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沟壑(2019)

Hope GapUP:2021-04-02

希望沟壑

评分:8.1 导演:威廉姆·尼克尔森 编剧:威廉姆·尼克尔森
主演:安妮特·贝宁 / 比尔·奈伊 / 乔什·奥康纳 / 艾莎·哈特 / 瑞恩·麦肯 / 乔·西特罗 / 萨莉·罗杰斯 / 尼古拉斯·本恩斯 / 史蒂文·佩西 / 德伦·利滕 / 罗斯·基冈 / 芬·贝内特 / 尼古拉斯·布兰 / 乔纳森·奇塔姆 / 杰森· 莱恩斯 / 乔尔·麦克科马克 / 妮妮特·芬奇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01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海边走走(台) / 下一步幸福 / 希望的缺口 / 海边沟壑
上映:2019-09-06(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7587876

希望沟壑简介

格蕾丝在希腊的苏塞克斯海岸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正准备迎来自己第29个结婚纪念日的她,突然陷入了离婚的泥沼。她的丈夫爱德华,原来一直将自己对她的不满藏在心里,决定离开格蕾丝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格蕾丝不仅需要处理离婚的后续麻烦,同时也要在儿子的帮助下为自己之后的人生找寻幸福。影片改编自导演威廉姆·尼克尔森在1999年完成的戏剧《从莫斯科撤退》。

第7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爱情片(提名)

简评

躺在床上,9点多开始,关灯,打开投影,看着投在天花板的光晕,觉得很真实很浪漫。就连描述的如此真实自然的《希望沟壑》的剧情也变得莫名梦幻起来。里面的母亲是《21世纪女人》中的妈妈。她诠释的这两个角色又反差又相似,这个时代,对于女性意识的探讨,对于婚姻与家庭中的女性的转变,一直都是让我很感兴趣的自我探索的话题。这次电影中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丈夫,妻子,儿子在这么美丽且充满回忆的地方各自成长中展示的矛盾与解决矛盾的真实感是让我感动的。让我最震撼的是联系导最近一起在看的《“再见爱人》就更觉得,所有矛盾和关系的破裂不过是发现无法沟通和累了。很喜欢妈妈作为诗歌编辑对于文艺在影片中的贡献性。也喜欢那句:没有人往回看 是的 我们不再回头,但我们铭记过往

好美的航拍,动人的配乐,钢琴声填补了有些压抑的情节气场不对等的拉扯以及内心的悲伤孤独。诗歌,战争历史情节的独白,都是对现实的写照,一个是活在自我世界里追求更高精神层次以及所求太多咄咄逼人的内心过于丰富的母亲,一个是温润寡言因为当年对方的一句安慰而走在一起却最终在相处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沟通的能力与心情最终走向了出轨的父亲。儿子的角色很重要,一开始他也是受害者但还要帮忙照顾母亲身心俱疲,直到后来悬崖边的对话他那么清楚父亲的离开其实是解脱“he's in love"终于让母亲清醒,而一句“希望你是我的榜样”也终于把她从想要轻生的边缘拉了回来。导演对于人性与内心的把握很细致,爱来过又走了,放手继续人生。两个老戏骨的演技不露痕迹。最后那些慰人的诗歌真好听啊,“我曾经来过,你所经历的前人都已经经历过”。

剧情台词表演都好棒,很有真实感。电影开始几幕Edward被Grace精神控制的种种,在屏幕外都能感受到Grace的咄咄逼人和Bossy。即便Grace后来说这是因为爱,可如果所谓的“爱”带给另一方的是压抑和精神控制,以及不快乐。这种婚姻真的不要也罢了……另外,非常不赞同把离婚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第三者出现的观点。明明婚姻中已经出现问题很久了,Ta的出现只是促成离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毕竟人都是很现实的动物,尤其男人。没有选择项时宁可维持原状。而把离婚一昧归咎于第三者的理论,大概是因为把错误全部推给别人是最轻松的,自己也顺理成章变成无辜受害者。简而言之就是巨婴心理。

观影过程数次落泪。想起遥远又近在身边的记忆,在生活中承担儿子的角色近十年,如何用诗意的表达讲述生活的不堪。剧情感比较弱,完全和婚姻故事不同,表达的视角放在了儿子身上,讲述夫妻的同时附带儿子的成长与童年的创伤。台词写的太好了,几句话就描出一个人物,讲述一个矛盾,和视听相辅相成。击败一个骄傲女人只需要一句“He is in love”,一段失败的婚姻来自一次错误的列车,失去父亲的眼泪来自认错的背影,排解寂寞的狗狗叫丈夫的名字,维基百科的旁边是一排手办,走下去的力量是儿子的榜样,一场婚姻就是一场战争。生命短暂,爱意永存。

整个电影节奏缓慢,只有吵架镜头偶然上紧发条,但依旧让人挪不开眼。母子的交流,爱人的争吵……发人深思。我们会相遇会相爱会携手走进婚姻会有爱的结晶生下可爱的baby,我们也会有数不完的争吵,不确定的一生,爱过和爱下去不矛盾,不要奢望会和谁携手共度余生,暂且就定个目标和自己愉快共尽余生吧,对爱人对子女多点宽容,少些强迫,可以高要求那就对自己吧。希望美好,沟壑纵深,向来不如意,要找寻救赎之道。太阳悄悄东升,西方已是光亮一片!活着就有无尽希望。

