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班地铁(1980)
评分:7.7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 苏珊·席夫曼 / 让-克劳德·古卢姆伯格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 / 热拉尔·德帕迪约 / 让·普瓦雷 / 安德烈亚·费雷奥尔 / 波莱特·杜博斯特 / 让-路易·里夏尔 / 莫里斯里什 / 萨比娜·奥德潘 / 海因茨·贝能特 / 皮埃尔·贝洛 / 勒内·迪普雷 / 阿兰·塔斯马 / 罗丝·蒂埃里 / 拉斯洛·绍博 / 马蒂娜·西莫内 / 理查德·波林热 / 亚历山大·奥蒙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31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 德语
影片别名:最后一班地车(港) / 最后地下铁 / 末班地铁 / The Last Metro
上映:1980-09-17
IMDb:tt0080610
最后一班地铁简介
二战中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作家、导演兼剧院管理人的犹太人卢卡斯•斯坦纳(海因茨•本南特 Heinz Bennent 饰)被妻子玛丽安•斯坦纳(凯撒琳•丹尼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藏入蒙马特剧院地下室,伺机逃往非占领区。身为演员的玛丽安不得不肩负起剧院管理人的事宜,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格兰戈(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排练卢卡斯的新话剧。随着德军战线的扩大,卢卡斯的出逃一步步成为幻影,只好靠地下室的采暖管道来听每日的彩排,暗中进行指导……
本片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弗朗科依斯•特吕弗)、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杰拉尔•德帕迪约)、最佳女主角(凯撒琳•丹尼芙)、最佳音乐、最佳舞台设计和最佳声音十项大奖,并获最佳男配角(海因茨•本南特)和最佳女配角(安德烈亚•费雷奥尔Andréa Ferréol)提名。本片同时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弗朗索瓦·特吕弗
简评
戲中戲的多重雙關構成了本片的核心矛盾,是生活與劇本,是理想與現實,也是妥協與抗爭,還是相濡以沫與一見鍾情。最終雲散日出,戲與戲貫通,多線也終於合而為一,三人組牽手謝幕,也算是對觀眾的告慰,歷盡艱辛,皆大歡喜,生活繼續。縱使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已淪為老生常談,本片也為這一理念具象化出一場自洽的展演。特呂弗繼續發揚善於表現人物內心的優勢,將技巧融合於敘事,用鏡鏡頭巧妙過渡,銜接情節轉折,應當是其更重視內容的實踐。ps:但題目究竟啥意思?
。二战时德占时期巴黎:以犹太剧作家&导演&剧院管理人男主为逃避正治迫害选择让他妻子A代为编排一话剧(他在暗中指挥)为线索展现男主、A、话剧的男主演之间的三角恋。精美的摄影美术是高水平;结尾似现实又不是现实的戏中戏段落渲染虚实相交的有趣魔力。但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的戏剧性张力实在淡(?)且角色心理曲线较模糊。
又是戏中戏,其实按精彩程度来讲是逊于《日以作夜》的,但看到结尾莫名有些感动,法国人民不畏被轰炸的危险和占领军,二战时期也要跑到戏院看戏,看完匆匆赶向宵禁前的最后一班地铁。如此民族,电影艺术不可能不发达!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三个:,戏中戏有指导和评论演员不同演技的片段,首先是演员的演技细微,要什么感觉给什么感觉,导戏水平则体现在把需要的感觉说得很明白,有偏差的感觉描述得很精准;,广播中一直在播该怎么打压犹太人,犹太人自己也在评论自己,总是忍不住把犹太人三个字换成同性恋,为何大家对后者采用的是沉默杀术呢?,有点吃惊,可对于其中一位的设定并不正面,有点失望,这可是特吕弗的电影啊...
