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千利休(2013)

利休にたずねよUP:2021-07-26

寻访千利休

评分:8.1 导演:田中光敏 编剧:小松江里子 / 山本兼一
主演:市川海老藏 / 中谷美纪 / 伊势谷友介 / 大森南朋 / 福士诚治 / 檀丽 / 柄本明 / 袴田吉彦 / 伊武雅刀 / 川野直辉 / 黑谷友香 / 中村贺津雄 / 克拉拉
类型:剧情 / 古装
片长:123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一代茶圣千利休(台) / 寻访利休 / Ask This of Rikyu
上映:2013-12-07(日本)
IMDb:tt2500392

寻访千利休简介

16世纪末4月的一天,暴雨浸淫下的京都,某座并不起眼的宅邸内,一代名流的人生正走向尽头。房屋的主人乃是举世尊奉的茶道宗师千利休(市川海老藏 饰),遥想当年,他在战国乱世得到了织田信长(伊势谷友介 饰)的赏识,并曾以其影响力救助了命悬一线的羽柴秀吉(大森南朋 饰)。英雄霸业烟消云散,秀吉成为新一代枭雄,却渐渐不满利休那种对美毫不妥协的追求以及对强权的漠然蔑视。本不该有交集的二人,裂痕愈来愈大,这似乎也注定了利休的悲剧。
  生命将逝,在妻子宗恩(中谷美纪 饰)的陪伴和问询下,利休回忆起往昔的岁月,以及年轻时代那段令他刻骨铭心并左右命运的恋事……

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市川海老藏 第3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美洲大奖(提名)田中光敏

简评

前三分之一看到种种如朱光潜所言,摆脱了实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意象,竟然有想落泪的冲动,就是觉得失去了纯粹审美之心的人(比如我,活得真的毫无生机,毫无乐趣,非常可怜。日本茶道师傅和高丽公主用白居易的诗互相交流,拿给中国人看或许有的就该扯到曾经辉煌的历史与文明,但对一些人来说只会觉得,“美”真是强大的存在。有意思,好像电影本身也可以拿来校验人的审美之心。闪回的爱情戏中虽然有这样的精彩之处,但总体拍得有些拖沓。在思考为何选择夫人的视角进行讲述

导演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已臻至完美。演员虽然演技不够雄厚但是举手投足间的韵律就足以让人沦陷。影片采用倒叙手法讲利休切腹之前的故事。
竹林飞雪,得此向阳处,以碳粉染黑之席覆盖之。它是将这地面的温暖错以为春了吧。利休的女儿讶异于父亲竟然欺骗了竹笋。为了自己奉若神明的父亲,她选择了成全他的坚持和信念。我想那一刻,她没有任何惧怕。
他曾亲手烹最后之茶给心爱之人,想必那日之后的每一盏,都是哀思;每摸一次手壶,都是追忆。他说很快就去找她,但却不敢喝下备好之茶。他以为是他负了她,熟料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您好好活下去。
他烹得最好的茶,却一开始就是无心之人。行至终点之时,终于烧掉了那截指甲,决心随她而去。
他的妻子多想要摔碎那个手壶,可那竟是最后一个与他有关的物件了,这穷尽了一生的陪伴,她多想要没有尽头

美,但不是电影,美也是靠东映几十年的老底子。戏曲演员出身演电影的问题就是男主这种,功底架子十足,可表演两极分化,沉着演挺好,可这里都是剃头造型,花栗鼠的脸型、坑坑洼洼的头骨衬得凶光毕露,而演少年怀春就太浮夸,像吴尊,内外都像,也是朵奇葩。看评论有点想笑,都是粉粉的爱美丽级别,压根不理解日本美学,卡哇伊嘚死耐,千利休不是光把李公主的指甲拔下来,他把整个小指尖都咬掉了,所以电影里他的第一个作品就是敲掉双耳瓷瓶的一只耳。这是这电影唯一好的地方,还当真解释了千利休的美,残缺美,不是遗憾,是真下得了手(口)。最想不通的是,克拉拉如何会沦为国产网大女演员。

美是死而复生的木棉花,是盛着姣姣圆月和数枝夜樱的潺潺水面,是烛灯映出的成对小鸟,是只向美丽事物低头的“清”“敬”“和”“寂”。海老藏长得真标志,当时还有点凶相,腮帮子有点大,这两年演效果可能更好,但是人物的故事和他自身的故事连接起来的话,对演员来说太过残忍了,都是命运吧。

