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7 导演: 编剧: 主演:迈克尔·伍德 / 伊恩·麦克莱恩 类型:纪录片 片长:59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伟大诗人杜甫 上映:2020-07-02(中国大陆) IMDb:
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探寻杜甫的足迹,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读英文版的杜甫诗歌。
就如很多人所言,作为纪录片来说,拍摄、脚本、严谨性等部分这部纪录片都有很多不足。但是,我认为有西方人为杜甫拍纪录片已经非常难得了,甚至请了“甘道夫”倾情朗诵,足见诚意。谈及杜甫,很多人和我一样更多都是从语文的课本中熟悉,但很少沿着他的一生感受它的这些诗篇。杜甫的悲天悯人是源于的国家以及个人命运的,从来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相较于李白的诗篇,杜甫的诗篇更需要结合历史阅读。
这片子估计还是给外国人科普的,但拍摄总体来看很草率,对采访对象的把控太随意了,而且拍摄对象走来走去这种游历的场景太没意义了,感觉对片子文化不太重视,但其中也有好的场景,在江峡中那几个虚化场景还是蛮好的,已经营造的好,片子就是简单的讲了杜甫几个重大的搬迁时期与几首诗抒发的当时心里状态,总体来说片子没那么太有凝聚力,少东西
中国伟大诗人有好多,杜甫值得榜上有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诗人总有些隔靴搔痒,甘道夫的朗读与其说是还原了诗意,不如说是再现了诗情。一个不会说中文的主持人一路寻觅杜甫的足迹,短短的五十分钟纪录片里只能浮光掠影般的回溯诗人人生的片段,但真正的艺术是贯穿古今不分中西的,所以片中最感人的片段也许来自杜甫草堂前稚童朗朗诵读杜甫的诗词,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从小就熟知的诗句,所谓的民族根也源于此。
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观看本片,可以打到9分以上,文化是有国界的,也是无国界的,外国学者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力,也许不如我国一位初中生,后者从小就浸润在中国文化之中,耳濡目染,也许从一双筷子开始,但是,前者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以及传播的举止,显得弥足珍贵。评论区的人请口下留德,有本事也介绍一些外国诗歌来,也做一期视频方式的介绍,也能如此深情地吟颂,不要拿个键盘就以为自己成了先知,啥都懂了,要懂得传道者的壮举,及其深刻内涵!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因为安史之乱,看到天下百姓的遭遇,心有感悟,创作了许多诗篇,这个阶段创作的诗篇也是最多。就像现在的纪录片或者vlog,可以把当下发生的一些事情纪录下来,往后就是回顾历史的重要参考。而且要把视频拍的像诗一样诗意。以后不管去哪旅游还是去哪工作生活,要多纪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所见所感,拍摄手法要像诗一样,这就是一首自己的诗。
用杜甫一生的经历与诗句串联起了现代中国的几座城市当代生活,用一个著名文化符号的一生,反思杜甫注入中华文明的沉郁情感和道德底色。其间穿插一些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元素。任何文化的呈现都不免偏颇,但我觉得BBC这个纪录片挺巧妙的。杜甫的一生,印证了“诗穷而后工”的道理。童年时就有的天命意识和敏感灵魂、少年时代的游历、青年时代的官场失意、中年经历的丧乱贫困、老年时代的漂流,让他的诗歌特别有张力,既可以是普通人生活里的尘埃和无边落木,又可以是超脱于江海的天地沙鸥。相比书写诗史的杜甫,我更爱那个漂流于长江、摒弃功名的晚年杜甫。有时间真想读杜甫全集了。
