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2012)
评分:7.9
导演:菲利普·马丁
编剧:艾比·摩根 / 塞巴斯蒂安·福克斯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 / 克蕾曼丝·波西 / 马修·古迪 / 罗里·基南 / 托马斯·图尔格斯 / 理查德·麦登 / 约瑟夫·马勒 / Simon Nehan / 丹尼尔·切尔奎拉 / 尼古拉斯·莫斯 / 玛丽-乔西·克罗兹 / 马修·奥布瑞 / Paul Rattray / Misi Dunai / 皮洛斯卡·莫尔纳 / 罗兰·拉斐特 / Clara Grebot / 乔治·麦凯 / 肖恩·麦肯齐 / 安东尼·安德鲁斯 / Máté Szabó / Gyula Kormos / Océane Bersegea
类型:剧情 / 爱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83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影片别名:鸟歌 / 啭鸣
上映:2012-01-22(英国)
IMDb:tt1127876
鸟鸣简介
当爱情面对生活,当生命面对战争。所有美好最脆弱和不堪一击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了仅存的一点希望,苦苦挣扎。而那一点点美好,已经值得一切。《鸟鸣》讲述了男主人公斯蒂芬·维斯福德在战前与一位法国女子——伊莎贝拉的曲折爱情,和六年后在一战中的军队经历。
曾经的爱情中弥漫着清脆的鸟鸣,唯美却也在斯蒂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认识了生命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后,重新找回了希望和动力,也在此时,战争终于结束了。
根据塞巴斯蒂安.富克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对年轻恋人的悲欢离和,既有战争的血腥场面,又有凄美的爱情。埃迪·雷德梅尼、克蕾曼丝·波西(《哈利·波特》芙蓉)担纲男女主人公,《冰火》“少狼主”马克·艾迪,“班扬叔叔”约瑟夫·马维助阵,BBC荧幕再现小说家赛巴斯蒂安·福克斯作品《鸟鸣》。
获得奖项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TV Award —— Best Costume Design
提名:BAFTA TV Award —— Best Supporting Actor / BAFTA TV Award —— Best Sound: Fiction / BAFTA TV Award —— Best Editing: Fiction / BAFTA TV Award —— Best Writer / BAFTA TV Award —— Best Make Up & Hair Design
简评
为了小雀斑而看。不得不说小雀斑真的很戳我的各种审美点,那种丑帅的气质,文艺又忧郁,深情的眼睛。。。除此之外,只能说吸引我的点几乎没有。男女主的爱情故事也没有牵动人心,女主知道自己怀孕了就不辞而别也让人看不懂,好歹你跟孩子他爸说一声撒。。。演技是真的都在线。明天继续看小雀斑的其他作品。这种英伦斯文败类风,真的直击我心!!!
哭成猪头了……三个小时的片起码一个小时在狂流泪。Eddie细微表情的演技太厉害,但最后坑里爬出来后感觉有点用力过猛,爱之深责之切。不太喜欢Isabelle那条线,在心里暗骂了出轨女和男小三,虽然前夫哥是人渣。他们的爱情故事看得怪不舒服的,但不是因为文学作品内的出轨,可能在我这里男女主气场不合吧?没看出来女主哪里爱男主,纯粹追求刺激私奔一下又跑回家了呃呃。感觉Jeanne也是喜欢Stephen的,唉唉。战争片永远让我看得很难受,Birdsong,不喜欢看但也不得不看的一部。
男主说:这场战争,每天都在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我们人体解剖学。狗血的爱情故事配上残酷的战争场面,迷你剧拍出了电影的质感。拍战争戏的演员们连手指甲里都是泥,一定受了不少苦。美丽明媚的法国乡间、富丽堂皇的住所和灰黄色调满目疮痍的战场互相切换转场,时不时出现的鸟鸣,点题又高级。为什么要拍血肉模糊的反战片?真希望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再有战争(马修古迪打酱油,还留了胡子,一开始真没认出来)。
前半部分拍得像水彩画,后半部分炮火连天灰头土脸,色调和构图都很棒,觉得和Regeneration重生在这方面不相上下。真爱闪回片段和战争场面穿插在一起的展现方式,不是特别喜欢,不过总体不错,大战之前山雨欲来的夜晚拍得很好,士兵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比战争大场面拍出来更好看。还有进攻的时候画外音是士兵读信,处理得特别好,一边是必须勇往直前的命运,一边是各种难舍的羁绊。(意外收获是发现AA竟然在这部剧里演了一个长官,不过也能看得出这部剧有反思战争的意思,所以看AA鼓舞士气的台词就挺讽刺的)最后敌军双方士兵抱头痛哭的镜头,也挺心酸,都是无谓的牺牲。
