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2007)

UP:2022-02-27

演员表影评剧照
小说

评分:8.2 导演:吕乐 编剧:刘仪伟 / 吕乐
主演:王志文 / 王彤 / 阿城 / 林白 / 陈村 / 徐星 / 徐兰 / 赵玫 / 方方 / 丁天 / 王朔 / 马原 / 棉棉 / 余华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9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诗意的年代 / The Obscure
上映:2007-03-23(中国香港电影节)
IMDb:tt0989890

小说简介

源起会议之国的小型讲座,一群伟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伟大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开场一个象征镜头,影机先是追踪着火车,开进小城,再走到大街小巷,然后停靠酒店,走进局促的会议室。接着,一批有头有脸的作家杀入镜头,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棉棉,从阿城的“诗意”考古开始,讲到“有钱就有诗意”。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大家谈得性起,渐将诗意按压在自我之下。镜头有时溜出来,看另一种风景。一旁的会议策划人,在酒店偶遇旧爱,更能体味点点诗意。演员王彤和王志文,就演着也许由作家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存在,比作家更真实。吕乐一个革命式的举动: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最佳影片(提名)

简评

.补评. 两种影像风格(文本风格)的并行,亦或是文本和图像并行,的确想法新颖,但不足以形成概念,或者任何的语义文法,仅以两个人物为线穿越诗意的探讨和抽象的"小说"故事,太单薄,一切可能的联想依赖于观众的遐想。后半的故事太简单,不足以撑起作家们讨论的复杂度和多样性(作为文字背景),而作家的讨论是否过于松散还是刻意,没有指示去暗示观众。目前可看到的当时的座谈会场记,许多更多的东西并未被剪进来,也难看到成品中的内容与后续故事的连结。最后的评述又太轻描淡写,反而值得争吵。图像上缺少太多,反而侧重于文学和文本的生成,但是和图像太疏离。可能性太高,表达出来的太少。

40/100。#FIFF13#整部电影实在是让人无法喜欢起来。作为最大噱头的作家开会,真的是拍的冗长而无聊,对于诗意的解读既没有显示出一种高级感,也没有在普通中让人感同身受,相当失败。反倒是王志文和王彤两位演员表演的故事更为戳动人心,曾经旧爱的突然重逢,搅起的是心里最深处的涟漪。那没水的游泳池边的奔跑的男人,让坐在池边欢笑着的女人在恍惚间看到乐曾经青春年华时那猛烈燃烧的篝火,那是已经被现实生活紧紧锁住的不可追回的梦,让人唏嘘又难过。七嘴八舌说出的诗意永远只是纸上谈兵食之无味,唯有生活中那一点一滴的真实情感才是最美的诗意。

很奇特的一部记录加情节巧妙结合的片子。一帮著名的作家在笔会上讨论诗意。什么是诗意?各抒己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阿城的话最有文化底蕴,王朔的话最接地气儿,方方则有独特见解。还有余华、棉棉、马原、陈村等。笔会外的王志文与王彤的偶遇,则是最吸引人的小插曲。王彤与王志文最后的一段戏,王彤的分寸感拿捏得真好!

标记想看快两年了,直到今天才看,深感相见恨晚。《小说》的好是电影无论作为载体还是本体都统一的好,形式不再是一个空洞的躯壳,所谓"模糊纪录片和剧情片界限"也不再是一句抖机灵的口号。摄影机在《小说》里是自由的,是可以随时出走于叙事之中的,而出走的时刻恰恰正是"诗意"这个虚幻的概念被视觉化的过程。全片的整体思路是从解构到建构,再重新解构,到底什么才是影片真正想讲述的"故事",不知道。它可以什么也不是,它也可以是任何东西。诗无用,《小说》无用,所以《小说》是诗。

后设小说见过很多,后设电影着实少见,看到结尾竟觉得意犹未尽。女主王彤真是惊为天人,不但表演到位,更难得是骨子里透出的并存的天真和性感,什么叫眼角眉梢都是春意,看看她就知道了。五星献给王彤、王志文、王朔、马原、钟阿城、赵玫、须兰、方方、林白、陈村、徐星、丁天、棉棉、阿沛阿旺晋美……不是,后面这个没有……也献给那个文学青春期结束的年代