依稀记得电影里有一幕泛黄的地铁影像,和地铁有关的也似乎只有这一刻,所以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是这一名字;或者,片头讲述的前提意味着什么呢?片中的凯瑟琳德芙仍旧这么美,片尾显出她的名字那一刻非常动容,掌声似乎也是有些是她的。然后就是特吕弗为何最后会拍一部戏剧而不是电影呢?但是内容勾上了那部很动人的《天堂的孩子》,可惜我不是戏迷。被关在地窖里的导演吐诉内心在当下似乎也太易感同身受了。仿佛特吕弗回归传统了,运镜也是。但看的过程还是很好的,以此作结了。
看的是译制片版,不管是画面还是声音的质感都非常有时代感,听着熟悉的那一批老配音演员的声音,总是感到莫名的感动。女主是属于那个旧时代的金发美人,一头金发永远纹丝不乱,感觉莫名的像格雷斯凯莉王妃,她对艺术家丈夫,除了是妻子也像母亲,永远那么宠溺他,在丈夫犯幼稚病的时候甚至可以一掌打醒他。影片反映了敌占区法国人民的日常,正像南斯拉夫钟表匠说的,有的人在战斗,有的人在等待。那个演员情人真的没啥吸引我的,轻浮不成熟,他所谓的抵抗运动,居然还借别人的财产去搞爆炸,我要是女主早把他轰出去了,至少她的剧作家丈夫还挺有才华,有幽默感。
。敌占下的巴黎,广播和报纸传播着排犹思想,夜总会的情歌都唱着德法一家亲,在此背景下演一部不带政治色彩的爱情戏也会引来当局喉舌的批判,被扣上“犹太情趣”的帽子,甚至威胁夺取剧院来演出政治正确的本子——是不是很眼熟?女主一面藏匿丈夫,一面保护剧院守住艺术自由。这个题材放到我国或美国,绝对要把爱国和反战主题渲染得轰轰烈烈、可歌可泣,但特吕弗却拍得像片中的戏剧一样平稳甚至轻松,几乎看不到战争的阴影和时局的紧张,该说是他一贯的风格呢,还是反套路的创新?女主和男一的感情铺垫太少,爆发得略突然;教堂里盖世太保抓人时,孩子们合唱着夹带私货的宗教颂歌,暗戳戳祈求上帝拯救法国;最后的戏中戏真假难辨,本片的点睛之笔。
电影很法国,女主很漂亮,虽然是二战时期,其实却和战争没什么关系,导演丈夫通过通风口能听出老婆爱上别人这个真是太绝了,但你又会觉得很合理,艺术有时候比任何形式都更真实的反映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记得李安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拍戏的时候,对演员掏出了全部的自己,大概是类似的意思,最后的结局也挺欢乐的,也符合现实,毕竟现实中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也没有那么多非此即彼。
难得见到特吕弗用色彩这么浓重的滤镜,他之前拍过的巴黎的冬天都是灰蒙蒙的。感觉和设置那个影评人角色一样还是在赌气,有人喜欢蓝色,那他就要拍铺天盖地的红用爱推动世界。延续日以继夜的幕后,舞台剧结尾的台词应该来自骗婚记。他中后期作品永远摆脱不了弦乐配乐铺得太满的问题。这个年纪的德纳芙在我眼里是她最美的时候。
看到谁说特吕佛一直在跟电影的一切威胁对抗。从四百击到最后一班地铁,连电影的敌人都变了。三人行也好感情纠葛就好,特吕佛也未太用力。好像在说我们已不再是自己的敌人。在纳粹和创作censorship面前,大家都是战友。地下室里不得天日,也得有书桌,地毯、贴花的墙纸,像样的床,以及红酒火腿。德纳芙穿着华贵皮草给丈夫煮完汤,转眼又是舞台上耀眼的主角,这也就他拍的出吧
@小西天。二战时期犹太裔戏剧导演被迫隐于地下指挥排演,他的妻子则爱上了剧团的演员。情节剧的设定抓马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开掘空间:可以见出占领期的巴黎众生相、可以做戏剧与真实关系的思辨,也可以在又一个三人行中探讨爱情关系的诸种可能。然而,特吕弗却没能完成任何一层的立意:群像戏杂乱无章,配角故事有头无尾,更谈不上什么时代缩影;戏中戏只沦为了单纯的情节元素和结尾的小花招;三人行的故事,则是祖与占的草率赝品。特吕弗的新浪潮以反抗“优质电影”起始,《最后一班地铁》却褪尽了新浪潮色彩,拍成了拙劣的“优质电影”,一个意味深长的轮回。
二战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剧院老板是个犹太人只能长期躲藏在地下,暗中指导戏剧排练,他的夫人玛丽安在上面维持剧院的正常运转,直到她雇佣了男演员伯纳德,一个沾花惹草玩世不恭的人,但这个男人有强大的魅力吸引玛丽安,他正义善良,并暗中参加巴黎抵抗组织。在纳粹统治下,巴黎人每天沉浸在戏剧中,在最后一班地铁前赶回家,剧中没有激烈的反抗,有着是平凡而平静的生活,忍耐着暴政,隐忍着活着,直到曙光的到来,直到新剧的上演。
最后一班地铁,宵禁来临前最后的自由,故事以此比喻剧院,沦陷区未被侵占的最后一片精神净土。它没有尖锐地描述痛苦,也非冷静地观察事实,倒像是剧院生活手记,温吞平淡,却有奇怪的天真与浪漫,情绪更多源于爱情而非压迫。但细节却时时刻刻提醒你,这是一段非常时期:犹太导演通过地下管道指导戏剧,女人在腿上画上假丝袜,装在大提琴箱里的火腿。人物拆开都很有趣,但是放在一起却没什么火花。和《你逃我也逃》相比,都是战争加戏剧的元素,但《最》就略显无趣了。