很少有纪录片能够看哭了。用现实市井图景讲古代故事,这种手法构建了疏离感,同时这个疏离感也呼应少年与老年杜甫盛衰差异,也提醒老外观众,去了解远东的一个古代诗人时,虽然有文化疏离感但是也能领悟精神,正如现代人领悟古代人。虽然诗歌精华部分是翻译不出来的,但是伊恩的朗读太给力了,片子情绪高潮从杜甫重新观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那里开始,「五十年间似反掌」,最后感动到哭。可是来豆瓣看,一个高赞短评说杜甫尽写黑暗面给突厥势力递刀,好刺眼好扫兴。。。。
太棒了,杜甫太棒了,BBC也太棒了,把杜甫一生的故事、变化的心境和对应的作品都串成一线,很多地方很打动人,尤其是他年老之时再次看舞剑而写下的那首诗,好喜欢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一代诗圣,在穷困潦倒中死去……诗歌的英文版虽不复见中国诗歌原本的文体特色,但还是传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磅礴的想象。出生时女巫的预言,他对李白醉酒溺亡以及大唐由盛转衰的预见,让这个男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片中对公孙大娘与她弟子的舞蹈进行了前后对照描述,一个是杜甫青年时期,一个是杜甫辞世前,形成闭环,带着点宿命的意味。
扁平线性讲述杜甫的一生,有趣之处大概是甘道夫老爷爷的朗诵...?讲述伟人的故事时,又或是伟人在追叙自己的经历时,似乎都会努力寻找事件节点用以情节的开展,所以总觉得杜甫和鲁迅在这种意义上奇妙重合。你有公孙大娘,我有幻灯事件。片子的确乏善可陈,于是便想到昨晚王老师说的“距离感”问题。对于杜甫和更多的历史研究“对象”而言,后世研究者难以介入历史语境是必然常态,而纯粹他者化的讲述能够算是“讲述”吗?
整部纪录片大约试图从杜甫个人微薄的生命中透析出历史的重量,杜甫一生行迹稍有苟安便突临国难,在苦难的淬炼中诗人钝重的灵魂得以觉醒——于此,家国之思沉淀出文明的重量,标志出一种虽历久而永恒生机的文明道德感。出新之处唯在,超脱出历史与现实的既定框架,略写出杜甫对于宇宙之轮、时间之无定数的深思以及自然永生的探寻(却是以“受李白的影响”之名)。
杜甫不只是因为“忧国忧民”才被称为最伟大的诗人,去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和他同时期的诗人是想着归隐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他看遍民生疾苦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写诗去描述战火纷飞妻离子散,李白崇尚享乐主义想当官当不了高官说走就走,你们管这叫真性情?如何爱民,杜工部,这民不值得你爱。
简评
就如很多人所言,作为纪录片来说,拍摄、脚本、严谨性等部分这部纪录片都有很多不足。但是,我认为有西方人为杜甫拍纪录片已经非常难得了,甚至请了“甘道夫”倾情朗诵,足见诚意。谈及杜甫,很多人和我一样更多都是从语文的课本中熟悉,但很少沿着他的一生感受它的这些诗篇。杜甫的悲天悯人是源于的国家以及个人命运的,从来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相较于李白的诗篇,杜甫的诗篇更需要结合历史阅读。
这片子估计还是给外国人科普的,但拍摄总体来看很草率,对采访对象的把控太随意了,而且拍摄对象走来走去这种游历的场景太没意义了,感觉对片子文化不太重视,但其中也有好的场景,在江峡中那几个虚化场景还是蛮好的,已经营造的好,片子就是简单的讲了杜甫几个重大的搬迁时期与几首诗抒发的当时心里状态,总体来说片子没那么太有凝聚力,少东西
中国伟大诗人有好多,杜甫值得榜上有名。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诗人总有些隔靴搔痒,甘道夫的朗读与其说是还原了诗意,不如说是再现了诗情。一个不会说中文的主持人一路寻觅杜甫的足迹,短短的五十分钟纪录片里只能浮光掠影般的回溯诗人人生的片段,但真正的艺术是贯穿古今不分中西的,所以片中最感人的片段也许来自杜甫草堂前稚童朗朗诵读杜甫的诗词,那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从小就熟知的诗句,所谓的民族根也源于此。
