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成(2012)

Side by SideUP:2021-11-03

阴阳相成(英语:Side by Side)是2012年的美国纪录片,由克里斯托弗·肯尼利(Christopher Kenneally)执导,Justin Szlasa和基努·里维斯制作。在第62届柏林电影节首映和在翠贝卡电影节播出。

阴阳相成

评分:8.3 导演: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编剧: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主演:基努·里维斯 / 大卫·芬奇 / 马丁·斯科塞斯 / 詹姆斯·卡梅隆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丹尼·博伊尔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拉娜·沃卓斯基 / 拉斯·冯·提尔 / 大卫·林奇 / 乔治·卢卡斯 /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 迈克尔·查普曼 / 杰西·布拉德福特 / 瑞德·穆拉诺 / 格蕾塔·葛韦格 / 理查德·林克莱特 / 沃利·菲斯特 / 莉娜·邓纳姆 / 安东尼·多德·曼妥 /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 维尔莫什·日格蒙德
类型:纪录片
片长:99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基努李维之数位任务(台) / 奇洛李维斯给电影的情书(港) / 追踪电影未来(HKIFF) / 肩并肩 / 双重叠影 / 并驾齐驱
上映:2012-08-19(美国)
IMDb:tt2014338

工作人员

  • 基努·里维斯:演员
  • 约翰·马克维奇:演员
  • 丹尼·鲍伊:导演
  • 乔治·卢卡斯:导演:制作人
  • 詹姆斯·卡梅隆:导演
  • 大卫·芬奇:导演
  • 大卫·林奇:导演
  •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
  •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
  • 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
  • 沃卓斯基姐妹:导演s
  •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
  • 乔·舒马赫:导演
  • 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
  • 拉斯·冯·提尔:导演
  • 莉娜·丹恩:导演、演员
  • 葛莉塔·葛薇:演员
  • Caroline Kaplan英语Caroline Kaplan:制作人
  • 洛伦佐·迪·波纳文图拉:制作人
  • 约翰·诺尔,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at 光影魔幻工业
  • Tim Webber
  • Dennis Muren英语Dennis Muren:特技演员
  • Bradford Young
  • Craig Wood英语Craig Wood (film editor)
  • Derek Ambrosi, film editor
  • Dion Beebe英语Dion Beebe, A.C.S.英语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 Jost Vacano英语Jost Vacano, A.C.S.英语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未完,IMDB上列出了69位演员。

简评

这部电影(纪录片)至少在我电脑库里待了五年,束之高阁的原因无非这是部探讨电影技术专业性电影,当年的我最多还是个阅片刚过百,只看特定主题的小白,对这种给无故事性,又专业的肯定嗤之以鼻,而如今在看已经能看出很多门道,特别别是那些一幕幕闪过的电影画面,那些电影熟但人不熟的大神们一一走进镜头下,讲述他们对电影技术发展的想法,太有意思了。这部纪录片名字翻译也很赞,恰到好处。

【4星】胶片王朝与数字新代的更迭变革,介质承载,剪辑,特效,像素,光色,拷贝,夜摄,极清,便携,3D,银幕,甚至储存,修复……等等这些爆炸性的日新月异,当然还有新兴媒介的传播“侵入”、更多更年轻的理解解读和亲身表达,都强烈深刻地指向着:电影科学以及影像艺术,不会坍塌不会死亡,永远是那座不会落成完工的“物理学大厦”和精神灯塔。

影片由一些大咖极导演,摄像,剪辑,演员,制片等人员讲述由胶片电影到数字特效电影的发展过程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新视听及操作感受。胶片拍摄到数字摄像,传统剪辑到软件剪辑,胶片合成到影像特效,整体局部调色等,百年发展技术变革,成本降低效果飞跃,不禁感慨科技的进步带给电影业的影响,带动影音效果的飞跃。是一部关于电影技术发展的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明白的纪录片。

由基努里维斯作为制片人牵头、并兼职旁白以及采访人的一部有关传统胶片技术与愈发成熟的数码影像技术之间关系的纪录片。其实也算是顺便讲了不少有关基础电影后期以及影像设计的知识点,无论是纯影迷群体或是对影像行业新兴科技有兴趣的“技术宅”人士应该都能从这部纪录片中获取到不少。个人认为其实这个中文译名就够贴切了:数码影像的成熟不代表更耗费成本且处理工序更为复杂的胶片技术就理应被淘汰,二者完全可以在当今这个时代做到“阴阳相成”。PS:这么看来诺兰真算是在相对年轻些的世界级名导中对于胶片的感情最为“偏执”(褒义)的一位了。

