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托词(2016)

永い言い訳UP:2021-12-22

永远的托词

评分:7.6 导演:西川美和 编剧:西川美和
主演:本木雅弘 / 竹原皮斯托 / 藤田健心 / 白鸟玉季 / 堀内敬子 / 池松壮亮 / 黑木华 / 山田真步 / 深津绘里 / 松冈依都美 / 岩井秀人 / 康巢恩 / 户次重幸 / 渊上泰史 / 布吉吉 / 小林胜也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24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不道德的丈夫(港) / 漫长的借口(港/台) / The Long Excuse
上映:2016-09-09(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4837062

永远的托词简介

衣笠幸夫(本木雅弘 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和妻子夏子(深津绘里 饰)结婚多年,感情早已经由最初的炙热走向了平淡。尽管夏子一直以自己的温柔和坦诚包容着幸夫,但幸夫不仅不为所动,甚至以冷漠和粗暴回应,只因为幸夫的心里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福永(黑木华 饰)。
  某日,夏子和 好友(堀内敬子 饰)结伴出游,哪知道乘坐的大巴半路上遭遇了车祸,两人不幸遇难。得知了妻子死去的消息,幸夫虽然内心里没有一丝波动,却还是在表面上装作悲痛的模样。之后,幸夫的生活陷入了混乱之中,负责他的编辑唾弃他,福永也离开了他,直到有一天,夏子好友的丈夫找到了幸夫,拜托他帮忙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此过程中,幸夫渐渐学会了正视自己的软弱和不堪,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提名)竹原皮斯托

简评

西川真是个会讲故事的作家。海边的那场戏估计启发了是枝的那部小偷家族,只是小偷家族完成度更高。两个妻子・母缺失的家庭,因为“共同的联系”而走到了一起,互相温暖又互相成长。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当一个家庭补足的部分开始出现时,逃避的主人公也自然彻底趋于瓦解。而这种瓦解后的重塑,正是考验作家本身能力的关键点,个人觉得西川在这个关键点没有交出更加满意的方式。为了男主的自我重塑,又去让本该愈合的家庭再度破碎,这种刻意而为使得苦心经营的家庭沦为主人公渡人渡己的工具。西川在前作摇摆里所呈现的问题同样延成到了此片,情感释放高潮阶段总是欠缺一点力度。不过,还是很喜欢她镜头里的人物,不完美,会撒谎,甚至不会爱,但即便如此,也在努力且热忱的活着,然后写下:人生,就是他人。(期待新片)

【电影频道观影】【环球剧院】【首播】我确定,书更好看,去看书吧《永久的托词》。西川美和应该先是导演编剧后才是一个作者作家吧,但是确实书更出色,更有层次。比如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小真平,一个懂事地让人心疼的孩子,在电影里演出来就是个正常的失去母亲的孩子,变平庸了,没新意,缺亮点。

片中临结尾处男主登上火车,从温暖路灯映照下的小站驶向夜色朦胧的幽深山谷,陪着亨德尔的 Ombra mai fu,气氛太美了。片中有很多这样的动人的段落,可惜整体没有串成一个同样好的故事。全片中并没有留下令人特别印象深刻的人物,几次男主情绪的转折有点唐突,略微可惜。另外,结尾显字幕时候的配乐温柔铁匠居然有弹错地方的,这是故意的么?

前面男主幸夫的无动于衷与后面他被感动的故事都很容易理解,有趣的是,为什么幸夫会选择来帮助大宫一家?前情是在妻子逝去后幸夫遭遇了事业以及感情上的双重打击,面临着空虚与孤独,以及对自我的怀疑。与此相关的是幸夫离开大宫一家时的段落,如果说幸夫的离开是对自己人生以及痛苦不被理解的强调(对虚无的追求所带来的虚无的痛苦),那么他的回来就是本能的追逐真实的诉求。本质上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抑或者说,是一个选择的故事。

