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1929)
RegenUP:2022-02-07
雨简介
《雨》用诗意的电影镜头,描绘了一场从坠落到停歇的雨水之旅。透过摄影机之眼,我们跟随着雨水——从车水马龙的街市到人潮涌动的人流。短短十几分钟的记录,是活生生的雨滴在悄然坠落,是积水中荡漾的圆晕在绽放,是云朵流淌下的氤氲在默默隐退……这音乐般流畅的印象派风格,给了我们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与解说。
导演为了制作这部电影,历时两年在城市的不同地点捕捉雨的踪迹,最终完成了这部关于雨的记录片。
- 尤里斯·伊文思 Joris Ivens导演
- 曼努斯·弗兰肯 Mannus Franken导演
简评
1、剪辑精彩,将众多镜头拍摄的雨景组成一场雨的过程,也许地面的水涟漪起到的是一种分割的作用?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导演多视角全方位细腻的观察与拍摄,很棒;3、配乐不错;4、想起了燕池的一首器乐作品「骤雨」
欧洲先锋派的形式主义美学 画面质量太差 雨滴基本上看不到,几乎全被雪花给裹携。看不见细雨如丝,却全是雨,群鸟低飞,湖影微颤,细密的水体组织划过玻璃,水泥道路与游离的自行车联结成镜像。马路上的人群隐匿在雨伞下,原本无人在意的屋后管道凶猛的涌动出“雨”。看不见雨滴也全是雨。
今天看上去似乎技法粗糙而又冗长,但我却真切感受到雨的诗意和美,不明白是什么让我感受到的,或许是无声画面中,吉他的配乐有情感地流动;或许是胶片那不规律前进的速度和斑驳的光影;又或许是画面与画面间由雨带动的联系。但我想,也许我只是单纯的喜欢那场,从未下在我眼前的,阿姆斯特丹的雨。
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在1929年拍摄的《雨》,影片附有惊人的诗意以及十足的美感。美国歌手鲍勃·迪伦曾经说过: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雨这种原始的这种现象,是大自然给予这个星球的恩惠,在其运动中,展现了自由落体的美。
尤里斯·伊文思在20世纪纪录主义电影时期的代表作,以较强的主观性或曰饱含诗意的情调纪录了从雨初到雨过天晴的全过程。个人认为,其所呈现的更多地是浸润于淅淅沥沥的雨水中的城市(或者说仅限于阿姆斯特丹)所独有的韵律与节奏,风度与性格,以及由“水”覆盖而生成的观察城市的别样视角。
这么一部小短片里的素材量却不容小觑,捕捉到了下雨时的前后以及街道上的人们活动,还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来剪辑创作,搭配上大概率是后期又加上的缓缓流淌的音乐,令人陶醉,感受到惬意,镜头展现出来了一种独特的诗意美感,这在大多数的纪录片中是少见的一种形式,致敬早期大师们的探索和实验!
纪录片是电影吗?不是吗?为什么不是?电影一定是要说故事吗?为什么一定要说故事?只是记录不可以是电影吗?两年的时间,14分钟的真实还原,你平时不会知道雨的到来可以那么大费周章,雨下的时候大家可以那么步调一致,雨离开了又是那么恋恋不舍在大地,天空和人们的身上留下一点点的痕迹。我想20世纪初的电影,任何题材,任何手法都是值得喝彩的,0到1是一个突变,是一个无中生有,是一个哇。我喜欢纪实的浓缩,和不夹杂的呈现,最最开始的状态
来自差不多一百年以前的温柔。这些天里雨水纷纷,每日每夜行走于湿漉漉的路途,融为短片中熙熙攘攘的打着伞的人群的一员,没能像镜头之后的艺术家一样,去看看这雨中的别致。不得不说的是,音乐太舒适了,仿佛自己是在欣赏一部MV。此外,这样舒适的音乐配上雨景,也让我想起了好像是去年这个时候看的《尼斯印象》。
临睡前又看了一遍。每当提到纪录片,我最喜欢和人提伊文思的《雨》和《风的故事》。现在看,这片子就是一堆雨天的镜头配音乐,形式美感。但在那个胶片昂贵的年代,只有伊文思抱着摄影机,将自己最细腻最诗意的感觉拍摄下来,传递一种私人但又美妙的“情绪”
打分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是上古时期的纪录片,放在现在应该分类为个人化的印象主义纪录短片,但又存在扮演的痕迹:在镜头前打开的伞、抬头看雨的青年。结构上是按时间顺序组织的“交响乐式”城市纪录片,所谓交响乐式就是把镜头当做乐器,按景别、角度、内容分别排列,交替出现,由一个主要的“乐器”(雨水下到地面上)统领组织起来,让画面形成了一种音乐才具有的节奏感和尽量多得表现现实的丰富感。
重现生命中曾经无比动人但又转瞬即逝的瞬间,从第一场雨开始就看到了无限的生命气息,虽然只有十四分钟却带来了宛如一段漫长的生命历程,雨本身以及雨和人的关系都有着近乎穿越时空的力量,看完后很想继续活下去,或许这就是影像和纪录的意义吧
许多电影中尤其是爱情电影,有关雨的场景都描述的特别唯美浪漫,我也总是很喜欢,但到了现实中,每到下雨时,似乎又总会烦恼轻飘飘的雨打湿衣服和随身的相机,烦恼于踩过湿漉漉地面的鞋会带起雨滴弹到裤脚上,但没有雨时,又总会希望有一场雨,能够邂逅不一样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