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疯狂的心(2015)
评分:8.1
导演:罗伯托·柏林厄
编剧:
主演:格劳瑞·皮尔丝 / 罗伯塔·罗德里格斯 / 费尔南多·埃拉斯 / 法布里西奥·玻利维拉 / 克劳迪乌·亚博朗迪 / 博纳多·马里尼奥 / 泽卡洛斯·马查多 / 奥古斯托·马德拉 / 菲利普·罗恰 / 乔治亚娜·高艾斯 / 弗拉维奥·保乌拉奇 / 儒里奥·阿德里安 / 露西安娜·弗莱高兰奇 / 查尔斯·弗里克斯 / 西蒙娜·马泽尔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109分钟 / 108分钟(中国大陆)地区:巴西
语言:葡萄牙语
影片别名:尼塞:疯狂的心 / 疯狂缪思(台) / Nise da Silveira: Senhora das Imagens / Nise - The Heart of Madness
上映:2018-01-05(中国大陆)
IMDb:tt2168180
尼斯·疯狂的心简介
尼斯·达·西尔维拉(Nise da Silveira)医生回到里约热内卢郊区的精神病医院工作。她拒绝采用新型高强度电击疗法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他医生对其冷嘲热讽,她不得不使用医院已被废弃的作业治疗区开展工作。尼斯用图画、小狗和爱来帮助病人,开启了一场“革命”。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罗伯托·柏林厄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女演员格劳瑞·皮尔丝
尼斯·疯狂的心剧照
- 罗伯托·柏林厄 Roberto Berliner导演
- 格劳瑞·皮尔丝 Glória Pires饰 尼斯·西尔维拉Nise da Silveira
- 罗伯塔·罗德里格斯 Roberta Rodrigues饰 伊冯 Ivone
- 费尔南多·埃拉斯 Fernando Eiras饰 马里奥 Mário Magalhães
- 法布里西奥·玻利维拉 Fabricio Boliveira饰 费尔南多 Fernando Diniz
- 克劳迪乌·亚博朗迪 Claudio Jaborandy饰 巴罗斯 Emygdio de Barros
简评
朋友推荐了很久的片,总算抽出时间看了,故事很温暖,女医生通过让病人画画,把恐怖压抑的精神病院变得有生活气息的故事,前半段有点像纪录片,后半段有点浪漫。中国目前没有人关注这个群体,自然也没有这种类型的片,我代入自己,如果现在让我进一家精神病院,我可能第一感觉就只有恐怖吧,因为不了解所以畏惧,现在患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也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话说回来,把潜意识或许无意识最大运用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疯子和天才,在很多科学未被证实之前,天才本身就是别人眼中的疯子,比如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疯狂发明家特斯拉,数学家纳什……看世界的角度本来就不该是单一的,如果你认同身边大部分人的世界观,不会质疑,不懂思考,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你过于平凡了。
女医生尼斯回到精神病院就职后,提出对精神病人要给予同等尊重,拒绝采取院里普遍认可的电击和脑白质切除的残忍医疗手段。她用一己之力与整个医院抗争,将一个废弃的工作室打扫干净,为自己和病人们的相处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尼斯选择采取艺术熏陶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医治,要求自己的护士助手不要采取暴力来对待病人,时刻告诉他们对待这些患者需要“多观察,多倾听”。她多次强调,精神病患者也是人,“他们只是需要被当做人来对待”。
已经很不错了,还以为是上个世纪的电影,觉得上个世纪巴西就有这种偏女性主义的电影真了不起,可惜是18年的电影。整体质量不错但是就是难以打动我,算然是根据真实改编的,但是整部电影让人很难又认同感,探讨的东西有点太广泛了。还有那段坐车郊游,卧槽这也太像逃出疯人院了吧。还有那个著名艺术家挺帅的。
