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7.2 导演:岸善幸 编剧:岸善幸 主演:门胁麦 / 长谷川博己 / 菅田将晖 / 中川雅也 / 乌丸节子 / 西田尚美 / 筱原友希子 / 宇野祥平 / 岸井雪乃 类型:剧情 片长:126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Double Life 上映:2016-06-13(上海国际电影节) IMDb:tt4657460
以小池真理子的小说为基础,讲述读大学哲学科的平凡学生阿珠,被研究生论文导师提议做记录某个专一对象生活和行为的“哲学跟踪”,于是开始跟踪邻居一家的丈夫的故事。
每个演员身上都有复杂的像沉浸在人生困境里的气质,以及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大大加强了代入感,还有日本人一直特别爱拍的“羁绊”“秘密”“谎言”这种东西,很满足人的窥私欲。没有人的人生真正经得起推敲,毫无缺陷。一开场我就觉得好像是苏打,然后发现真的是苏打,我也想和苏打同居呜呜,也想和长谷川博己出轨,我都可以!!
片子本身不错,但女主扮演的角色真心让人不舒服。无目的地观察且不介入对象的个人生活,看似是个无害的题设,但观察记录分析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窥视他人表面之下的生活,比起窥视结果,跟踪挖掘对象隐私的行为更让人厌恶。在男主面前讲述过往经历的女主简直像个中二少女,那种狼狈既难堪又熟悉。
失望,以为会是诺兰《追随》那种满足窥私欲的题材。没想到就聚焦不伦了,总而言之第一个调查对象很无聊,第二个才开始有点意思。片头的敲门声在最后十分钟出现,还有最后画面出现的戒指,这些隐晦的信息都传达了这样一个事实——“有人被拯救了”。存在,见证他人存在,被人见证自己存在。这种东西还是要看保罗·奥斯特写的《幽灵》。
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了dele的第三集,比起熊猫在祐太郎准备打开文件之前的警告说“你做好知道他人秘密的准备了吗”而言,教授让自己的学生去无意义窥探走入他人的生活真的挺不负责任的。dele里的监听理发店老板娘和这里雇佣话剧演员当自己的妻子,产生感情又等到必然的失去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其说剧情相似不如说是日本人对于美好事物或者对于爱的追求以及爱而不得时的共性吧。生活能有什么寓意,生活唯一的指望就是根本没有指望。
其实这个电影看过 只是从来没有看完过,二重生活,只看片名也知道讲什么。觉得文学家 艺术家 哲学家是个奇怪的物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单纯,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勇气,最终是“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努力解释“存在”,却不试图改变“存在”,只是学习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众生皆苦,所谓“第二重”,不过自救而已。
。也许是日本版的《登堂入室》,女一白石珠(门胁麦饰)哲学系研究生,为了论文,从尾行的角度,来观察别人,记录别人的生活。结果差点陷入男一(长谷川博己饰)的生活。后被发现而更换为记录自己的导师,但前后并不搭。相比法国版《登堂入室》,这是明显的弱化。其实,通过观察别人而填补自己的空虚感,本身从逻辑上就太过牵强和无力了。当然,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不止一个角色,要说二重,还真是。
门胁麦和长谷川博己的气质演这片一绝,尤其两人对坐喝酒,长谷川端着酒杯盯着门胁麦问她,观察我感觉如何时,简直是有钱有魅力的男人勾引容易动摇一无所有的女学生的教科书;在导演晃动的影像里和女主角游移不定的观察里使得前半程有一种故意为之的煎熬,但后半程缺倾泻的畅快淋漓,尤其是长谷川博己坐在沙发上嘲讽门胁麦真情吐露的一段,残忍又真实;“为什么而活”——在秘密和人间观察里。随手拔下网线系在门把手上了结余生的教授也不能回答“为什么而活”,但注视人间未尝不是一种方式。菅田将晖能不能离同类型角色远点,表演一成不变有点烦人了;长谷川说需要动表情的台词显得有点狰狞了;
