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 第二季(2003)

The Wire Season 2UP:2021-01-24

演员表影评剧照播出时间剧情介绍 结局 主题曲
火线  第二季

评分:9.5 导演:艾德·比安奇 / 艾洛迪·基恩 / 史蒂夫·希尔 / 托马斯·J.怀特 / 丹尼尔·艾提奥斯 / 蒂莫西·范·帕腾 / 罗伯·拜利 / 厄内斯特·R·迪克森 / 罗伯特F. 科尔斯贝利 编剧:大卫·西蒙 / 埃德·伯恩斯 / 乔伊·凯肯 / 拉斐尔·阿尔瓦雷斯 / 乔治·佩勒卡诺斯
主演:多米尼克·韦斯特 / 克里斯·鲍尔 / 保罗·本-维克托 / 约翰·道曼 / 伊德里斯·艾尔巴 / 伍德·哈里斯 / 迪尔德丽·罗夫乔 / 克拉克·彼得斯 / 艾米·莱安
类型:剧情 / 悬疑 / 惊悚 / 犯罪
片长:6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线人 第二季 / HBO无间行者 第二季 / 火线重案组 第二季
上映:2003-06-01(美国)
IMDb:tt0749428

火线 第二季简介

第二季审视毒品问题对城市贫民阶层的影响,尤其探讨了以码头工人为代表的蓝领阶层的生存困境,他们中有些人通过帮助走私集团运送毒品和其他违禁品讨生活。同时也讲述了Barksdale团伙于Avon入狱后是如何在Stringer Bell的领导下继续发展。

第4届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剧

火线 第二季剧照

火线  第二季火线  第二季火线  第二季

简评

第二季的主题是“start over”:Frank重新整顿的码头,D重新体悟的人生,Daniels重获的事业,McNaulty的回归的家庭——那段读《盖茨比》真的精彩,多少潮水、绿光,代表着新的开始,但重新做自己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谁”,而我是谁又是我过去那些实实在在发生的经历所决定。盖茨比不过是不愿从梦中醒来的人,但命运不会怜悯熟睡的人。

剧本过硬,演技在线,脏话满天飞,但没一句废话。不是警匪片也不是刑侦剧,勉强说的话算是通过警方电话窃听(the wire)揭示九十年代美国众生相的社会问题剧(?)。万事万物普遍联系,每个人看似无关的所作所为都造就了这个操蛋的世界。同时很多成人世界的真相已经无须言明,一眼意会足矣。印象深的一幕是私生活混乱的Jimmy和女警Beatrice去喝酒,本以为Jimmy陪B回家俩人会来个一夜情,但Jimmy到了B的家时发现B其实也是一个事业不顺家庭破裂的人,J看到了一个女版的自己,或许正因为不想把对方生活弄得更糟所以最后他礼貌地道了声晚安就离开了。PS看以码头装卸为生的波兰裔一家时不知为什么总想起《猎鹿人》里钢铁厂的俄裔。

这样一看第一季确实还是比较传统的警匪模式,这一季就更具特色了,对白成分更多,也更有黑色幽默色彩些,只要你在前半部给其足够注意力,在最后几集就可以获得其他美剧很难给人的一种情感震撼。在当时美剧潮里面这样写剧本的确实不多,可以说David Simon是个勇士,火线展示的可能性就是,电视剧不必处处满足观众

相比于真探极致化的追求,火线更加写实动人,镜头多简洁但信息量巨大。对越狱 绝命毒师 毒枭 真探 心灵猎人等犯罪题材的影视剧真的算是情有独钟,与这些作品相比火线多了一些规避了一些价值观干预的普世之道,对社会的病态弊端批判的深刻到位,看完第二季总有一种什么都没有改变的凄凉感,但好像又改变了什么,有一种宿命的感觉。.讨厌弹幕拿一些深刻作品踩爽剧,影视剧需要引发思考,也需要给人在喘不过气的现实中带来快感;继续学好语言,未来去体会去实践

越来越喜欢这个剧了。观众是上帝视角,看着这一切发生,剧中警探卜丝抽茧,一点点去还原案情,各个性格不同,各种突如其来和擦肩而过。黑帮和各个组织之间也是各有各的情节线,时而独立时而交织。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又会让警探把几股团伙联系在一起。和第一季一样,警方依旧是机柜众多,目的各异,高层关心的是仕途,中层关心KPI,只有出生入死的警探接触到的是活生生的人。这季第一次感觉到东欧人的可怕。

