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5)

UP:2021-03-30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高考

评分:9.1 导演:史岩 / 贾丁 / 孙超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5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2015-08-03(中国大陆)
IMDb:

高考简介

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六集纪录片《高考》选取深具代表性的不同社会横断面,记录个人故事、观照社会热点,从多个侧面走近并记录2014年高考,为我们留下这个时代意味深长的社会现实记忆。

简评

中国的教育,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完全是两个世界,有钱人可以选择更多的培养方案,出国留学,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穷人就只能走高考这一条路,要抛弃个性,浪漫,甚至身心健康。但是我依然觉得高考是最公平的路,一条针对底层人民最好的上升路,作为高考的受益者,我更能感知高考对底层人民的重要性,虽然衡水模式的确残酷,但这也确实是一条我们能够到梦想的出路呀

对比的参照系是周浩的《高三》。视角的广度上本片做得更好,从人物塑造上周浩拍得更好。两个片子前后相隔十年,可是在经济薄弱地区,可选的教育方法是一样的。能看到梁晓燕老师比较惊喜,顺便搜了一下梁老师那件事之后的经历,当她见证了一次“顶层设计”的失败之后,转而去做更基层的建设,她是永远乐观、信仰进步的实干者。顺便说一下中间出国那集中的语文老师。如果我是学生,我看到他在纪录片里的表现,很难会喜欢上语文或者国学,因为“钟情于语文”和“钟情于教语文”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同的,过度的亢奋反而容易只感动自己,让听者感到尴尬。当文字凝结成了文化,它传递的一定是情感,而不是情绪。

片子记录时代历史的价值较大,记录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阶层的高考,也是我们身处时代的记录。高考有关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而深刻的社会问题。最后一集,三位校长不同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思考,尤其会留给以后去思考、评价。在我看来,石家庄精英中学这位校长的所谓“激情教育”,实在是惊悚。这校长当官上瘾了。即便是在当下的高考背景下,如果用这样的模式去训练学生,提升重点率,升学率,那么这样的“名校”还是不要的好!

高考,作为社会挥之不去的话题。人的一生,至少说前18年,都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高考。高考,作为指挥棒,为考生指明了奋斗方向。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来讲,那就是天梯,改变人生命运的梯子,能让他们走出大山,进入高等学府,这一切得感谢高考给了他们这一机会。近年来,作为应试教育下的高考制

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何飞考砸崩溃那次,班主任要她写反思,她不写。两个人就这么僵持不下。何飞在办公室哭,班主任要她回教室,何飞不动,班主任说不想回教室就回家。房东,奶奶,班主任,何飞,四个人在房东的小卖部收银台前说话,班主任说全班都写了反思就她不写,在闹脾气。何飞哭了,奶奶也哭。后来班主任走了何飞上楼,趴在床上继续哭。晚上班主任叫来何飞父亲,在办公室里又说起这回事。后来叫来何飞,班主任要她跟父亲解释清楚。有什么好说的,不知道了,她又崩溃了。

第一集20分钟弃,与其说是高考我更觉得像是展现底层人民的生活,开场疯狂背单词的画面让我想到了纪录片零零后中产阶级的孩子,从小接受耳濡目染的教育,高中就出国留学,英语说的流利好听,而穷人家的孩子却在死记硬背应对高考,多么惨烈的对比。那个老师说考上二本工作就会来找你的时候我无语了,难道是我在上海的问题?!还是说2020年和2014年就业环境差距很大?这都卷成啥样了,根本找不到工作,笑死,尤其文科更惨。还有父母也不容易啊,赚钱生活是必须的呀,让眼光长远未免站着说话不腰疼,小时候我也不懂,长大了才明白,那个老师是成年人不明白吗,睁眼就是开销,你来负责?明天都过不去了谈什么未来 拍摄的内容看着有点无聊所以看不下去…

展现了不同由经济、文化资本分层的家庭是如何共同应对这场关乎人生转折的考试,我们都在一种制度下,但存在诸多不同,无奈的现实啊。看完后只愿更深地认识“谦逊”二字——“若非上帝施恩,或机缘凑巧,我也难逃如此那般。”倒数第二集镜头给到参与留学大潮的家庭,洁净明亮的房间、具体切实地谈论理想等一切跟“体面”有关的事物,与开头毛坦厂中学形成鲜明对比,弹幕一片被点燃的对于“特权”的愤怒,以及用“酸柠檬”进行的回击,是这个充满单一向上叙事、缺少同理心和谦卑意识社会的缩影。

2015年秋天,我迈入高三,我看完了整部纪录片。其中毛坦厂那集,里面很多人复读都是为了上一本。2016年,我高考结束,奋斗过,不甘过,我还是去一所二本学校报道。如今2022年,我现在已经工作,过往的学历阴影虽然还时有存在,我已经在新的人生道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高考很重要,它会决定你命运的很多历程;但是高考又没那么重要,它不会决定你人生的一切。不要轻视它,也不要魔化它,这只是人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令人感动的程老师。有时候我也在思考未来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老师,是坚持带领学生走向我认为的“好”的未来,以至于有时必须冷酷无情;还是不去克制自己那颗容易共情的心,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心?这两者是否总是对立的呢?久牵的这些人在做着非常伟大的事,教育的阶级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跨越?穷与富的两个世界,说得清谁难谁易吗?毛坦厂、衡水中学难道是专为穷人家的孩子设计的所谓有好处的模式吗?……很好的一部纪录片,非常非常好。

想回到过去,所以最近在看一些青春片。受不了狗血所以找这部纪录片来看,毛坦厂这两集确实激活无数回忆。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女孩哭着说“我一定考不好,我会遭报应的,因为我以前笑的太多了,我会死得很惨。”让我想起高中时有女生刻在桌子上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本来以为感触会特别多,需要好好写一篇影评祭奠一下这些回忆。但又觉得没必要了,生活像一碗白开水,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做作的戏码。往昔并不太值得追忆,还是得把握现在,好好学习呀 这两天状态太差了,自杀

一开始想写个影评,洋洋洒洒写了小1千字。不过回头读一遍就发现是一些没太多用的大道理,完事就删除了。高考不是唯一出路,不过他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最优解吧。如果说让我列举一个在中国逆天改命的手段,那么高考绝对是其中之一。就我个人这点水平而言,大家别被高考洗脑就好,不管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怎么说呢,就目前来说,告诉你高考很重要的人不一定是个好人,但告诉你高考不重要的人大概率是个混蛋。

高考众生相,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或许是自己也在那个年代高考,或许身边也有来自毛坦厂的朋友,看片子有很多感触。6集的故事有太多的互文与对比,1,2集毛坦厂学生间的对比,3,4,5不同地区高考的对比,第6集里三种教学模式的对比。高考不仅是孩子的青春,也是家庭的期望,老师的期盼,社会的未来。很多镜头语言也很喜欢,毛坦厂倒下的香火,第5集古文与英语的碰撞,片尾三所教学模式最终汇聚到高考这一时间点。看完后,有感动,有震撼,更多是留下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