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1955)
大地之歌(孟加拉语:পথের পাঁচালী,宽式IPA:/pɔt̪ʰer pãtʃali/),又译小路之歌或大路之歌,是一部1955年的孟加拉电影,由萨蒂亚吉特·雷伊执导,西孟加拉的印度政府出版。故事以比哈堤哈逊·班纳吉的同名小说《小路之歌》为基础。《大地之歌》是萨蒂亚吉特·雷伊执导的首部电影,也是《阿普三部曲》中的首部曲,描述1920年代的孟加拉乡下,主角阿普的童年故事。
评分:8.9
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
编剧:比耶迪胡山·班德约帕德赫亚 / 萨蒂亚吉特·雷伊
主演:卡奴·班纳杰 / 卡鲁娜·班纳杰 / 楚尼巴拉·德芙 / 尤玛·戴斯·固普塔 / 苏比·班纳杰 / 伦基·班纳杰 / 雷巴·德芙 / 阿帕纳·德芙 / 突利斯·查克拉波提 / Haren Banerjee / Rampada Das / Nibhanani Devi / Rama Gangopadhaya / Roma Ganguli / Binoy Mukherjee
类型:剧情
片长:India: 122 分钟(within Bengal) / A地区:印度
语言:孟加拉语
影片别名:大路之歌 / 道路之歌 / 小路之歌 / 潘查理父亲 / Pather Panchali / Song of the Little Road / The Lament of the Path / The Saga of the Road
上映:1955-08-26
IMDb:tt0048473
大地之歌简介
在20世纪初印度孟加拉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的艰辛使得村里穷苦人家充满了苦闷、忧虑与不和。哈里哈尔写了一首首诗,一个个剧本,但到处碰壁,无法出版。六年过去了,哈里哈尔家的房子更加破败不堪,贫穷一步不舍地伴随着他们。无穷无尽的烦恼,纠缠着他们。富人丢了东西,就赖杜尔加偷走了,尽管妻子萨尔博加娅不愿忍受这种侮辱,却也只能拿孩子撒气。哈里哈尔希望通过一举成名来重振早已破落的“门第”,可是,他每月八个卢比的微薄收入,以及沉重的家庭负担,致使他始终无法实现其各种美好的计划,就连维持家里人填饱肚子也做不到。他只好去异地他乡寻找一条出路,进城去赚了一笔血汗钱,谁料回到家时,等待他的却是巨大的灾难:暴风雨把房子冲塌了,十二岁的女儿杜尔加也病死了,萨尔博加娅痛哭起来。见此凄惨情景,哈里哈尔只好带领着妻儿离开故乡,去另谋生路,只有杜尔加长眠在这里。
第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萨蒂亚吉特·雷伊 第9届戛纳电影节OCIC Award Special Mention萨蒂亚吉特·雷伊 第9届戛纳电影节Best Human Document萨蒂亚吉特·雷伊
获得奖项
- 第40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 第9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OCIC奖-特别提及 / Best Human Document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
简评
点,也许电影中使用的许多手法在如今看来过于常见,影响了我对于此部影片的评价;但影片确实大改之前对印度的一贯印象;镜头语言和蒙太奇剪辑手法非常娴熟,观影感也非常流畅;导演以纪实主义手法,围绕一个家庭三代人物展开故事,讲述夫妻姐弟父母孩子邻居中种种人情关系,也涉及五十年代印度宗教风土社会等种种状况,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之为影视人类学研究印度的代表性作品;人物几乎没有表演痕迹,导演在影片中做到最大的克制,努力保持着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没有用旁白字幕来破坏整个影片的氛围,整个影片情绪不论是欢快、沉郁、哀伤,都是应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火车几乎与胡波的大象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呼应,而姑婆辞世,老屋坍坯,长女死去,幼子同父母远走他乡,此间种种都随着珍珠项链逐渐沉入水底,浮萍聚拢,一切
