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鸟(2014)

PhoenixUP:2021-02-02

不死鸟

评分:7.4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编剧: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 哈伦·法罗基 / 于贝尔·蒙泰耶
主演:尼娜·霍斯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 尼娜·昆岑多夫 / 伊摩根·蔻格 / 克斯腾·布劳克 / 杰夫·伯勒尔 / 迈克尔·梅尔坦斯
类型:剧情
片长:98分钟地区:德国 / 波兰
语言: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火凤凰(港) / 回不去的时光(台)
上映:2014-09-05(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2764784

不死鸟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5年6月,身受重伤、面部毁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内莉,返回了家乡柏林。整容尚未完全康复后的她,不顾莱内的警告,踏上了寻找丈夫强尼的征途。强尼——内莉生命中的爱人,曾长时间保护她免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并拒绝与她离婚……

第6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提名)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五佳外语片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天主教文化奖 天主教文化奖(提名)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简评

有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注入情感,这个故事用惊悚片的拍法和节奏,就可以看出来情节逻辑上有多么愚蠢,但是依赖于尼娜霍斯的表演,这完全变成了一个高级的情感故事,在角色设置上她的表演甚至都不用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一是整容,而是心境的外化。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在单薄的情节线上时容易显得拖沓,而佩措尔德的电影有时没有别的东西来填补整个影片的世界观,也许别人有新现实主义,他就是新童话主义吧。

影片讲述二战的视角较为特殊,是讲述女主从集中营存活下来但已面目全非,整容医生重新给了一张另一个女人的脸,女主随后找寻精神支柱——心心念念的丈夫,然而当她逐渐发现丈夫是出卖其元凶,并准备私吞其财产时,她已经成为了另一个自己。战争不但是物质消失,而且使人性泯灭,使爱情、信仰等等美好成为粉碎,这也是一种涅槃后的重生,在重拾信仰及情感后对过去的抛弃才能重新生活。影片整体比较压抑。

【B+】于细腻无声中完成对战争伤痕的奇情解刨,用苦难与背叛浇筑的堡垒,最后却被爱所毁灭。在静默中所谱写的情感只能用作伪装,而无数次的暧昧中潜藏的尽是对过往的逃避。“我爱你,所以我要成为我自己”,实在是太过高明的文本主题,在自我身份的找寻中迷失自我,身份错位的处理将氛围推向陨灭,到了末尾,又是属于演员的高光时刻,一首让观众难以忘怀,在这已经凝滞的情绪内,她终于走出了集中营,涅槃重生。当然,这样的电影看的越多,越能感受到《迷魂记》的伟大所在....

要觉醒或者说重生,换一副皮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内在彻底打碎一个人,对此中文有一个更形象的词,脱胎换骨。所以女主对渣男的迷恋,更深层的内因是无法接受过去的毁灭,她迷恋过去的自己,只有从那个自我中重走来时的路,她才算真正活在此刻,才能摆脱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的失魂状态。不死鸟是一种生命力,也是一种灵魂浴火的咒语。

好像战后两代德国人最古板认真的部分都是透过舞台和歌乐来释放,它可能才是普通人最接近生活真理的时刻、幸存者最接近讲述的时刻,甚至不需要讲述者的存在,因为「剧场」在地的呈现已经打破了历史和真实的界限,所以佩措尔德做的从来不是还原,而是演绎,所以对男主角是嘲讽或者批评的确可以是不重要的,当她决定完成这个表演时,你已经分不清历史走向了人物还是她把站台布置成不需要观众的荒原。佩措尔德和Nina Hoss确实是天作之合了,都好眼光。

【6】第三部佩措尔德,发现他的特点:擅长用高强度密集对话开篇,强迫观众在最容易走神的时刻被拽入叙事。短促有力的结局,却留下悠长气韵。另,导演偏爱拥抱、触摸、贴脸等肢体语言。虽然他的视听与审美深得我心,但《不死鸟》的文本令人接受无能。第一幕很好,"没有面孔的眼睛"+"他人之颜"式的悬念;后续就过于匪夷所思了,仿佛铺垫了90min只是为了释放出那个锥心刺骨的结局似的。

