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2012)
CosmopolisUP:2021-09-11
大都会简介
未来,纽约,年轻巨富埃里克·帕克(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饰)坐在豪华轿车里,在保镖贴身保护下,前去从小就熟悉的那家理发店。一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怪异的事:他的年轻妻子爱丽丝(莎拉·加顿 Sarah Gadon 饰)与他若即若离,只能在路上偶遇;一位中年女人(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前来和他做爱然后告知他艺术品信息;人民币持续升值令他眼睁睁看着财产损失,车窗外的曼哈顿逐渐陷入一场暴乱,还有人在追踪他,似乎想要杀死他。攻击从一个蛋糕上升到子弹,空气中的一切充满恐慌和末世感,如期抵达理发店的帕克也想知道这混乱的一天该如何结束……
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大卫·柯南伯格 第3届豆瓣电影鑫像奖豆渣单元 最渣男演员(外语)(提名)罗伯特·帕丁森
获得奖项
- 第64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DVD/蓝光碟
- 大卫·柯南伯格 David Cronenberg导演
- 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演员
- 杰伊·巴鲁切尔 Jay Baruchel演员
- 保罗·吉亚玛提 Paul Giamatti演员
- 莎拉·加顿 Sarah Gadon饰 Elise Shifrin
- 萨曼莎·莫顿 Samantha Morton饰 Vija Kinsky
简评
非常吸引,非常专注,哪怕我停滞思考听台词,都觉得充满了无限的意义。对对白不可理解的拒绝的批评,我的看法:高度思维化的语言要理解是有难度的,但你是可以为它直观的音乐般的诗意折服的,假如你不抵触,不纠结它本身的逆影像,逆简单的信息传达性的话。世间总有不平衡,遵循自然忽略异化一样是毁灭。我被资本影响了什么?我只能靠外在刺激获得快感,我只有两种状态:亢奋和麻木(冷漠),我美丽苍白疏离,我精致观赏做梦,我被操纵,我要反叛,我的反叛成了我被操纵的一个环节,我被程式化。我无法征服任何现实里具体的人,我的性发泄建立在幻想之上。那钱呢?钱不需要实体了,钱是纯思维的,言语就可以托举的,无处不在的,钱可以是老鼠。
原著党加成。这个改变力度很大,加了很多导演自己写的剧情。原作中最后和杀手对决的结尾是一个科技的镜像【看了原著的明白啥意思,这里解释不清楚】,电影改编成和杀手的一段反应垄长对话。另外,理发店镜头原著里重点描写了,感觉德里罗想把大都会的嘈杂与理发店安静的民间气息做对比,把主角在外面的戾气与在理发店理的孩子气作对比,电影里剪这个镜头删掉太多。最后,男主躺在裸体街头艺术的镜头被完全删掉了。所以说,电影更像是反应下头难角色男主心理的,没有原著那么针对反资主题了,而且低成本制作反应心理也不细腻,所以说豆瓣低分可想而知。另外,德里罗在原著中本类也是想塑造下头男角色讽资的,但我觉震惊的是生活中追求虚荣,刺激与控制的下头男有时比夸张的文艺作品还夸张,人间真实了。
在构建“未来都市”这一命题上,本片是无可争议的先行者,柯南伯格又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简而言之就是港译片名“堕乐迷城”。帕丁森所说的话,以及他讲话的方式,他们谈话时的配乐,以及所有脸部占据银幕一角露出巨大未来世界深焦的特写,都极具启发性:一座富含能量、运转中的都市,总要有人能够穿梭其中,思索这座城市带给他的一切,与此同时,还有不断行进中的时间…
虽然看的脑仁疼,但依然得赞叹这是一部高级的电影,柯南伯格可能是当今为数不多还在创造新奇影像的导演之一了,完全架构的概念像学术论文一样的影像语言和隐喻搭建了观看者学识思考的门槛,也是这门槛会让很多人摸不到头脑,凡是在这部电影里关注帕丁森演技的人还要评头论足一番算是完全没看明白这部电影还要硬扯两句,不仅是对一个努力转型演员的诋毁也是对一部优秀电影的侮辱。时间会证明这片以及类似《神圣车行》的电影是多么超前。当代以及未来的世界,柯南伯格在社会问题和人的欲望上做了现实的异化,它不科幻也不猎奇,基于现实场景的脱离利用概念重新演绎了一幕未来式的景观社会。观感对于这个电影是不存在的,这某个限定的范围内,毫无疑问这绝不是一部只有五点几分的烂片。
“进入幻灭梦境”,秩序的崩塌和感官的复活。证明语言的错位失效,用镜头场景还原角色疏离。柯南伯格以一种从未身处现代语境的末世未来诠释其中的共通性,变为货币的“老鼠”,游走在街头的孤魂。资本流转的统治终结。加长轿车营造的内外空间寓示,遮掩目标动机自反性,意识存在的质疑。虽然观看过程中一直处于游离状态,但还是全身心臣服于他营造复伪反秩序下的错位感。对话变得不那么重要,五方的角色本就是个伪视角,更何况那股邪劲也与高形式架构的阴郁基调相契合。近似同年卡拉克斯的「神圣车行」般的邪典奇幻,也同样是10年代不可忽视的作品。杀戮前的自我暗示,衰败迷人的颓废救赎,环境同角色相一致的宿命同步,画幅调度的(观察)代入,强烈的反差和诧异的观感,观众必须主动介入才能进入符号后的世界。作者影像支撑起的高度现代作品。
我能理解(maybe)导演想表达的那种感觉,但一帮演员说着自己都不一定理解的台词,我建议导演不要改编出个《大都市》读后感好了。加了一星可能是我阅片量小,前半段基本上在车里行驶,每一段发生的故事,是用尤利西斯的手法展现一个未来人类社会的缩影,还比较有新意,但我觉得真的不如看原著。前半段其实还是能看下去的,但罗伯特帕丁森的表演我一言难尽,和他不对称的前列腺一样,他想要的完美只有“完”一个字。