从摄影到剪辑再到配光,数字技术一步一步冲击着电影创造的各个方面,但不论是迅速接受新兴的技术还是坚持老的方法,都是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讲述故事的选择而已。虽然这部12年的电影里对胶片拍摄并不报太大希望,也仅仅“称赞”胶片在保存影片上发挥的作用,但直到21年仍然有不少佳片是由胶片呈现出来的,希望这个选择不会消失片中对3D的吐槽真的是太真实了

纪录片中提到的使用胶片拍摄所带来的“颗粒感”“仪式感”“氛围感”“电影感”等等一堆东西,那确实是很好的,但它们更像是“拍片”这个行为所带来的附加值,而非初衷;哪怕是代表数字拍摄一方的DV、手持,甚至近年的手机拍摄所带来的“真实感”“临场感”,那同样也只是一种附加值。从理性角度来说,“拍片”这个行为就只是拍片本身,不应该以有没有那些东西来分高下,假如未来有一天人们不需要依靠设备才能完成一部影片了,我相信人们拍片的动机依然是相同的,甚至更纯粹的

不愧是“阴阳相成”的两极,对立分明的胶片派与数字派,且不仅仅为影像介质层面的对立,对立的两极性还存在于,由介质出发而形成的两个不同的影片制作体系与方法。总体看来,其实很难说所谓“优点与缺点”就是客观自在的,实际上更取决于创作者自己的风格偏好与行动方法吧;因此存在的应是各自的“特点”,呈现为一种中性。另外标记最旗帜鲜明的两位名导: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是影像数字化的死忠(所谓制作的真实性就是个伪命题),诺兰则是把数字技术及其延伸从头怼到尾了.......(马丁·斯科塞斯大有中庸之意,而大卫·林奇则采取了些许漠然的态度)

胶片更突出DP的作用,一夜魔力的期待,胶片转动的神圣,银幕颗粒的质感,是对现场所有人高度集中的考验。数字是对现场所有人能随时停止随时再次进入状态的考验,尤其演员。数字的短时间内不断更新,提供了多样造梦的途径。数字不意味着电影门槛的降低,如林奇比喻每个人都有纸笔,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故事。胶片承载一百多年的电影历史,它有无法被替代的魅力。存储方面,时间证明目前数字硬盘的存储仅几年或十几年,总之还无法超过百年,但胶片可以。

十年前的老纪录片,以胶片和数字技术为中心,探讨了过去数十年电影业的发展和剪辑、摄影、色彩、演员表演等多方面的发展大纲,还颇有前瞻性的小小的说了大荧幕和小荧幕,刚好应对着如今电影院和流媒体的竞争,诺兰是一个很传统派的电影人,奈何历史大潮确实难以抵抗,卢卡斯也算是两次改变了电影业的轨道。我倒是很同意罗德里格兹的一句话:艺术推动技术,技术反过头再推动艺术。

这个探讨本身的想法是很好的,名字取的也很贴切,但是实际观感上却完全没有片名所传递出来的两个要相辅相成,而是一味的在说数字的发展和怎么一步步在各方面超越胶片的。其实从配乐也能听出来,每次数字取得了大进步音乐都是激动的积极的。而相反作为反对派的代表诺兰,在这个采访里就像个老顽固一样,并没有让他说出对于胶片的热爱,反而是只是放出他就是反对数字的态度,这都是明显有失偏颇的地方。这纪录片是12年的,现在已经20年了,胶片电影确实已经完全成为一种小众艺术了,而且还在坚持的领军人物果然是诺兰。这部纪录片也确实让我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用一个取代另一个,就让他们共存吧,数字确实可以带来更奇妙的虚拟真实世界,胶片可以捕捉真实的世界,要是真的说,我会喜欢胶片

70—80年代数字剪辑,,CGI(星球大战,少年福尔摩斯),数字配光调色(逃狱三王),dogma95(家宴),数字摄影(克隆人的进攻),数字放映(幽灵的威胁),数字摄像机的进步(动态范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4K,5K),3D,影院的运输方式,流媒体放映(社交空间的虚拟化),存档。plus:溶接,电影院是20世纪的教堂,我们失去东西的方式在改变。

片子主要讲述了电影制作从胶片时代转向数码时代,各工种所感受到的变化以及观点,同时展示了不同话题中经典的代表作品、以及人们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胶片爱好者诺兰就坚持在每一part后唱反调。电影艺术的历史太过年轻,它紧跟着技术的发生发展,不断突破着创作和感受的方法。技术作为辅助实现目标的手段,说到底还是为故事讲述而服务,因此判断的标准随故事呈现的不同要求而改变,自然无谈定论。造梦者自由选择,技术发展永不停滞,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