还不错,看之前以为主要讲的是战争对人的异化,看后发现是讲战争对人们平凡生活的摧毁,二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另外,英美拍反战片和国产电影拍反战片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归根结底是所经历的战争创伤并不相同,国人看华语战争片要看的不是反思和麻木,而是奋勇和激昂。扯远了。但类似的片子看的多总归容易麻木,第一集Firebrace救回男主和第二集最后的地道那场戏很不错,Firebrace也是我在剧里最喜欢的角色了,勇敢,坚定,纯粹,细心,粗犷。真可惜。
对于战争的描绘远胜于男女主间纠缠错乱的感情戏,后者太过粘腻以至于美感全失。第二集比第一集更优秀也是归功于其对战争的残酷描写更多,各个小角色很有看头,剧情处理得当,例如爱穿着母亲毛衣的同性恋处男,角色的可爱展现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的意外令人更惋惜。为了荞麦看,他真的很适合演战争片,可惜戏份太少。小雀斑演技到位。结尾和德军的拥抱是一大败笔。
有孩子就直说啊,非要偷偷跑走干嘛,说不定说了他也会高兴呢,这个地方感觉有点狗血了。完全是为了小雀斑看的,战争的情节真的蛮好,没有什么生动的东西,只是平静地呈现给你被炸毁的残躯,那一双双无辜又绝望的眼神,明知是送死还不得不听从命令去行进,有点反战的意思。无数战友的死亡,后又得知自己有了女儿,死亡的同时也有新生,新生既是希望吧。我爱和平!
这是一部主角令人生厌而配角相当出彩的戏,看完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叫birdsong。战争戏相当精彩,没有太多拖泥带水,非常残酷的镜头也毫不避讳;相反,文戏是大败笔。Eddie Redmayne演20岁出头的Stephen太老,演28岁饱经战争沧桑的Stephen又太年轻,开场就盯着Isabelle没完,到最后了还在吼Firebrace。演戏整体感觉都不太对,除了莫名奇妙的哭丝毫看不出四年血腥经历带来的改变。改编之后Isabelle角色交代严重不足,令人迷惑。相比之下,无论是经历人生波折后有颇多感悟的Firebrace,还是一直在战壕里乐观的Weir,乃至拒绝父亲安排婚姻又一直都非常通情达理的Jeanne,戏份不多却远为立体和出彩。
这是一部主角令人生厌而配角相当出彩的戏,看完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叫birdsong。战争戏相当精彩,没有太多拖泥带水,非常残酷的镜头也毫不避讳;相反,文戏是大败笔。Eddie Redmayne演20岁出头的Stephen太老,演28岁饱经战争沧桑的Stephen又太年轻,开场就盯着Isabelle没完,到最后了还在吼Firebrace,英国绅士这么直白的么?演戏整体感觉都不太对,眼神动作丝毫看不出四年血腥经历带来的改变。改编之后Isabelle角色交代严重不足,堪称迷之角色。相比之下,无论是经历人生波折后有颇多感悟的Firebrace,还是一直在战壕里乐观的Weir,乃至戏份不多的Jeanne——拒绝父亲安排婚姻又一直都非常通情达理的女性,角色都要立体出彩得多。
隧道工法布瑞斯这个角色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演员演得深沉内敛不外放,但比男主更深刻。男主屡屡凭一格残血苟到最后,其实都是靠着他的帮助,而他却死在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刻。男女主作天作地我无感,而这个父亲的形象真的很动人。
拍得很美,真的很美,质量太高了,每一个战争情节都很触动,认出来荞麦,那一段很难过,20岁好青涩的笑啊。雀斑的演技无可挑剔,尤其是眼神,战壕里抱着德军痛哭,不得不说令人哽咽了,最后没有预期里的“认父喊爸爸”,骤然而止在心里触动得恰到好处。少给一星是这种婚外情确乎不符合我的三观,女主的颜我也欣赏不来,胸很美。
感觉是个披着战争外衣的文艺爱情片~虽然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描述战争,但却是为了衬托核心思想【爱与被爱】。女主长得真的是一眼望去就很典型的法国女人(剧组还真的去找了个法国演员而不是启用英国人或者美国人来演),属于那种不是最漂亮,但非常优雅有气质有魅力和韵味的女性。知道为什么男主放着那么多妙龄少女不看在眼里了。难能可贵的是展现出了,那些令我们心驰神往的上层生活其实是建立在对底层劳动大众的剥削之下的。如果说《1917》带我们熟悉了一战时一个兵种——信使的话,《鸟鸣》则是另一个兵种——地道工。这是真·地道战。但影片的不足之处大概是男主的主角光环实在是太强了,几次强行大难不死总让人怀疑故事的真实性。片子非常形象地展现了战场上冲锋为什么被叫做“排队枪毙”,一战那会儿没有抗生素,简直不敢想象伤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