节奏慢而有序的日影,平平淡淡地讲述生活里的一二事,可即是现实又是人生。“平凡而安稳,没有背叛、隐瞒和谎言,只因公平和爱而满足的人生并不存在。人无法逃脱痛苦,能让你从痛苦中稍稍喘口气的东西,那一定是秘密。无理由的跟踪,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也就是将自己与他人互换,也就是了解彼此的人生、激情和意志,要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无法替代的存在,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吧。你怎么看我,你想对我怎么样,对你来说我是什么,这些我永远无从知晓。”
学哲学的看这个会不会觉得很幼稚??前言不搭后语的故事和人物,唯一的好是演员都选得好,女主确实是表面乖乖女学生,内里有股洪荒之力,长谷川博己确实有想被其推倒的风度,跟耳机驼背画师高下立判是吧。跟踪了老半天得到的戏码俗套的令人失望,莉莉弗兰克和他的假老婆看似有点题“二重生活”,实际上完全不知道是来干嘛的。
一个生活阅历方面几乎是个白痴的在读大学研究生(门胁麦饰演)为完成导师(中川雅也饰演)点题论文,选择以跟踪方式观察社会与人生,首选的对象就撞见了人家的隐私,缺乏技巧的拙劣的跟踪引起被跟踪者(长谷川博己饰演)误解并拆穿,差点遭到人身伤害!整个论文完成的过程简直就是一个“多么痛的领悟”的过程。
追踪故事与哲学理念之间有裂隙,镜头的表现力相对平淡,从而让电影叙事流于表面,追踪的意义是什么?在观众这里是无法将追踪体验与论文结论勾连起来。比之侯麦电影中哲思且诗意的台词,影片的台词也相对逊色。最后感慨一下这个追踪哲学其实可以看作一种表演人类学的。
有关偷窥跟踪的剧情想想就好刺激,不过本片只有上半场是这样,下半场陷入了不知道该如何进展的地步。眼看着文艺片就要走向爱情动作片,电影结尾字幕里想表达的关于陌生人的观点并没有在本片中得到体现。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起码影片让女主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不是被爱情羁绊,同时,人们通过秘密和谎言维持和睦的世间表象,没有人是经得起无差别窥视的。
简评
每个演员身上都有复杂的像沉浸在人生困境里的气质,以及纪录片式拍摄手法大大加强了代入感,还有日本人一直特别爱拍的“羁绊”“秘密”“谎言”这种东西,很满足人的窥私欲。没有人的人生真正经得起推敲,毫无缺陷。一开场我就觉得好像是苏打,然后发现真的是苏打,我也想和苏打同居呜呜,也想和长谷川博己出轨,我都可以!!
片子本身不错,但女主扮演的角色真心让人不舒服。无目的地观察且不介入对象的个人生活,看似是个无害的题设,但观察记录分析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目的性。窥视他人表面之下的生活,比起窥视结果,跟踪挖掘对象隐私的行为更让人厌恶。在男主面前讲述过往经历的女主简直像个中二少女,那种狼狈既难堪又熟悉。
失望,以为会是诺兰《追随》那种满足窥私欲的题材。没想到就聚焦不伦了,总而言之第一个调查对象很无聊,第二个才开始有点意思。片头的敲门声在最后十分钟出现,还有最后画面出现的戒指,这些隐晦的信息都传达了这样一个事实——“有人被拯救了”。存在,见证他人存在,被人见证自己存在。这种东西还是要看保罗·奥斯特写的《幽灵》。
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到了dele的第三集,比起熊猫在祐太郎准备打开文件之前的警告说“你做好知道他人秘密的准备了吗”而言,教授让自己的学生去无意义窥探走入他人的生活真的挺不负责任的。dele里的监听理发店老板娘和这里雇佣话剧演员当自己的妻子,产生感情又等到必然的失去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与其说剧情相似不如说是日本人对于美好事物或者对于爱的追求以及爱而不得时的共性吧。生活能有什么寓意,生活唯一的指望就是根本没有指望。