这是我看了六次才看完的电影,第一次应该是在翻转电台ff30提到后看的,没看完,确实并不吸引我。因为周末要看印度电影,强撑着补完了这部片子,昨晚看到一半还睡着了,这部电影的催眠效果是真的好,才九点我就被催眠了,今天吃饭的时候看完了剩下的一个小时,也没看出好来,就像品味我同样欣赏不了小鞋子一样……毕竟我的品味低到姐姐喂弟弟吃饭都能看出*张力的那种……不知道这个没落贵族的故事有没有导演的自传体色彩,确实在几个关于落魄的桥段里看到了几个角色是如何面对境遇的差别的,姑婆和孩子们的心照不宣确实很有趣地表现了人应对变故的一种方式,而后面的搬家则是另外一种,我到片尾也没看出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可能这部电影就是想拍人生的无常吧,那还挺切合现在的时代命题的
生活与故土之歌,也是贫穷和死亡之歌。几个意象始终萦绕在心头:大片大片几乎汇成海洋的随风飘荡的蒲苇;姐姐在瓢泼大雨中甩开的长发;姑婆在深夜讲述古老故事时墙上昏暗的剪影;阿普跟随卖糖艺人奔跑时池塘映出的如连环画一样的身影;火车呼啸而过的间隙中透出的阿普瘦弱的身躯;衰老得像一个影子的姑婆,在知晓死亡将近时的那宛如黑洞的嘴巴和早已燃尽光芒的眼睛所挤出的最后一个笑容,像是在为孤独的一生画上一个自我安慰的句号;父亲得出女儿的死讯时仿佛用尽所有力气所发出的一声绝望的吼叫。阿普将姐姐所偷的项链用力地投掷到水中,当涟漪消失的那一刻,他已经无可避免地过早地长大了。
#跟着上影节刷片单#回归生活,展示生活。它有久旱逢甘露后在雨中的欣喜和欢乐,也有小女儿的突然离世带来的悲怆和痛心,即便如此,生活仍要继续。印度农村生活的重男轻女也可窥见一二,妈妈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对女儿的教育就是干活干活干活再找个好人家把她嫁出去,这么一看女儿的离世仿佛为她带来了自由,谁又能保证女儿今后生活能安然舒心。影片有好多农村生活场景的拍摄,聚成一团打斗的小奶猫,大片茂密的果园,人们在土地上来来回回行走的脚部镜头,大地之歌,淳朴简单却富有生命力。
前2/3看的很闷,都是日常生活,只有不时掠过的孟加拉自然风光给我一些欣喜。后1/3接二连三的情节变化,老姑婆辛酸的回来孤独的死去,姐姐逝去之际的雷雨夜的氛围让我想到《边城》老祖父死去的那个同样的雷雨夜,还有第二天翠翠的无助,一如电影中母亲的无助,豆瓣中曾有一个有哪些让你一开始以为是烂片后来惊为天人的电影,这一部其实严格说了不算,在闷的一开始我就预料到这么高评价的电影一开始的闷只是铺垫,看到后面自然会有铺垫而来的升华,甚至多看一会沉浸进去这么日常叙事的闷最后也会化为一种意境。确实,最后一如黑泽明所说,其中的人与自然的呈现达到了“如果你没看过雷伊的电影,就像你在生命中没有看到过太阳和月亮。”
雷伊的“阿普三部曲”之一,影片以印度孟加拉偏僻的村庄为背景,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贫穷、悲苦、欢乐与辛酸。雷伊背离被世界观众所熟知的印度宝莱坞歌舞片,而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底层人的生活。朴素简单的影像风格、自然诗意的田园风光、具有雕塑感的光影、仿佛洞穿灵魂的人物近景,这些都形成影片的独特美学,且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勾起我无数童年回忆。影片以平淡沉稳的叙事节奏展开故事,摒除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试图展现生命的本质,在对夫妻、母女、姐弟、近邻、婆媳等人际关系的细微描绘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情感,尤其是姐弟的刻画。姐弟两人在漫行中看到了电线,茫然而惶惑地坐下,接着又一现代化的标志“火车”驶过,这一场景成为乡村与城市、印度与西方的表征。母亲直到父亲回来才因女儿之死恸哭出来,这时胡琴般的音乐成为她的哭声。
“阿普三部曲”之一。剧情有点沉闷,2个多小时的时长,剧情说不上连贯性,而是碎片化的讲述了阿普一家的日常点滴,大致上可以分为女儿杜佳儿偷水果、阿普的出生、杜佳儿和阿普去邻居家蹭糖果吃、邻居家冤枉杜佳儿偷珠串、姑婆向别人要围巾因此被阿普妈妈赶出家门、姑婆的死去、阿普爸爸外出赚钱好几个月没回家、杜佳儿得病、大雨夜里妈妈照顾杜佳儿、杜佳儿病死、一家人决定远走他乡另谋出路,阿普一家发生的事是悲哀的,贫穷伴随着他们的日常,他们没钱买糖、没钱治病、没钱修理房屋,他们的悲惨就在于贫穷。影片整体剧情故事性不强,偏于日常平淡的叙事也让剧情显得沉闷,但也正是这种平淡的沉重加深了影片的主题,使得观众对贫穷有着更真实的感受。
