佛。

改编的真是成功,把原作里面那些看起来非主流和矫情的气息完美稀释了,变成了一部干净利落而又意味深长的爱情影片。这应该是这么多年来我看过最美妙和最感人至深的荧幕爱情。原著里的设定在影片里变成了两个非常古典,古希腊神话似的符号式人物,男女主在这种极度偏离,超现实的角色下的行为都染上了一点神圣的味道,一举一动都像是在重构神话。直到最后,两人的吻给了我们一个最美妙的结局,所谓的质数的孤独,在这种语境下,温暖了所有孤独者的心灵

“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它们处于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的所有数字一样,被前后两个数字挤着,但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却比其他所有数字更远一步。它们是多疑而又孤独的数字。”马蒂亚知道,在质数当中还有一些更加特别的成员,数学家称之为“孪生质数”,它们是离得很近的一对质数,几乎是彼此相邻。

喜欢明亮而干净的画面,故事里的孤独和靠近。最后一小时节奏慢剧情少迷雾多快乐少,主角的下一招永远出人意料。期待俗套爱情片,结果最后都没亲上,是我浅薄了。一个童年变故和阴暗癖好,不仅阻隔交流也种下心结,两个孤独的人努力靠近彼此温暖的感情也挺动人。看不懂最后求解答。14岁的女主美死了,精致灵气。像是父母的强势造成了童年的阴影,进而导致性格的孤独以及后续的问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在《质数的孤独》里是一组各自独立而又彼此交集的亲和数。在一种人类赖以生存非数学的语境下,这些貌似具有差异本质却相同的哲学数之间只有细微区别的感性特征。这部细思极恐令人心理发慌的作品掘地三尺真正挖到了现代人逃避成瘾孤独成灾的根源。试问有谁不是出自对与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建立“共命运” 状态的恐惧而自愿走进那间布满诅咒与灰烬的牢笼当中去的呢?人与人之间终究是因为不能一起长大而被迫分开的吧。可惜科斯坦佐对于是什么把人与人拉近回答得暧昧不清。孤独?勇气?还是历史呢?面对如此现实的命题与境遇又不得不让我们对费里尼和朱丽叶塔这对伟大恋人的爱情、婚姻和成长抱以仰慕和欣赏。

看来导演彻底放弃了叙事,企图靠情绪堆叠来带动观众,可氛围是一丁点也没营造起出来,沦为彻底的故弄玄虚。童年和少年占时过多,滑雪下坡拍个十分钟,party对视拍个半小时,节奏拖沓,镜头不利索,怎么看怎么莫名其妙。可惜了成年女主的演员:瘦成一把骨头,眼里常含泪水,卖力的表演却被导演这般糟蹋。而这竟然是畅销小说改编,原著情节怕是被删得所剩无几了吧。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太强了,即使是重情绪轻叙事的film也无法原谅。少年期是好看的,最值得看的是童年记忆闪回在婚礼前青春期闪回中三段交错的庞杂感,割掉纹身那一段的镜头语言会想起过春天的绑带,一样是暧昧氛围,一个潮湿的热,一个鲜血淋漓的痛。七年后超级拉胯。吊车尾噢。还有那个质数孤独理论,十年前可堪一说,十年后再看和非主流文学没什么区别。

质数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数的无穷序列中,它们处于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数字一样,被前后两个数字挤着,但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却比其他数字更远一步。它们是多疑而又孤独的数字。假如你有耐心继续数下去,就会发现这样的孪生质数会越来越难遇到,越来越常遇到的是那些孤独的质数,它们迷失在那个纯粹的由数字组成的寂静而又富于节奏的空间中。此时,你会不安?预感到,到那里为止,那些孪生质数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而孤独才注定是它们真正的宿命。然后,当你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又能遇到一对彼此紧紧相邻的孪生质数。因此,数学家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尽可能地数下去,早晚会遇到一对孪生质数,虽然没人知道它们会在哪里出现,但迟早会被发现。

两个心灵和肉体都布满伤痕的人在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里相拥是一种奢望。他们各自独一无二,就像质数。他们又相互吸引,就像孪生质数。可是他们中间相隔的距离却远远大过孪生质数之间相差的2。马蒂亚最后坐在了抛弃智障妹妹的那张长椅上,走过了抛弃妹妹的桥洞,直面了自己心中最邪恶的部分。这一刻,他终于可以和爱丽丝吻在一起了。

看书看得太上头了,就把电影也看了,跟原著相比还是改编了挺多地方的。各个时期的剧情交叉得太频繁,对没看过小说的观众不太友好。这个结局是he吧,我没理解错吧,抚慰一下我被小说伤透的心ps:女主好漂亮,每个时期都漂亮,长大以后太瘦太瘦了,不过正好很符合原著

看小说时被深深致郁,隔了很久才看起电影,打碎时间线再重新拼凑的镜头,和略显迷幻的剪辑,把记忆一点点拉回来,慢慢想起整个故事,想起结局……小众的,孤独的,神经质的,不被理解的,惺惺相惜的;凝视人类的情感黑洞,往里越深入,越难以自拔,往外越掩饰,越欲盖弥彰,最终是摧枯拉朽的崩溃和毁灭。

获得奖项

  • 第56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6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
  •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帕西内蒂奖-最佳女演员
    提名:金狮奖
  •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提名:国外展映单元
  •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55届意大利大卫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