有意思的是,看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无依之地》。两个阶级身份极端反差的人物居然都生活在车里。两部影片的结构也很像,不断在行车途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等,甚至还都有在车里排泄的镜头。可见某种潜在的北美清教徒式的思路是相同的,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需要一个(精神和肉体)被禁锢的容器才能维持肌体的运转,并需要不断在被束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省、忏悔和出击式的内心挣扎和释放。从这个角度看,这类影片的内容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所谓的社会批判也流于糖衣化。真正的内核是某种带着宗教情结的自我拘束然后又自我放逐的快感流程体验。
“现实被抽离出来,为未来不可控的市场和巨大的投资潜力铺就道路。未来变得急不可耐,所以有些事很快就会发生,矫正不断加速的时间。”/“你一直在寻求完美的平衡,不平衡的东西也有它的意义。”平衡与不平衡就像男主和本诺,上流阶层与底层贫民//前半段手法真是…不知所云的“个性” 我算是知道强忍着看下去的感受了(后半段好多了)/暴力哪需要什么事实动机…到处都是虚幻和个人主义,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最后面对死亡的一段萝卜演挺好,半开放式结局吧/不负责任发言:其实男主和本诺本质一类人,后者将跟风热潮转变成自己的时代病,前者看似精准理性实则也容易被情绪吞没,杀人和自残的举动揭露明显。理性只是在感性缰绳下准允驰骋的马。大都会时代孕育的蜉蝣,谁都不能摆脱混乱与迷茫而独善其身。
“现实被抽离出来,为未来不可控的市场和巨大的投资潜力铺就道路。未来变得急不可耐,所以有些事很快就会发生,矫正不断加速的时间。”/“你一直在寻求完美的平衡,不平衡的东西也有它的意义。”平衡与不平衡就像男主和本诺,上流阶层与底层贫民//前半段手法真是…不知所云的“个性” 我算是知道吃屎般忍着看下去的感受了(后半段好多了)/暴力哪需要什么事实动机…到处都是虚幻和个人主义,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最后面对死亡的一段萝卜演挺好,半开放式结局吧/不负责任发言:其实男主和本诺本质一类人,后者将跟风热潮转变成自己的时代病,前者看似精准理性实则也容易被情绪吞没,杀人和自残的举动揭露明显。理性只是在感性缰绳下准允驰骋的马。大都会时代孕育的蜉蝣,谁都不能摆脱混乱与迷茫而独善其身。
一开始确实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角色之间仿佛只是机械地对话,摸不透含义。渐入佳境是在理发店之后,特别是杀手和主角之间的对话,有一段谈暴力的动机,非常喜欢,个人觉得杀手象征着很多对资本主义社会感到格格不入、苍白无力、充满愤恨的边缘人,主角说你并不是仇富,没有人真的仇富,但是很明显,主角这种上层资本家的存在本身也是罪恶的,他的道貌岸然、贪婪私欲和冷漠无情甚至无知在被孤立被压榨的普通人看来都是罪。而且我也很喜欢主角射穿手掌的那一幕,一个多么空虚的人才会用这种方式去感受痛苦。还有,主角如此执着于不对称的前列腺,体现了他对自己manhood的一种偏执,这也和他对金钱的偏执一致并相互交织,体现出他的病态和非人性。总之,片子主题很喜欢,罗帕后半段演技很不错,但是演杀手的演员演的最好,单凭这点,四星。
读完原著后重看,评价不变。十分常见的纯影像化作品,德里罗的小说同时具有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心理特征)两种叙事角度,而人物间晦涩难懂的对话也相应地变得更具侵略性,除了表达观点,这些对话甚至还带有一定欲望具象化的特点(Naked式的)。反观本片,柯南伯格的作者风格自Crash以来就不断退化,早期影像本身的触感和其强大的冲击力到了Cosmopolis里已然变成了文本的附着。在飞速地略过一切可借影像完成叙事的情节的同时,又无法脱离原著的框架与细节进行自由创作,视点太过局限。甚至删去了原著中最好的,也是最具柯南伯格风的情节之一。初看时感觉到的所有神秘感都在二次观看时消失殆尽,太过可惜的作品。
【A-】对影片末世感的呈现是一大亮点,柯南伯格选用了一种微观的方式来侧面烘托出世界的巨变,而这也同样体现在了人物身上。罗伯特·帕丁森的角色塑造是很好的,柯南伯格在将其符号化的同时,也通过对话,行为的细节塑造出了一个典型的,拥有无尽欲望的资本家。然而这些剧作之外的亮点却并不能将整个故事立体化,概念是很好的,只不过柯南伯格拍的很一般就是了。人物云里雾里的台词总是绕不开一点:“万恶的资本主义”,看似信息量巨大,但实际上信息的内核却是十分单薄的。这些复杂的文本越堆越多,最后都沦为了单一,乏味的说教式对话,一部电影的信息是要去让观众感受到的,而不是简单的告诉观众。剧作上的问题无法支撑起如此之高的概念,不过柯南伯格却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由侧指正”的拍摄方法,这点是值得被发扬且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