节奏尚可,并无多大拖拉,有日本电影惯有的缓缓叙述。电影开场即是在一个雨夜千利休被兵马围困,接下来以千利休自尽时间为基点进行回忆。在这过程中展现了千利休的独特美学思想以及其本人的人格魅力。电影将尽时回忆了年少时的纨绔的他与沦落至日本的高丽皇族女性间的爱情故事,甚是凄凉。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还是影片为了增加千利休人格丰富程度而创作。

不清楚他在日本茶道上的地位,从影片中看,一个富家浪荡子英雄救美失败后沉心茶道,在丰臣微时启发过他,丰臣霸业成功后却极度不喜这个窥见过他软弱的人,借口逜死了他。茶道曾经在日本有过那么大的影响力?女儿、徒弟接二连三被逼死、杀死后他竟然不谋其他出路,坐以待毙?茶室狭窄矮小的入口记得是为了让人卸掉傲气,电影中暗示是利休为了纪念与韩国落难女逃跑时避难的小渔屋。很多镜头画面复古美丽,衣饰或古朴或华丽

以一个人物的传记来诠释了东方禅意之美。人物的影响度近于玄乎,千利休对于美的最求,太像日本民族对事物的完美追求了。从视觉,到味觉,触觉,以至于去寻找长次郎为他制作一个他心中的茶碗,一个趁手而洗净铅华的茶碗。整个影片摄影也无不展露着东方美学。好在这位圣人的感情故事线接了一下地气,显得近了一点,印象比较深的那个镜头是中谷美纪举起手挣扎着要摔却又放下那一幕。

感觉前后两个故事断层有点严重:第一个故事里为了衬托千利休的超脱,特地把丰臣秀吉和石田三成刻画成嫉妒心极强的小人,秀吉忍了那么和他争天下的大名,会为了一碗茶杀了千利休吗?还有那首辞世诗呢?但是第二个故事真的很好看,那里语言不通靠写汉字汉诗交流的地方,和花,真的很美。

美不是外在的限制,而是心灵。不否定外表的形式美有其价值。但此片没有让我看到灵魂。还是囿于外在的限制。着相。太过执着。未达心灵。远未达及。止于门外。这不是禅宗。至少这部电影没拍出来。画面美然而未达灵魂深处,停留于表相。而且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茶道那么受到推崇,大师可以有那么高的影响力。怪我,回去好好了解一下关于他的故事。

其实并没有还原千利休的野心和权势,而是重点展现他以“物哀”、“侘寂”为典型特色的极高审美境界。作为一个电影,这个审美真的是吃得很透了。缓慢,古拙,质朴,残缺,守旧。时光在物件上留下的踪迹,被赋予悠长的意境。美从何来?透过当下的器型,用光影和时间一遍遍打磨,直至回味无穷——千利休说美由我定义,普罗大众确乎只能臣服。这是审美的皇帝。

记录茶道宗师千利休的一生,日本的文化并未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消失,很奇怪如此简单的洗茶泡茶过程居然能发展出宗师的地步,日本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于宗教的虔诚是这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整部电影画面极其唯美,且千利休大师是日本美学不可忽视的人物,诧寂美学的起源者,他的一生与李叔同很类似,早期声色犬马,后段完全超越世俗,若未遇见丰臣秀吉这样的君主,兴许是极唯美的一生吧。

因书籍而选择电影,因电影而开通会员。悲悯缓慢的两小时,前后观看了十几天有余。间隔断续的观摩,却不失情节的连贯。《寻访千利休》,以利休切腹前的倒叙为叙述,结构巧妙。丰臣秀吉是迫害利休的刽子手,亦是最懂利休的人。关于利休之死,历史已无从考证。美让世界充满生命力,美亦是危险的。当丰臣秀吉雄霸天下,受着贪婪、狭隘和愚蠢的三昧真火浸润时,高丽美女与年轻的纨绔子弟利休的私奔与殉情,却成为全剧高潮。木槿花的绽放,虽然仅有一日,却依然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喜悦。而利休执着于对美的追寻,并成为真正的茶道师傅,大抵无不受这段短暂爱慕的影响。半个世纪后,当利休将高丽美女的指骨燃尽,遵从旨命切腹后,一切都化为泡影,留给后时的,是为和、静、清、寂的茶道美学。

获得奖项

  • 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艺术贡献奖
    提名:美洲大奖
  • 第3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第3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艺术贡献奖
    提名:美洲大奖
  • 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艺术指导
    提名:最佳录音 / 最佳影片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摄影 / 最佳灯光 / 最佳音效 / 最佳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