其实这个电影看过 只是从来没有看完过,二重生活,只看片名也知道讲什么。觉得文学家 艺术家 哲学家是个奇怪的物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单纯,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勇气,最终是“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努力解释“存在”,却不试图改变“存在”,只是学习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众生皆苦,所谓“第二重”,不过自救而已。
。也许是日本版的《登堂入室》,女一白石珠(门胁麦饰)哲学系研究生,为了论文,从尾行的角度,来观察别人,记录别人的生活。结果差点陷入男一(长谷川博己饰)的生活。后被发现而更换为记录自己的导师,但前后并不搭。相比法国版《登堂入室》,这是明显的弱化。其实,通过观察别人而填补自己的空虚感,本身从逻辑上就太过牵强和无力了。当然,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不止一个角色,要说二重,还真是。
门胁麦和长谷川博己的气质演这片一绝,尤其两人对坐喝酒,长谷川端着酒杯盯着门胁麦问她,观察我感觉如何时,简直是有钱有魅力的男人勾引容易动摇一无所有的女学生的教科书;在导演晃动的影像里和女主角游移不定的观察里使得前半程有一种故意为之的煎熬,但后半程缺倾泻的畅快淋漓,尤其是长谷川博己坐在沙发上嘲讽门胁麦真情吐露的一段,残忍又真实;“为什么而活”——在秘密和人间观察里。随手拔下网线系在门把手上了结余生的教授也不能回答“为什么而活”,但注视人间未尝不是一种方式。菅田将晖能不能离同类型角色远点,表演一成不变有点烦人了;长谷川说需要动表情的台词显得有点狰狞了;
节奏慢而有序的日影,平平淡淡地讲述生活里的一二事,可即是现实又是人生。“平凡而安稳,没有背叛、隐瞒和谎言,只因公平和爱而满足的人生并不存在。人无法逃脱痛苦,能让你从痛苦中稍稍喘口气的东西,那一定是秘密。无理由的跟踪,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也就是将自己与他人互换,也就是了解彼此的人生、激情和意志,要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无法替代的存在,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吧。你怎么看我,你想对我怎么样,对你来说我是什么,这些我永远无从知晓。”
学哲学的看这个会不会觉得很幼稚??前言不搭后语的故事和人物,唯一的好是演员都选得好,女主确实是表面乖乖女学生,内里有股洪荒之力,长谷川博己确实有想被其推倒的风度,跟耳机驼背画师高下立判是吧。跟踪了老半天得到的戏码俗套的令人失望,莉莉弗兰克和他的假老婆看似有点题“二重生活”,实际上完全不知道是来干嘛的。
一个生活阅历方面几乎是个白痴的在读大学研究生(门胁麦饰演)为完成导师(中川雅也饰演)点题论文,选择以跟踪方式观察社会与人生,首选的对象就撞见了人家的隐私,缺乏技巧的拙劣的跟踪引起被跟踪者(长谷川博己饰演)误解并拆穿,差点遭到人身伤害!整个论文完成的过程简直就是一个“多么痛的领悟”的过程。
追踪故事与哲学理念之间有裂隙,镜头的表现力相对平淡,从而让电影叙事流于表面,追踪的意义是什么?在观众这里是无法将追踪体验与论文结论勾连起来。比之侯麦电影中哲思且诗意的台词,影片的台词也相对逊色。最后感慨一下这个追踪哲学其实可以看作一种表演人类学的。
有关偷窥跟踪的剧情想想就好刺激,不过本片只有上半场是这样,下半场陷入了不知道该如何进展的地步。眼看着文艺片就要走向爱情动作片,电影结尾字幕里想表达的关于陌生人的观点并没有在本片中得到体现。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起码影片让女主获得了自己所追求的事业,而不是被爱情羁绊,同时,人们通过秘密和谎言维持和睦的世间表象,没有人是经得起无差别窥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