我不知道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谈婚姻会不会有点揣测的意味,但每每想到两个对世界还有热情的人互相祈求互相施舍,甚至怜悯,用着毫无作用的理解作为说辞,本质上是都是对婚姻生活无望。影片很精准,“公平”之争,和社会生活一样,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一方是无言的,想要关心却不知能做什么的沉默,一方是咬牙切齿,痛喝却无能为力的愤怒。结尾很巧,用儿子的视角说家庭关系,所有的关系最到分崩离析的边缘化为一句话,其实都是:“抓住我的手,我们再最后一次去到希望沟壑,然后放我离开。”

同样英国的小镇风光,《海边的曼彻斯特》讲人的解脱,该人如何跟过去的日子和解,开启新生活;同样题材的婚姻片,《革命之路》讲该如何面对中年生活中的各种谎言、遗憾、无所适从,《好梦一日游》讲该如何主动寻找真实的自我和解脱之路。而本片片名中那个“gap”,其实翻译成《希望的缺口/裂缝》更加合适,片中既有主动寻找新生活的解脱之路,也有敢于和过去和解,并承认老年生活中的各种谎言和虚假,里面的诗歌台词幽雅却难记,但儿子最后对母亲说“如果你承受不住,那么你可以选择了结自己,但要提前通知我,这样我的生活就不会如此痛苦,也给我未来的老年生活做个榜样”,直白且奏效。比《革命之路》那种好莱坞模板式的骂骂咧咧+戏剧冲突好,也比《好梦一日游》那种法式幽默更正经一些,也没有《海边的曼彻斯特》轻那么压抑,4星。

很文学气质的一部电影。景色优美,配乐优雅。有些地方画面和音效太过刻意,但是整体胜在真实,特别真实,三个人的三个角度都特别真实。更加可贵的是全片没有一点对任何一方的评判,就像一个真正经历过这些的人,就是那个儿子,在慢慢讲述他们自己家的事,是一个宽厚、富有同理心的成年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但仅仅靠这些肯定不够攒成一个好的电影,三位演员的表演堪称完美,既把人物形象立住了,又没有一丁点的造作,恰到好处。事实上很多事尤其是家事,就像父亲一直在讲的那个故事,无关道义和人性,只是抛下,向前走,不回头。

65/100。“英格兰海岸边的白垩悬崖不是垂直的,它上面有许多小凸起,你想纵身一跃的时候,可能还没到地面就已经死了。”人生大概也是这样,它从来不是光滑如镜的水平面,而是有一道道沟壑划破的破碎面。可能昨天还是亲密的人,明天突然就不得不分道扬镳;可能你一直想挽救自己的命运,可最后它完全没有任何改变;可能你又是嘶吼又是咆哮,结果最后还不如几句轻描淡写的总结来得自在。你看见的是那裂开的沟壑,可若你选择跨过去,看见的就是无垠的大海。关关难过关关过,也许这就是面对生命最好的方式,胜过一切无意义的哭天抢地和上蹿下跳。安妮特·贝宁、比尔·奈伊和乔什·奥康纳均给出了极具信服力的表演。

一位智慧独特的女性,晚年与丈夫性格不合,于是在儿子的见证下离婚!思想的小路杂草丛生,母亲常常在想是否可以结束生命来终止自己的痛苦!当儿子和母亲在一次来到希望沟壑散步,母亲提到了哪一件事,儿子却对母亲说:“如果你已经决定要走,我便不能自私的要求你为我而活,但是请给我机会与你告别,别让它来得那么突然!”每个人都拥有另一个世界,一个发自内心的思想的世界,正如女主和老公同床异梦几十年,最后的釜底抽薪她反而成了那个一无所有的人……你知道你的伴侣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吗!?

这真的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家庭片!儿子和母亲在希望沟壑的对话,用一种完全不同却更有力量的方式告诉我们,痛苦可以被坚持打败、而被痛苦打败是庸常且可以被原谅的以及母爱的无比伟大。片头的几次对话,让我误以为Grace的咄咄逼人逼走了丈夫也疏远了儿子,看下去方知那是她无奈和唯一的武器,丈夫离去后坐在楼梯发丝凌乱的Grace、律师前恳求的Grace、给狗起名爱德华的Grace、站在悬崖边的Grace是多么无助,都是真的她。到片尾,父子的对话、丈夫的独白才读懂,大家都是真的爱对方,没有背叛没有孤立,爱和想离开是真的可以共存。电影后劲巨大,结构精巧演技精湛,台词写的像诗一般,简直太好了,狂哭

开头海岸的镜头,就完全没有感受的一个欢快温馨的画面。果不其然,一家人的状态,也是若即若离。老妈太过自我,老爸又沉闷老实,儿子也是苦瓜脸。老爸一本正经的宣布事情,老妈竟然完全没放在心上,最后才反应过来。说实话,这时候是有点解气的,但后面看到她魂不守舍时候,又怜悯起来了。恢复过来后的老妈,说话做事终于像了个正常人。而老爸,貌似又变得忧郁了。婚姻这件事,可能还不懂,也或许是片子温水煮青蛙式的抑郁,所以影片看着,没有多大兴趣。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