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车神(2010)
评分:9.2
导演:阿斯弗·卡帕迪尔
编剧:Manish Pandey
主演:艾尔顿·塞纳 / Alain Prost / Frank Williams
类型:纪录片 / 传记 / 运动
片长:106分钟 / 162分钟(蓝光版)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 葡萄牙语
影片别名:极速传奇:冼拿(港) / 车神洗拿(台) / 车神塞纳 / 塞纳
上映:2011-06-03(英国)
IMDb:tt1424432
永远的车神简介
影片讲述了巴西传奇车手埃尔顿·赛纳传奇的一生。一级方程式车手赛纳在其职业生涯中参加了161场大奖赛、41次冠军、65次排头位、三次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年度总冠军,以其勇敢、智慧,奔驰在赛场上10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赛车手,被誉为“赛车王子”……不幸的是, 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的伊莫拉赛道上撞车身亡,年仅34岁。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他在作文中写道:“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2000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三级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 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妇熟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于第二名1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博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获得奖项
- 第76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第7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第14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提名:技术成就奖 / 最佳英国独立电影 - 第6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剪辑 / 电影奖-最佳纪录片
提名:最佳英国电影
- 阿斯弗·卡帕迪尔 Asif Kapadia导演
- 艾尔顿·塞纳 Ayrton Senna自己
- 蒂姆·贝文 Tim Bevan制片人
- 埃里克·菲尔纳 Eric Fellner制片人
- 凯文·麦克唐纳 Kevin Macdonald制片人
- 安东尼奥·潘托 Antonio Pinto音乐
简评
刚好度过完一个F1周末后来广州图书馆纪录片中心看。车神塞纳,人车合一,与车共舞,直面死神。他可以从第14名跑至第一名完赛,可以在家乡的巴西圣保罗大奖赛最后7圈卡在六档完成比赛并拿下冠军。看过塞纳的一生,真正领悟他被称作“车神”的真谛。与教授阿兰·普罗斯特的戏剧性争斗和亦敌亦友惺惺相惜,为人津津乐道的这段传奇已载入历史。充满速度和激情感的摇滚及弦乐配乐和灵动悦耳的拉丁风情配乐调制出契合本片的气氛,出现车王舒马赫的身影最开心!当最终目睹塞纳凋零在伊莫拉赛道的那一侧,终究还是抑制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第一次看圣马力诺大奖赛塞纳出事后的深入多角度镜头。诡异的失控撞墙,威廉姆斯赛车的仓促调整疑为罪魁祸首。他是离上帝最近的男人,巴西的国民偶像和举国英雄![]
塞纳人生中最后一程的赛道上,棋逢对手的正是日后称霸 F1 赛场的舒马赫,年长舒马赫 9 岁的塞纳已然前辈。塞纳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享受的是纯粹赛车的乐趣,舒马赫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惜这样的机会没有了。自塞纳这次恶性事故后,汽联更加重视赛车安全,影片结束字幕显示再没有赛车手殒命赛道。(广图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
作为一个舒马赫顶盛时代还未满十岁的车迷,塞纳于我而言是个非常遥远的传说。一切的印象都停留在伊莫拉赛道的弯角,和那个舒马赫作为F1新秀紧追塞纳不舍的春日下午。塞纳确实是个传奇,是那个贫穷和落后的年代中巴西人民心中的精神曙光,正如同古巴的格瓦拉,如同南非的曼德拉。他的那种用天赋与能力与赛场政治争胜、遭受挫败又契而不舍的本人力量,正是追求自由民主和摆脱贫穷的巴西人民的圣光。二十四岁,他以一种传奇的方式进入了F1的那个年代,三十四岁,他又以极其传奇的方式永远离开了人间。此后,另一位天才迈克尔舒马赫开启了F1的法拉利时代。如果车神与车王同在,人们甚至难以想象90年代的赛场会是怎样。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车神以车神的方式结束光辉闪耀的一生,而车王以新时代的方式开启了他的年代。愿舒马赫安好,谨致
