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仙境(2012)
《通往仙境》(英语:To the Wonder)是一出2012年制作的美国爱情片暨宗教片。由《生命之树》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执导同时兼任编剧。电影于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期间首映并参予竞赛。主要演员有《逃离德黑兰》导演兼男主角本·阿弗莱克,《007:大破量子危机》欧嘉·柯瑞兰寇、《午夜巴黎》女主角瑞秋·麦克亚当斯及于《007:大破天幕杀机》饰演反派角色之哈维尔·巴登。
通往仙境简介
巴黎,美国男人(本·阿弗莱克 Ben Affleck 饰)邂逅了单亲妈妈法国女人(欧嘉·柯瑞兰寇 Olga Kurylenko 饰),他带着她还有她的女儿一起来到美国生活。
美国,美国男人和法国女人幸福生活着,虽然还没有结婚,但她的女儿已渐渐把他当成父亲。不过很快,女儿厌倦了异国他乡的生活,而法国女人的签证也过期了,母女两人只能回巴黎。牧师(哈维尔·巴登 Javier Bardem 饰)宣扬着上帝与爱。
美国,美国男人和青梅竹马的美国女人(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意外重逢,重燃爱火。
巴黎,女儿跟她的父亲住在了一起,法国女人找不到工作,开始厌倦巴黎,于是收拾行李来到美国,找到美国男人,准备跟他结婚。
但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泰伦斯·马力克 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天主教文化奖泰伦斯·马力克 第18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获得奖项
- 第18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摄影 - 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天主教文化奖
提名:金狮奖
简评
飘散在美国原野上的法语念白、沉默的美国男人和掌控着语言表达与情绪表达的法国女人,在异国的爱情喜怒哀乐都好像被标记(演职员表给出了男人女人名字算是个小败笔,为被标记的异质赋名定义纯属多此一举),随着快节奏的蒙太奇应接不暇。原野上的日出日落、木漏れ日(树影遮蔽的阳光)、飘逸的长发和朦胧帘幕,从圣米歇尔山发始的爱情,再也无法抵达仙境。
绝非诗影像,Malick的镜头只是记录了不同视点、视线下自然景观的视觉状态,而借由蒙太奇运动从中摄取焦点对空间的割裂/解构。摄影机时常朝向空间透视处快速推拉,或是围绕焦点与人物旋转,且与一般摄影不同的是:每当人物运动摄影机放弃了朝向人物焦点的调度而独立运动于空间内,介于混沌与秩序间创造出惊人纵深。叙事文本的精简为情绪的泛化提供端口,在松散甚至随性的光影碎片中串联起动作——人的动作、摄影机的动作(运动),被抹去动机的动作简化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并在一系列连贯的时空运转中重组电影节奏。确实是面向未来的影像,广阔而渺小。
因为会是表面时间线凌乱背后有惊人反转,没想到时间是线性的,只是导演不想拍的那么常规化而已,其实就是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故事,还是我太天真,对这个导演不太熟悉,不知道他的风格就是如此。如果是为了看剧情,确实会很失望,但是不得不感叹导演拍风景拍人拍意境真的是大师级别的水准,把本来就那么完美的大本拍的更加性感迷人,还有惊鸿一瞥的Rachel,最厉害的是把女主拍的从头发丝美到脚趾,喜欢这种游离的森系的美。
【79%】承继了「生命之树」的一切成功要义,为何无法提炼出同等的凝聚力和流动性?一方面由于蒙太奇强度的进一步扩增与叙事密度的进一步削减,使得由独白串联的文本愈发空洞乏味;另一方面,正如从头至尾不断轻盈跃舞的、象征意味浓烈的女性形象一样,「通往仙境」从一开始就树立了急功近利的说教姿态,而不是如「生命之树」一样在质疑的语境下抽丝剥茧直至最终飞升,因此,即使台词随着叙事降格大幅度减少,马力克的表达欲却丝毫未减,几乎反噬了观赏性(马力克作品一向不缺观赏性)。但斯坦尼康+广角依旧令人无法抗拒,它昭示着现代技术能将电影带至何方:一种摄影机与被摄物之间、焦点与前后景之间的引力角逐。另外,从不认为马力克的影像属于「诗影像」,它清晰地记录了景物的本真状态,并不具备诗之修辞性,但更接近自然对视觉最原始的魄力。