#ICA #infocuschristianpetzold 剧情简单,但却很可悲,可悲的不在于女主的遭遇,不在于好友的自杀,也不在于结尾处的重生,而是丈夫没认出来她,在两次被叫出名字时没有,在仔细观察过她眼睛也没有。片中以希望作为根基设计的太棒了,希望的爱,希望的未来和希望的财富对照下来的张力还是蛮大的,希望的爱使她逃出集中营,希望的未来让她坚持,希望的财富让他计划缜密。她没有得到爱,她没有看到未来,他没得到财富。二人重逢时也是残酷,最真实与最虚假的对照。结尾不错但偏弱。视觉上,构图很好,剪辑和正反打不错,运镜和光影一般。印象最深是女主让丈夫陷入回忆时的自行车上的仰拍,看到那背景飞速地划过,仿佛那曾经的记忆。听觉上,整体挺喜欢的,不过那段读遗书的中提琴非常不喜欢,感觉破坏了那宿命般的悲伤感。

被结尾深深震撼,眼眶湿润,一直在想会怎样揭去身份的假面,却在数种剧烈的爆发与冲突中选择了最沉静而无言的方式——交由音乐的神交,眼神相汇凝滞,最后画面模糊淡出,一个彻底心死,一个呆若木鸡。佩措尔德镜头下的男女相拥,看上去那么简单,毫不刻意渲染,但总神奇地一下子就令我感动得不行了。,比葆拉强很多,葆拉气质上更可爱一点,期待佩措尔德的缪斯们继续赋予他不同的灵感,期待早日看到红色天空

。除开更显厚实的历史-身份、真实-和解等主题与对《迷魂记》的借用、变体,这里的故事和手法固然很勾人,可惜对人物和情感而言,缺少了一些更多细节铺陈而来流动的空间。总体像是文学/戏剧性极为突出的影像改编,尼娜 霍斯的表演细微精妙,以至于衬托得男主如此单薄寡淡,张力和余味欠奉。好在融入环境的配乐、主题曲都很贴切动人。就在想,这电影柏林学派、与当代摄影中扛把子的杜塞尔多夫学派,是不是有些学理、风格、价值上的关联?活动的时间空间影像,艺术的整体、细节等均衡水准要求会更高?这里精简、封闭的二人“养成”戏份,其中掩盖和破绽、表演与自我等等作者设计,似乎缺乏诸如希氏有关发型、服饰、旅馆绿光等有力的细节形式,来有力地辅助落实其有效的“真实”。

在作为历史废墟的柏林,面对历史的三条路,成为了三种身份认同,奈莉与莱娜建设的是犹太人的未来,与兰茨却是重建在德国的过去,从形同废墟的碎片中,拼凑出那道浪漫的日耳曼余晖,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以至“离死亡更近”),真实的沉重就在此,奥斯维辛之后,你不可能表演出毫发无损的“归来”,就像集中营的数字不可撼动地出现在袖口。佩措尔德耐心地铺陈情绪流动的微妙轨迹,在德犹这个视角内,做出了个人感性的决绝力量,在speak low的歌声里,情感的能量冲决按部就班的工具理性,就像生命从机械性的大屠杀中复苏。

结尾特别有力,从失声到歌唱,在扮演的过程中她回味着爱人和他对婚姻的背叛,在破碎的昨日自我上重构了一个新的自我。走出门的那个结尾镜头太棒了。这种对自己昨天的审视,对自己昨天的审视让别人再次审视,以及自己从别人眼中看到自己昨天的审视,简直就是二战后德国所有思辨精神的永恒主题。并且这种在破碎自己上面重构一个自己,也是欧陆哲学这几十年以来普遍诉求。

男人的精心排演让憧憬中本该自然流露的情感细节失色,佩措尔德无情地拆解它,即是对剧作本身的揶揄。奈利眼里没了光,既给爱情留了一丝希望,又毫不胆怯地加入游戏面对一切丑恶,仿佛就是要亲眼见证这场消逝,当我担心会无止境的游戏会将她吞没时,“终于落下帷幕”,乔尼受到当头一棒,奈利走出房间,不死鸟浴火重生。

获得奖项

  •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非英语片
  • 第6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第6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FIPRESCI Prize
    提名: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
  • 第65届德国电影奖
    第65届德国电影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获奖:SIGNIS Award - Special Mention / 天主教文化奖-特别表扬
    提名:SIGNIS Award / 天主教文化奖-天主教文化奖
  •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获奖:五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