在回溯的影像中去窥见塞纳的一生,从最终唏嘘的结局去倒推他传奇的经历,会感受到精彩、遗憾和情绪的翻涌,观众可能不够了解F1,可能在看这部片之前都不知道塞纳是谁,但逐渐明白之后才会惊叹于他的存在对于赛车届的意义,从普通车手到世界冠军,从天赋平平到横空出世,电影的故事会让人意犹未尽,而真实的纪录片更让人难以置信。“永远的车神”就是塞纳本人,命运在他的高光时刻戛然而止,可传奇却永不落幕,感谢一部电影让我了解到埃尔顿·塞纳。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音轨这种最基本的东西都做得一塌糊涂.....普罗斯特的自我陈述镜头与塞纳对ta的批评夹杂,在以塞纳为中心的纪录片中这种操作无异于诉诸外在恶(来满足情绪需求)的同时又要观众去忍受导演的劣质操作,ta人的评论镜头极其单调的同时让人根本不记得谁是谁(外加毫无依据)...情绪控制上能感受到导演的尝试却非常不自然,整部片子又过度冗长...作为hardcore向内容深度与内容密度糟糕,普及向的话又乏善可陈...不得不说纪录类影片两极分化还是相当严重的
因为喜欢McLaren F1而开始了解Senna,看过影片,才知他的一生如此短暂却又如此璀璨辉煌。充满轮胎焦灼味的赛道承载了多少人对速度与激情的寄托,对冠军和胜利的渴望。然而荣誉,只属于像Senna一样追求纯粹、一往无前的少数人,他们像天上的繁星,抬头仰望,一次次指引平凡的我们不向无聊、庸俗甚至肮脏的现实妥协,唯如此才不辱生而为人的尊严,并倾尽所能活得精彩。
在充斥着金钱与政治并把生命绑定在各种不确定参数上的运动中,塞纳的纯粹令我震撼!雨中的一次次神迹、变速箱卡在6档直到手臂痉挛在父老乡亲前勇夺冠军、生前就捐出超20亿……又似汤姆哈迪和年轻版的凯文科斯特纳混合体,不难想象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属于塞纳的狂热年代。纪录片很高明,完全由历史影像和采访构成,没有一句的旁白注解,只配以简单的音乐,真的是纪录片中的一股清流。英雄已逝,如今打开《极限竞速:地平线4》,看着穿梭于四季的迈凯伦塞纳,真希望英雄还在座舱内,远眺着前方疾驰。
从头至尾,从内到外的纯粹,死亡也是如此纯粹,阿兰与他是如此鲜明的对比,阿兰在意的如何在赛车世界里存活的很好,塞纳在意的是如何突破自己直至赛车的极限,由此也导向不同的人生。永远在探索,永远在前进,永远不知止步。极致的人才能达到极致的成就。塞纳的极致纯粹给巴西人民带来某种精神的信仰,也被世人铭记。(R)
22年8月3日,第一印象对人影响太大。我最早看赛车,冠军是“保鲁斯”,塞纳“只是”传说,因此对威廉姆斯有偏爱,对法拉利爱不起来,哪怕舒马赫在那儿。塞纳对于巴西的影响,是“保鲁斯”对于法国的影响没法比的。从本片的有限素材来看,塞纳的经济压力很可能比保鲁斯大,也包括国人、家人、女友期待的压力。巴西太需要英雄了,法兰西却不必孤注一掷。塞纳之死,威廉姆斯责无旁贷。保鲁斯是塞纳队友、对手、敌人,塞纳死后,却捐了1200万给帮助巴西儿童的塞纳基金会。片子开头看到尼基劳达,因为看过《极速风流》,很感到亲切
在看过几部F1纪录片后不仅仅被速度吸引,更多的是赛车手对比赛执着的精神,对每一个弯道完美路线的追求,以及对整个团队荣誉的奉献与牺牲。每次采访Senna都被他温柔如水清澈明亮的眼神所吸引,他是赛道上的天才,雨中的精灵,是三届世界冠军。Senna的离世让人悲痛,也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年轻的样子,记住了他的不服输,他对自己权利的争取,对比赛的不放弃。
若是故事片倒算不错,作为纪录片来讲就堪称相当低劣了。编导的主观意图完全笼罩着素材,所有访谈里只有从塞纳自己和最相关的当事人普罗斯特的话里可以一窥真相,其他第三方受访者都是二手信息,尤其感受到纪录片最没可信度的采访对象就是记者了,全都擅长熟练的在镜头前挤眉弄眼装模作样的说一些事后诸葛亮才能加工出的“文学”内容,非但没有接近,反而是在进一步主观误导真相,都是价值最垃圾的采访内容!编导老是暗示普罗斯特如何“政治”如何“心计”,可从他的应答来看是相当的坦荡,没隐瞒什么自己的想法。反到是那些绝大多数的塞纳迷般的受访者嘴里,他的行为全都可理解都是那么冤,所有问题总是别人造成的。其实作为巴西的狂热偶像,塞纳才是最带“政治”属性的,且反而映照了当时巴西国家精神的脆弱感。“政治性”其实是成本最低的商业营销手法
连续看他跟舒马赫,真的羡慕和向往那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感觉。排除了多年的一些杂念,快要收心到一些纯粹的创造了,而不是年收入或者虚名肯定。那种心流状态,和上帝握手,一定很美吧。欲望真的是一切。就是必须做到,做不到会浑身不舒服那种。另外,看到他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真的瞬间建立感情。然后就是到了最后车队,心逛了,失去了动力。真的,不能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