这次,Baltimore上河图的镜头换到了码头,同样栩栩如生。没有一惊一乍的夸张演技,人物性格就这么一次次地夯实基础,社会大环境背景下的众生相徐徐展开。从社会剧变的背景呈现这个角度来说,之前国内火热的《漫长的季节》会显得太过刻意,《火线》会更漫不经心又更深入骨髓,编剧会多设置一些逻辑关系来刻画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比如Ziggy,似乎坏事的总是他,但结合他成长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工作态度、码头的前辈“关照”起来,似乎又顺利成章。而《漫》之类的国产剧似乎不敢好好写一个复杂一点的故事,只会平铺直叙,观众缺少参与的快感。★★★★★

从码头开始到码头结束,一路走好,Frank Sobotka。与第一季结尾蒙太奇的感触有些不同,在名为巴尔的摩的这张浮世绘愈发清晰后,深陷在体制漩涡中的所有人的处境使我更为感慨与悲伤。第二季依旧完全摒弃了单集的结构性,夹杂着大量与剧情线性走向无关的片段,但又对剧作是总括性的涵盖;这种多线程与杂乱碎片化、如同新闻侧写般的叙事方式,形成了对一个故事的多层次分割,它并不沉溺于共情而力图形成脉络,这是具有强烈深度与思想性的社会学写照。描绘个体命运的悲剧有很多,但总是归咎于自身欲望或另外个体。但Frank这名角色却与之不同,《火线》在个体追求欲望和保护团体利益间的挣扎时,展现了更大介质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比起把悲剧指向其他更为空洞的二元化的非好即坏上,这样更能让人信服也更加真实,所以《火线》才创造出了如此

印象特别深的是侄子自首,跟警方说Frank去找Greek是因为Greek承诺能找人做伪证帮Ziggy,镜头给到Bunk欲言又止,眼神复杂。Bunk起身,不一会儿拿来一叠文件放在侄子面前,说Ziggy早就认了,有第二人作证也没用。突然就好心碎。码头、工会、儿子,Frank为了注定走向衰亡的东西奋斗了一生,最终也因为幻灭的泡沫死去。

如果说第一季是“警界”职场片,那么第二季则是测写港口工人的蓝领纪录片,新人Russell的演员选的真好,我喜欢她没有多余表情的演技,如湖水般沉静的眼神和浅浅的笑容,站在集装箱码头与工人间的互动,简直像是从阿基考理斯马基电影里走出来的女性,第二季对火线组的人物描绘更偏伏笔(Mcnaulty除外,更混蛋了可恨又可怜)相较之下更能打动我的部分是对年轻一代的刻画,D‘的龙场悟道,Zig的无能愤懑,即使是年轻人中的翘楚Nicky在他的if线里也只能活成下一个Frank,而且更可能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暗淡版Frank ,相较之下第一季里的Prez真是太超现实的一个角色,导致第二季更讨厌他了(但也更喜欢Dianel了)。对于真主角Frank这种大家长型领导救世主人设…只能说身上承载太多尊严了,最后只剩下愁苦。

你以为毒品的故事在第一季都讲到那个地步了,第二季还能讲些什么,结果编剧不光把视野给你打开了,还展开了风俗画。每一季都像某个游戏里固定的一张图讲完一个好故事,再到下一张地图。上一季是平民区和高楼,这一季是码头。还是这个世界,还是这些人,但你会发现坚守的人这么多,但来了又去,留下守护的可能是狗屎,但走了更是狗屎

节奏缓下来反而视野更宽广了,火线依旧是一部straight up靠着信息量和传统剧作取胜的剧,但战线拉长了也难免有小地方的潦草,但整个码头公会的故事线,每个人物都立住了,Frank,Ziggy和Nick,最后带出的悲怆感和宿命感,让你开始承认,剧集或许确实是这个时代的长篇小说。

第二季开幕时,曾经的毒枭已是阶下囚,故事聚焦在一座二三十年里一直在走下坡路的码头,生锈的钢铁和颓废的码头工人,只有每夜在觥筹交错的酒吧才泛出往日的余晖。深深心疼那个第二季开头让人有些厌恶的秃头码头会长Frank,他游走在黑白两道,却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家人”的殉道者,他终于没能用肉体阻挡住历史的车轮,终于码头趁入了海底、重案组再次与终极目标擦肩而过、毒品和走私改头换面仅仅一周就再次卷土重来,第二季最后蒙太奇的镜头切换,让我有种欲哭无泪的难过,永恒与坠落、不朽和幻灭,却是正义永远实现的那么艰难、邪恶永远寄生在这座城市。唯一让人慰藉的,是海流把本该沉没海底的Frank送回海面,甚至做事天衣无缝的“希腊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一次,Frank至少挽救了自己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