比起电影,更像一部纪录片,每个作家都聊出了自己的生活;阿城的行头特别酷,一派传统文人气,比较学理化一些;马原的东北口音非常可爱,看得出其潇洒自由的生活底子;王朔认真起来可以很深刻,脏字和不羁写在了说话的架势上;当资料片看是满分的,当电影看会有些奇怪,讲述的部分太多了,我也是为了观仰前辈才看的,略去了其中故事的成分。

我就看两个王的片段,老王状态太松弛了,吃饭喝酒聊天活生生就如同生活中的我们吃饭聊天的状态,他真是天生的演员啊,我很好奇这两个之前在一起?或者仅仅暧昧?女王在见到老王时候的那种激动兴奋克制演绎的太绝了,男人跟女人对待感情的区别在这两个王身上体现的太淋漓尽致了,两个片段就够让人浮想联翩了,意犹未尽,王炸啊!

这个结构太阿巴斯了,虚实七三开,同时也是珍贵的时代记录影像。90年代末,作家们探讨何为诗意的笔会,每个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巧妙地反映出各自的性格。谈话没有结论,但方向是相较于80年代,诗意终究还是离大部分人逐渐远去了,商业大潮席卷一切,王志文和王彤的部分便形成一个例证。吕乐真的很会拍感情戏,王彤青涩,王志文老练,搭一起的氛围意外轻曼。最后让作家们补充结局,我也更同意无事发生,都是遗憾

丁天和徐星他们俩聊到“我要挣很多钱后再写东西”,结果几乎所有作家都在回复“那就回不了头了,谁他么有钱了还会再写东西”;王彤问王志文“你为何不再教书了”,王志文答“教书不挣钱,我现在从事出版工作,帮助其他人写东西,自己已经不写了,没兴趣,也写不出来”。写实的笔会纪录片和二王他们相遇的剧情片是互相嵌套,紧密相连的,作家们为生计而烦恼,这就是诗意的消亡,罗曼蒂克的消亡。这是一部天马行空,看似松散,但又回味无穷的灵感之作,90年代的市场经济浪潮下,物欲在绞杀诗意。为王彤打满五星,那段短短几十秒的哭戏,情真意切,让人难辨真假。

一开始半小时的诗意讨论差点睡着,直到陈晓和男主的碰头才来了精神。意味深长的对视,暗示了以后一定还有戏,却又不知道会如何发展。卡丁车后的游泳池边的讲话开启回忆,也打开了禁锢,直到房间里双方畅想着未来的酒店奇遇生活,真是好好。很有创意的纪录片+剧情片的表达形式,把纪录片的主题作为剧情的课题,导演的呈现似是一场无声的发言。王彤很耐看啊,可惜没有电影缘。真人作家们的讨论细看来也挺有意思,当时的方方老师真的没啥诗意……

这片儿太妙了,应该是98年拍的,那时候就有这种结构了,而且是真实的作家开会穿插虚构的旧爱重逢,最后结尾又挨个采访每个作家应该怎样为这段重逢收尾。这还没完,最后一个作家身边竟然还有女主角搀着,到这层已经算不清打破几面墙了。作家开会讨论何为诗意虽然篇幅最多,有几段发言也挺缺的,但它只是最后爆炒前的枯燥漫长的备菜阶段,起码阿城还是言之有物的。总之按作家们的研究结果,这片儿应该就是诗意本身。

好久没看过这样很喜欢的电影了。对于电影的解构与重构我一直以为是大鹏的《吉祥如意》最超前,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混淆,但我更喜欢《小说》,喜欢听作家们胡说八道;喜欢对男女之间情愫的描写;也喜欢最后作家想象性的给这个故事编造结局,如果真的是他们自己编的还能反映这些作家们的创作倾向。好喜欢王朔那拽样儿,不喜欢阿城,他的文字给我一种白人至上,中国人各方面不如别人的感觉,虽然他爹很牛。

小说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