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1966)

SedmikráskyUP:2021-08-07

剧照演员表影评
雏菊

评分:8.4 导演:维拉·希蒂洛娃 编剧:维拉·希蒂洛娃 / 帕维尔·祖拉契克 / 埃斯特尔·克伦巴赫乔娃
主演:伊特卡·采尔霍娃 / 伊万娜·卡尔班诺娃 / Julius Albert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74 分钟 / Argentina: 79 分钟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语言:捷克语
影片别名:野雏菊 / Daisies
上映:1966-12-30
IMDb:tt0060959

雏菊简介

影片开始于两个都叫玛丽的少女(Jitka Cerhová 和 Ivana Karbanová 饰)的对话:没有人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于是两人决定:我们也要变得越来越坏!玛丽一号喜欢和老男人约会,在他们吃饭的时候,玛丽二号会突然出现,旁若无人地大吃特吃。玛丽一号把老男人送上火车,老男人以为她会陪着他,火车开动,她却下了火车。玛丽二号在一个收藏蝴蝶标本的男青年家中,用他的标本遮住自己身体的隐秘部位。她们在夜总会里捣乱,最后被赶走。她们无意中闯入一个没有人的宴会,开始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食.....本片献给精神生活一团糟的人们。

简评

这个世界充满了战争与暴力,既然如此糟糕,那不如一起堕落吧。放纵自己的欲望,给精神的虚空添上一抹妖艳的色彩,最后又在造成恶果的破碎中忏悔,但破碎是无法修补的,就如同战争造成的创伤也无法修补一样,即使还原了原有的形状,那还是破碎的。对于这样的严肃命题却用光怪陆离的手法拍摄确实耳目一新,先锋前卫;这种先锋不仅是影像形式上的先锋,还有内容上的先锋。叙事、镜头、色调、音乐、剪辑、表演、美术道具都与传统的教条式的创作方法不一样,可谓是先锋得很全面,当然得益于这种实验性,才达到了影片抓狂的如精神分裂般的影像情绪。正如影片结尾字幕一样——献给所有精神混乱的人。

。①如简介所写:两个少女无政府主义式的混乱疯狂自由的生活。各种大吃浪费捣乱等。②如《狂人皮埃罗》般激情自由(可惜《雏菊》节奏过快没把影像力量充分释放出来,显得很乱),渲染技法如:大量动作/视线/物体的相似性转场;各种滤镜颜色(甚至是黑白画面)的随机切换;跳切(不仅是画面有时也是配乐);突然插入的绘画/标本画/拼贴画/食物/空镜头(的快剪);古典配乐配出格行为;身体活动时有时如木头活动般的声音;类默片的夸张表演;各种鲜艳而充满活力的服化道/布景/色调;充满活力的几场舞;定格;特效(吊灯坠落和火车飞速行驶于铁轨上的炫彩;屋内拿着剪刀互相追那段拼贴画般的分身与断肢)。③开头结尾插入的战争影像过于认真,与影片整体的肆意感不符。

神作。画面绚丽,没有逻辑,故事不重要,"好玩"最要紧。两个"堕落"的少女在世间肆无忌惮地搞破坏,没有工作也不想工作,骗老男人约会,随意浪费食物,无视爱慕者的追求,破坏无人的宴会,但又追问农夫和工人的无视,质疑存在。在你认为这片就是意识流要一疯到底的时候,它又来个首尾呼应让战争和武器摧毁存在的恶对照两个堕落少女的恶,偶尔用呓语或旁白抛出对既有道德,规矩,制度的反抗和隐喻。最后自我点题"本片献给精神生活完全混乱的人。"个人很喜欢,可能我内心也有一颗"邪恶"的种子吧?

这部电影献给精神生活一切错乱的人们——本片贯穿了两个女孩的呓语,,.开头的机械齿轮,象征着工业,二战飞机扫射的镜头代表着战争。两个女孩选择了堕落。,高速摄影加色散,.全篇充斥着不同渐变映射画面,本片最大特点,...很喜欢结尾,将全片结尾升华,女孩不再堕落,收拾残羹却无法复原,.5/10吱扭吱扭机械声,木偶般的对话,无人理解,号角,火车,床,苹果,钟摆,蝴蝶,神圣世俗,说谎,偷钱,火烬,彩带,酸黄瓜,电话告白,剪香肠,吃纸肉,落叶堆,餐桌,食物大战,时装秀,海上求救,餐桌躺下

完成度很高,比法国新浪潮的类似作品更让我喜欢。个人认为四十分钟之后比之前要强,开篇五分钟看似零散破碎的剪辑,尽管确实完全没有遵守好莱坞的连续性,但其实也就是一些匹配剪辑和动作顺接而已,连续的感觉还是很强的,我觉得没有广岛之恋或者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那么激(微)进(妙)。摄影很有心,女孩房内的镜头大都是常规拍法,但表演和美术的刻意感又模糊了影像的现实感;房子外面的场景本身的内容是现实的,除女孩之外的其他演员也都采用更传统的表演方式,这个时候摄影就和“美术”(更加自然的美术,或者直接是实景,再包括其他角色更加自然的表现)调换了过来,给屋外的戏也带来非现实感。总之,围绕两个女孩(和她们夸张刻意的表演(非贬义)),影片的各项元素周转配合,硬是让她们和现实的事物场景拉开距离。基于这一点,电影完成得很彻底。