题材上是福音电影,手法上是实验电影(应该是看到现在为止马力克实验性风格最重的电影,甚至要超过《生命之树》),但观感却像看了一个两小时的超长Vlog和自然写真广告。阿弗莱克和科瑞兰蔻的凡人之爱与神父巴登教化世人的上帝之爱互相穿插又互为表里,也许马力克只是想让观众都沐浴在爱的圣光之下。能够折射马力克职业生涯风格变化的元素其实是他对旁白的运用,刚开始作为交代故事背景串联剧情的手段(《天堂之日》《穷山恶水》),慢慢转变成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电影主题的延展(《细细的红线》《新世界》)再到声画分立,脱离故事和人物本身变成某种不可捉摸的意识流(《生命之树》《通往仙境》)。卢贝茨基的摄影依旧稳健,几乎全程手持镜头,配上大量对自然光的运用,流畅丝滑但看多了也审美疲劳,对人物局部的特写比《生命之树》也更频繁。
至臻至美的影像,无与伦比的流动力,记忆与时刻同时喷涌而出,心灵震撼错愕至无言,如宗教般的超脱洗礼。以至于无法断定速率的发生,那浑然天成的剪辑,极具纵深的广角摄影,回溯是观看马力克电影最好的方式。确认是最为极致纯粹的他,恍若搭上一辆疾驰前行的列车,若通向的终点即为仙境,那么彼此相聚就已然胜过一切。未曾有此般冰冷炙热的触感,那风的呼啸、那水的流淌、那霞光的映射、那言语的沉默、那城市的恐怖。其实他的故事一直都在那一个世界中——用诗句作答,用信仰作解的世界中。于瞬间意识的介质感知、无边情绪足以满溢穿透全部的壁垒。“我们何时漂流到此,我们现在身处何方。”能够在影院中看到这样的作品,该有多么令人难忘,好似将灵魂献祭而出,与画内的人物环境共振,寻觅那凡圣的爱,直至死亡与终结。通往未来,通往过去,通往仙境。
影片名为《通往仙境》,仙境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人实现了自我理解与接纳的时刻,也就是女主人公欧嘉最终独自在大自然中穿行的时刻。虽然影片中大多数镜头是男人本的视角,但他并不是行为的发起者。发起者是欧嘉,正是欧嘉的辗转、结婚、出轨、离婚,才推动了叙事。本虽然可以看见欧嘉的一系列行为,却并不理解欧嘉行为背后的渴求。欧嘉作为主要被看的对象,虽然可以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但那些独白是断断续续、不甚清晰的。的确,欧嘉自己也不理解内心真正的缺失,所以她的情绪反复无常,行为互相矛盾。她渴望从本,或宗教,或其他爱她的人那里获得救赎,可是都无解。就像神父自己也陷在烦闷抑郁中,每个人都只能自我救赎。欧嘉在自然中找到了她的渴望,那就是自由。
卧槽好腻和我去真香两种观影感受来回交错一直到结束。几位演员的表情是掩饰自己的懵逼不知道该怎么演但强制平静的怪异调调,看得好心疼。马力克电影中的太阳是真正的主角,它代表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存在,这种存在类似于道或者宗教中神的形状。那些自然风景空镜配上诗歌化和舞台化的画外音配合着太阳这个构图元素,怎么拍怎么有,但确实是腻,油大了的那种腻。
之前看一个短片《困兽》,对于同机位背跟跳切的一个剪辑极不舒服,因为前后的时空只相差四五秒,我认为没什么必要剪,或者是拍摄的时候素材出了问题(穿帮或失焦),看了《通往仙境》有点明白了,这是割裂现实时间(观影时间)和影像时间的手段,通过这样的剪辑刻意间离了影像时空,这会造成一种梦幻感,也就是这种剪辑,象征着“梦境”,“回忆”,“零碎的画面”。关于导演偏爱广角镜头这件事,不太能看出个所以然,不知道是出于偏好还是出于其它原因。
《生命之树》的全面提纯 ,哈维尔巴登才是麦高芬,贯穿关于爱的见证与领悟,进而剥离一切饱和的外在,一心创造爱的抽象存在与其消逝的悖论。在画外音对于明星演员的主观化凝视中,我们得以忽视故事中角色的本我,因此带入观众自身,或感受或怀疑双向的爱与被爱,思考爱的本质。
流动如水的镜头浮沉摇晃,大量主观镜头拍摄的起舞爱抚以及不知不觉的由春到秋的自然景色变化,前半段是有灵的,画外音犹如乐声浸润影像,当神父具化为人时,神父的孤独与难过降低了神性,但影像却一直有种宗教神性的光,这种矛盾呈现在引入污染、环保、伤病、贫穷时使电影整体显得散漫。不如就专注于爱吧,意识流诗意的表达形成迷人合适的氛围,有暗处亮窗的舞蹈,有缰绳下作茧自缚的爱,有神灵在左在右在上在下永远的凝望,我很享受剪辑带来的氛围。不过关系的变化体现在继女去了父亲处、死婴以及生育环,大抵有种生命之河和爱源远流长的感觉。
马力克基于神学思考的爱情电影,马导以他娴熟、唯美和独具一格的摄影语言讲述了人类所存在的不同的爱,神爱Agape和情爱Eros是整部电影探讨的中心,本身不完美的人间,一切人之爱都是短暂、脆弱和善变的,当我们经历了爱情的幻灭从美丽的梦境中清醒时我们才能进去对爱的另一种认识,要么是遁入虚无,要么是走向神之爱,非此即彼,当我们意识到神之爱的永恒、平等、无限与不朽之后,人类才能真正地相爱,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才能真正地通往仙境,重返伊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