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离开(2010)

Die FremdeUP:2021-04-12

当我们离开

评分:8 导演:菲奥·阿拉达戈 编剧:菲奥·阿拉达戈
主演:西贝尔·凯基莉 / Nizam Schiller / 德尔亚·阿拉伯拉 / 赛塔尔·坦热厄恩 / 塔梅尔.伊吉特 / Serhad Can / Almila Bagriacik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Nursel Köse / 艾瓦拉·胡弗茨 / 乌富克·巴伊拉克塔尔 / Blanca Apilánez / Rosa Enskat / Gümeç Alpay Aslan / Ayla Arslancan / 阿拉姆·阿拉米 / 埃丁·哈萨诺维奇 / 瑞纳萨林
类型:剧情
片长:119分钟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 土耳其语
影片别名:当你离开的时候(台) / 陌生人 / 当我离开时 / 当我们离开时 / When We Leave
上映:2010-03-11(德国)
IMDb:tt1288376

当我们离开简介

婚姻不幸的土耳其女子乌马伊(西贝尔·凯基莉 Sibel Kekilli 饰)不仅跟丈夫毫无爱情可言,更时常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悲剧的婚姻致使乌马伊带着儿子逃回了娘家德国。然而她悲剧的命运并没有因此终止,迎接她的非但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温暖的家,而是家人的冷嘲热讽。为了声誉,家人居然极力劝她按照传统习俗,把儿子送回给土耳其的丈夫抚养。面对家人的冷眼和唾弃,善良宽容的乌马伊并没有放弃,她坚持自己抚养儿子,不得已下寄居在朋友家。然而这仅仅是悲剧的序曲,乌马伊带着儿子去看望病危的父亲,却不曾想到,等待她的,居然是自己弟弟的枪口。
  本片不仅荣获2010年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院线大奖,还获得欧洲电影奖、德国电影奖在内的六次提名,三项大奖。

第2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西贝尔·凯基莉 第23届欧洲电影奖年度发现奖(提名)菲奥·阿拉达戈

简评

假定我们都熟悉土耳其和伊斯兰文化,那么主要的槽点可能就是集中在 编剧对于女主人公的性格刻画 有一些自相矛盾。感觉编剧似乎是为了剧情需要,而把女主人公设定成对于自己的家庭有极大依恋即使受到伤害也要不停回去,不停地想要被家庭认同的人。然而这样的人格一开始就不会做出离家出走,回娘家,打电话报警家人约束自己等等明知道是在毁坏家庭名誉和情感的一系列事情。让人感觉女主人公似乎性格不成熟 行事任性。而这样的性格一般只会在非常西化 和富豪的伊斯兰家庭里的孩子身上出现(比如中东豪门)。和这种普通的,看重声誉的传统伊斯兰家庭不太符合。摄影是非常合格的“成熟好电影”作派,但是整体故事框架经不起推敲

摄影风格与节奏把控颇有女性气质(不愧是女导演作品),柔缓,内敛,疏离,压抑苦情与沉静婉约兼具。布光细腻,大量运用大光圈与长焦、移焦,夜晚后景中的光晕极为迷人,配乐情愫暗涌。西贝尔·凯基莉演得很有层次感,强硬决绝与软弱依恋并存,16分处身着一袭黑衣的她在餐桌上的那个眼神,坚毅到让人敬畏。可惜剧本问题不少:大半时间冲突都是小打小闹,安排得也比较刻意(女主在婚礼当天突然出现,行为前因后果都经不起细推敲),缺乏足够铺垫与逐步升级的过程,最后猝然爆发/反转,过于戏剧化。家人内心斗争几无描摹,关键的荣誉谋杀则完全没有明确提及,更遑论深入探讨,人物突变与情节急转牵强,善解人意十全十美的男友也如同工具人般扁平。如此表面、生硬和浅薄的剧作,实在是浪费了好演员与优秀的摄影。PS:与[勇往直前]相似场景不少。()