SIFF 实际上是一个富于水性的故事,水在村庄中多维地存在着,从而构建了多重性的隐喻空间。作为希望而存在的那一部分“水”,这样属于“大地”的家族是无法享有的,在杜尔迦短暂享有暴雨的欢愉后,也终究被“水性”吞噬。从未体会过如此纯粹的苦难,似乎他们正是为了苦难而生的。这种几乎是架空的绝对苦难在自然主义语境中甚至塑造了一种魔幻感。我难以共情,但我为原生的贫穷之罪感到震撼。在那组极美的荷花/蜻蜓的蒙太奇后,我几乎要相信故事将在母亲的夏日安眠中结束。但这样诗性的结尾显然是这般苦难的家族所不配拥有的。那些无比诗意的瞬间—穿越芦苇丛望见火车飞驰而过,我被透过车轮间隙的机位深深打动;几乎是兴奋地迎接雨季,又惊恐地祈祷雨停——最终都将回归大地上的苦痛,这种轮回般的苦难也许便是经久不衰的大地之歌
大地之歌,生命之诗。在贫穷野性的土地上艰难求生的一家人,情感留白处理,不怒不威,生活的长河静静漫延,生命的悲欢依序上演,而人似乎选择的只有接受,可以改变的很少。虽然把乡土景物处理得极具美感,然而底子里蕴含的是对这种陈旧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批判态度,童年的女儿没有糖、没有玩具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姊弟俩去看火车的场景,透露出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好奇与憧憬。这个地方没有法律,没有政府,没有社会保障与各种基础设施,靠天吃饭,靠地活命,结果是婆婆在体衰力竭遭人嫌弃之后只能无望地独自走向死亡,母亲生生看着女儿在大雨之夜病死也无能为力,所以最后父亲拒绝了长辈的劝阻,他们从来不关心自己一家却执拗地要求他人固守旧居。父亲深知惟有出走才是生路,结尾的道路不知会通向何方,但也许会是一个更有希望的方向吧。
有洞的砖墙参加了空间调度想到小城之春...用被子洞叫醒Apu… 生活破落细节用于构建情感。讲故事的阿婆的墙上的影子好有趣。风吹芦苇顶看火车太美了,(莫名想到沟口… )Durga的碎发好像眼泪。荷叶如水墨画,画面留白的凋零韵味。音乐乍现现实声退却,大悲痛却延迟爆发(国王班底-在之后不相干的某时刻,蓝 - 换个人即厨房里的女管家来爆发)阿婆一个人成就了妈妈、Durga、爸爸三个角色,还有那个来来去去的辛酸微笑,最后想到楢山节考…一张破席,爸妈两人望向河流的背影,因为不知道有没有埋怨、后悔或认命,甚至感觉比为了Durga的大爆发还震撼。
雷伊「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印度乡村风俗画,以孩童阿普的视角展现出了一个贫穷家庭的四季,没有太多哭天抢地的Drama,只是一直沉浸在寂然的哀愁之中(杜尔加死去后,只用一个简单的镜头就表现出了阿普的悲伤)。种姓制度作为隐约的线索持续穿插在电影中,背负着种姓枷锁的父亲直到山穷水尽才选择背井离乡(形成对比的是火车意象的多次出现),可惜已经为时过晚,浓烈的悲剧意味跃然纸上。如果人们还能勉强以苦中作乐的达观消解贫穷的负面影响,那么接连的死亡则将人们拉回到现实当中(絮叨的姑婆堪称最佳配角)。对自然环境的运用堪称大师级别,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似乎都在渲染着一种原始的自然诗意(而最后蛇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宗教注脚),衬得故事更加哀伤。表演环节自然,对非专业演员的调教一度让人想起阿巴斯了。
难舍的故土,恒河的子女。戏剧的根已溃烂,知识分子在闭塞的村庄找不到出路。难见到的火车是文明的象征,神秘又危险。无人赡养的姑婆,被放债人夺走的果园,贫穷让所有固守的传统美德都变得苍白无力。大地养育村民,工业文明提供新的诱惑,贫穷打碎所有美的幻想。年老的婆婆老无所依的死去,中年妇女被生活捆绑,自私又满嘴抱怨,年轻的女儿被现代文明吸引,却无法逃脱早早嫁人和贫穷的命运。生育的母体被无穷的悲剧捆绑,大地唱出哀歌,死在炎热的竹林里,死在生活的贫穷里,死在狂风暴雨的破屋里。沉浸式的镜头语言,打破距离感,孤独、悲戚在黑白画面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