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观看本片,可以打到9分以上,文化是有国界的,也是无国界的,外国学者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力,也许不如我国一位初中生,后者从小就浸润在中国文化之中,耳濡目染,也许从一双筷子开始,但是,前者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以及传播的举止,显得弥足珍贵。评论区的人请口下留德,有本事也介绍一些外国诗歌来,也做一期视频方式的介绍,也能如此深情地吟颂,不要拿个键盘就以为自己成了先知,啥都懂了,要懂得传道者的壮举,及其深刻内涵!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因为安史之乱,看到天下百姓的遭遇,心有感悟,创作了许多诗篇,这个阶段创作的诗篇也是最多。就像现在的纪录片或者vlog,可以把当下发生的一些事情纪录下来,往后就是回顾历史的重要参考。而且要把视频拍的像诗一样诗意。以后不管去哪旅游还是去哪工作生活,要多纪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所见所感,拍摄手法要像诗一样,这就是一首自己的诗。
用杜甫一生的经历与诗句串联起了现代中国的几座城市当代生活,用一个著名文化符号的一生,反思杜甫注入中华文明的沉郁情感和道德底色。其间穿插一些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元素。任何文化的呈现都不免偏颇,但我觉得BBC这个纪录片挺巧妙的。杜甫的一生,印证了“诗穷而后工”的道理。童年时就有的天命意识和敏感灵魂、少年时代的游历、青年时代的官场失意、中年经历的丧乱贫困、老年时代的漂流,让他的诗歌特别有张力,既可以是普通人生活里的尘埃和无边落木,又可以是超脱于江海的天地沙鸥。相比书写诗史的杜甫,我更爱那个漂流于长江、摒弃功名的晚年杜甫。有时间真想读杜甫全集了。
很少有纪录片能够看哭了。用现实市井图景讲古代故事,这种手法构建了疏离感,同时这个疏离感也呼应少年与老年杜甫盛衰差异,也提醒老外观众,去了解远东的一个古代诗人时,虽然有文化疏离感但是也能领悟精神,正如现代人领悟古代人。虽然诗歌精华部分是翻译不出来的,但是伊恩的朗读太给力了,片子情绪高潮从杜甫重新观看公孙大娘弟子舞剑那里开始,「五十年间似反掌」,最后感动到哭。可是来豆瓣看,一个高赞短评说杜甫尽写黑暗面给突厥势力递刀,好刺眼好扫兴。。。。
太棒了,杜甫太棒了,BBC也太棒了,把杜甫一生的故事、变化的心境和对应的作品都串成一线,很多地方很打动人,尤其是他年老之时再次看舞剑而写下的那首诗,好喜欢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一代诗圣,在穷困潦倒中死去……诗歌的英文版虽不复见中国诗歌原本的文体特色,但还是传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磅礴的想象。出生时女巫的预言,他对李白醉酒溺亡以及大唐由盛转衰的预见,让这个男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片中对公孙大娘与她弟子的舞蹈进行了前后对照描述,一个是杜甫青年时期,一个是杜甫辞世前,形成闭环,带着点宿命的意味。
扁平线性讲述杜甫的一生,有趣之处大概是甘道夫老爷爷的朗诵...?讲述伟人的故事时,又或是伟人在追叙自己的经历时,似乎都会努力寻找事件节点用以情节的开展,所以总觉得杜甫和鲁迅在这种意义上奇妙重合。你有公孙大娘,我有幻灯事件。片子的确乏善可陈,于是便想到昨晚王老师说的“距离感”问题。对于杜甫和更多的历史研究“对象”而言,后世研究者难以介入历史语境是必然常态,而纯粹他者化的讲述能够算是“讲述”吗?
整部纪录片大约试图从杜甫个人微薄的生命中透析出历史的重量,杜甫一生行迹稍有苟安便突临国难,在苦难的淬炼中诗人钝重的灵魂得以觉醒——于此,家国之思沉淀出文明的重量,标志出一种虽历久而永恒生机的文明道德感。出新之处唯在,超脱出历史与现实的既定框架,略写出杜甫对于宇宙之轮、时间之无定数的深思以及自然永生的探寻(却是以“受李白的影响”之名)。
杜甫不只是因为“忧国忧民”才被称为最伟大的诗人,去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和他同时期的诗人是想着归隐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他看遍民生疾苦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写诗去描述战火纷飞妻离子散,李白崇尚享乐主义想当官当不了高官说走就走,你们管这叫真性情?如何爱民,杜工部,这民不值得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