感觉先行,大道自解。逻辑、故事皆不重要,“好玩”才要紧。两个不良二逼欢脱少女,用极其轻浮且放浪的方式,破坏、摧毁、消解、挪揄社会的规制。什么理由?没有。说不出来。不要这么严肃。想起《局外人》,她们是捷克的「局外人」,用身体欢娱道德,以堕落寻求快感。女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隐喻说有也行,却比较牵强附会。导演仅是想拍一群精神混乱的人,她们正好是女孩。虽然没有逻辑和故事可言,我还蛮喜欢的,可能我内里也有这种邪恶之花吧。

拼貼電影,collage/montage,單色濾鏡快速切換配默片式表演,剪刀剪人如影像化立體主義繪畫,蝴蝶標本蒙太奇則是音樂的影像化。在零碎隨性的情節中大致可以分辨出兩條線,一條有其其他具體人物,另一是更抽象的海、穿泳衣並排坐在木板前。兩者間的來回切換可以是事件與心理(吊燈墜落-墜水)、現實與想像(“我們也要墮落”-跌入花叢開啟之後一切)、甚至虛構情節與觀眾(剪輯切至兩女孩並排坐著咯咯笑)的關係,她們似乎一邊編造著无盡可能的生活一邊觀看自己。虛構-觀看的關係宛如混亂邪惡+快節奏版塞琳和朱莉出航記,一者的切換通過蒙太奇實現,另一者通過空間與魔法實現砸碎宴席(高層人物的嗎),又重複著“不再墮落”恢復秩序,如對兩年後布拉格之春的悲觀預言;但內核裡對權威的嘲笑,重新擺上來的不過是碎片殘渣裝成的宴席

……唉老实说,如果这是仅限于三十分钟以内的实验短片,或者放在空间里的装置影像艺术,可能我会更欣赏。越长大越觉得电影之所以依赖戏剧形式是有原因的,一旦期待一段完整的、前后呼应的情感共鸣,就无法再因为一个多小时中加起来仅有五分钟不到的“梦幻呓语”和“灵光一现”感到满足:形式已经破坏了叙事。比起剪刀片段更严重地把故事打成了碎片。是的,个体当然可以有极度个体化的表达,但电影这个媒介有其特殊性,它除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耗费着观众巨量的注意力、时间和意志……不管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filmmaker,我都希望这一切能更有意义。

在“勇于尝试一切”的行为驱动下,整部电影从内容上获得了相当自由的即兴发挥的权利。主人公作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公然向男权社会固有的秩序发起挑战,我们很难从她们的行为中发现单一性别群体所具有的共性,甚至在激进的即兴表演中某些刻板的性别秩序不断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模糊角色界限之后的无力感。影片致力于去符号化的努力不容忽视,尽管表现手法可能会令人不适,导演借鉴了法国新浪潮的先锋形式,同时秉承了苏联蒙太奇学派的核心理念,因此最终呈现出对观众而言的“视听炸弹”,而所有分裂开的感官刺激又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共同构成对现代社会碎片化信息的隐喻,人们在尝试拼凑自我的迷途中越发丧失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正如主人公最后试图拼凑破碎的餐盘,试图拯救堕落的自我,却早已回天乏术——打破秩序犹如发动战争般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情节中姐妹两人与转动齿轮的对切镜头,如果这象征着轮转与重复的话,那两人的生活也仿佛如此,即使两人不断的通过纵欲寻求某种新的开始与刺激,但欲望却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直至自身无法控制。,构成两人的追问,既我们缺少什么 为什么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前段情节呈现两人有追随与爱慕者,但其都对那一密语予以沉默或无视,但在遭遇他者(农夫与工人)沈默或无视时又对其发出疑问,又表现出那一被关注与被爱的渴望,既两人渴望被爱但爱又会让其产生焦虑。,被分离与剪断的四肢与头部,最后至整个画面,而这也正是自身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与两人破碎的生活本身的映射。

无序,放肆,冒犯。 “捷克新浪潮”代表作,风格极其先锋,哪怕是放在今天也可以说是前卫。后现代主义风格浓厚,画面处理、电影美术华丽,在视觉表现上有点类似于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和早期的布努埃尔。影片说是献给精神生活混乱的人们,本片也确实很好地呈现了这种精神状态,某些具体表现如“欲望”,尤其是“基层欲望”的扩张和放纵,其中尤以“食欲”最甚,角色对于食物的需要极度露骨。在结尾处救起角色的木棒,似乎可以是一种“束棒”,它是一种规训与惩戒,代表了“威权”和“秩序”,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秩序回归的渴求。PS:这部片的音效、音乐使用也非常有意思,很前卫

一系列刺激的视觉噱头组成的超现实主义拼贴电影。希季洛娃凭借着对当时消费主义空虚社会生活的敏锐直觉,借以两名女主人公的经历,讽刺了这一现象。影片开篇时,惊人的画外音运用,夸张的肢体表演,暗示着全片的混乱情节。导演让观众穿越于色彩、时空之间,多次运用动作匹配剪辑,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影像空间,将女主人公们拆解成一个个图案,以机械化的手法讽刺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存在”是贯穿影片的一大命题,多次被主人公们提到,事实上,主人公们“堕落”的行为就是为了印证他们的存在。最后,“影片献给那些精神生活混乱的人”。*未来重看后要写一篇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