让我再一次认识了在德的土耳其穆斯林社会的恐怖之处。德国人所言的他们的无法融入性是确实的,也是永远的。宗教决定精神,这是怎样一个恐怖的民族,道德、良心、亲情,在所谓名誉面前都脆弱得经不得推敲,当我们离开时,总要留下点什么的

认为单单理解成女性压迫窄化了电影的主题深度,虽然故事主线发生在女性身上,但每个个体都有为自己争取幸福及荣誉的权利。同时,我们又处在被环境规划内的范围,思想本身必然受限于外界行为,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文化隔阂导致的群体舆论从而对人本身造成的伤害是极其令人心痛的。由于文化差异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电影人物的心理情绪,但还是为人类承受着共通的苦难而次次流泪。

出嫁之前她是父母的女儿,出嫁之后她还是父母的女儿。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回到父母的家里。她怎么会知道这个家在她出嫁离开的时候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亲人不是不爱她,而是爱她付出的代价太大。被周围的人说三道四一家人抬不起头,整个家族的名声荡然无存,就连妹妹也差点因为她而被退婚。可怜的儿子从小就没有了家,以前的家至少还有爸爸,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摧残心灵。编剧心好狠,看到三分之二故事调子突然上扬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结果最后果然就在Umay撕裂心肺的呐喊中悲剧收场了。当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亲人把你当成避之不及的瘟疫,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了。Umay被当成了一个不道德的女人,但这仅仅是因为她想要追求内心的自由,这真的有错吗?

导演太狠了,一次一次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突然进一段女主的痛,就像是那些只是想过正常生活的人,总是会在社会中冷不防被所谓的荣辱和道德袭击得痛不欲生。(必须要明确,这不是伊斯兰教/土耳其人的问题,电影中的这些所谓传统、重伦理和名誉的人,在任何社会都有,甚至人数巨大)

2020-08-23...Week 24...当我们离开...伊斯兰传统当中的男权主义也太可怕了吧...让我特别不能理解,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的离开,会给家族带来不可磨灭的羞辱...那么你好好的离开就好,为什么还要有留恋呢...当我们天天喊着男女平等的时候,男人和女人又什么时候才能变得真正的平等呢...伤心...PS:女主真好看,小男孩儿也太可爱了...不过小男孩儿拿起枪的时候,我还是害怕的要命...可惜最终没有逃脱过命运啊...[心碎]

4分。看得还是挺愤懑的,一个几乎没有原则的家庭,一个视名誉比自己家人更重要的家庭,我也在想,她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接近,也许对她来说,在血浓于水的亲情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人们在离开的时候,总会留下东西。”但最后她离开的时候,留下的却是她最亲爱的儿子……

2010年就德国社会而言其实蛮关键的。某种程度上,正是多元文化主义进入争议和辩论的时刻。10月,在某基督教民主党集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讲话,宣布德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已彻底失败。同年8月,萨拉青出版《德国自取灭亡》,将矛头直接对准土耳其移民,称其智力和素质低下,会影响未来德国的人口质量;该书中民族主义和生物优生学倾向赤裸昭然,但是却迅速成了当年畅销书 ,五天后就加印至第六版。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本片,完全能够理解它内部那种毫无情感的刻板批判态度和居高临下的欧洲中心主义,电影确是时代的产物。

“乌梅的优柔寡断害了儿子,她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墨守成规的家族接受想要离婚的自己?她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撼动别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吗?既然不愿意妥协为什么还要和自己的家人反复拉扯?最后没有报警吗?!就这么抱着儿子离开???”

是什么得以确认我们在人世间的亲人身份?还是那个用滥的词:爱,无论亲人间如何相处不适,甚至找不到可交流的途径,爱的底线一直在,而当我们离开表现的正是底线被一再抛弃,直至在一个幼小的孩子的血泊中完全消失

获得奖项

  • 第23届欧洲电影奖
    第23届欧洲电影奖
    提名:欧洲发现奖-影评人费比西奖 / European Discovery of the Year / 最佳女演员
  • 第60届德国电影奖
    第60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最佳男配角
  •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Label Europa Cinemas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