部分真实得有点残忍吧,不过即便是尽量还原真实,最虚假的是电影故事的可行性本身,其一是通常人并不会知错反而自欺欺人才常见,其二故事中心围绕着家庭,现实意义来说,男性视角延展不够。还有点迷惑的是,能否靠养孩子逃避现实这件事。是个细节和真实感取胜,却拍得不够清晰的电影(不过这部也含有日影日剧的一个坏毛病,靠煽情台词解释或者缩略影像的表达)(以及,)

有时候我也会有那种感觉,所有的美好都会在一瞬间幻灭,就像天空中的泡沫和烟花那样转瞬即逝。导演对人性中矛盾的部分刻画地十分细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镜子”照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深度,例如汽车的后视镜、网页的输入框、摄影机的媒介等等,让人产生割裂感同时也难以产生对幸夫的共情,从而可以在一个更客观更抽离的角度讨论主题,直到孩子的出现才慢慢呈现出幸夫内心的变化与遭受的痛苦,观众由此产生同情,最后通过人物的前后变化完成了对“逃避”这一主题的诠释。节奏舒缓但不失细腻把控,音乐运用尤其是提琴的使用描绘出悲伤的来势汹汹,固定镜头的大量使用也贴合沉重的情绪。

几次转变的微妙不容易被察觉,救赎一词太过宏大,被西川美和处理成一种轻。冷的地方不过于冷,亦未有自残式地坠落,但同时承认残酷的时刻,也承认温暖的时刻,所谓的“救赎”成了一种不停转折的过程。以温暖化开残酷,温暖才是真正的温暖,残酷也才有残酷的意义,最终才会真正地面对它们,不虚假不做作地享受美好。缺了一点都不是西川美和的文本所追求的。

虽然很不喜欢如此直白的用台词夹带私货,但剧作的框架我是喜欢的。西川美和总是看似在讲一个事件发生后的一连串人和事,但指向的还是一个人的来处,也一贯的不在意去处。这片放在她个人作品维度来说也不算差,甚至更放松了。但就她手头可用的资源来说,还是会期待更多更好的视觉展现啊而不是一直讲讲讲出来。而且也不用一有小孩戏就从演员表演到剪辑全被牵着鼻子走吧

本木雅弘2016的一部电影,表演细腻,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中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讲述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幸夫,和妻子夏子结婚多年,感情早已平淡。而且幸夫已有外遇。一日,夏子和高中好友结伴出游,乘坐的大巴半路上遭遇了车祸,两人不幸遇难。得知了妻子去世的消息后,幸夫内心里没有一丝波动。夏子好友的丈夫找到了幸夫,拜托他帮忙照顾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孩子,辅导大儿子考国中,在家照看小女儿,在此过程中,幸夫渐渐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用小说记录了下来并最后获得了成功。

很简单的关于男主自我赎罪和自我成长的故事,导演比较敏锐地捕捉到大人与小孩共处的共情时刻。的确是这样,很多时候是小孩教会大人如何成为大人,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作为小孩的“大人”如何成长为真正的大人的故事。缺点自然也不必多说,和大多数日影一样,它的关注点因为聚焦家庭中的个人,也就失去了以点带面、剖析日本社会的机会。

,与过往作品类似地,本片中的家庭也弥散着隔阂与谎言,逃不开口是心非与表里不一,一如不无诗意又悲凉无奈的片名。、虚荣放浪、冰凉无情却又暗自怀愧的心理,而得益于作家身份,导演也传神地描摹出了男主为寻找写作素材/灵感而一边投身于多彩生活、一边又在内心中与外界/他人抽离隔绝的状态。,且大致工整完满(以剪头构成相呼应的首尾也不算新鲜),但细节上足够真切动人,本木雅弘的影帝级表演也无与伦比。忧伤情绪与喜剧段落互补调和,既有世事洞明的辛辣,也不乏温润达观的体悟。。。。,面对地震。()

特比喜欢开头的剪头发。在车祸后男主将自己置于一个怪异的空间,并在其中游弋。这一过程让身为观众的我尴尬,讶异,困惑,喜悦,原因就在于觉得男主病态(其实是自己对于此的痴迷)。第二次车祸就好像使得他回归了一种日常的秩序里,然而不管是昏暗嘈杂还是柔和宁静的空间,他都永远无法自洽了。

获得奖项

  • 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90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90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