《瘋狂繆思》,2015東京影展最佳影片暨最佳女演員獎。工整流暢的人物傳記片。身為女性的尼斯醫生孤身對抗男性主導的醫師群,為冰冷殘酷的精神病院帶來一縷陽光,用「繪畫療法」讓病人表達自我,也意外造就了藝術家。情節多少讓我想起《飛越杜鵑窩》,中規中矩,但作為真人真事改編的作品,仍然引人深思。
以暴制暴适得其反,耐心、陪伴、善意、关怀,虽不能完全治愈病症,但能使病痛得到转移和释放。细心观察每一个精神病人,他们身上的故事和表现出来的宁静的状态都很吸引人,哪怕不能恢复成常人模样,也能像常人一样有自尊的活着哪。一念地域,一隅天堂。
推荐,电影虽是简单的叙事,但是在当时尼斯区别于拿病人做残暴实验的守旧派医生的疗法,是一场医疗和政治上的革命,在性别歧视、理念守旧的时期尼斯坚持“我们想让那些被视为垃圾一般无法过正常社会生活的人恢复健康,甚至拥有比以前更丰富的生命”这样的目标,太伟大了。“有一万种方式让你忠于自己的生命,并为你自己的时间而战”,我很喜欢这句话。
随着开头敲门声音渐强,我们跟随尼斯医生进入精神中心,一种手持镜头不自然抖动的低下窥探感…绘画疗法音乐疗法和协同治疗师,“他只需要被当作人来治疗”,精神中心有的医生和护士被感染,有的仍坚持未定量不科学残暴的物理疗法…最震撼的是有几个片段,如大家换上衣服出去郊游,大家在最后的庆典中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精神病人…?他们之间做爱,可他们确不能在发病的时候照顾彼此,他与她暧昧拉扯,这些荒诞不正常的爱情,可这种感情哪里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只是跟随自己的心
在我小时候,躲避“疯子”好像是一种游戏。外婆家后面有一个不管对小时候的我还是现在的我而言块头都很大的“疯子”,其实他也就比我大没几岁。小时候告诉自己路过他要快点走,不能和他对视也不能和他讲话,。后面逐渐了解到是因为他奶奶故意没带小时候的他去打疫苗导致的呆傻,他奶奶固执认为她们那时候的小孩也都没打不也好好的,就因为这个导致了这场意外。他其实本来也会拥有和我们一样,普通也有些许痛苦,但是是作为人的人生。
世界的复杂性让现在的我们活得越来越警惕,失去了相信的能力。故事慢慢展开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是怎样一个理想主义者写出的剧本,直到影片行至尾声,发现一点一滴都源自真实,有股会心的感动。“人有无数种方式可以活出自我”……手持摄影,自然音响,冷暖色调交织,其实好多细节都在泄露机密,怎么就没看出来呢~,可惜了……(2018/1/14)
职业治疗在大陆叫做作业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做事情来进行的治疗。在没有接触过这个专业之前,从未考虑过做事情对于生活,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在讲导论时,老师在PPT上写到,“作业对于人们像食物和水一样重要”便被深深震撼到了。温情是让我爱上这一专业的很大原因。看到影片中,client通过做事,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还是一场集体的舞蹈,他们在慢慢变好,竟然有些想哭。精神分裂患者透过这些无意识的艺术在讲述他们的故事。如果说,一些意外让其失去了大脑的秩序,那么为何不能通过做事,重新拾起,呼唤内心呢?
不评判治疗方法的对错,我也不是专家,而所谓某个时代的专家的主张也许某一天会被推翻,什么是垃圾还不是人定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关怀并帮助他们,而不是想自己在某个领域成为权威。对于马尔塔的安排我还是觉得不太对的,不能利用病人可能的喜欢去治愈他而后又离开,就跟狗狗们被杀死了一样或许比之前更糟糕吧。我不知道画画雕塑这些艺术是不是对谁都有效,恢复平静,茜姐在人生最低谷,甚至有过轻生念头的日子开始了画画,也提到过画画让她内心平静下来,搞得我都想试试了。我喜欢他们郊游那场戏,光线特别舒服,阳光透过树叶,还是喜欢这样温暖的场景。活下去的方式有一万种,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种吧
伤害精神病人最重的方法就是给他爱,让他的破碎的心重新凝聚,再把爱突然撤走。有时候疯了或心死了,他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或者说死寂的阶段,他还是安全的,有新的刺激加入,不管是不是善意的爱,若无法负责下去,真的不如不要靠近。人们欣赏精神病人的艺术品,却一点也忍受不了他们的现实。人还是喜欢人被光照到的那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